第三百章 戰(zhàn)后事宜
霧隱九郎向張凡傳達(dá)了織田信長的話語之中就回去了。
織田信長這個人也不知是應(yīng)該說他心智深沉。還是說他有大將風(fēng)度。他讓霧隱九郎傳達(dá)給張凡的話語中。幾乎沒有什么關(guān)于切實利益的任何話語。只不過是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禮儀之言罷了。這確實是出乎了幾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很多人看來。包括戚繼光也是。他們覺得既然那織田信長幫了自己這么大的一個忙。那他向自己索要些好處自然是必然的了。甚至是他們自己也覺得應(yīng)該如此。然而等到的確是一番無關(guān)痛癢的禮儀、客套的話。卻是什么要求都沒有向他們提過。這當(dāng)真是讓張凡、戚繼光等人大是疑惑。
在他們看來。只要是外族人。只要是幫到自己一點點事情的。都是想要極盡所能地從這里弄到什么好處。而對于作為天朝上國的他們來說。他們也是非常吃這一套。覺得既然別人幫了自己。自己不去給別人一些好處的話。就會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了。
而張凡、戚繼光這些人又不是傻子。怎么能不從織田信長托人帶來的話語中感到一絲陰謀的味道呢。或許他之后會有更大的請求在等著他們。而如今。織田信長不求回報。這簡直就像是他們欠了他一個人情一般。而要知道。這人情債是最討厭的。也是最難還的清的。而偏偏的。神州中原的人還就是吃這一套東西。
“戚大人。如今戰(zhàn)事已然是結(jié)束了。這一千戰(zhàn)俘如今該如何處治。”張凡向戚繼光問道。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了。”戚繼光居然也疑惑了起來。
這件事情也當(dāng)真是棘手。本來。向戚繼光的態(tài)度。這種人既然抓到了。自然是全部殺掉了事的。畢竟之前他所對戰(zhàn)的基本都是倭寇。那些人若不殺掉的話。放在這里有什么用。或者難不成放他們回去。讓他們好重整旗鼓再來這里劫掠、禍害百姓不成。
然而。現(xiàn)在這就不能這么做了。被抓的這些人。說來說去。他們算是敵軍的正式軍隊。并非倭寇這樣的喪家之犬。向戚繼光之前那樣殺上一兩個還無所謂。要是全都屠了。恐怕又是一件麻煩事情。
“二位大人。這也算是帝國攻打我國的證據(jù)吧。”一旁的太監(jiān)萬忠突然說道。“到時候朝廷若是追究起來。那個足利義昭若是不承認(rèn)的話。這些人可算是證據(jù)呢。”
“不。這倒不會。”戚繼光卻是說道。“按照剛才那個霧隱九郎的傳話。那個織田信長并沒有向咱們求助或者別的什么的。這說明不管他是想要咱們欠他一個人情債還是別的什么。起碼現(xiàn)在他是不需要我們的幫助就能擊敗那足利義昭的。等到朝廷打算追究這件事情的時候。那足利義昭的尸首估計都已經(jīng)爛了。”
眾人聽戚繼光一說。轉(zhuǎn)頭一想。事情還果真是如此。
“那……那咱們要這些人干什么。白吃白喝地養(yǎng)著嗎。”萬忠問道。“這還不如讓他們?nèi)シ嘁鬯懔恕!?br/>
“戚大人。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聽到剛才萬忠的話。張凡的腦海中突然是閃出了一道靈光。
“哦。張大人想到了什么辦法。還請快快說來。”戚繼光正在為這些戰(zhàn)俘發(fā)愁。見張凡似乎是有了辦法。趕緊問道。
“這還是剛才監(jiān)軍大人的那番話提醒了我。”張凡笑呵呵地說道。還不忘看了看一旁滿臉疑惑的萬忠。“其實簡單的很。如今敵軍被殲滅了。而那些占了咱們?nèi)蟪堑馁量芤彩潜蝗珨?shù)消滅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是讓原先逃難的百姓們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這就有個問題了。這么一番大戰(zhàn)下來。這四座大城中必然有許多損傷的地方。到時候自然是要大規(guī)模進(jìn)行修繕的。且不說到時候聘請工匠以及采買石材等物又要耗去大量的人力物力。恐怕也少不了有官員在其中中飽私囊。我的意思是……”
“你是說。讓這些戰(zhàn)俘去當(dāng)苦力。為咱們修繕城池。”戚繼光還沒有等到張凡把話說完。就已經(jīng)是猜到了張凡的打算。
“不錯。我正是這個意思。”張凡點了點頭說道。
“嗯。這倒是一個辦法。只是這種事情。還要通報朝廷。特別是如今。戰(zhàn)事告捷。朝中必然會耽誤一段時間。而城池修繕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緩的。恐怕這樣一來。時間上是不是會有些趕不及。”戚繼光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這件事情沒有問題。”張凡卻是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說道。“這件事情就包在張凡的身上了。我這就寫封奏疏上奏陛下。而這邊就可以立刻開始修繕的事宜。戚大人還請放心。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全都擔(dān)在張凡身上。”
張凡敢這么說倒也并不是他托大。他心里明白得很。如今不僅是戰(zhàn)事告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對于隆慶來說。他平平安安地送回了太子朱翊鈞。光是這一條。他就有九成把握。隆慶會同意自己的請求。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慌著回去薊州了。畢竟如今那邊也是平靜的很。先讓我的人看管著這些人修繕城池。等到朝廷的調(diào)令什么時候來了。我再回去。”戚繼光也是做出了打算。
“這樣正好。我還在擔(dān)心這些扶桑人是否會鬧出什么大麻煩來。如今有了戚大人的戚家軍做監(jiān)管。那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張凡聽到了戚繼光的打算。也是非常高興。
“如今天色快要亮了。”戚繼光看了看東方的天空。說道。“這一夜雖然并不辛苦。卻也是讓人勞累的很。張大人。你看是不是先回我大營中休息。我這里還要隨同將士們一同回去。也要將這些扶桑人押解回營。必然是會耽誤上不少時間。”
“這……”張凡聽了戚繼光的話。自然而然地是想要反駁。并且想要堅持自己留下來。但是也不知怎么的。他聽了戚繼光這番話之后。居然就真的困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在這里添亂了。”
一旁的王猛等人見張凡做出了決定。立刻去牽來了幾匹馬。護(hù)送著張凡會軍營去了。
一路上。這一群人都是沉默的很。不。其實沉默的只有張凡一人而已。其他人只是見自己的上官不說話。也就沒有什么言語了。
張凡一路上都在胡思亂想著。一開始還只是想些關(guān)于扶桑人這次進(jìn)攻的事情。畢竟這是張凡親眼所見的一次。有外國軍隊侵入大明國土上作戰(zhàn)的事情。之前在北疆生活的時候。韃子的入侵也算。但是似乎是被那種長年累月而形成的當(dāng)?shù)厝说挠^念所影響。在他們看來。韃子入侵過來雖然會造成他們很大的損失和慘痛的經(jīng)歷。但是那幾乎已經(jīng)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了。
而張凡來到江南之后。所見識到的都是一副繁華的景象。百姓們安居樂業(yè)的形象。雖然這里的百姓也會不時地談?wù)撘恍╆P(guān)于倭寇入侵的話題。但是說到底。倭寇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還僅僅存在于沿海的許多小地方。距離這些大城的百姓們來說。還是太過遙遠(yuǎn)了。
而這一次。對方可是實實在在地占領(lǐng)了幾座大城。這可就完全是不同了。之前在揚(yáng)州城中。看到那些逃難而來的百姓們的種種情形。張凡心中的想法卻是多了起來。
一開始。他心中所有的。只是單純的對這些百姓們所遭遇的事情的同情。并沒有別的什么想法。然而就在守衛(wèi)揚(yáng)州的最后那段時間里。就是城中的百姓們開始騷亂的時候。張凡也只是感覺到了一種失望而已。
而當(dāng)那場危機(jī)過去的時候。張凡心中卻是產(chǎn)生了另一種奇怪的想法。或許。或許中原的百姓們太過安定了。一點點的驚慌都承受不住。想北疆的百姓們。對于這種事情的發(fā)生除了覺得悲慘之外。就沒有別的什么想法了。只是想著等到自己的軍隊趕走了韃子。自己能夠快些回到住處去。
這讓張凡覺得這江南之地的百姓是否太過軟弱了一些。
但是如今。他又有了別的想法。對于百姓來說。安居樂業(yè)才是他們的工作。而讓百姓們安居樂業(yè)才是統(tǒng)治者們的工作。也許從另一方面來說。江南一地的百姓才是一個太平盛世的代表也說不定。
心中想著這些事情。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已經(jīng)回到了軍營。
下了馬之后。張凡晃了晃頭。甩掉了腦海中的這些紛亂的想法。如今他又覺得高興了起來。距離自己離開京城來到這里。已經(jīng)有了不少日子了。這里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情。甚至于有幾次。他都徘徊在死亡的邊緣。
而現(xiàn)在。這里的事情總算是結(jié)束了。張凡心中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還在京城中的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母親、還有自己的愛妻、以及那將要出生的自己的孩子。
心中一直想著這些事情。躺在床上的張凡很快就睡過去了。這也是自從戰(zhàn)事發(fā)生之后。他所睡的最好好的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