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狐假虎威
后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南唐向后周稱臣奉朔后不久,后周兵部侍郎陶谷出使金陵,名曰觀摩六朝碑碣,探研書法,實則暗察南唐虛實,思索日后如何打破江南防務(wù)。
陶谷首先讓手下人告知南唐,自己將要按照領(lǐng)導(dǎo)的指示對他們進(jìn)行友好訪問。
南唐接到信一陣緊張,緊張的原因是后周越來越強(qiáng)大。南唐越來越艱難。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雖然此次來訪是以和平友好的名義進(jìn)行國事訪問,但大家都嗅到二氧化硫的味道。
陶谷驕橫狂傲,目中無人,其言談舉止,常使南唐君臣難堪。他那不可一世的行徑,激怒了李煜和韓熙載。于是,二人決計以牙還牙,力挫陶谷的囂張氣焰。
陶谷每晚回到驛館后,面對孤燈凄涼無比,落寞難熬,便在館舍的墻壁上寫了十二個字:“西川狗,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時人都不解其意。南唐宰相韓熙載解釋道:“‘西川狗’即蜀犬,是個‘獨’字;‘百姓眼’即民目,是個‘眠’字;‘馬包兒’即爪子,是個‘孤’字;‘御廚飯’即官食,是個‘館’字。這十二個字說的就是‘獨眠孤館’。”
一句話,陶谷很寂寞,缺少娛樂活動,不過為什么他要強(qiáng)調(diào)“眠”字呢?韓熙載暗中盤算:陶谷不可能象柳下惠那樣坐懷不亂。只要能讓他現(xiàn)出原形,他以后一定威風(fēng)掃地。為此,他特選一名長于琴棋歌賦、妖冶狐媚的家伎,面授機(jī)宜之后,派往陶谷下榻之處為之侍寢。
萬沒想到,第二天清早家伎竟被陶谷打發(fā)回來,還帶著陶谷親筆寫給他的一封道謝書信。信是用四六體駢文寫的,遣詞造句考究,對仗極為工整。其中有兩句是:“巫山之麗質(zhì)初來,霞飛鳥道;洛浦之妖姬自至,月滿鴻溝。”韓熙載閱后不解其意,便要夫人向家伎探問究竟。原來,那夜正值家伎月經(jīng)來潮,無法成全陶谷床笫之歡,遂使這一計謀未能奏效。
一計不成,再施一計。這次,韓熙載先是巧立名目,提出為陶谷調(diào)換一處更為闊綽舒適的客館。隨后與李煜合謀,從宮廷教坊中挑選一位名叫秦弱蘭的妙齡歌伎,經(jīng)韓熙載精心調(diào)教后,喬裝成客館雜役,晨夕灑掃陶谷住地庭院,伺機(jī)拉陶谷下水。
秦弱蘭潛入客館后,盡管著裝粗俗,弊衣竹釵,不施朱粉,仍然掩飾不住她那天生麗質(zhì)的嫵媚風(fēng)韻,展示著她特有的出水芙蓉般的誘人風(fēng)采。她開始擁帚灑掃時,每與陶谷在庭中邂逅,便有意欲蓋彌彰,只讓陶谷見到她纖麗俊美的背影,以此去撩撥他的沾花惹草之意,使他非要尋機(jī)從正面一睹她的芳容不可。
湊巧天助人愿。一日黃昏,秦弱蘭正在灑掃庭院,突然風(fēng)雨大作,她只好躲到廊下避雨。當(dāng)她剛從頭上取下被雨濡濕的青帕,用手梳理著又黑又亮的梢鬢發(fā)時,便聽到身后有腳步聲傳來。她扭頭一看,竟是陶谷!
一連多日想從正面窺視秦弱蘭的陶谷,驚喜地感到此刻真是天賜良機(jī)。他停下腳步,貪婪地打量著秦弱蘭的姿色,內(nèi)心不禁暗叫:真乃貂蟬轉(zhuǎn)世,傾國傾城。遺憾的是,眉宇之間隱含幾分淡淡的哀愁,略有紅顏薄命之嫌。隨之他產(chǎn)生了惻隱之心,想到如此年輕美麗的女子,竟然終日為客館瑣事所累,實在是明珠投暗,可惜而又可憐。進(jìn)而又想,假如我能將她納為小妾,帶回汴梁,晚年娛老,豈不兩全其美!于是,他便有意上前同秦弱蘭搭訕,探問她的身世。
秦弱蘭不卑不亢,彬彬有禮地回答陶谷:她是客館驛卒的女兒,自幼雖然粗通文墨,但苦于家境貧寒,無力深造;及至當(dāng)嫁之年,又不敢高攀名門,只好下嫁一介寒士。婚后生活也還愜意,丈夫勤奮好學(xué),熱心功名,不想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丈夫死后,夫家無依無靠,她只好搬回娘家久住,并在客館里操持雜務(wù),為父母分憂解難。聽過秦弱蘭的訴說,陶谷順勢用甜言蜜語對她大加贊賞和寬慰,既表示了同情之心,又流露出愛慕之情,感動得秦弱蘭熱淚盈眶。陶谷對秦弱蘭更加心心念念,企企盼盼。
事過不久,秦弱蘭聽說陶谷即將回朝復(fù)命,正在連日打點行裝,便在一個有星無月的深更,躡手躡腳地去輕叩陶谷的門扉。陶谷秉燭開門,迎進(jìn)來的正是他朝思暮想的秦弱蘭,頓覺福從天降,美不堪言。隨后,二人心照不宣,滅燭解衣,同床共枕度過了一夜銷魂的時光。
天將破曉,秦弱蘭趁陶谷還在酣睡,便悄然起身開門離去。待陶谷醒來,已是日上三桿。他睜開惺忪的雙眼,見秦弱蘭不在身邊,心中自感悵惘。他想,不知這一夜因緣是好還是壞?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明媒正娶,正式納她為妾?整整一個白天,陶谷被這飛來飛去的艷福攪得心神不安。
不想入夜時分,秦弱蘭又悄然出現(xiàn)在陶谷面前,經(jīng)過一番充滿柔情蜜意的親熱之后,又執(zhí)意向他索取墨寶,聲稱用作別后慰藉思念苦澀之用。陶谷不知其中奧妙,遂把陰謀誤作愛情,并將他倆此番別離喻為斷弦,希冀他日能有重續(xù)之時,于是便欣然提筆,將他倆這樁風(fēng)流韻事寫成了一首小令,調(diào)寄《風(fēng)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
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彈盡相思調(diào),知音少。
再把鸞膠續(xù)斷弦,是何年?
李煜假手秦弱蘭得到陶谷這首小令,當(dāng)即傳旨教坊排練,并要秦弱蘭演唱,準(zhǔn)備為陶谷餞行時讓他當(dāng)眾出丑。
排演就緒之后,李煜便設(shè)宴為陶谷餞行。酒宴伊始,陶谷還是派頭十足,盛氣凌人,與宴會應(yīng)有的賓主互敬氣氛極不協(xié)調(diào)。盡管李煜極盡地主之誼,命內(nèi)侍用夜光杯向陶谷敬酒,可是陶谷卻不茍言笑,拒不賞光。
李煜見狀心想:看來,他敬酒不吃只好吃罰酒了。于是命內(nèi)侍傳令歌伎“勸酒”。事先在堂下等侯的歌伎,聽到傳喚后當(dāng)即升堂。陶谷定睛一看,這花枝招展的歌伎竟是秦弱蘭!至此,他方知上當(dāng),神色不禁緊張起來。
而秦弱蘭卻輕松自如,手執(zhí)檀板,在教坊琴師的伴奏下,字正腔圓地唱起了《風(fēng)光好》。陶谷聞聲,如坐針氈,汗流滿面,手足無措。李煜和韓熙載在一旁看著陶谷這副狼狽相,頗感自鳴得意。秦弱蘭唱完那首小令,便陪內(nèi)侍向陶谷輪番敬酒,他們先是好言相勸,動之以情,接著便強(qiáng)人所難,舉杯硬灌,最后,將陶谷灌得酩酊大醉。陶谷招架不住,中間曾幾度告饒,李煜怎肯善罷甘休,直到陶谷醉后失態(tài),軟癱在地,語無倫次,口吐穢言為止。
陶谷被送回客館后,醉得不省人事,和衣大睡半天一夜,方才醒了過來。酒醒之后,陶谷想起昨日掃興之事,氣急敗壞,可是又不便發(fā)作。他想來想去,覺得三十六計,還是走為上策。于是差人去韓府送信,聲稱翌日啟程北歸。韓熙載將信轉(zhuǎn)呈李煜,李煜授意韓熙載:指派兩名小吏,到十里長亭從簡送行。這種冷落的儀式,與當(dāng)初陶谷來時百官在此夾道歡迎的熱烈場面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別!陶谷明知這是有意奚落和侮辱,也只好忍氣吞聲,聽之任之。李煜則落井下石,搶先派親信趕往汴梁,將陶谷在金陵的桃色丑聞和那首小令《風(fēng)光好》廣為張揚,弄得他在京城聲名狼藉,苦不堪言。
柴榮本來很滿意陶谷的出差成績,打算給他升官,但是了解實情的丞相范質(zhì)強(qiáng)烈反對,說陶谷這個人道貌岸然行為不端。再加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柴榮終究聽到了一些閑言閑語,但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也不好嚴(yán)厲處分陶谷,只是從此把他冷落一邊。
關(guān)于陶谷,有幾則故事流于后世,故事很短,不能獨立成章,故附于后,以博讀者一笑:
陶谷精通天象,曾對同僚道:“西南方五星連珠,漢地當(dāng)有皇帝出現(xiàn),契丹皇帝必定不能歸國。”不久,劉知遠(yuǎn)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而遼太宗則在歸國途中病逝。這時,孛星光芒指向北方。陶谷又道:“從此契丹會自相殘殺,不能擾亂中原了。”契丹后來果然多次發(fā)生政變,一直到亡國也未能侵入中原。
陶谷在后周世宗身邊當(dāng)尚書,因為他善于見風(fēng)使舵加上巧舌如簧,在世宗跟前很得寵。陶谷因此不把別的同事放在眼里,與大臣何承裕宿怨也是由來已久。
一天世宗問陶谷何承裕能不能勝任宰相這個職務(wù)?陶谷故作深沉裝作認(rèn)真思索了好一會說,何承裕這個人生活作風(fēng)不是很檢點,當(dāng)宰相恐怕不能以德服人。世宗打消了提拔何承裕的念頭。雖然談話時只有兩個人,但是周圍不被當(dāng)成人的奴婢還是有的,何承裕很快知道陶谷給自己挖坑這件事,恨得要死。
那天黃昏天色漸暗,何承裕忽然唱著挽歌披頭散發(fā)從外邊闖進(jìn)來:陶谷你死了嗎?你個該死的,該死你就早早上路吧,早點投胎洗心革面重心做人。
陶谷嚇壞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陣仗結(jié)結(jié)巴巴問:老何,你紅口白牙憑什么咒我死啊?
何承裕說:你早晚不都要死嗎?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你傷天害理斷人前程,我恨你死,恨死你。
當(dāng)官這個事,一步趕不上,一輩子都趕不上,老何語無倫次也顧不上斯文了。因為虧欠人家,陶谷只好看著老何哭喪,自認(rèn)倒霉。老權(quán)是陶谷的下屬,等于秘書長的秘書。老權(quán)養(yǎng)了一匹寶馬良駒,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陶谷秘書長給老權(quán)秘書提出希望寶馬能夠入駐陶家。老權(quán)說:我早就想把寶馬獻(xiàn)給秘書長,只是我的腿腳不利索,全靠這匹寶馬代步。再說,一兩年之后我就退休了,更離不開這個老伙計了。
陶谷碰了個軟釘子,心里那個酸,他拍拍鼻子上和身上的灰,優(yōu)哉游哉走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
一天陶秘書長看完公文,對坐在窗前的老權(quán)說:你師法王獻(xiàn)之,字體飄逸灑脫,深得其精髓要義,你把這個文件抄一遍,我用來收藏。
老權(quán)被上級一頓夸獎忘乎所以,接過陶谷遞上來的文件看了看,然后依樣畫葫蘆抄了一遍。
文件抄完了交給秘書長,以為還會受到夸獎,想不到陶谷厲聲呵斥:老權(quán)你大膽,看看那個文件封面是不是寫著御筆絕密,你竟敢抄錄私存。泄露國家機(jī)密該當(dāng)何罪?
老權(quán)何等聰明,馬上跪在地上說權(quán)某知罪,請秘書長寬恕,我愿意效犬馬之勞。
陶谷點點頭:我喜歡和聰明人共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老權(quán)一溜煙跑回家,和家人一前一后,你牽著馬,我拿著鞍,恭恭敬敬地送到陶家。陶谷說你明天還要上班呢,我就不留你吃晚飯了。
趙匡胤黃袍加身,陶谷在后周的皇宮里應(yīng)外合,第一時間給披著黃袍的趙匡胤獻(xiàn)上一份大禮——后周小皇帝的辭職信。并且引吭高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皇帝,我真的好愛你,我愿意改變自己……
趙匡胤是真龍?zhí)熳樱鹧劢鹁ψ詭С暡ǎ谎劭赐柑展纫婏L(fēng)使舵心術(shù)不正的階級本質(zhì),對身邊人說防著點陶谷那小子,他長的是一雙陰陽眼。
陶谷有一小妾,曾是太尉黨進(jìn)的家姬。他在雪天之中,以雪水烹茶,并問小妾道:“黨家會欣賞這個嗎?”小妾道:“黨太尉是個粗人,怎知這般樂趣?他只會在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她意在譏諷陶谷,認(rèn)為比起黨家富貴奢華的生活,取雪烹茶的風(fēng)雅太顯寒酸。陶谷聽罷,默然不語。
陶谷自認(rèn)為久在翰林院,功勞不小,便指使黨羽向皇帝推薦自己,希望能得到重用。宋太祖笑道:“我聽說翰林學(xué)士起草詔書,都是參照前人舊本,再換幾個字句,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算不上什么貢獻(xiàn)。”陶谷聽聞后,題詩自嘲道:“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xué)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得知,更加不愿重用陶谷。
陶谷出使吳越。吳越王錢俶設(shè)宴款待,席上擺了各種各樣的螃蟹,從大到小,一共擺了十幾種。陶谷笑道:我們北邊有句俗話叫做‘黃鼠狼生下小耗子,一窩不勝一窩’,你們吳越應(yīng)該是一蟹不如一蟹,對嗎?他是在譏諷錢俶比不上開國君主錢镠,吳越國一代不如一代。錢俶心中有苦,眼里有淚,臉上的笑容都快掛不住了:你說的很對。
接著又一道菜上來了,工作人員揭開蓋子,潔白透亮的瓷盆中碧綠晶瑩羹湯裊裊冒著熱氣,陶谷問這是什么菜。錢俶笑道:“先王時御廚常做葫蘆羹,現(xiàn)在的御廚也依樣做了些。”他是在譏諷陶谷只會依樣畫葫蘆。
陶谷何等聰明,馬上知道錢俶貌似恭敬,實際上是回敬自己剛才的輕蔑。
陶谷的靈感不請自來,對錢俶說,來,我給你寫首詩:此身頭已白,無路埽王門。翻譯過來就是:你這個王算是當(dāng)?shù)筋^了。錢俶強(qiáng)顏歡笑,命人將陶谷送到賓館。
錢俶招待陶谷的宴席別出心裁,每張桌子上的擺盤都是一個玲瓏剔透金光閃閃的金鐘。第二天錢俶又請?zhí)展雀把纾展日f被金鐘閃住了眼睛,在賓館起不來了。請他赴宴的人回來復(fù)命,錢俶馬上讓人打包十副金鐘奉上,金鐘一閃,陶谷的眼睛又好了。
陶谷拿著金鐘心滿意足地到了下一站,想起錢俶對自己的不恭,不由在墻上寫道:
井蛙休恃重溟險,
澤馬曾嘶九曲濱。
翻譯過來就是:等著吧,我還會回來的,滅了你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