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儒真諦
龍彥看到五張如饑似渴的求知臉色,心里越發(fā)地得意了。這才是人生啊!每天要是都有這樣的感覺。哦,賣糕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從來世人看到的只是儒家的經(jīng)史典籍。從來都是從典籍里尋找儒家真諦。這一點諸位可認同?”說完,龍彥目光變得炯炯有神,盯著四老和吳文英老哥。恨不得把人看穿似的。
四老和吳文英俱是點點頭。狂生倒是爽快得很:“不錯,難道這還有錯?”其他人也是同樣的想法。又是齊刷刷地看向龍彥。
龍彥對著四老和吳文英老哥很是正經(jīng),一字一句地道:“我說這世界上最可信的就是經(jīng)史典籍,四老和吳老哥想必是同意的吧?”話畢,四老和吳文英老哥均是點了點頭,對于文人來說,沒有什么比那些珍貴的典籍更能信服了。特別是那些孤本,殘本。當然了,前提是要是真本。讀書人不信書還能信什么?不信書那還讀來做什么?
龍彥嘿嘿一笑,嘴角劃過一道弧線,不知是嘲笑還是得意:“但是我還要說的就是,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經(jīng)史典籍,四老會同意我的說法嗎?”
四老一聽,立刻準備反駁。但是轉念間又停了下了。這小子莫不是又在玩什么花招?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吳文英老哥見四老沒有反應,心里有點明白四老的意思。于是上前對著龍彥道:“龍兄弟有什么話就直說吧,我等都是迫不及待了。呵呵。”
龍彥笑笑道:“我這么說自然是有我的道理。一開始我就說了,世人只知從典籍里去尋找儒家真諦,其實是走錯路了。”
這下,四老和吳文英立刻睜大了眼睛。所有人都是這樣來學習或者研究的,你小子一句走錯路了就全盤否定了所有人的努力。你以為你是誰呀?
四老是真急了,吳文英這回也是真急了:“快快說出理由!”
龍彥環(huán)視一周,接著目光轉向窗外,又開始裝騷包的樣子了:“儒家的真諦只能從孔孟身上去尋找,諸位沒有疑義吧。那么,該如何找呢?看看孔孟的生平就自知了。呵呵。”
龍彥說完竟是不理眾人,一人獨自行至桌前,拿起香茶自斟自飲。
孔孟的生平?孔孟的生平?一句話如閃電劃過夜空。漆黑的夜里一道炫目的光亮一閃而過。四老和吳文英不自覺地在書房里緩緩移步,沉吟起來。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創(chuàng)始人也。上古魯國人也!
其三歲喪父,家境日貧。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其在短暫的為官生涯中表現(xiàn)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華。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曾到過齊國,衛(wèi)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國家。其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zhí)教。打破教育壟斷,開創(chuàng)私學先驅。其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也。
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
而儒家經(jīng)典《論語》,乃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孟子,名軻,字子輿,上古鄒國人,乃孔子之孫孔彶的再傳弟子也。
其三歲喪父,由其母養(yǎng)大成人。其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性善”的觀點。堅持以“人”為本。周游齊國,晉國,宋國,薛國,魯國,滕國,梁國等國家。終不得用!
后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七篇。
對于這些資料,四老和吳文英老哥都是爛熟于心。沉吟間這些資料已千百次地閃過腦海中,四老和吳文英的眼神亦由迷茫漸漸轉為清晰。臉色露出了頓悟了神色。
龍彥看到四老和吳文英均似有所得。笑道:“諸位可知我說儒家真諦就是堅持,永不言棄是和意思了吧?”
吳文英老哥抬頭道:“似有所得,不過卻是若隱若現(xiàn),還未完全明了。呵呵。”
四老也是點頭:“是啊,還是請龍兄弟直言吧。我等亦不必如此辛苦了。呵呵。”
龍彥站起來道:“如我之前所說,這經(jīng)史典籍最是不可信的,儒家真諦就得看孔孟生平,看看孔孟一生做了什么?”
轉了個圈,繼續(xù)道:“不可否認,孔孟的儒家思想那是相當了不起的。我相信,幾千年后,人們還會學習和研究孔孟的學問和智慧。但是,經(jīng)典的東西就是離真相最近的東西嗎?答案是否定的。”
龍彥說這話就好像自己是一個偉大的預言家,幾千年后?龍彥當然是知道幾千后人們還在學習孔孟的儒學。咱就是從那時過來的。呵呵。
“著作和言論有時候是可信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走上錯誤的道路。或者陷于其中而不可自拔。所以我等不妨跳出來看看這儒家的經(jīng)典。”
這話說的四老的眼睛大亮。是啊,陷于其中反而看不清了,跳出來看看呢?真是一個好主意。
“跳出來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孔孟的言論思想經(jīng)典不必看,我們看的是孔孟的行動,看看孔孟一生在做什么?孔孟一生均是仕途不得志。但是在周游列國的時候,孔孟有沒有放棄自己的學說和思想呢?沒有放棄!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的學說和思想終有人會明白,會理解,會應用的。沒有永不言棄的精神,試問,孔孟還能周游那么多的國家嗎?”
龍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看認真聽講的五人,繼續(xù)道:“因為孔孟的堅持,以及其后世弟子們的堅持,所以儒學才得以發(fā)揚光大。每一個儒家弟子是不是都在不自覺中,永不言棄地發(fā)揚儒學呢?是的,只是他們自己沒有察覺而已。”
四老聽后,都是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山生先生對著龍彥道:“龍兄弟真乃奇人也。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等儒家之人都是心里都有這樣的想法而不自知也。龍兄弟看問題真透徹也!一語中的。老夫佩服!”
看到四老豁然開朗的臉色和吳文英老哥微笑的表情,龍彥笑笑道:“諸位對我的說法可有意見?不妨一起探討下。”
狂生大笑道:“今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龍兄弟看問題不同俗流,且立意新穎,今日受益良多。拜謝了。”說完朝龍彥施禮。龍彥哪里敢讓四老施禮,自己心里還有點小心思沒說呢。連忙阻止狂生道:“使不得,使不得,小子都是胡言亂語的,當不得真。各位見笑了。”
“誒,龍兄弟此話差矣。想我多年未明我儒家真諦,今日得知真是大快人心。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區(qū)區(qū)一禮?”卻是水生的話語。
其余的木生和山生也是點頭同意。龍彥看到這個架勢。眼珠一轉,自己的小心思眼前就是絕好的機會啊。
“若真要謝謝小子的話,小子還真有一個要求呢?就是不知各位能不能答應?”
龍彥的話一出,吳文英老哥悄悄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你小子搞了半天,現(xiàn)在狐貍尾巴要露出來了。呵呵。
看下集。。。。。。(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