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機鋒辯
龍彥看著四老悠悠道:“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四老就不怕神明對你們說謊話進行懲罰?”
“哈哈,這位龍兄弟說笑了,我等白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所謂的神明亦是不會為難我等的。龍小兄弟,你說是不是呢?”水生說話就是滴水不漏啊,還反問龍彥,連打帶消,就解了窘局。
“哦,是么?小子心存疑義,不知四老可為我解惑?”龍彥笑笑道,一臉的人畜無害的表情。若是葉知秋在此看到龍彥的表情,必定會有多遠走多遠。何因?答曰:這小子要忽悠人了。
“有什么問題你就問吧,我倒是很樂意為你解惑的,哈哈。”狂生哈哈大笑道。
其余三老和吳文英也是一臉的疑惑,不知道龍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此句但不知出自何處?還請四老教我!”
龍彥此話一出,四老及吳文英老哥均是大愕,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還好意思拿出來問?吳文英沉思良久,也想不出龍彥為何要問如此簡單的問題。不過這龍兄弟每每不按常理出牌,倒要看看他究竟如何做法。
狂生隨即大笑道:“龍兄弟莫非是小瞧我山林四老么?此句出自論語,就是剛進學(xué)堂們的娃娃都知道,龍兄弟難道以為我等好欺?故意消遣我等?”說到最后,狂生已是須發(fā)皆張。
龍彥微笑擺手道:“狂生先生稍安勿躁,我還有問題沒問完呢。四老可知孔門弟子共有幾人?”
這問題一出,四老和吳文英又是愕然。這小子莫不是有病么?又是一個世人皆知的問題。
狂生即將要到了爆發(fā)的邊緣,指著龍彥叫道:“小子忒消遣人了。誰不知孔門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哼。”
龍彥嘿嘿一笑,露出了狼外婆一般的笑容道:“莫急,莫急。還請問這達者七十二中,冠者幾人?童子幾人?”說完雙眼放光盯著四老看。嘿嘿,和我斗?金老先生早就在射雕里給了我答案了。哈哈。忽悠不死你們?
這問題一出,四老和吳文英這次是真的愕然了。這個問題還真不知道。貌似書里從沒有提到呀!論語里未曾提到,其他的經(jīng)史里亦無記載也。
半晌,狂生才對龍彥道:“這個問題委實不知,所有的經(jīng)史子集中無一處提到此問題。老夫還真答不出來。”說完很是不好意思地望著其他三老。畢竟,自己答不出就是折了山林四老的面子。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面子。
其他三老對著他搖搖頭。示意不關(guān)他的事。此事水生答話了:“龍兄弟的問題當(dāng)真是問得妙,先以眾人皆知的問題來示敵以弱,麻痹我等,而后奇峰突出,突出這樣一題,打了我等一個措手不及。厲害,厲害。龍兄弟,不知我說的可對?”
龍彥笑笑道:“水生先生過獎了,小子倒是沒有想那么多,呵呵,瞎蒙的。”嘿嘿,我就是故意的,這不是我龍某人的風(fēng)格嘛?沒有鋪墊和龍?zhí)祝@故事就沒法*啊。同理可得,這問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吳文英此時也是一臉的興奮,這龍兄弟行事每次都給人太多驚喜了。
此時,木生先生緩緩道:“還請龍兄弟告知我等此題答案。我等感激不盡。”
龍彥笑道:“這答案么?我已經(jīng)告訴過你們了。只是你們沒有注意罷了。”
眾人這次更是愕然,答案已經(jīng)告訴了?除了三個問題貌似沒有其他的了。
看到眾人疑惑的神色,龍彥決定不再讓他們死腦細胞了,把答案說出來讓他們死更多腦細胞:“這第一個問題就是答案。達者七十二。其中冠者五六人,五六既是三十人。童子六七人,六七既是四十二人。這冠者三十人,童子四十二人,合起來不就是七十二人么?”
眾人再度愕然,這,這也行?四老一時氣急。半晌沒了聲響。
吳文英老哥一陣偷笑。這個龍兄弟還真是刁鉆啊。分明就是牽強附會,強詞奪理,偏生還牽強附會得這么有水準(zhǔn),強詞奪理也奪得甚是出彩!
四老的臉色很是不好看。不過也沒有辦法。龍彥見狀,忙一臉正色地四老道:“剛才只是小子和四老開個玩笑而已。現(xiàn)在小子卻是真的有問題想請教四老了。還請四老教我。”說完對著四老深深一揖。
四老互望一眼,再看龍彥眼里沒有任何不敬的神色,齊聲道:“只要我等知道,定當(dāng)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龍彥雖然說了是開玩笑。但是,對于四老這等人物輸了龍彥一陣就是輸了一陣。故每人均是抖擻精神,準(zhǔn)備再答龍彥的問題。
龍彥望向船外,肅穆道:“敢問四老這儒家真諦是什么?”
龍彥此問題一出,山林四老和吳文英均是微微一怔,接著都是低頭沉思起來。這個問題問得甚是無禮。何解?想那儒家思想的學(xué)術(shù)及各種觀點那是多如牛毛,現(xiàn)在竟然是要一個問題而問出,若是如此簡單,那儒家的思想何以傳承幾千年而不衰?想來幾千年來想弄明白儒家真諦的人有如過江之鯽,數(shù)不勝數(shù)。有人窮期一生終不得解也!
書房中六人俱是沉默不語,龍彥倒是胸有成竹,就看四老是如何作答了。
半晌一道聲音響起:“老夫一生都在尋找龍小兄弟所說的儒家真諦,至今卻是兩手空空,反而越發(fā)迷惘。不過老夫還是要說一說愚見。”卻是那水生先生先開了口。
龍彥微笑道:“我等洗耳恭聽水生先生的高論。”
水生也不矯情:“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老夫只能說說自己所得。儒家首重禮治。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故愚見禮才是根本,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且均照此行,則天下和也!”
龍彥搖頭嘆道:“天生萬物以人為靈長也。奈何人有貴賤,尊卑?”龍彥看著水生繼續(xù)道:“若天下人人平等,無貴賤,無尊卑呢?水老可曾有想過?”
龍彥話語一出,書房中又是寂靜一片。此人的觀念是從哪里來的?從來就不曾聽過人人平等之語。若是,那將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啊?眾人再次沉默。
又過了半晌,木生開口了:“老夫也說兩句吧,除了水生兄的禮治之外,德治,人治均是我儒家的核心所在,然我儒家最講究的卻是天人合一也,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龍彥笑道:“好一個天人合一,試問有幾許人可達到與天地參的天地合一?除了有限的幾個圣人外只怕我等均是達不到此境吧?既如此,于鏡中花,水中月何異?不過是一種遙遠的目標(biāo)或者憧憬罷了。”
狂生倒是忍不住開口了:“那照你所說,儒家真諦到底為何?”眾人的目光一起刷刷地投向龍彥,靜待他的回答。
龍彥的成就感得到極度膨脹和滿足。呵呵,四老和吳文英吳老哥啊。都是這個時代頂尖的人物了,如今還不是要聽我龍少大忽悠,呵呵,感覺好極了!
龍彥無比神氣地一仰頭,背負雙手,作舉頭望月狀。悠悠道:“很簡單,儒家的真諦就是堅持,永不言棄也!”
聲音雖不大,但是聽在房中五人耳中卻不啻于一聲驚雷。堅持,永不言棄。這就是儒家真諦?這小子太能扯了吧?
四老和吳文英吳老哥難得地有默契:“何解?”
看下集。。。。。。。。(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