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惡來投軍
原來是有人鬧事,許褚還以為營里出現(xiàn)嘩變,嚇出一身冷汗。
“元直,最近來鄢陵投軍的人多么?”
徐庶答道:“不下百數(shù),然大多是為求溫飽之輩,王闌便沒有接納。”
亂世將至,許褚又不是開善堂的,當(dāng)然不養(yǎng)閑人。只是這么多投軍的,為何偏偏今天有人鬧事,而且動靜還挺大,直接傳到許褚耳中。許褚不由奇怪,王闌并不是無能之輩,他向來任俠好義,士兵們都尊敬他,怎么會因為有人鬧事就擺平不了。
好奇之下,許褚便跟陳義兩人趕到軍營。只見營前士卒倒在地上的有十幾個,王闌本人也捂著胸口,正指揮刀盾手將一個大漢圍住。
“我許褚時來運(yùn)轉(zhuǎn),有勇將來投奔了?”許褚會這樣想,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士兵的戰(zhàn)斗力。他向來尊奉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則,營中將士俱為壯年男子,經(jīng)王闌訓(xùn)練后不是其他縣里的士卒能比擬的。
再看這大漢,遠(yuǎn)遠(yuǎn)觀之身量不在自己之下,滿面須髯,而且雙臂肌肉凸顯,腰大十圍,如鐵塔般傲立人群中,絲毫不怵。
陳留己吾人,己吾人……許褚哪里還會猜不到此人身份,當(dāng)下大喝道:“本縣在此,爾等稍安勿躁!”
王闌快步走向許褚,慚愧道:“主公,我……”
許褚擺擺手,將王闌扶起,不就打不過人家么,沒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不一定……咳咳,一定打不過。
“來者報上名諱,為何傷我士卒???”許褚裝作生氣,排開刀盾手站在大漢身前,目光如炬,亦不已其悍勇而有半分退讓。
王闌驚道:“主公,此人力大無窮,還請退后。”說著與陳義一道攔在兩人中間,許褚勒令他們退下,道:“不必!”又對大漢道,“緣何傷我士卒?”
大漢本見王闌陳義前來阻擋,心道許仲康名為虎癡,不過爾爾。又見許褚令二人退下,與其對視毫不膽怯,才知盛名之下無虛士。
便將剛剛斗敗王闌,打翻十余名士卒的緣由道來。
“某是陳留己吾人典韋,因聽說許仲康之名,特意來投。可笑此輩不識英雄,將某做尋常士卒對待,心中憤慨,是以動手!”
果然是典韋……許褚心中大喜過望,臉上依舊不動聲色,開始回想典韋的事跡。
說來也巧,典韋與徐庶一樣,都是替朋友殺了人的。不同的是,徐庶殺了人被官府抓住,典韋因為武藝高強(qiáng),逃過了抓捕。后來為了躲避官府追捕,藏匿在別人家里。如果沒有許褚的到來引起的變故,歷史上的典韋正是在討董時期來到張邈與曹操的隊伍中,得以被曹操賞識。
“原來是典君,久聞大名?!痹S褚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
王闌與陳義怪異道:“主公何時認(rèn)得此人?”
許褚編排道:“早年在沛國時,見過典君的畫像,聽過典君的事跡。此時一說,便想起來了?!彼谑蔷蛯Ρ娙苏f了典韋的事跡。漢末任俠風(fēng)氣很盛,典韋、徐庶這種干冒國法替朋友報仇的做法不但不會被認(rèn)為好殺殘暴,反而會被各地的豪杰所敬重。
當(dāng)然在許褚以前生活的年代,又是另一種情形了。
王闌與陳義聽了,對典韋敵意大減,典韋則拱手道:“比起閣下率眾抗賊,典某之事不值一提?!?br/>
既然是誤會,三言兩語便說開了。許褚掃視眾人道:“典君如此勇壯,可替代子范原先的曲軍候一職。”
子范這個家伙,還在養(yǎng)傷反省,許褚的安排也算合理。陳義等雖有些不高興,也不好當(dāng)眾反駁許褚。典韋自己卻拒絕了許褚的好意,“寸功未立,不敢當(dāng)此大任。”
許褚心想:別看典韋外表粗獷,也不是毫無城府之人。因此更加喜歡典韋,對陳義說:“便在先在你手下做事,如何?”
陳義道:“甚好?!?br/>
收了典韋,許褚心情大好,帶著陳義典韋牽著馬步行回縣中去。一路說說笑笑,好不恣意。
其實他心中已有了設(shè)想,眼下礦山開采,不日就能打造一批兵甲,又得了典韋這樣的人才,何不就此打造一批重甲步兵來?以后要面對的,可不再是羸弱的黃巾軍了,而是董卓的西涼鐵騎,更有那三國第一戰(zhàn)神呂布的并州軍……
重甲步兵若成規(guī)模,結(jié)成方陣,其威力不在騎兵之下,唯有機(jī)動性是硬傷。
兩相其害取其輕,他缺馬,短期內(nèi)又搞不到馬,就只能打造一支重甲虎士。
一面想著,回到縣衙時,只見郭嘉在,正與徐庶笑談。
“奉孝不在家中讀書,可是來討酒喝?”許褚打趣道。
郭嘉亦不失幽默,道:“只怕元直被主公累壞,所以前來相救?!?br/>
徐庶跟著假正經(jīng)道:“奉孝所言極是?!?br/>
眾人大笑。郭嘉瞥見許褚身邊站著的典韋,贊嘆一番后,說道:“恭喜主公得一猛士?!?br/>
眾人落座,陳義則帶著典韋出去,想是要安排職事給典韋。許褚見了,將二人喚回。他是后來人,知道典韋除了武藝驚人外,他的忠義也常為后人稱道。便說:“阿義,就讓典韋暫時負(fù)責(zé)我的護(hù)衛(wèi)工作,不必安排其他事情?!?br/>
典韋目中閃過感動,當(dāng)即反身立于堂外,進(jìn)入狀態(tài)之快,連許褚也沒想到。
“我欲以典韋為首,組建一支重甲士,二位覺得怎樣?”許褚說道。
重甲士?徐庶不解,因為重甲步卒在漢時很少見,費(fèi)用昂貴,兵員素質(zhì)要求極高。試想尋常士卒穿戴重甲,行動尚且不便,更不用說殺敵了。
郭嘉卻很贊同,他畢竟眼界比現(xiàn)在的徐庶要高,許褚因為是后來人,所以知道自己日后的對手會有騎兵。郭嘉則是早預(yù)計到天下大亂的時候快來了,到時候各路英雄顯神通,沒有一支招牌強(qiáng)力部隊,是非常吃虧的事情。
“主公有此意,嘉以為甚好。潁川不是產(chǎn)馬地,附近州郡亦然,重甲士或可對這一弊端稍作彌補(bǔ)。”
許褚歡喜道:“英雄所見略同啊。奉孝,此事便全權(quán)委托與你,如何?”
郭嘉拜領(lǐng),“必不負(fù)主公所托?!?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