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9)
哎喲!我的天!我嚇得要死。我開始顫抖、唇干舌燥、膝蓋發(fā)軟、心跳如鼓。但我不能逃走,否則的話我就成了逃兵了!我會讓我的父母蒙羞,我也可能因此會被槍斃。絕不能逃!我得留下來,我看著那些工人漫不經(jīng)心地搬運那些炸彈,它們每分鐘都可能爆炸。熬過約一個小時的驚恐不安后,我開始運用一點點常識,給自己打氣:“好吧!就算爆炸了!大不了就是被炸死,你也不會感覺到疼,這是最輕松的死法,比死于癌癥好多了。別傻了!你又不能長生不死!你完不成任務(wù),就要被槍斃。”
我跟自己談了幾個小時的話,漸漸開始輕松了。最后,我克服了恐懼,強迫自己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我永遠記住了這次感受,每次當我開始擔憂某些不能改變的事時,我就會聳聳肩說:“算了吧!”我發(fā)現(xiàn)這個思想確實有效。
歷史上最有名的死亡,除了受難的耶穌外,就是蘇格拉底。相信即使再過幾千年,幾萬年,人們依然會欣賞柏拉圖的不朽敘述。那是一篇絕妙動人的文章:雅典市內(nèi)的一小撮人(羨慕和嫉妒蘇格拉底的人)控告蘇格拉底,他受審并被判處了死刑,當和善的獄卒把毒酒交給蘇格拉底時,他平靜地說:“請輕飲這必飲的一杯吧!”
蘇格拉底平靜而坦誠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他高貴的一面。
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耶穌誕生前的三百九十九年。今天,在這個紛擾的世界更需要這句話:“請輕飲這必飲的一杯吧!”
我認為我們都應(yīng)該學習由美國神學家尼布博士寫的珍貴的祈禱文:
“祈求上天賜予我平靜的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
給我勇氣,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
并賜予我,分辨此兩者的智慧。”
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吧!
小結(jié):
1.面對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風雨時,你可以彎下自己的身子。
2.對必然之事,應(yīng)該平靜地接受。
3.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后,我們就能節(jié)省下精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豐富的世界。
10讓憂慮“到此為止”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學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只值得我擔一點點心,沒有必要去操更多的心。”
2.獲得心靈平靜的最大秘密之一,就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
3.如果我們能給生活中的各種憂慮劃上一個“到此為止”的界限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可以這么開心快樂。
你想不想知道如何在華爾街賺錢?
當然,有100萬以上的人都想知道。
如果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那我這本書的售價就是10000美元了。不過,我知道一個很好的觀念,很多成功人士都應(yīng)用過它。一個叫查爾斯?羅伯茲的投資顧問告訴了我這樣一個故事:
“我剛從得克薩斯州來到紐約的時候,身上只有20000美元,是朋友給我用在股票市場投資上的。”查爾斯?羅伯茲說,“我原以為,我對股票市場很在行,可沒想到,最后我賠得分文不剩。不錯!我在一些生意上也賺了幾筆,但到最后全都賠光了。”
“之后,我開始仔細研究自己犯過的錯誤。我下定決心:在我再進入股票市場之前,一定要先弄明白股票市場到底是何物。我找到一位成功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并和他成為了朋友。”
“卡瑟斯先是問了我?guī)讉€問題,問我以前是如何操作的。然后他又告訴了我,在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他說:‘我在股票市場上購買每一支股票前,都為自己設(shè)定一個到此為止、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例如,我買一支50美元一股的股票,我會給自己規(guī)定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45美元。也就是說,一旦這支股票跌價,到了比買進價低5美元的時候,就立刻賣出去,那么我的損失就可以限定在5美元。如果你當初買得很聰明的話,你可能平均賺10~25美元,甚至50美元。因此,在你把損失限定在5美元以后,即使你有一半以上的判斷出現(xiàn)錯誤,也會賺很多錢。’”
“我很快學會了這個秘訣,而且一直使用它。它替我賺回了許多錢。”
“一段時間之后,我發(fā)現(xiàn)‘到此為止’的底限原則,也可以用于股票投資之外的地方。我在財務(wù)之外的問題上,也開始給自己訂下‘到此為止’的界限,我在每一種煩惱和不快的事情上,都加了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制,結(jié)果實在是妙極了。”
“我經(jīng)常和一個很不守時的朋友共進午餐。他以前總是在我的午餐時間過去大半后才趕來。現(xiàn)在我告訴他:‘以后等你的限制是10分鐘,如果你在10分鐘以后才趕到,那我們的午餐就算告吹。’”
我真的希望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學會將這種“到此為止”的限制用在我的每一個方面:我缺乏耐心、我脾氣無常、我的欲望、我的悔恨,以及所有精神和情感的壓力。為什么以前我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為什么我不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不值得這么擔心,不能再去多管”呢?
在我剛30歲的時候,我決定以寫小說為職業(yè),夢想做杰克?倫敦或哈代第二。當時,我充滿了熱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的那段時期,用美元在歐洲生活還是很合算的。我在那兒待了兩年,寫成了我的“杰作”。我為那本書取名為《大風雪》。這本書的名字取得太好了,所有的出版商對它的態(tài)度都像呼嘯著刮過大平原的狂風暴雪一樣冷酷。當我的經(jīng)紀人告訴我,這部作品一文不值,并且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的時候,我的心跳幾乎停止了。
我茫然失措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我簡直驚呆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此時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須為自己作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
我該怎么辦呢?我該往哪一個方向走呢?
幾個星期后,我才從茫然中醒悟過來。那時,我從來沒聽過“為你的憂慮劃定‘到此為止’的界限”這一說法,可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正好做了這件事:我把自己費盡心血寫的那本小說看作一次寶貴的經(jīng)驗,然后從那里繼續(xù)向前出發(fā)。重新回去做成人教育的老本行,有時間就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
現(xiàn)在,我只要是想起那件事情,就會得意地想在大街上跳舞。我可以很坦誠地說,從那以后,我從來沒有后悔自己沒有成為哈代第二。
100年前的一個夜晚,當一只鳥在瓦爾登湖畔的樹林里鳴叫的時候,梭羅用鵝毛筆蘸著墨水,在日記中寫道:“一件事物的代價,需要當場交換,或在最后付出。”
用另外一種方式說就是:如果我們以生活的一部分來作為代價付出,如果付得太多,那我們就是這個世界上的傻子。
這也正是吉爾伯和蘇里文的悲哀。他們雖然知道如何創(chuàng)作快樂的歌詞和曲子,卻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尋找生活中的快樂。他們寫過很多世人非常喜歡的輕歌劇,卻不能控制他們的脾氣。
他們竟然為了一塊地毯的價錢而爭吵了好多年:蘇里文為他們劇院買了一塊新地毯,可是當吉爾伯看到賬單后卻十分生氣。后來因為這件事鬧上公堂,兩個人從此直到死都沒有再交談過。蘇里文為新歌劇寫完曲子之后,就寄給吉爾伯;而吉爾伯在填上歌詞之后,再把它寄回蘇里文那兒。有一次,因為必須兩個人同時上臺謝幕,他們倆分別站在舞臺的兩邊,向不同的方向鞠躬,這樣才不至于看見對方。
他們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不懂得在出現(xiàn)矛盾和不快的時候,訂下一個“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而林肯卻明白這一點。
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有一次,林肯的幾位朋友攻擊他的一些敵人,林肯說:“你們對私人恩怨的感受比我要多,也許我的這種感覺太少吧。可我總覺得這樣很不值。一個人實在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爭吵上。要是那個人不再攻擊我,我也不會再記他的仇。”
而我的伊迪絲姑媽卻沒有這樣的寬恕精神。她和姑父法蘭克年輕時住在一個被抵押出去的農(nóng)莊上。那里的土質(zhì)很壞,灌溉條件很差,收成也不好。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每個小錢都得省著用。而伊迪絲姑媽喜歡買一些窗簾和其他的小飾物來裝飾家里,她曾向密蘇里州馬利維里的一家小雜貨店賒購這些東西。于是,姑父法蘭克就很擔心他們的債務(wù),而且他很注重個人的信譽,不愿意欠債,所以他私下里告訴雜貨店老板,不要讓他太太再賒賬。當我的姑媽聽說這件事后,非常生氣。這件事情已經(jīng)過去差不多50年了,但她還在為此事大發(fā)脾氣。我不止一次地聽過她說這件事情。我最后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將近80歲了。我對她說:“伊迪絲姑媽,也許法蘭克姑父這樣羞辱你確實不對,但你有沒有覺得,自從那件事之后,你已經(jīng)埋怨了半個世紀,這難道不比他所做的事情還要糟嗎?”
富蘭克林在小的時候,犯了一次70年來都難以忘記的錯誤。在7歲的時候,他在一家玩具店里看上了一支哨子。他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所有的零錢放在柜臺上,連價錢也不問就把那支哨子買了下來。
70年后,他寫信告訴他朋友說:“然后,我回到家里,吹著哨子在整個屋子里轉(zhuǎn),我對自己買的這支哨子非常得意。”當他的哥哥姐姐發(fā)現(xiàn)他買哨子多給人付了錢時,大家都取笑他。他說:“我懊惱得大哭了一場。”
許多年后,當富蘭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的人物,擔任美國駐法國的大使時,他還記得這件事情,這件事使他從中得到的痛苦遠遠多過哨子帶給他的快樂。
富蘭克林說:“當我長大以后,我見到許多人的行為,猶如我當初買哨子付了太多的錢一樣。簡而言之,我認為人類的苦難部分源于他們錯估了事物的價值。”
《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世界最偉大的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也是如此,根據(jù)《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在托爾斯泰生命最后的20年里,他“可能是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人”。
他逝世前的20年,他的崇拜者不斷地去他家里,希望能見到他一面,聽聽他的聲音,或者只是摸一摸他的衣服邊。有人甚至記下了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好像那是一句“神諭”一般。而在生活中,托爾斯泰在70歲的時候,還不如7歲的富蘭克林聰明――他簡直一點腦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