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安快樂的要訣(11)
    如果想要保持平和快樂,請謹記:撐起一把傘,讓批評之雨順著傘滑落。
    小結:
    1.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反正你會受到批評,會因為做了某些事被罵,也會因為什么都不做而被罵。結果都是一樣的。
    2.如果你身居領導地位,那就注定要被批評,想辦法習慣它吧!
    3.只要我不對任何的攻訐作出反應,那這件事就只有到此為止。
    13學會自我批評
    卡耐基成功金言
    1.每個人一天起碼有5分鐘不夠聰明,智慧似乎也有無力感。
    2.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
    3.與其等待敵人來攻擊我們或我們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動手。
    我的檔案柜中有一個私人檔案夾,標示著我所做過的蠢事。在檔案夾中插著一些我做過的傻事的文字記錄。我有時口述給我的秘書做記錄,但有時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到我沒有臉請我的秘書做記錄,因此只好自己寫下來。
    每次我拿出那個“愚事錄”的檔案,重看一遍我對自己的批評,可幫助我處理那些最難處理的問題并管理我自己。
    我曾經(jīng)把自己的麻煩怪罪到別人頭上,不過隨著年齡漸增,希望也長了一點智慧,我最后發(fā)現(xiàn)應該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認清了這一點。拿破侖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島時說:“我的失敗完全是自己的責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自己,這也是造成我的悲慘命運的主因。”我要告訴你關于一位深知自我管理藝術的人物的故事,他的名字是豪威爾。1944年7月31日,他在紐約大酒店突然身亡的消息震驚了全美。在華爾街更是造成了騷動,因為他曾擔任美國商業(yè)信托銀行董事長,兼任幾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受的正式教育有限,他在一個鄉(xiāng)下小店當過店員,后來當過美國鋼鐵公司信用部經(jīng)理,并一直朝更大的權力地位邁進。
    我曾請教豪威爾先生成功的秘訣,他告訴我說:“幾年來我一直有個記事本,登記一天中有哪些約會。家人從不指望我周末晚上會在家,因為他們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省察,評估我在這一周中的工作表現(xiàn)。晚餐后,我獨自一人打開記事本,回顧一周來所有的面談、討論及會議過程。我自問:‘我當時做錯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確的?我還能干什么來改進工作?我能從這次經(jīng)驗中吸取什么教訓?’這種每周檢討有時弄得我很不開心。有時我?guī)缀醪桓夷罴白约旱拿ё病.斎唬晔聺u長,這種情況倒是越來越少,我一直保持著這種自我分析的習慣,它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豪威爾的這種做法可能是向富蘭克林學來的。不過富蘭克林并不是等到周末,他每晚都自我反省。他發(fā)現(xiàn)過13項嚴重的錯誤。其中三項是:浪費時間、關心瑣事及與人爭論。睿智的富蘭克林知道,不改正這些缺點,是成不了大業(yè)的。所以,他一周訂一個要改進的缺點作為目標,并每天記錄贏的是哪一邊。下一周,他再努力改進另一個壞習慣,他一直與自己的缺點作斗爭,整整持續(xù)了兩年。難怪富蘭克林會成為受人愛戴、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艾爾伯特?哈伯特說過:“每個人一天起碼有5分鐘不夠聰明,智慧似乎也有無力感。”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只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贊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里,不是可能得到更多的教訓嗎?”與其等待敵人來攻擊我們或我們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動手。我們可以是自己最嚴苛的批評家。在別人抓到我們的弱點之前,我們應該自己認清并處理這些弱點。達爾文就是這樣做的。當達爾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種起源》時,他已意識到這一革命的學說一定會震撼整個宗教界及學術界。因此,他主動開始自我批評,并耗時15年,不斷查證資料,向自己的理論挑戰(zhàn),批評自己所下的結論。
    如果有人罵你愚蠢不堪,你會生氣嗎?憤憤不平嗎?看看林肯如何處理。林肯的軍務部長愛德華?史丹頓就曾經(jīng)這樣罵過總統(tǒng),史丹頓是因為林肯的干擾而生氣。為了取悅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簽署了一次調動兵團的命令。史丹頓不但拒絕執(zhí)行林肯的命令,而且還指責林肯簽署這項命令是愚不可及的。有人告訴林肯這件事,林肯平靜地回答:“史丹頓如果罵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我會親自跟他談一談。”
    林肯真的去看了史丹頓。史丹頓指出他這項命令是錯誤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評的雅量,只要他認為對方是真誠的,是有意幫助他的。你我也應該歡迎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正確的。羅斯福總統(tǒng)也只敢期望自己能在四次決定中,有三次是正確的。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坦率地承認他的99%的想法都是錯誤的。
    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曾說:“敵人對我們自己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我知道這句話常常是正確的,可是被人批評的時候,如果不提醒自己,我還是會不假思索地采取防衛(wèi)姿態(tài),每次我都對自己極為不滿。不管正確與否,人總是喜歡被贊賞。我們并非邏輯的動物,而是情緒的動物,有時,我們的理性就像狂風暴雨下汪洋中的一葉扁舟。
    當我們聽到別人談論我們的缺點時,先不要急于辯護,因為每個沒頭腦的人都是這樣的。讓我們放聰明點也更謙虛一點,我們可以頗有氣度地說:“如果讓他知道我其他的缺點,只怕他還要批評得更厲害呢。”
    我曾討論到如何應對惡意的攻訐。現(xiàn)在提出的是另一個想法,當你因惡意的攻訐而怒火中燒時,何不先告訴自己:“等一下,我本來就不完美。連愛因斯坦都承認他99%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也許我起碼也有80%的時候是不正確的。這個批評可能來得正是時候,如果真是這樣,我應該感謝它,并想法子從中獲得益處。”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總裁查爾斯?盧克曼曾經(jīng)用100萬美元請鮑伯?霍伯上廣播節(jié)目。鮑伯從不看贊賞他的信,而只看批評的信,因為他知道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福特汽車為了了解管理與作業(yè)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請員工對公司提出批評。我認識一位香皂推銷員,他甚至主動要求人家對他進行批評。當他剛開始為高露潔推銷香皂時,訂單接得很少。他擔心會失業(yè),他確信產(chǎn)品或價格都沒有問題,所以問題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當他推銷失敗,他會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對,是表達得不具說服力?還是熱忱不足?有時他會折回去,問那位商家:“我不是回來賣給你香皂的,我希望得到你的意見與指正。請你告訴我,我剛才什么地方做錯了?你的經(jīng)驗比我豐富,事業(yè)又成功,請給我一點指正,直言無妨,請不必保留。”
    他這個態(tài)度為他贏得了許多友誼,以及珍貴的忠告。
    你想知道他的發(fā)展嗎?他后來升任高露潔公司總裁,高露潔公司是當代最大的香皂公司。他就是立特先生。
    只有心胸寬大的智者,才能向豪威爾、富蘭克林及立特看齊。四下無人時,你何不捫心自問,自己到底屬于哪一種人?
    小結:
    1.記下自己干過的蠢事,提出自我批評。
    2.敵人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