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恩亦寡
寧王一行人, 從江南回到安京,已是十月中旬。
月華經(jīng)了兩月, 竟然有些不認識子鈺,子鈺不免又是一番辛酸苦惱, 好在處了三五日,好了過來,某日在她手里逗玩久了,還沖她笑了一下,子鈺見到那笑容,頓覺鎮(zhèn)日的辛苦都掃了凈,便再怎樣, 都是值得的。
歸家后, 青廷不過各房略走一圈,便還是回靜香院的多,經(jīng)了南邊這一趟,他越發(fā)的有些離不開子鈺, 便是那起居, 都慣了有她服侍。
萬錚錚即要過門,已不是秘密,早在揚州時,狩獵那日后,又見過兩面,子鈺也著人打聽了,方知這萬小姐, 原也是有心性的,閨閣密友之中早有過話,不愿嫁到那皇室貴胄之家,委委屈屈做個側室,寧愿低些,做那正室才好。
子鈺聽時,有些癡了,后來又聽說萬將軍最疼這妹子,亦許過容她自擇婚姻,此時她方有些明白,也難怪的他,如此費心。
這日早間給鄭氏請安,于氏起頭,便又說到了此間,幾個人都有些悵然,畢竟這新人進門,與大家,都多了一個分寵的對象,況這位,又是這樣的相貌和身世。
一時邱氏等感嘆,新人進門,便不老也要催得老了,于氏則張揚著說著青廷與錚錚比試一事,仿那日是她在場親見的一般。張氏倒比往常更沉默,只不時跟著于氏拿眼去看子鈺,畢竟現(xiàn)在最得寵的是子鈺,且又見過,似要看她是否最有反應。
子鈺并不太理會,只等她幾個走后,又陪著鄭氏說了會話。
經(jīng)了這幾年的相處,還有那些子事,鄭氏早看出青廷對她的不同,且子鈺又是那樣不輕狂張揚的性格兒,雖以往清淡些,但自生產(chǎn)以來,越發(fā)的謙恭,鄭氏那心里,也慢慢的與她相近。
當下問了幾句錚錚的性格,子鈺便撿那好的說了兩句,鄭氏打量著她還是那沉靜安穩(wěn)的神色,略嘆道,“妹妹的性格,真真是沉得住氣的,不過這一年一年看新人來,原也是平常,以后定還會有,我們家,算好的了。”
子鈺輕聲答是,一時,想她這話里有乖,便抬頭問道,“不知萬小姐進門后,如何安排?”
鄭氏似很滿意她問這個,微沉吟道,“正頭疼呢,要說,她定是想做那側妃,只是,她雖貴重,我們府里也是有規(guī)矩的,便是邱妹妹那樣的家世交情,才一進門方為側妃。”
說著看向她,忽想到了什么,“太后要封月華為郡主,你的位子,正好也能提前升一升,怕就是最近。到時候,免不了要將月華抱進宮給娘娘看看,你且提前準備著些。”
子鈺一聽,忙站起身,“謝娘娘恩。”
晚間青廷與淳于郭、邱丹等議事,也說到此間。青廷問起邱丹與姚遠(注:原朔方總兵,徐常的前任,被丁泗沖排擠罷官,見“或等閑”那章)交往一事,邱丹搖搖頭,青廷一揚眉,“他不愿出來?”
邱丹搖頭,“球囊的甚犟,當初若不是您緊趕著我去,我還真不愿受他這氣!”
青廷橫了他一眼,笑罵,“你小子受點子氣,便這般不忿?”
淳于郭也笑了,“若說也無妨,他現(xiàn)在即便愿意,也無那位子給他,這人清楚!只多虧了他幫著與萬勝俟聯(lián)系上了,已很不錯了!”
邱丹收起二郎腿,“這般說,我還是立了功了?”
淳于郭撫須笑道,“正是!”
青廷也道,“現(xiàn)下也并不需要他姚遠做什么,只要這態(tài)度。”
淳于郭看向青廷,“王爺,這萬將軍有了老上司姚遠的牽線,再加上自己妹子也同意要嫁您,不怕他不就槽啦!”
青廷一笑,“也不枉這一遭了。”
邱丹聞言,頓瞪大了眼,“敢情青廷哥去這一趟南邊,就是為了她?”
淳于郭一轉身,“怎么你竟不知道么?早在三月前,王爺已向將軍提親,將軍只說與她妹子有約在先,自擇佳婿,真話之余,也有推脫之意,可巧皇上吩咐了江南稅款考察一行,王爺此去,收獲頗大啊!”
邱丹拍拍腦門,半苦笑道,“青廷哥是收獲大了,只我那妹子,更沒指望了!”
如鄭氏言,喜事宜早不宜遲,十一月末,萬錚錚嫁入寧王府,經(jīng)再三的協(xié)調,據(jù)說是宗親府那邊,死守著規(guī)矩,不肯破格,因此按著萬勝俟的爵位品階,錚錚在揚州當?shù)兀m芳名遠播,貴不可言,可到了寧王府,也不過封了個四品的恭人。
月華的郡主,也于十二月正式賜了封號,子鈺或沾了這小小嬰孩的光,鄭氏代話,或今年末、或來年初,也要將她晉一級,升為恭人。
不過,在那之前——
卻說這錚錚進府雖只半來月,可她為人爽利,處世大方,做事周到,因此那上上下下,提到她,大都贊聲好。鄭、于、邱三人,自恃著妃位,還有些矜持,那下面的如張氏等,便常有些往她那里跑。
子鈺還是按著平日的步調過著日子,與她,并沒有太多接觸,只遠遠相隔。德芬說,錚錚那邊的下人,來打探過子鈺的消息,或還在別處打聽,子鈺聽了,一笑,“你不會也去打聽?論這,要讓別人強過了你,也枉我疼你一番。”
德芬當下挺起小胸脯,“他們倒能!一百個加起來的能耐,也不如我!”
或是在新婚,這半月來,青廷往錚錚房里,不免多去了一兩晚,便這樣,還是往子鈺這邊最多。這日來的稍晚,子鈺本喚了明玉同睡,見他來了,明玉便卷起了鋪蓋。
青廷見她本著個臉,行禮也有些潦草,看向子鈺,“她這是怎么了?”
子鈺幫他褪去外袍,笑笑,沒說話。
青廷剛要摟過她,簾子卻猛被掀開,明玉沖里做了個鬼臉,“您還知道回來!”說罷扭身便跑。
青廷一笑,“這丫頭。”
兩個人家常了一陣,青廷將她抱坐到膝上,“今日都做什么了?”
子鈺垂下眼,“還能作何,不過與明兒做些女工,畫個畫兒。”
青廷笑點著她,“拿來給我看看。”
子鈺想想,“還是算了,怪晚的。”
青廷抬起她小臉,“明日下午我無事,你到后院書房來,我教你彈琴,可好?”見她不答,靠向她額頭,“嗯?”
子鈺嗯了一聲,笑了,貼向他胸口,輕點點頭。
青廷也笑了,執(zhí)起她手,摸過一根根春蔥似的手指,“只不準練得太勤,否則這樣的小手,長了繭子,就不好了。”
第二日去書房的路上,恰遇到錚錚帶著幾個侍女對面走來,子鈺略頓了一下,緩緩上前,福了一福,輕聲道,“姐姐。”
因錚錚品階高了一級,年齡也比子鈺大了半歲,因此子鈺雖進府稍早,也得按規(guī)矩喚過。
錚錚忙扶過她,滿面含笑,“我哪里敢當,論理,我應當喚你一聲才是。”
子鈺連稱不敢。
錚錚笑問,“妹妹這是何去?”
子鈺一低頭,“無事,逛逛。”
錚錚度著她方向,有些明白,遂含笑道,“天冷,不耽誤妹妹了。”說著自帶人走開。
子鈺原地略送她一下,忽聽她身邊的一個丫鬟隱隱的一句,“小姐別計較,……是以色事人罷了……”
果然,十二月中,太后一道懿旨,因寧王府劉氏生育有功,封為四品恭人,子鈺聽了,不知該作悲喜。
而那些外人,見她一個女兒,還不足歲,就越了邱氏的女兒封了郡主,自己又早早的升了一級,雖說這里頭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也深以為其榮寵甚眷。
第三日,恰宮中開宴,太后特命將月華郡主帶上。子鈺本想推托不去,可,既已為尷尬人,去不去都是尷尬事,因此便索性狀作無他,一并去了。
宮宴的規(guī)矩,依然是男賓女眷分開。貴妃還是那樣和氣,見到子鈺,直埋怨她生冷了,也不去她宮里逛去。
子鈺知她已遷入萬錦宮,總管宮中事務,已然是半個皇后了,便忙笑答,“娘娘如今宮務繁忙,奴婢自然的不敢隨意打攪。”
貴妃眼中含笑,撇一眼那邊,太妃正拉著錚錚的手,合不上嘴的夸贊,輕笑道,“那可是新進門的萬氏?”見她點頭,亦點點頭,轉向宋姑姑,“把萬恭人請來,本宮要見見。”
一時萬錚錚過來,給貴妃見了禮,貴妃只還拉著子鈺的手,讓她坐著,卻對站著的錚錚和煦笑道,“你哥哥勝俟,是本宮兄長的愛將,兄長多有夸贊,說起來,你與本宮,也有淵源。你初到京城,以后若有什么需要,便只管跟本宮開口,不用客氣。”
錚錚見她說的親熱,做得冷淡,但亦也不好不承情,便忙跪拜言謝。
錚錚走后,貴妃嘴角一勾,對子鈺道,“看樣子,也是個厲害人兒,你那王爺,可要看好了!”
席間月華被抱了上來,太后一見,白白凈凈的一張小臉,如初春的滿月,杏眼櫻唇,在嬰孩中,是難得的俊俏,便也有些喜歡,且看太妃眼睛不時瞄向這邊,便故意的降貴,“哀家抱抱。”
這太后一抱,其他人便也緊跟著一一抱過,月華少不得又是一番忍耐。到了貴妃手里,恰太子奉命前來,請貴妃過去,貴妃眼睛一轉,故意的讓太子看到手中嬰孩。
太子十二歲了,自記事起,還未曾見過嬰兒,此時果然被吸引了目光,貴妃本就最能把握人心理,對這一孩童,還不駕輕就熟,當下輕輕在他耳邊一句,太子眼睛一亮,跑到太后膝前,“我也要抱妹妹。”
太后最疼這唯一的皇孫,禁不住他一番撒嬌,便允了。太子便忽悠悠得抱起月華,子鈺一旁看著,頗為擔心。
看到他終于將月華還到旁邊宮女手中,子鈺剛有些放心,太子卻一抬頭,“我要讓父皇看我抱妹妹!”
貴妃望向太后,便笑吟吟牽起太子的小手,往那邊去了。
子鈺幾要站起身,可這眾人目視下,哪能外露,只拼命壓下心中忐忑,干坐在那里。
這邊太子到了和帝身邊,從宮人手里接過月華,往和帝面前一亮,“父皇,您看!”
和帝不禁一愣,孩子靜靜躺在在太子手里,那眉眼,那神情,真的像她,仿一個模子里脫出來的一樣,貴妃看著和帝的神情,又微抬起頭,看過青廷,笑吟吟對太子道,“你喜歡月華妹妹么?”
太子忙不迭點頭,手摸向月華小臉,“她很乖,不哭鬧,兒臣很喜歡。”
貴妃遂側身靠向和帝,他正滿面含笑,逗弄著月華,貴妃更靠近些,眼睛卻看向青廷,聲音不大不小,“皇上,臣妾也很喜愛這孩子,便留她在臣妾宮里,過上幾日,可好?”
太子立時笑開,卻不敢歡呼,只巴巴的看向和帝。和帝抬起頭,正對上青廷有些焦灼的眼,貴妃的心思他明白,只是……再看向月華,正不耐得皺眉凝望著他,和帝心中一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