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咸豐駕崩
不費一兵一卒讓李秀成東返,清廷上下無不歡喜異常,尤其是曾國藩等人,連呼老天保佑。他們再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膽防備后方,可以專心進攻安慶。
七月,廣州督軍府,劉峰看著手里的情報大嘆可惜,洪仁玕制定的合進湖北的策略是正確的,即使不能合取湖北,單取武漢也極大可能解安慶之圍。尤其是李秀成,兵力充足,但此人山頭主義極強,對于安慶之危沒有深刻的意識,只顧得經(jīng)營自己的地盤,錯過了兩次大好機會。陳玉成一直在皖北活動,太過于看重安慶,致使行動遲緩,再加上各種客觀原因以及外來干擾,最終導致西征的目的并未實現(xiàn)。
“安慶恐怕就要完了,看來我的動作也要加快才行!”
安慶城,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自太平天國占領后就是天京西線屏障與糧源重地,在九江失守后此地尤顯重要。
此時正值中午,但安慶城周圍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城內(nèi)外喊殺之聲不絕于耳。城墻上,垛口幾乎全被打平,一批批的清軍通過竹梯冒著火槍彈雨進攻城墻,在他們身后,數(shù)十門火炮不停轟擊,五千火槍手在軍官的指揮下填裝彈藥,輪番射擊,安慶城墻上,太平軍手持火槍,打出一排排要命的子彈,數(shù)百個擲彈兵投擲炸彈,清軍死尸鋪了一層又一層……
一直打到下午四點,清軍才停止進攻。
“老葉,這樣打下去不行了,彈藥只剩下兩成,糧食只夠吃半月的!”
殘破的城墻上,一個渾身染血的將領說道,此人名叫吳定彩,平西主將,是李秀成的部下,兩個月前被陳玉成調(diào)來防守安慶。
現(xiàn)在的安慶主將是葉蕓來,爵位天安,他面容疲憊的坐在城垛之下,喘著氣說道:“不行也得行,彈藥沒了就用弓箭、石頭,糧食沒了吃馬、吃樹皮,但安慶絕不能丟,英王千歲他們就在外面,一定要堅持他們到來。”
“哎,英王、干王、侍王他們已經(jīng)組織兩次救援,仍無法打退清軍,如果還沒有辦法,安慶就真的完了!”吳定彩絕望道。
“轟……”
“清軍又來了!”
葉蕓來抄起一支火槍,站起身,堅定道:“如果英王不來,我們就在這里與安慶共存亡!”
安慶保衛(wèi)戰(zhàn)進入到最后時刻,陳玉成兩次救援失敗,傷亡慘重,正去天京求援的路上。
就在安慶之戰(zhàn)打的日月無光之時,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內(nèi),咸豐背靠金被,一邊在小太監(jiān)的伺候下吞吐福壽膏,一邊閉目冥思。
他此時自知已經(jīng)病入膏肓,正在考慮后事。
“自己死后必然是載淳接任大位,但他還太小,無法親理國政,要誰來輔佐他呢?憑血緣關系,身為皇叔的奕?最為合適,他才略非凡,能當大任,但聽說他最近和洋人走的太近,每每用洋人施壓政事,已經(jīng)顯露野心,不可靠,決不能將載淳交給他。肅順,他是自己親信,忠心耿耿,但此人有些跋扈,權利欲極強,很可能辜負所托,大權獨攬,成為第二個‘鰲拜’。僧格林沁倒是一個不錯人選,但他終究是個軍伍出身,在朝中地位不高,恐怕無法壓制朝中大臣。三人都不行,還有誰能擔的起托孤任呢?漢人?不行,違反祖制,恐怕還會引起大亂。懿貴妃,自己走后會升任太后,載淳是她的兒子,到時候執(zhí)掌大權,順理成章,但她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對朝政過度熱衷,以后成為‘呂后’‘武則天’那樣的人怎么辦?皇后為人本分,也比較聰慧,但她太善良了,也不適合把持朝政,該怎么辦才好?”咸豐選來選去,還是找不到合適人選,“既然一個人不行,那就多幾個人一起輔佐載淳,不錯,這到是個辦法……”
十天后,煙波致爽殿內(nèi),皇后慈安,貴妃慈禧等嬪妃,大臣有載垣、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一十八人跪在床前。
此時咸豐已經(jīng)進入彌留之際,一個太監(jiān)扶著煙槍給他吸抽提振精神。好一陣,他從那種飄飄然感覺中清醒過來,緩緩說道:“朕自知無才德,無法得到老天祖宗的庇佑,以致外患內(nèi)亂紛起,甚至險些京城不保,實在慚愧,爾等追隨多年,皆是治世能臣。如今乾坤震蕩,天下鼎沸,朕此時離開難免人心浮動,皇子載淳,太過幼小,無法親政,今我將他托付爾等,你們務必扶持他長大成人,重整天下,朕雖憾死,亦能瞑目?!?br/>
“皇上……”
諸位大臣還要說話,咸豐擺手阻止,喘口氣說道:“拿筆來!”
一個太監(jiān)將筆硯和御紙拿過來,咸豐握著筆用了最大力氣企圖寫下圣旨,但御筆一松,滾在地上。
咸豐無法握筆,只好找廷臣代筆。
“立皇子載淳為皇太子,著大臣肅順、載垣、端華、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佐太子,以肅順為首,處理一切朝政,另外……”
“呼呼……”
咸豐接連喘氣,說道:“另外,朕交給皇太子一枚‘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交給皇后一枚‘御賞’印章,‘御賞’在前,‘同道堂’在后,以后的上諭必須由兩枚印章同時蓋上才能生效,然后頒發(fā)執(zhí)行,爾等明白沒有?”
咸豐此舉可謂煞費苦心,他用肅順壓制奕?,七大臣牽制與懿貴妃慈禧牽制肅順,然后由他最放心的皇后牽制慈禧,如此做法堪稱完美。
肅順等人連忙扣頭,“臣等明白!”
“那就好,還有,朕死后除了幾件心愛之物,其他陪葬品一概不要。將財務留給你們,務必竭盡所能,剿滅叛匪?!?br/>
眾大臣感激涕零,失聲扣頭。
“還有,封僧格林沁為大元帥,與肅順同級,節(jié)制全國兵馬!”
廷臣很快將圣旨寫完,咸豐看過之后在太監(jiān)的幫助下拿起玉璽,蓋上大印,圣旨即刻生效。
隨后,咸豐說道:“等朕歸西后,由肅順頒發(fā)此旨,昭告天下,好了,端華留下,其他人都離開吧!”
肅順等人全部離開,只剩下端華一人。
咸豐看著端華說道:“朕給你寫了一道密旨,還有一封信,如果以后有人為難你就拿著信去找皇后?!?br/>
端華失聲痛哭,跪著來到咸豐床前,雙手接過密旨。
“謝皇上隆恩!”
又過了兩日,和歷史上一樣,咸豐在避暑山莊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