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燒
,昏君[重生] !
魏陽侯是太子親舅,魏陽侯夫人就是太子的親舅母,如此身份,從前也是在宮中常常行走的。因此一些宮人看到了魏陽侯夫人往沈妃宮中去,倒也不曾懷疑。
——畢竟,魏陽侯夫人還是沈妃的親嫂嫂呢?;噬想m然下旨禁足沈妃和八皇子,但是卻并沒有禁止其他人去看她們母子。因此魏陽侯夫人的舉動,并不怎么引人懷疑。
尤其是魏陽侯夫人慣會做戲,一路端莊大方的走來,竟是無人有不好的聯(lián)想。
而清荷宮里,沈妃正陰郁的站在窗前,不知在想著甚么。
八皇子的病已經(jīng)好了,只是病好了,精神還沒有完全恢復(fù),正蔫蔫的坐在榻上,聽著宮女念詩給他聽,順便讓他學(xué)著背。
魏陽侯夫人到的時候,見到的就是母子同樣沒甚么精神的模樣。
“娘娘?!蔽宏柡罘蛉饲ヒ?。
沈妃從前得意時,也只是偶爾才讓魏陽侯夫人拜她,現(xiàn)下她不得意了,自然就不能讓魏陽侯夫人拜她了。
“嫂嫂這是作甚?都說長嫂如母,從前本宮在閨中時,受了嫂嫂那般多的照拂,如今豈能再受嫂嫂的禮?快起快起,嫂嫂切莫折煞妹妹了?!鄙蝈淮┝艘簧砬嗌律?,忙忙扶起了魏陽侯夫人。
魏陽侯夫人臉上笑容終于帶了幾分真切,嘆道:“也就是娘娘,還能記得咱們從前的情意和親情?!?br/>
沈妃立刻就知道,魏陽侯夫人這話明著是在說她,諷刺的卻是皇后了。要知道,皇后從前最重規(guī)矩,莫說是魏陽侯夫人了,就是她這個嫡親的妹妹見了她,每每也必須要把禮數(shù)行全了,方才能說旁的。
沈妃只笑,笑容里頗有些哀傷:“從前的情意,哪里能說忘就忘呢?只是嫂嫂不忘,我不忘,但是太子……當(dāng)年他剛剛出生,長姐身子病弱,帶不得他,是我像那些宮人一般,日夜不睡的守著他,護著他,才讓他這般好生長大。原也沒想著當(dāng)年的那些能讓他記掛,可是,我竟也沒想到,長姐剛剛仙逝,他就能翻臉不認(rèn)人,再也不見我這嫡親的姨母了?!?br/>
沈妃說罷,就嚶嚶哭泣起來。
可惜她面前的人不是男子,她雖哭的梨花帶雨,好看的緊,魏陽侯夫人卻是沒有閑暇等著她哭完。
魏陽侯夫人心中有些焦急。她是從椒房殿上匆忙趕來的,若只是缺席一會,那些人也只是會酸上幾句話,諷刺幾句而已??墒牵绻x開太久,怕是會為魏陽侯府招禍。
“好妹妹,切莫哭了。你這般好看的眼睛,若是哭的不如從前了,可不是嫂嫂的罪過”魏陽侯夫人嘆道,“且,太子現(xiàn)下,怕是想來看妹妹,竟也是不能了?!?br/>
沈妃聽到最后一句,方才止了哭泣,擦了擦眼角,臉上的傷心已然絲毫尋不到了,道:“嫂嫂這是何意?莫非外頭出了甚么事情?嫂嫂也知道,妹妹在這清荷宮里關(guān)著,既要照顧八皇子,又要擔(dān)憂太子是否真的不在乎我這個嫡親的姨母了,竟是半點也不知外頭的事情。嫂嫂若是知道有甚么和太子或是妹妹母子有關(guān)的,定要告訴妹妹才是?!?br/>
“瞧妹妹說的。”魏陽侯夫人嗔道,“嫂嫂這次偷空來看你,為的不就是把事情告訴你么?若非如此,嫂嫂又何苦冒險跑這一趟?要知道,那李貴妃可是早早就在椒房殿里虎視眈眈的等著我犯錯,就是太后那里,縱然是她本人一直不曾親至,卻也一直打發(fā)了人在椒房殿里守著。若非為了妹妹,我又豈會冒著被李貴妃和太后苛責(zé)的風(fēng)險來此?”
姑嫂二人又互相敷衍奉承幾句,魏陽侯夫人才終于開口說了來意:“太子病了?!彼蛔忠活D,極其認(rèn)真的看向沈妃,道,“妹妹之前說要等待的時機,可就是此時?”
沈妃瞳孔驀地一縮。
魏陽侯夫人摸了摸沈妃的手,只道:“外頭的事情,你哥哥自會幫你打理,民心也好,名聲也好,這些你幽居深宮,不好作甚,你哥哥護著你,自是會將這些打理的好好地。只是這宮里頭的事情……”魏陽侯夫人幽幽道,“怕是只能勞煩娘娘親自動手了?!?br/>
沈妃沉默片刻,隨即就笑:“嫂嫂卻是誤會了。這等時候,本宮既是被幽居深宮,又如何能按著之前的計劃施行?只是這等事情,雖是為著太子的將來著想,好讓他將來能因身子越發(fā)的孱弱,而不被那些皇孫和王爺忌憚,但是,這法子總歸是有些陰損,又如何好讓哥哥嫂嫂動手?嫂嫂只要按著本宮的計劃行事,此事定是查不到嫂嫂身上的?!?br/>
魏陽侯夫人正疑惑著,就見沈妃在她手心寫了個字。
魏陽侯夫人一怔,道:“這……”
“廢太子嫡長子被封元王,封地還是離著洛陽城最近的梁地,怕是這兩日,他也就能順利到洛陽了?!?br/>
沈妃道,“嫂嫂,成與不成,就在此舉。須知,圣上如今只有太子一個長成的能繼承皇位的兒子,那些朝中老臣又惦念圣上知遇之恩,若是咱們此刻不動手,讓太子身子繼續(xù)壞下去,那么,等太子將來坐了那個位置,身子病弱之下不能處理國事,只能由著奸臣掌控,太子做了傀儡——如此,那魏陽侯府又能有甚么將來?我與壇兒,又能有何前程?就是為了太子將來少做幾年傀儡皇帝,為了壇兒將來能有另一番前程,哥哥能親自輔佐壇兒,為官為宰,嫂嫂的小女兒能做這天下最尊貴的女人,這些事情,你我也不能不做。”
魏陽侯夫人咬牙不語。
沈妃又道:“嫂嫂安心,此事過后,但凡本宮能出去這清荷宮了,定會為小侄女和壇兒請旨,讓二人有了這指婚的旨意,將來也能和和美美,長長久久的一輩子?!?br/>
魏陽侯夫人這才肅然道:“是,妾定如娘娘所愿?!?br/>
清荷宮如何暫且不提,朝堂之上,一上午的時間,竟仿佛是吵翻了天,幾個臣子險些既要擼袖子打起來了。
承光帝跪坐在主位,擰眉不語。他做了三十年的皇帝,顯然知道,今日之事,是不可避免的。饒是他是皇帝,然而大興和前朝一樣,以孝治天下,既是以孝治天下,那么,皇室在享受孝道和君權(quán)統(tǒng)治帶來的好處之外,自然也必須要接受這些好處之外的壞處。
譬如現(xiàn)下眾人批判太子因遵守皇后懿旨守孝,而不服從古禮留下的守孝規(guī)矩,承光帝雖心疼太子,但也不好明著說是甚么——畢竟,孝道和規(guī)矩,本就是皇室一點一點強加給百姓的東西,若是皇室都明著不遵守,那么百姓也不肯遵守,從而年輕人不肯奉養(yǎng)父母,不肯為了將來做長輩時的風(fēng)光,而隱忍數(shù)年的話,那么國家豈非又要大亂?
因此承光帝只得一言不發(fā),打算等到眾人爭吵之后,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以皇后最后的遺言作為理由,將事情強行壓下去。
只是承光帝顯然沒有料到的是,今日肯出面支持太子的人,竟是比他想象中要多。甚至一向在朝堂上不肯多言的堂弟昭王,竟也直接開口,光明正大的開始支持太子。
承光帝對著這個堂弟的態(tài)度本就復(fù)雜,愧疚中夾雜著欣賞——然而無論他心中如何愧疚和欣賞,大興朝的封地就那么多,他卻是不能再讓昭王去封地上去,而昭王封地的稅收,也只能交歸國庫。
只是,昭王從前從不參與這些事情,怎的今日竟突然開始支持無塵了?
承光帝心中還未猜測出蕭君燁今日這番行為的目的,就有洛陽城的府尹急急來報——
“稟圣上,今日一早,府衙外就有十?dāng)?shù)名老者鳴冤擊鼓,后這些老者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有將近百名老者,辛苦從家中趕來,共同為一人鳴冤,祈求圣上和眾位大人能放過那人。”
承光帝心頭一挑,看了一眼昭王蕭君燁,忽而明白了甚么,笑道:“哦?那些百姓,究竟是為何人鳴冤?”
府尹再拜:“這些百姓,竟都是為太子鳴冤。言道皇后慈母之心,因太子身子病弱,而為太子的健康長遠打算,著實是世間慈母。太子至孝,寧可違背君子守孝之道,也要遵守母親留下的遺言,不是至孝,又是如何?敢問這天下君子,有那一個敢為了父母遺言,愿意違背自古留下來的守孝之道?”
府尹說罷,就見有人諷刺道:“正是如此。說來,諸位剛剛諷刺太子之人,敢問若是諸位的父母離世前,要求諸位不以尋常守孝之禮守孝,諸位究竟能不能為了至孝二字,違背尋常守禮之道,而遵從父母遺命?若是不能,何人敢說自己至孝,遵從父母一切所求?”
不少人臉色登時難看起來,卻也不曾多說些什么。
府尹說罷,又嘆道:“那些百姓年紀(jì)都很大了,臣問他們?nèi)绾芜@般關(guān)心國事,那些人只痛哭不語。臣再三追問,才有識得那些老者的百姓道,那些老者看著平和安詳,其實都是苦命人,他們的兒女孫輩之中,就有和太子一樣,身子孱弱之人。
那些老者亦言道,他們會為太子求情,也只是因著感慨皇后娘娘的一片愛子心腸,感同身受,如此才會千里迢迢,趕來擊鼓鳴冤,同時還一起跪在了府衙外,道是圣上一日不承認(rèn)太子是因至孝才會不守尋常守孝之禮,他們就一日不肯起來。而洛陽城百姓素來心善,見那些老者如此,不少百姓亦和那些老者一同跪在府衙外,懇請圣上原諒太子。
臣與他們周旋半日,苦勸不得,最后見跪著的人越來越多,那些老者年歲大了,本就不好不吃不喝的在烈日下久跪,如此才只得來求問陛下,此事當(dāng)如何處置?!?br/>
承光帝聽罷,臉上的笑容登時露了出來。
他不管這件事是誰的手段,不過,只要結(jié)果對太子好了,他身為太子的父皇,自然是只有高興的。
“如此,此事……”承光帝正要開口,就見貼身內(nèi)侍出去一趟,爾后急匆匆趕了回來。
“陛下,太子高燒不退,怕是已經(jīng)燒了半宿加一個上午了!”
“甚么?”承光帝身子微微搖晃,立時跪坐的姿勢都保持不住,扶著內(nèi)侍起身,立刻就趕往東宮。
蕭君燁跪坐一旁發(fā)了會呆,隨即起身,跟在圣上身后,亦往東宮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