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昨天老家竟然停了一天電!蘇北農(nóng)村的電網(wǎng)真的很成問題,我回老家一個星期,已經(jīng)遇到了三次停電,而且每次時間都不短。昨天更是離譜,早5點停電,晚9點才到電。原本想到鎮(zhèn)上網(wǎng)吧碼字的想法也落了空,只能今天補上昨天的一章了。得過了“頭七”才能回家,還得過4天跑網(wǎng)吧的日子。耽誤了更新,知宇真的感到很抱歉,但是還得請大家諒解!)</br></br>城下的曹兵喊城之后,只隱約聽到城頭一片喧嘩之聲,但卻始終無人應(yīng)話,城門方向也無半點動靜。幾名軍士等得焦急不已,但是由于僅是四更時分,天色昏暗不明,漫天又是勁舞的飛雪,根本就看不清城樓上的情形。無奈之下,為首的一名軍士只得再次朝城上大聲喊道:</br></br>“……我們是許都夏侯淵將軍帳下軍士,有要事求見壽春李太守,城上的兄弟請開城讓我們進去!”</br></br>片刻后,城樓上才傳來了一個洪亮的聲音,“太守大人有令,城門夜間不得開啟。要想進城,等天亮再說!”</br></br>為首的軍士估摸了一下時間,等到天亮起碼還得有1個多時辰,到那個時候,別說進城,恐怕自己這些人早就凍僵了。他們幾人冒著風(fēng)雪趕了一夜的路,現(xiàn)在早已是又冷又累又餓。領(lǐng)頭軍士百般無奈,轉(zhuǎn)身跟其他同伴商量了一會后,又大聲地朝城上喊道:“我等連夜趕了幾十里路,現(xiàn)在是又冷又餓。大家同是軍中兄弟,就通融通融先放我們進去吧。況且我等確有緊要事務(wù)要進城面見李太守,不信,這里有文書為證!”說罷也不管城樓上能否看到,便將手中的文書高高舉起。</br></br>不一會,城樓上丟下了一圈繩索,還是剛才那個聲音大聲喊道:“你們把文書系在繩索上讓我們拉上來驗查一下,如果確實無誤就放你們進來!”</br></br>為首軍士揀起繩索把竹簡文書用力系牢,抬頭喊道:“好了,你們拉上去吧!檢查完后,趕快開門放我們進去,這外面簡直要凍死人了!”</br></br>文書被拉了上去。稍過片刻,城頭又傳來聲音:“你們共有幾人,有無馬匹?”</br></br>“四個人,還有四匹馬!能讓我們進城了嗎?”</br></br>“好!現(xiàn)在就開門放你們進來。但上頭有令,你們必須先要下戰(zhàn)馬,才能進城!”</br></br>“知道了!”</br></br>“啪嗒”一聲,吊橋放下。而后城門被緩緩?fù)崎_。城外的曹兵立刻牽馬進城,他們實在不想在這北風(fēng)頭多呆片刻。但是!甫一通過城門進到城內(nèi),這些曹軍軍士驚愕地聽到一陣“嘎吱”——那是弓弦被拉開的聲音。慌忙朝四周一打量,卻發(fā)現(xiàn)至少有百十支箭已經(jīng)瞄準了他們幾個。究竟怎么回事?幾名曹兵正手足無措間,忽然耳邊傳來兩聲厲喝。</br></br>“收起吊橋!”</br></br>“拿下他們!”</br></br>幾名曹兵還沒有會過神來,已經(jīng)有十余人一涌而上將他們死死摁住。幾名曹兵既是驚慌又感到莫名其妙,奮力掙扎了幾下,但是根本動彈不了分毫。領(lǐng)頭的軍士急忙大聲喊道:“你們是不是搞錯了,都是自家弟兄,我們是夏侯將軍帳下……”</br></br>“呵……呵呵……曹軍狗賊,放亮你們的狗眼,看清楚我們到底是不是你們的弟兄?”從城樓上走下一名身形孔武有力的大漢,冷笑著說道。</br></br>直到此時,在城內(nèi)的火把照映下,幾名曹兵才看清楚對方與自己迥然不同的衣甲,以及在城樓內(nèi)側(cè)的一面迎著強勁的北風(fēng)招展的默綠色軍旗——“劉”!為首的軍士立刻驚呼出聲:“劉…………劉……劉備軍??!!!?”</br></br>壽春,郡守府議事廳</br></br>一名曹兵跪在廳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將自己知道的所有情報都招了出來。見再也問不出什么,我收回了彌漫在大廳中的駭人氣勢,揮手示意一旁看守的士兵將這名近乎虛脫的曹兵押了下去。在他之前已經(jīng)拷問過另外三名曹兵。這四名被陳到俘獲的曹兵所招供的內(nèi)容前后并無出入,看來應(yīng)該沒有作偽的成分。</br></br>我將身前的幾案上一卷文書拿起再次端詳了一番,這卷文書我已經(jīng)看過兩遍。文書的內(nèi)容其實相當簡單,上面只是交代了由當今天子賜婚,將曹操親族愛將——夏侯淵之女許配給江東孫權(quán),要求沿途各郡縣必須保證送親隊伍的安全,并且提供各種便利,最下面蓋著曹操的丞相大印。令我感到疑惑非常的是,曹操與孫權(quán)竟然會聯(lián)姻??如果我記得不錯,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孫權(quán)好象沒有娶過哪位曹操宗族中的女子為妻,倒是孫權(quán)的弟弟孫朗曾經(jīng)迎娶了曹仁之女!但是這卷文書上寫的清清楚楚,的確是賜婚給孫權(quán)的!</br></br>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賜婚的對象是孫權(quán),亦或是孫朗,只要曹孫兩方一旦聯(lián)姻成功,對于我軍而言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我站起身形,雙手后負,微閉雙目沉思起來</br></br>議事廳里,徐庶與林豹、林雪、金疇、陳到等軍中校尉分坐于兩側(cè),見我沒有問話,也自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我。</br></br>片刻后,我睜開眼睛,目光在廳中掃視了一圈后,沉聲說道:“從這一冊文書和適才幾名曹兵招供的情況看來——曹操奸賊似乎欲與江東孫權(quán)聯(lián)姻。此事不知各位有何看法?”</br></br>我問完之后,廳中仍然是一片沉寂。不過這也難怪,廳中除了徐庶,像林豹、林雪這些軍中校尉都是寒門出身,沒有受過什么系統(tǒng)的教育。戰(zhàn)場之上沖鋒陷陣、指揮作戰(zhàn)是他們所長,但是曹、孫為何聯(lián)姻、聯(lián)姻會帶來什么后果這類“戰(zhàn)略”層面上的事宜,就非他們所長了,問他們幾乎就等于問道于盲。廳里除我之外,唯一精于此事的徐庶畢竟初來乍到,還有所避諱,不愿將自己的鋒芒露的太過,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也沒有開口。</br></br>我走到徐庶的身旁,笑著向他問道:“元直,不知你有何計較?”</br></br>徐庶很清楚這是我給他的一個展示才能的機會,微微一笑,緩緩站起身形,向我微施一禮后長身而立。配合臉上自信的微笑,徐庶以不緊不慢卻又讓人感到異常信服的語調(diào)說道:“曹孫此次所以聯(lián)姻,以庶之愚見,不外乎是出自相互利用之因————曹操面臨河北袁紹的威脅,官渡一戰(zhàn)的大敗,袁紹與曹操已成不共戴天之仇,加上河北雄厚的人力、物力。一日不滅袁紹,曹操便一日不得安寧,故曹操眼前當務(wù)之急便是解決袁紹。而欲與袁紹決戰(zhàn),曹操必然要解除后顧之憂。只要能與江東孫權(quán)通過聯(lián)姻結(jié)成一段時間的盟約,不但可以解除江東對曹操的可能威脅,而且還可借孫權(quán)來牽制荊州劉表。對曹操而言,此番聯(lián)姻,可以一舉解除后方兩處威脅…………而江東則經(jīng)歷前番孫策驟逝,孫權(quán)以弱冠之齡初繼兄位的變故。此時內(nèi)部仍然動蕩不安,而外有有荊州劉表步步緊逼,故而孫權(quán)也需要通過此番的聯(lián)姻來穩(wěn)固江東的局勢。此次的聯(lián)姻,兩方不過各取所需然耳!”頓了一頓,徐庶歇了口氣,又繼續(xù)說道:“然則,曹孫兩方一旦聯(lián)姻成功,對我軍卻是大大不利!壽春一地,北接曹操,南臨孫權(quán)。屆時我軍極有可能為曹孫兩方南北之夾擊,其勢甚危!”</br></br>聽了徐庶的敘說后,林豹等人盡皆恍然,同時心中也不禁隱隱產(chǎn)生了一絲擔(dān)憂。</br></br>我微笑著點點頭,揮手示意徐庶坐下,說道:“元直所言,與我所思相同。一言以概之,此一事對我軍是大大不利。既如此,我們便要阻止他二方成此婚約。根據(jù)適才曹兵所招認情況來看,這支送親隊伍,已距離壽春足50里。若非有眼前的這場大雪,恐怕在昨日便已到達壽春。”</br></br>徐庶笑著應(yīng)道:“看來他們似乎還不知道壽春已然易主之事,這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機會!”</br></br>“元直的意思是……”</br></br>“將軍,他們不是派人前來壽春請求李通派遣軍馬接應(yīng)嗎?我們何不‘答應(yīng)‘他們的請求,派出一支人馬去接應(yīng)接應(yīng)他們!”說完后徐庶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狡黠”的光芒。</br></br>我立時領(lǐng)會了徐庶的意思——偽裝成李通的軍馬奇襲這支送親隊伍。這個辦法的確可行,根據(jù)剛才曹兵招供的情報看,護送的士兵人數(shù)不超過700人,又無大將領(lǐng)軍,況且他們連日趕路必然疲乏。以這點實力,只需要出動風(fēng)騎營,在我有心、他無備的情況下,絕對可以輕松戰(zhàn)而勝之。但是令我想不通的是,以曹操頗為雄厚的軍力,竟然會只派這點軍馬來護送如此重要的送親隊伍。這其中會不會有什么陰謀呢?</br></br>聽到我說出的顧慮后,徐庶笑道:“將軍,難道您忘了,曹操并不知道壽春已然易主之事。在他看來,從許昌經(jīng)壽春到江東這一路都是曹孫兩方的地盤,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危險,當然也就勿須派遣多少軍馬護送了。更何況曹操還要應(yīng)付河北袁紹的威脅,也分不出太多的兵力來。依徐某之見,此事中應(yīng)無什么陰謀詭計!”</br></br>“恩!元直言之有理。”徐庶的話消除了我的疑慮。我步回廳中主位坐下,凌厲的目光在廳中巡視了一番后,大聲說道:“既如此,事不宜遲,當即刻出兵擊破這支送親隊伍!子沖!”</br></br>堂下林豹立刻站起身形,出列躬身拱手大聲說道:“林豹聽令!”</br></br>“汝即刻招集風(fēng)騎營隨我出戰(zhàn),全軍更換曹軍衣甲,備上李通旗號,在北門集結(jié)。”</br></br>“得令!”</br></br>“元直、子風(fēng)、文安、叔至,你等謹守城池,勿要有所懈怠。在我出征期間,城中一切事務(wù)以元直安為主!”</br></br>“得令!”徐庶、林雪、金疇、陳到等人齊聲應(yīng)道。</br></br>“好!眾人各司其職,散了罷!”</br></br>“是!”</br></br>不一會,廳中眾人相繼起身離去。只余我一個人呆在空蕩蕩的議事廳里。我緩緩地站了起來,步到廳門口,凝望著廳外紛舞的雪花,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情緒變得愈發(fā)強烈起來。從剛才決定出兵之時開始,這種情緒就從心底油然而生。說不清,道不明,似喜悅、似惶惑…………為什么會這樣呢?以前多次征戰(zhàn),從來沒有過這種情緒,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br></br>算了!不去想了!我甩了甩頭,猛地轉(zhuǎn)身大步朝后堂走去。</br></br>“來人,盔甲伺候!”</br></br>“備馬!”</br></br>“抗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