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下)
久的姐姐來————記憶中的美麗容顏,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有所衰減。七年前的夏侯蓉是絕美娉婷的少女,七年后容顏依舊,卻多出了一身絕代風華。猶如夜空中皓潔的明月,令人無法不被吸引。</br></br>更重要的一點是,那不經意間展現無限風情的眉眼間,能看出的只有幸福之色。</br></br>被弟弟這樣直盯盯地端詳著,夏侯蓉霞飛玉面,略顯羞赧地說道:</br></br>“大弟,爹、娘身體還好嗎?”</br></br>“姐,他待你好么?”夏侯霸回答了一句很顯莫名的話。</br></br>“啊……”微怔之后,夏侯蓉會悟了過來,帶著溫婉的微笑,相當肯定地輕點了點頭。</br></br>“呼……”也不知道是失望,還是欣慰,夏侯霸神色復雜地長出了一口氣,片刻后說道,“爹他老人家我也有半年多沒見了,娘的身體還好,只是很想念姐姐……”</br></br>夏侯蓉的笑顏逐漸地消失,眼中浮現出一層朦朧之色————無論婚后的生活如何幸福,無法與家人相見始終是心中的一大遺憾。其他女子出嫁后總還有回寧省親的機會,但這項權利她卻是無法享受到……</br></br>“姐姐,我在去年四月時……成家了!”看到姐姐情緒有些低落,夏侯霸連忙轉換了一個話題,“大妹也在十月時出門(嫁人)了……”</br></br>夏侯蓉果然被這一話題提起了興致,掩口驚道:“大妹去年才16,怎么就出門了?是什么人家?”</br></br>“是子文(曹彰。注:歷史上,曹彰是政治聯(lián)姻,娶的是江東孫,氏之女,本書中孫氏政權已亡)”夏侯霸笑著回道。”子文那小子六年前見過大妹后,一直就惦記著。去年大妹一及笈,他就央求丞相向父親提親。父親也很喜歡子文,大妹也沒什么意見,就答應了。姐,不必擔心大妹,子文待她很好!”</br></br>“哦~!”夏侯蓉欣慰地微微頷首,隨即問道。”大弟,你娶的是哪家小姐?”</br></br>“思……”夏侯霸撓了撓頭,難得羞赧地說道,“是荀家的……”</br></br>“娘,娘,娘……”伴隨著一陣脆嫩的呼喚,兩個小家伙風一樣地跑進大廳,隨后樹熊一樣攀附在夏侯蓉的身旁。</br></br>“以后不要跑那么快,小心摔著了!”溫柔地在兩個孩子頭上輕撫了幾下后,夏侯蓉半是關切半是輕責地說道。</br></br>“知道了。娘!”美麗如同玉瓷娃娃的小女孩很乖巧地點頭應聲。而后瞪著晨星般明亮眼睛看向對面的夏侯霸。</br></br>“大弟,這是苞兒,這是星彩。都七歲多了……”先為夏侯霸介紹自己的一對子女,隨后又對兩個孩子說道,“苞兒,小彩,快叫舅舅!”</br></br>“舅舅……”脆嫩悅耳地聲音同時響起,連夏侯霸都不禁被逗樂了,渾然忘卻了自己的處境。</br></br>“舅舅,給小彩帶禮物了么?”看似乖巧的小丫頭星彩很不認生地盯著剛認識的舅舅,甜甜地問道,“阿爹每次回來。都帶很多很多禮物呢……”</br></br>夏侯霸的笑容突然滯住了,連坐姿都有些不安起來,面上浮現出尷尬之色————身為俘虜的他,又是剛剛到達廬江,怎么會有什么禮物。面對小外甥女期待的表情,除了尷尬還是尷尬。</br></br>“小彩,又胡鬧了!”夏侯蓉溫和地將女兒拉到自己身旁,天籟之音中自有一股身為母親的威嚴。</br></br>小丫頭沖自己舅舅又是一個甜甜地微笑,跑回去窩在了夏侯蓉的懷里。</br></br>夏侯霸大感愕然地看著初次見面的小外甥女。他百分百地肯定————剛才小丫頭的甜笑中,帶著十分的狡黠意思。</br></br>才七歲的小丫頭,居然這么懂得捉弄人。相形之下,身形明顯高大許多的小外甥看起來要老實不少。</br></br>“大弟,大伯安排你住哪里了?”夏侯蓉關切地詢問道。</br></br>“似乎離這里不遠的一處宅院!”夏侯霸隱約猜出姐姐的心思,苦笑著說道,“姐……姐夫和劉備都答應等這次的戰(zhàn)事了結后,就送我回去。這幾個月,我會常來看你地……”</br></br>似乎想到了什么,夏侯蓉玉顏微黯,輕撫著一對兒女地發(fā)髻,低聲說道:“大弟,莫要怪你姐夫,他也是……”</br></br>“姐,你不用擔心……”夏侯霸輕輕搖頭,語氣復雜地說道,“這些天來,我想了很多事,也懂了很多事。我不怪張……呃……姐夫,他本就比我厲害,敗在他手上,我無話可說。”</br></br>看到夏侯蓉神色黯然依舊,夏侯霸突然笑著說道:“姐,你是不知道,爹他老人家雖然不喜歡姐夫,但對姐夫的用兵本領都是贊嘆得很。在家里時,爹不止一次那姐夫來教訓我和三弟、四弟他們,說要能有姐夫五成的本事,他睡著也能笑醒。”</br></br>“撲哧~!”終被夏侯霸故作委屈地語調逗樂,夏侯蓉莞爾輕笑了起來,“大弟,你餓了吧,我去讓人準備酒食……”</br></br>看著一大兩小遠去的背影,夏侯霸先是一笑,隨后悵然長嘆了口氣……</br></br>徐州,下郊郡城。</br></br>“……居然是公明親自領軍來騷擾?”關羽拿著一封剛剛由彭城傳來的信報,冷笑說道,“曹仁當真舍得下本錢!”</br></br>“徐晃統(tǒng)領騎軍之能,不遜于子龍將軍,是個很難纏的對手!”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說道。</br></br>“孔明,這幾天的損失如何?”關羽微微點頭,沉聲問道。</br></br>“截止到這封信報,大約折損1200余士卒,損失糧草2300石,另有數千百姓死于曹軍騎兵的騷擾戰(zhàn)中。”頓了頓。諸葛亮又補充道,“虧得魏將軍反應及時,防范得力,近兩天的損失要少了許多。但徐州百姓的南遷進度已大受影響,甚至有百姓準備折返,若不能止住曹軍的騷襲戰(zhàn),情況可能會很不妙。”</br></br>“曹軍也太無恥可惡了,有本事就堂堂正正與我軍接戰(zhàn)。搞這種陰謀詭計,算什么英雄?”陳武性急如火,怒沖沖地說道。</br></br>“兵者,本就是詭道無常,曹軍實施騷擾戰(zhàn)倒是沒有什么,不過如此濫殺百姓,確實太過了!”諸葛亮凝聲說道,“除了徐晃對彭城的騷擾外,青州地夏侯惇部曹軍也開始大肆南壓,頗有與我軍決一死戰(zhàn)地架勢。看得出。我軍大規(guī)模遷移徐州百姓南下的舉動。給曹方的壓力不小。加上將軍那邊把曹操圍困在了宛城,估計曹軍的忍耐極限也快到了。如此一來,真正的大戰(zhàn)也就不遠了。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徐州百姓的事。此戰(zhàn)我軍很難放得開手腳。”</br></br>“軍師,真的快有大戰(zhàn)了?”帳內諸將聽了諸葛亮的話,一個個不驚反喜,陳武更是急切地詢問道。</br></br>“恩……”看著帳內興奮不已地將領,諸葛亮先是應了一聲,隨即好笑地輕搖了搖頭,“西川又生巨變,估計一場內戰(zhàn)難免。曹操用來逼迫將軍回師荊州的計劃少了最重要的一環(huán),再加上主公、將軍在荊州的調整安排,即使夏侯淵和南中蠻同時進犯。陸伯言也應該能夠確保荊州無礙。這樣一來,被困在宛城的曹操,處境就艱難了。此外,從廬江傳來的消息,遼東公孫康近期很可能再跟曹操反目。</br></br>根據這種種情況,我以為,曹軍很可能在不久的時間內,改變目前的消極避戰(zhàn)策略。”帳內響起一陣輕微的喧嘩聲,陳武、徐盛等人摩拳擦掌。作躍躍欲試狀。關羽顯然喊滿意眾將的渴戰(zhàn)表現,微點了點頭,隨即對諸葛亮問道:“孔明,曹軍對彭城地騷擾不能聽之任之,你有什么辦法?”</br></br>“騷擾彭城地曹軍都是騎兵,而我軍恰恰確實騎兵,尋常辦法恐怕奈何不了他們。”諸葛亮沉吟著說道,“較為可行之法,便是遮其耳目。”</br></br>“何解?”關羽似明非明地說道。”前幾日,徐晃所以能避開我軍主力,準確地襲擊我軍數個賑濟點,并且一擊而退,毫不拖泥帶水,必是有細作暗中向其通報情況。”</br></br>諸葛亮仔細地分析道,“若我軍能將曹軍的細作掃清,徐晃也就成了無頭的蒼蠅,只能亂闖亂撞。甚至,我軍還能設置一些圈套,故意誘使徐晃來襲。多吃上幾次虧,他自然也就老實了!”</br></br>“恩……”關羽微微頷首……</br></br>劉璋身死地消息一經傳到許昌,立即引起了渲然大波。尚書令荀彧焦急無比地將曹丕、曹彰、曹植兄弟和陳群、董昭、鐘繇等重臣邀入尚書臺議事。</br></br>“劉璝豎子無能,文和的巧妙計劃竟被他搞成如此模樣。”荀彧一改往日儒雅沉穩(wěn)的風度,怒氣盈面地痛斥道,“如今西川內戰(zhàn)幾已成定局。”</br></br>“荀公,這么說來益州軍豈不是無法進攻荊州了?”曹丕失色說道。</br></br>長嘆一聲,荀彧憤懣地點了點頭:“西川本是整個計劃的重要一環(huán),如今卻根本指望不上了。僅靠夏侯征西和南中蠻部,想逼迫張飛回師怕是相當不易。”</br></br>“這么說來,丞相豈不是難以脫困了?”陳群驚愕說道。</br></br>“恐怕,只能暫且放棄宛城了……”荀彧語出驚人地說道,“惟有如此,才能接應出丞相,謀求大局的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