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
廬江,大將軍府。</br></br>“經(jīng)細作多番查探,劉璋的死訊已經(jīng)確認無疑了……”徐庶將最新收到的一封傳書遞給張昭,“眼下西川的大半郡縣恐怕都已知道了這一消息!”</br></br>“關(guān)于行兇之人,西川內(nèi)部的傳言更利于誰?”魯肅沉吟著問道。</br></br>“目前是劉璝一方占著上風。”徐庶回道,“劉璝掌控著成都,能在第一時間將劉璋的死訊傳布出去,當然也更容易潑污水。雖然也有傳言稱是劉璝弒殺了劉璋,但消息傳得似乎還不太廣。”</br></br>“劉璝手下有能人啊……”張昭又將絹書轉(zhuǎn)遞給魯肅,捋髯輕嘆道,“且不說劉璋究竟是被誰所殺,但劉璝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將‘張任弒主’的消息傳得人盡皆知,確實很不一般!”</br></br>待魯肅也將絹書的內(nèi)容看完,一直保持沉默的劉備才開口問道:</br></br>“元直,子布、子敬,這事你們怎么看?”</br></br>“劉璝污水雖然潑得快,然而,準頭卻差了些……”魯肅上前,將手中絹書放還到劉備身前的桌案上,輕笑說道。</br></br>“子敬以為季玉兄不是被張任所弒?”劉備略一思索后問道。</br></br>“正是!”魯肅相當肯定地說道,“聽聞張任幼年喪父母,是前益州牧劉焉大人將其收入府中撫養(yǎng)成人,后又以蜀中名將嚴顏傳授張任武藝、兵法。故而,張任幾乎視劉焉大人為父,視劉璋為兄。這些年來,張任對劉璋一直忠心耿耿,從無貳心。雖有時他也會觸怒劉璋,但往往都是直言諫勸過失而致。這樣的人。肅不認為他會做出什么弒主自立的事情來。而劉璝則不同,為篡取西川大權(quán),他敢于囚禁劉璋,再進一步的事情也未必做不出來……”</br></br>“子敬說得不錯!”徐庶點了點頭,“其實,劉璝所傳出言論經(jīng)不起仔細推敲。張任雖然手握重兵,但他出身寒族,在極重家族門第的西川幾乎不可能得到士族門閥的支持。他若要自立。尤其是在弒殺劉璋后的自立,根本是自尋死路。他張任也不是個愚笨之人……”</br></br>“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西川內(nèi)部恐怕難免一戰(zhàn)了……”張昭接口緩緩說道,“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荊州所受的威脅少了一路。”</br></br>“恩!”劉備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后,問了個實際問題,“我方是否需要對張任施以援手?”</br></br>“主公,短時間內(nèi)我方還是作壁上觀為妙……”徐庶搖頭勸阻道。</br></br>“為何?”劉備似明非明地詢問道。</br></br>“主公雖與劉季玉為同宗兄弟,但此事畢竟是川中內(nèi)部之事。主公若是介入太早。極可能會引起不必要地懷疑閑話。劉璝之流必會以此事大做文章,如稱張任弒主是得到主公支持。這樣一來,不但會敗壞主公聲望。還會對整個戰(zhàn)略布局造成不利影響!”徐庶仔細地分析道,“甚至,張任也不會念及主公聲援之情!據(jù)聞,張任是個性格極為倔強的人,在他自認還能解決問題之時,只會將主公的好意當作別有用,s。”</br></br>“主公,元直說的極是!”張昭點頭附和道,“以眼下的情形而言,最好還是只觀、不問、不理。等到有必要時,自然會有人主動懇求主公援手。到那時便可順理成章地介入。”</br></br>沉思許久,劉備緩緩點了點頭……</br></br>暫將西川的事情擱置在了一邊,劉備隨即又問起了徐州百姓南遷的事。</br></br>“…………至昨日為止,已有五萬余徐州百姓渡淮進入壽春。步子山(壽春太守步騭)正組織臨淮、成德、涂中諸縣接收南渡的百姓。準備分配給南渡百姓地土地,也業(yè)已安排妥當,一應(yīng)的農(nóng)具、糧種正在積極籌備中。只要不出太大意外,應(yīng)當不會影響到春末夏初的耕作。”有關(guān)徐州流民安置的事務(wù),是由魯肅負責總攬的。</br></br>“做的好!”劉備安心地點了點頭。</br></br>“對了,今日早些時候收到甘寧將軍的一封傳書。還未來得及向主公稟報……”徐庶突然想起一事,急對劉備說道,“從前日起,有曹軍騎兵自兗州突入彭城郡,對南遷的百姓和我軍的多個賑濟點進行騷擾,造成部分百姓傷亡和糧食損失……此外,他們還試圖尋找我軍輜重補給線實施攻擊,但因我軍主要是以水路運輸糧草輜重,這些騎兵才未能得逞……</br></br>以庶料想,接下來曹軍恐怕還會故計重施,想以此來延滯徐州百姓南遷,牽制君侯的大軍。”聽到不少百姓死于曹軍騎兵地騷擾戰(zhàn)中,劉備向來溫和地眼眸中,突然閃現(xiàn)出銳利的寒芒。…………</br></br>正繼續(xù)商議間,劉備的親衛(wèi)統(tǒng)領(lǐng)寇封突然急步走入廳內(nèi)。</br></br>躬身向幾人行禮后,寇封走上前去,俯身在劉備地耳邊低語了幾句。</br></br>點點頭,劉備低聲吩咐了幾句,寇封行禮后又轉(zhuǎn)身急步離去。</br></br>“主公,有什么緊要事么?”徐庶略感好奇地問道。</br></br>“也沒什么!”劉備輕笑著回道,“剛到了一位客人。”</br></br>“客人?”連張昭和魯肅都驚訝了起來。</br></br>“算是位親戚……”劉備呵呵一笑,對徐庶三人說道,“元直,你們先下去吧,我要見見這位親戚。”</br></br>“是!”</br></br>出了大將軍府后,徐庶突然止步,掐指算了算,臉上瞬間閃過一絲明悟之色。</br></br>魯肅沒有漏過徐庶表情的微妙變化,側(cè)身輕笑問道:“元直,是否猜出了主公那位神秘客人的身份?”</br></br>平日里最為沉穩(wěn)持重的張昭也靠了過來,想聽聽徐庶的回答。</br></br>“子敬,你的眼睛也忒‘毒’了些……”徐庶無奈地苦笑了笑,“應(yīng)該是夏侯家的那位……”……</br></br>在四名狼牙兵的“護送”下。夏侯霸舉步邁入一間恢弘的大廳內(nèi)。</br></br>廳內(nèi)只有兩個人————一位紫袍中年男子端坐在廳中地主位上,正笑吟吟地看過來。在他身旁,還站立著一位白袍青年將領(lǐng)。</br></br>驚疑不定地朝紫袍男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夏侯霸突然抬手指向?qū)Ψ剑舐暫暗溃骸澳闶恰瓌洌浚浚 毕暮畎噪m曾在許昌看到過劉備,但那是十多年前地事,而且劉備的樣貌體態(tài)也發(fā)生了不小變化。</br></br>“放肆,居然敢如此直稱大將軍之名……”一旁的白袍青年將領(lǐng)勃然作色道。</br></br>“我是劉備!”紫袍男子擺了擺手。笑著點頭道。</br></br>看到最大的敵人居然就這樣突兀地出現(xiàn)在自己跟前,夏侯霸一時間居然不知如何是好。</br></br>“都下去吧!”沖“看護”夏侯霸的四名狼牙兵輕輕揮手,劉備仿佛全然不懼怕會遭遇襲擊一般。</br></br>“旁邊有椅子,自己坐下吧!”似乎沒有看到夏侯霸面上浮現(xiàn)的一絲兇意,劉備和聲招呼道,“翼德的傳書中,已經(jīng)說了仲權(quán)地事。放心在廬江休養(yǎng)一段時間,等戰(zhàn)事平息后,我再讓人送你回去。”</br></br>聽了劉備和藹可親的話語,夏侯霸神色莫名復雜地盯著這個“丞相大人”最為顧忌地勁敵看了片刻。最后無可奈何地收斂了自己的異心。</br></br>左右張望著,找了一張被稱為“椅子”的奇怪坐具,俯身坐了下來。</br></br>“我與令尊雖身處敵對。但也算故識,對妙才公素來敬佩。”劉備笑了笑說道,“說起來,我還是妙才公的晚輩呢……”</br></br>夏侯霸自然知道劉備話中的意思————由于張飛娶了夏侯蓉,夏侯淵無形之中就比劉備兄弟三人長了一輩。這本該是丟人的事情,但劉備居然不以為意地自己說了出來,不禁令夏侯霸大感驚詫。</br></br>“三弟18歲投軍,縱橫沙場20多年,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事一百一十三戰(zhàn)。尤其是最近六、七年來,幾乎從未有過敗績……”在夏侯霸略感莫名的目光中。劉備溫和說道,“你敗在他手上,不丟人,不必如此沮喪。要知道,連曹孟德如今都正被三弟困在宛城,動彈不得分毫。”</br></br>“什么?丞相還被困在宛城?”夏侯霸騰地站起,不敢置信地說道,“丞相怎么可能被困住那么多天,不可能。不可能!”</br></br>“我無需騙你!”劉備溫笑著說道。</br></br>緊盯著劉備的面龐,夏侯霸想看出些欺騙地痕跡來,但逐漸地,他失望了。</br></br>劉備也在仔細留意夏侯霸,見他不時便由失落情緒中擺脫出來,神色變得堅毅起來,不由輕點了點頭,暗贊了一聲。</br></br>“你也遠來疲乏了,我讓人為你安排住處。你是想住在三弟地府上,還是另尋一處居住?”</br></br>沉吟了片刻,夏侯霸緩緩說道:“另外找個地方給我住……能不能讓我見見……家姐?”</br></br>劉備笑著點了點頭,眼中的贊許之色更濃。其實這個選擇住處的問題,正是劉備給夏侯霸地一個考驗————以夏侯霸目前的狀況,劉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真讓他住在征西將軍府。如果夏侯霸真的作出這個選擇,十之八九是存了異念……</br></br>征西將軍府內(nèi)。</br></br>一眾仆婢看到向來舉止典雅的主母此刻居然略顯失態(tài)地疾步奔向前廳,個個驚訝得險些下巴掉下來,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br></br>夏侯霸正左右打量著廳內(nèi)的情形,突然聽到一個如天籟般的聲音傳入耳中。</br></br>“大弟!”</br></br>猛地轉(zhuǎn)身,一個熟悉又顯陌生的俏然身影出現(xiàn)在視線內(nèi),說不出的感覺急涌上心頭,夏侯霸失聲喊道:“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