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廬江內(nèi)部態(tài)勢的發(fā)展,甚至比徐庶所估計還要嚴重。全承自臨淮押解孫家老小前往廬江接受調(diào)查時,其庶下士兵曾從孫家宅邸搜出一疊絹書。而這些絹書恰好正是孫賁以前與一些孫家舊臣和江東士族聯(lián)絡的文書,其中居然還有一部分是相當于效忠書之類的東西。里面無巧不巧地就有屬于賀景的一份。有了這樣確鑿的證據(jù),賀景的罪名根本已是辯無可辯。而根據(jù)這一些文書再順藤摸瓜,又有另一些文武官員的反叛罪名被坐實。</br></br>一夜之間,廬江城內(nèi)便有近十名文武官員被暫時羈押。他們的府邸當即被軍士上門搜查,家人親眷失去自由被禁于府中。鎮(zhèn)守丹陽,正與于禁一同練兵的平夷中郎將賀齊,聞聽賀景反叛之事后,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急忙過江返回廬江,意欲為胞弟洗刷冤屈。但剛一入城,就被龔都以勾結(jié)孫家、圖謀反叛為名,下令羈縛。隨后,被牽涉的官員數(shù)量越來越多。范圍,也從廬江擴散到其他郡縣,壽春、丹陽……乃至整個揚州,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由原先的孫家政權(quán)歸附而來的官員和江東諸郡中的各大士族人人自危。魯肅府邸,書房“這才短短幾日,居然已經(jīng)在廬江、壽春、丹陽三郡中捉拿了二十七位將、官……”廬江郡丞諸葛瑾搖了搖頭,痛心地說道。</br></br>“還沒完呢……”魯肅輕嘆了口氣,悵然兌道,“又有七位軍中將校的府邸被封,親眷被禁了。”</br></br>“子敬,這事何時是個頭啊?”諸葛瑾皺眉說道。</br></br>“難道主公當真想把我們這些孫家的舊臣全部清除掉?”</br></br>諸葛瑾深夜造訪,正是為了與魯肅商議這愈演愈烈的“反叛風波”。</br></br>“這事應該與主公無關(guān)!”魯肅輕搖了搖頭,“連李文達、于文則這些曹操麾下的重將都能接納,且委以重任,可以看出主公并不是無容人腹量之主。我們這些江東舊臣中,有一人任刺史,四人任太守,七人出任郡丞。軍中將軍、中郎將、校尉以數(shù)十計。各縣令、長更是無數(shù),足可見主公對我等并芥蒂。”</br></br>“還有你這個征南大將軍屬呢!”諸葛瑾苦中作樂地打趣道。</br></br>“子瑜,莫要取笑我了,我如今也是形同虛職。先莫說這個。言歸正傳……”魯肅苦笑了笑,“就算主公有意清理我等江東舊臣。眼下也絕不是適當?shù)臅r機。目前主公與曹操四線開戰(zhàn)—關(guān)君侯與夏侯淳戰(zhàn)于兗州、張將軍與夏侯淵戰(zhàn)于漢中、趙子龍與曹仁戰(zhàn)于荊州、魏文長與臧霸戰(zhàn)于徐州,更有錦帆水軍與曹軍水師一觸即戰(zhàn)。雖然眼下這場全面開戰(zhàn)地局面。暫不能決定誰能問鼎中原,但只要其中一方稍有不甚,就有可能使雙方的實力均勢被打破。由廬江而起這場風波,必會引起主公治下各州郡民心和軍心的紊亂。在眼下如此重要的情況下,民心、軍心一亂,豈不是自取敗亡。以主公之能,絕不可能看不出來。”</br></br>“那子敬以為是何人動的手腳?”諸葛瑾帶著求證的眼光看向魯肅,“此事曹操固然極為可疑,但僅憑曹操的外力,絕不可能掀起這樣大的風浪!”</br></br>“嗬……”魯肅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忽明忽暗地月光,沉默了小半晌后,緩緩說道,“張仲司!”</br></br>“是他?!!!”諸葛瑾低頭思索了起來。</br></br>“這些日來,所有與此次風波地事情,僅從外表看來,似乎沒有哪一件與他有直接關(guān)系。但要是深究進去,你便可以發(fā)現(xiàn),若無張懿的間接推動,事態(tài)絕不可能惡化到如此程度。”</br></br>魯肅面色肅穆地說道,“若說龔輔漢看不清此事,倒也說得過去。但以張仲司之能,豈會看不出我剛才所說的利害關(guān)系。他既明知此事之害,還要暗中鼓動龔輔漢將此事鬧大,其心便可倨了。”</br></br>“賀公禾(賀景)行事雖然有些欠思考,但若說他會興兵反叛,實在讓人無法置信。”諸葛瑾點頭說道。</br></br>“而且是以1500人攻駐軍近萬人的廬江城,豈止是令人無法置信可以形容!”魯肅嘆氣說道,“賀公禾是上了一個惡當啊!主公地征南大將軍印信,是那么容易搞到的嗎?也不知道處心積慮地準備多久了……”</br></br>“子敬地意思是,張懿是曹操的暗間?”</br></br>也難怪諸葛瑾有些難以相信,張懿投奔劉備地時間,比魯肅和諸葛瑾都要長,而且多年來兢兢業(yè)業(yè),政績極為出色,很得劉備信任。在劉備的文官系統(tǒng)中,張懿的官職,僅居于徐庶、諸葛亮、龐統(tǒng)、孫乾幾人之下而已(PS:龍鳳二人除了擔任關(guān)、張的長史外,同時還兼任著劉備征南大將軍府的左、右司馬,并不是某些書友所說的,已經(jīng)成為關(guān)、張的家臣。),就連簡雍、糜竺、陳震這些資歷最老的重臣,近年來都被張懿的風頭蓋過。諸葛瑾相信,即使張懿轉(zhuǎn)投到曹操庶下,也未必能夠居于如此重要的位置。</br></br>“曾隱隱聽聞過一個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道張懿投奔主公之初,張將軍曾懷疑過他的身份,但后來不知如何了!”</br></br>“眼下要平息這場風波,除了主公和關(guān)君侯、張將軍外,沒有誰能有這個份量了。即便是徐元直此刻歸來,恐怕也未必能夠鎮(zhèn)得住局面。”諸葛瑾憂心忡忡地說道。</br></br>“張將軍遠在漢中,根本不可能回來。主公坐鎮(zhèn)荊州、關(guān)君侯出征在兗州,而且不久前得到信報,曹仁對荊州的攻勢突然變猛,夏侯淳也轉(zhuǎn)守為攻、正與君侯在下蔡激戰(zhàn)。短時間里,恐怕很難回歸。”魯肅不太樂觀地說道。</br></br>“怎么會這么巧?”諸葛瑾驚訝地說道。</br></br>“難道曹操是故意以戰(zhàn)事拖住主公和關(guān)君侯?”</br></br>“這次曹操動用如此的手筆,他想要得到的東西,肯定不僅僅是給揚州制造地混亂。這里的消息如果傳到前線,軍中將士的戰(zhàn)心必定動搖。如果被曹操抓住一點突破成功,整個戰(zhàn)局極可能被逆轉(zhuǎn)。</br></br>一戰(zhàn)定乾坤,未必沒有可能啊!”魯肅眉頭緊鎖地說道。說到這里,兩人突然都有點失去了談話地興趣。沉悶的氣氛,充斥在整個房內(nèi)。</br></br>“主公那里有回書了嗎?”諸葛瑾打起精神問道。</br></br>“傳書到襄陽都快三天了。飛鴿一來一去時間也差不多了!”</br></br>“還沒有……”魯肅無奈地搖了搖頭。書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魯肅眉頭一皺。舉步出門問道:“怎么回事?”</br></br>“大人,龔將軍和張大人帶官兵上門了……”一名府中親兵急匆匆地跑過來回道。</br></br>“怎么會這樣?”諸葛瑾微愕說道。</br></br>“終究還是放不過我啊……”魯肅露出一絲明悟的苦笑。不多時,龔都和張懿領著數(shù)十名士兵來到了書房外。</br></br>“諸葛大人也在這里,那再好不過了!”龔都從身旁士兵手中接過兩封絹書。上前遞給魯肅和諸葛瑾,“魯大人。諸葛大人,你二位涉嫌謀叛之罪。龔某想請你們接受審查。”</br></br>“魯大人,諸葛大人,形勢所迫,張某與龔將軍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還請二位見諒!”張懿上前兩步,帶著歉意的笑容,和聲解釋道,“不過二位大人對主公忠心耿耿,一、兩日后應該可以安然歸家,不必太過擔心。”</br></br>魯肅與諸葛瑾二人,尤其是魯肅的身份,畢竟不同一般的將、官,要捉拿他,僅由一般的軍士自然不成,所以龔都和張懿二人都親自出面。魯肅面上沒有任何恐慌之色,別有深意地盯著張懿看了片刻,隨后微微一笑:“張大人,揚州如今的局面,正是你所期望地嗎?”</br></br>“魯大人話里地意思,張某有些不明了啊!”張懿莫名地說道。</br></br>“荊、兗、徐與漢中等地激戰(zhàn)正酣,前線將士浴血廝殺,后方卻是內(nèi)亂紛起,將士們的家門親人都保全不了,這仗如何打得下去?張大人將這‘反叛’之事鬧的越來越大,究竟是為誰著想?”魯肅笑著說道,“主公乎?曹操乎?”</br></br>“魯大人的話,張某無法接受!”張懿也不惱怒,淡然回道,“正所謂欲攘其外,必先安其內(nèi)。大軍征戰(zhàn)在外,不軌之徒卻在后方生亂,這仗如何打地安生?需知,這不軌之徒并非一般人物,分量重得很啊。”</br></br>“有些事情,遮得了一時,遮不了一世。”魯肅搖頭嘆道,“而且,在張大人眼中,難道還有更好的梧桐良木么?”</br></br>張懿地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猶豫之色,但很快又消失不見,快到除魯肅之外,再無第二人看到。魯肅和張懿跳躍性極強的對話,讓龔都一頭霧水。不過,他也隱隱覺得魯肅地話有些道理,但情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br></br>“魯大人的話很有意思,如果日后有機會,不妨在深敘一番!”張懿已不想再跟魯肅談下去了。淡笑了笑,魯肅回頭對諸葛瑾說道:“子瑜,走吧!”</br></br>“好!”諸葛瑾也是一臉的坦然之色,跟著魯肅朝前門走去,在經(jīng)過張懿身旁時,輕嘆了一句,“良禽擇木而棲啊!”</br></br>“張大人,走了!”龔都正欲離去,見張懿依然肅立不動,招呼了一聲。怔怔出神的張懿,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抬頭笑著回道:“走了!”</br></br>正門前,魯府的家眷啼哭連連,哽咽不斷。魯肅反倒笑著安慰自己的家人。</br></br>“魯大人,請吧!”張懿上前催促道。最后對家人吩咐幾句后,魯肅神態(tài)平和地攜諸葛瑾出府,準備登上一輛類似囚車性質(zhì)的馬車。</br></br>“滴滴噠……滴滴噠!”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的夜色中傳來,距離越來越近。很快,一騎快馬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馬上騎士翻身落馬后,向龔都、張懿,甚至是魯肅、諸葛瑾各施了一禮,大聲說道:“主公已經(jīng)返回廬江,請各位大人速回大將軍府議事。”</br></br>“呢……!”在場四人同時發(fā)出一聲輕噫,但其中意味卻有些不同。魯肅和諸葛瑾對視一眼,皆看出對方眼中的驚喜之色。而龔都,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氣的感覺。</br></br>張懿,卻是面無表情。</br></br>“主公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荊州的戰(zhàn)況不是很緊張嗎?”龔都認出那名騎士正是劉備的親衛(wèi)之一,驚訝地問道。</br></br>“主公接到傳書之后,就立刻動身,星夜兼程趕了一天兩夜的路!”</br></br>“徐軍師回來了嗎?”張懿和聲問道。</br></br>“徐軍師還在荊州,主公只帶了我們二十余騎親衛(wèi)返回!”</br></br>米倉山的攻山之戰(zhàn),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無數(shù)燃燒的火油罐,在霹靂車的驅(qū)動之下,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火紅的弧線,砸落在山石草木之上。濺開的油料,迅速引燃周邊的一切可燃之物。深秋枯黃的草木,更為火勢的擴散提供了極大便利。山上的曹軍,也不住以霹靂車朝山下傾瀉著石雨。</br></br>“難得,晚秋時節(jié)居然還能碰到這樣大的南風。”龐統(tǒng)以手遮目看著遠處烈火燎山的景象,笑著說道,“夏侯征西果然也不是一般人物,居然把半山腰的草木割掉了大半。不過就算這樣,也夠曹軍受得了!”</br></br>“無前飛軍有消息了么?”我收回遠眺的視線,轉(zhuǎn)頭對龐統(tǒng)說道。</br></br>“還沒有,不過應該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