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上)
州牧府議事廳在無數(shù)目光的關(guān)注下,蒯越從身后的桌案上拿起了兩卷寬長的帛書,分別遞子左列首位的劉先和右列首位的劉磐。展開帛書,粗粗地看了幾眼后,精神原本就有些不振的劉先瞬間面色煞白。堅持著看完后,劉先手腕甚至有些輕顫地將帛書轉(zhuǎn)遞給下首的韓嵩。劉磐閱覽完帛書內(nèi)容后,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帶著快意的眼神瞥了瞥對面的劉先。小半個時辰后,兩卷帛書已在廳中眾人手中大致地傳閱了一番。但看過之后,每人的神態(tài)卻是各異,有欣喜、有絕望,有惶惑、有茫然……這兩卷帛書,正是幸陵太守代郡中百姓所上的“萬民書”,章陵治下5縣聯(lián)名請邀劉備接掌荊州。待兩卷帛書重新回到桌案上后,蒯越舉目在廳內(nèi)巡望了一圈,緩緩說道:“這是昨天深夜時送到襄陽的。此外,南郡、上庸兩郡也有意上書,內(nèi)容應(yīng)該與你們剛剛看到的差不多。”</br></br>章陵、南郡、上庸,荊北四郡中居然有三郡要明確的支持劉備。這樣看來,長江以南的五個郡,情況恐怕也是差不多。劉磐、黃忠、文聘等軍中巨擎已明確站在劉備一邊;習(xí)、黃、龐、楊這些在荊州最有名望的宗族也已明確支持劉備;再加上各郡縣……廳中眾人心中一片雪亮—劉備接掌荊州,幾乎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劉先困獸猶斗一般地不停給韓嵩、王粲、傅干等人使眼色,希望他們能夠出面想些辦法,扭轉(zhuǎn)目前極為不利的局面。由于蒯越不想讓上次廳議時的鬧劇重演,所以今日議事劉華根本沒能獲邀。少了兒子,劉先只能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韓嵩等人身上。但很快。劉先就失望了。韓嵩、王粲等人個個頭顱低垂,默然無語,不知心中所想為何?“自先州牧故世,荊州之主已懸位近一月。期間各郡縣人心慌亂,官無心治政、將無心治軍,士卒無心操練、百姓無心農(nóng)耕。使我荊州內(nèi)有變亂之險,外有仇寇覬覦,長此以往。州將不州矣。”蒯越將一眾人等的表情神態(tài)都看在了眼中。沉聲說道,“故此,必須早定荊州之主。先州牧(劉琦)無嗣,又無兄弟。下任荊州之主惟有從劉氏宗親中另尋。諸公以為何人適宜?”</br></br>“能但此重任者,非征南將軍劉皇叔不可!”劉磐第一個出列。振臂昂聲說道。</br></br>“惟劉皇叔可任荊州之主!”黃忠、文聘諸將齊步出列,緊隨在劉磐身后。高聲說道。</br></br>“我等愿推劉皇叔執(zhí)掌荊州!”習(xí)勛、楊睿等宗族族長隨即說道……不到片刻的工夫,廳內(nèi)已有十之六、七地人出聲舉薦劉備接掌荊州。只剩下劉先和多數(shù)文官仍自默然無語,沒有任何動作。但很快,這一局面就被打破。在劉先不敢相信的目光中,王粲緩步出列,加入到了舉薦劉備的行列。有了一人起頭,原本在做思想斗爭的其余文官都不禁松了口氣,如釋重負(fù)地相繼出列,韓嵩、傅干……這些原先依附劉先的文官,本就不是堅貞不移之人,他們先前所以支持劉先,一者是不希望讓武夫執(zhí)掌荊州,二者也是想通過支持劉先,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但到了如今,形勢的發(fā)展已非常明朗,劉備繼任荊州之主幾可說是板上釘釘,韓嵩等人自然不會在劉先這棵樹上吊死,改投新主才是明智之策。不多時,整個議事廳中,只剩下劉先木然呆立。此刻的劉先,已由失望變成絕望。看著廳中的情形,蒯越百感交集,有種將要失去摯愛之物地傷感,但面上地表情卻依舊保持著先前的肅然。僅劉先一人,已不可能掀起什么風(fēng)浪。蒯越打起精神,當(dāng)即宣布將邀劉備接掌荊州。隨即,荊州群臣便與諸葛亮一起商議邀劉備入荊的一系列事宜。而劉先,也不知在什么時候,獨自一人失魂落魄地離開了議事廳。議事完畢后,諸葛亮客氣地與一眾荊州臣僚以及各位族長道別,隨即就欲返回館驛。這時,忽見劉華怒氣沖沖而來,手中提了一包也不知道什么東西。關(guān)平知道對方不懷好意,挺身上前,擋在諸葛亮的跟前。幾位與劉先關(guān)系還算不錯地文官一見情況不妙,惟恐劉華做出什么極端的事情來,忙上前準(zhǔn)備勸阻。劉華絲毫不理會那幾位地好意,一意向前,待走近時,猛地將手中的包裹扔向諸葛亮。關(guān)平眼疾手快,身形一閃,配劍出鞘,瞬間將包裹斬成兩半。</br></br>“嘩啦!”卻沒有想到,破開地包裹中噴出一團液體,將關(guān)平淋得全身都是。旁人仔細(xì)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狗血等穢物。慘遭“狗血淋頭”的關(guān)平,怒瞪著劉華,被氣得身體微微發(fā)抖,握劍的右手青筋都暴突了出來,銳利的眼神幾可將劉華吞噬。但片刻后,關(guān)平還是硬生生地忍了下來。</br></br>“諸葛亮,你用妖法迷惑了這么多人,想奪我父州牧之位。現(xiàn)在看你如何使用妖法,荊州是我父親的……”</br></br>劉華神情古怪,歇斯底里地狂吼道。</br></br>這幾日事態(tài)的發(fā)展,對劉先父子越來越不利,執(zhí)掌荊州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少年得意的劉華如何能承受這樣的打擊,氣急之下,如同著魔一般地認(rèn)為必是諸葛亮使用了什么妖法。適才劉先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劉華才知道劉備接掌荊州一事已成定局。不甘失敗的他便不顧一切提起先前準(zhǔn)備好地穢物,前來導(dǎo)找諸葛亮,想要“破除”了對方的妖法。蒯越恨其不爭地看了看劉華,隨即揮了揮手。幾名士兵急忙上前,架起劉華就走。恍如中魘一般的劉華拼命掙扎,全然沒有了往日的氣度。</br></br>“孔明受驚了!”蒯越走到諸葛亮跟前,歉然說道。</br></br>“不妨事!”諸葛亮輕笑著搖了搖頭,隨即將目光投向劉華被架著遠(yuǎn)去的身影……劉華潑污事件。并未對劉備接掌荊州產(chǎn)生很大影響。四月二十八日。一封蒯越親筆手書,由荊州臣僚、各大宗族族長聯(lián)名邀請劉備入主荊州的信函,由黃忠親自動身送往廬江。四月三十日,黃忠趕到廬江。議事廳待黃忠被孫乾領(lǐng)去館驛后。廳內(nèi)立時沸騰了起來。沒有想到,短短二十來天。諸葛亮當(dāng)日近似夸海口的計劃居然真的達成了—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將荊州收入大哥囊中。(真正說起來,諸葛亮襄陽之行還是動了些刀槍地,便是應(yīng)付刺客地刺殺,那時還陣亡了三名士兵。)在形勢錯綜復(fù)雜的襄陽,面對包括荊州內(nèi)外的多方勢力,諸葛亮能夠達成計劃,簡直讓人感覺匪夷所思。</br></br>“巧用荊州內(nèi)部紛爭,又借曹操的威脅給荊州施壓,挑而斗之,分而化之。若大地荊州就被孔明玩弄于股掌之間,這次他的風(fēng)頭是出盡了!”病愈復(fù)出地龐統(tǒng)不改往日的爽朗,哈哈大笑道。</br></br>“士元……”徐庶目視龐統(tǒng),讓他稍慎言辭。廳內(nèi)人多口雜,龐統(tǒng)地一些話如果傳到荊州臣僚的耳中,未免會產(chǎn)生些不良的影響。大哥再將黃忠所奉信函仔細(xì)看了一遍后,抬起頭來:“元直,下面該當(dāng)如何?“主公,今日剛剛得到信報,曹操已經(jīng)奪占涿郡全境,漁陽郡也已岌岌可危。袁譚正準(zhǔn)備集中兵力在漁陽與曹操決一死戰(zhàn)。”徐庶沒有直接回答大哥的問題,反說起幽州的戰(zhàn)況來。</br></br>“恩……?”大哥輕噫了一聲,略有些不解地看向徐庶。</br></br>“決一死戰(zhàn),恐怕是正中曹操下懷,漁陽之戰(zhàn)若敗,袁譚就再難有抵抗之力了!這樣看來,曹操平定幽州的日子不遠(yuǎn)了!”我略一思索,想通了徐庶的意圖。</br></br>“正如將軍所說,曹操一旦北方一統(tǒng),其實力之雄厚將絕冠無雙。屆時,主公將很可能被曹操逼迫在揚州境內(nèi),只有防守之力,而無進取之功。”徐庶點點頭,接著我的話說道,“若要改變這一局面,主公必須盡快領(lǐng)有荊州,并力爭在曹操北方一統(tǒng)之前,將荊州安定下來。荊襄九郡人丁不下兩百萬,而且各郡縣極為富庶,據(jù)荊州則可使主公實力擴充一倍有余,足以與曹操想抗衡。而且主公還可以荊揚為根基,南攻交州,西取益州,以天下兩分之勢,圖日后問鼎中原。”</br></br>頓了頓,徐庶肯定地說道:“故而,以庶之見,主公前往襄陽接手荊襄九郡,是宜速不宜遲,宜快不宜慢。”</br></br>“軍師說的在理。曹操對主公一向忌憚,若他知主公將得荊州,必會有所異動。為免橫聲枝節(jié),盡速接掌荊州大權(quán)為妙!”魯肅接口道。</br></br>“恩!”大哥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今日將揚州的事稍做安排,我明日便起程趕往襄陽!”</br></br>“荊州群臣雖已奉主公為主,但目前荊州境內(nèi)情況仍顯復(fù)雜,一者可能仍有曹操的刺客,二者也不免會有對主公心懷不滿之徒。”徐庶建議說道,“庶以為,君侯和將軍,需有一人留鎮(zhèn)廬江,以保揚州穩(wěn)定;也需有一人隨主公前往襄陽,以震懾荊州群臣。如此一來,才可保萬無一失。當(dāng)日孔明請將軍緩攻交州,正是出于這一目的。”</br></br>“軍師說的在理!”大哥低頭思索了片刻,隨即對二哥說道:“云長,由你鎮(zhèn)守?fù)P州,如何?”</br></br>“大哥放心!”二哥點點頭,簡要卻令人安心地回道。</br></br>“翼德,你隨我到襄陽走一趟!”大哥再轉(zhuǎn)頭看向我。</br></br>“好!”</br></br>翌日清晨,我告別蓉兒和兩個孩子,隨大哥踏上前往襄陽的征途。同時前往襄陽的,還有龐統(tǒng)和黃忠。趙云率領(lǐng)風(fēng)騎軍隨行護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