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莉莉安小姐(二 )
黎茗就像一只高傲的黑貓那樣,總是讓隋染捉摸不透她對自己的想法,時而溫柔乖順,又時而冷淡蔑視。
易玟來到她家,再次勸說她不要去試鏡莉莉安,首要原因當(dāng)然是莉莉安的競爭力過大,再加上隋染現(xiàn)階段更需要能證明她演技的作品,而不是商業(yè)性質(zhì)的展示,但隋染都充耳不聞,任由易玟說破嘴皮子,她也只是茫然的看著桌上的莉莉安劇本出神。
“姐,莉莉安的制作班底我也幫你打聽仔細(xì)了,是臺灣的麥?zhǔn)溪毩⒂皹I(yè),由麥家祖孫三代人一同參與打造的電影,時長三個小時啊,拍攝時間跨越三個季節(jié),夠拖演員時間了,拍攝期間不許接任何商單或者其他綜藝節(jié)目,而且內(nèi)地電影協(xié)會最近也跟臺灣電影人那邊鬧矛盾,莉莉安現(xiàn)在很危險。”易玟急啊,先是香港的曹茗雪,再是臺灣的麥?zhǔn)献鎸O,班底是不錯的,可惜大環(huán)境在那兒,最頭疼的是莉莉安的劇本里面含有大量政治“擦邊”敏感題材,內(nèi)地很難上映完整版,就麥?zhǔn)隙裕静粫軇h減的氣直接拒絕授權(quán)上線內(nèi)地影院,拍的再好不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隋染此時也很糾結(jié),她昨晚不和黎茗打那通電話還好,至少自己心里還有條后路給自己,可她腦中反復(fù)想起黎茗最后那句話,黎茗大概對自己失望透頂,所以這三天都對她不聞不問,從黎茗的意思中已經(jīng)知道莉莉安是這三個本里面最好的那個,而自己確實如她所說到底在害怕什么?
“小易,什么都別說了,我們收拾好東西去臺灣吧。”隋染下定決心要去試鏡莉莉安,但不是破罐子破摔,她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搏一搏,一定要拿到這個角色。
隋染堅定的眼神讓易玟害怕,小心翼翼試探著:“姐,真要去試啊,真不再考慮另外二部?”
“小易,你是覺得我去試鏡莉莉安沒戲嗎?”
小易縮起脖子:“這……要講出來嗎?”
“沒事,我也覺得自己沒戲,可我連試都不試,就算不是莉莉安,我也都沒有資格。”黎茗話里的意思她能明白,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很多事不要老是想老是說,有什么打算,立馬就行動起來。
易玟感受到隋染語氣中的堅定,她想起電影暖城,青澀的隋染在里面的表演很是到位,暖城的故事也就如同它的名字那樣帶有歲月靜好的暖意,尤其最后一幕隋染給老戲骨洗頭那一段,光線柔和溫暖,讓人感嘆人活一生,所求也不過是家和萬事興。
她突然想通了,她是隋染的助理,是支持隋染的人而不是控制左右她的人,如果隋染有什么想做的,自己為什么總是要否定她,在第一時間都不選擇相信她呢?
“姐,”易玟繃直身體,“咱們就去臺灣試鏡吧,有什么要我做的你盡管吩咐,我們一起努力把莉莉安這個角色拿下來。”
也許她陪著隋染去做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一定比想象中讓她心潮澎湃。
隋染露出好看的笑容:“謝謝。”
.
莉莉安的拍攝時間跨度很大,檔期要求空出半年的時間,自己作為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演員,片酬不到一百萬,且拍攝期間需演員一直留守臺灣,并保持好狀態(tài)。
該電影由麥?zhǔn)献鎸O共同參與執(zhí)導(dǎo),老麥導(dǎo)演,大麥編劇,小麥出演男主角。這三個人可不一般,老麥?zhǔn)桥_灣著名導(dǎo)演麥哲海,經(jīng)他執(zhí)導(dǎo)過很多影帝影后,大麥大學(xué)在香港大學(xué)讀中文系,畢業(yè)后做了編劇去好萊塢學(xué)習(xí),后來回國寫本,劇本不多,但幾乎都入圍了艾美獎,且有過一二次奪得。不僅文采斐然,還愛好攝影,辦過專業(yè)攝影展,同時也負(fù)責(zé)了莉莉安的攝影,作為總攝影師,小麥比隋染年齡小一些,但也同樣優(yōu)秀,畢業(yè)于臺北大學(xué)哲學(xué)系,會玩音樂,同時也是舞臺劇成員,長相出眾一表人才。莉莉安的劇本設(shè)定這三個人都有參與,聽說這是麥?zhǔn)献鎸O一致認(rèn)同的他們創(chuàng)造過的最好的故事,如果拍攝出來,一定會有非常美的畫面,麥?zhǔn)蠈⒉挥嫵杀镜模瑸檫@部電影投資。
隋染和易玟第二天下午到了臺北,試鏡地點安排在臺北戲劇學(xué)院的小禮堂,二人草草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就馬不停蹄的去了大學(xué)禮堂踩點。
但早已經(jīng)有人先一步到了地,且那人還很受歡迎,周圍圍了一圈迷妹,隋染踮起腳才看清楚。
“那不是侯方瑾嗎?她竟然也早早來了臺北,我聽說珠城好幾個大制作找她都被拒了,她特意排出自己的時間,看來也是對莉莉安勢在必得。”易玟也注意到舞臺上面圍著一群人。
侯方瑾現(xiàn)在炙手可熱,流量和名譽雙收,電影大賣,粉絲遍布全球,走到哪兒都少不了引人注目,而侯方瑾也很和善的和周圍人打招呼。
隋染默默承受心里的落差,自己什么都沒有,過去當(dāng)紅時也沒什么路人緣,從來沒有人是因為認(rèn)可自己作為演員而圍在自己身邊,她那時候就只是井底之蛙,一葉障目。
耳邊都是影迷和侯方瑾的談笑,不知道為什么她忽然失去所有興致,眼神暗淡下來:“走吧,看也看到了,試鏡在一周后,我們還是回去琢磨琢磨試鏡本。”
“不站上去嗎?”
“站哪兒?”
“舞臺啊,你很久沒演戲了吧,到時候再上去會不會怯場?”
“這……確實有點不太確定。”
“那我們等人少的時候再來吧,在酒店多練習(xí)幾下,然后上舞臺試試。”
“好。”隋染點頭,逃一樣和易玟一起離開禮堂,剛出門就偶遇大雨,二人沒帶傘,易玟想著等一下再走,但隋染就像沒有看到大雨一樣跑了出去。
“姐!外面雨大!你避會再走,昨天天氣預(yù)報說今天臺北市有陣雨,這雨一會就停!”易玟的叫喊淹沒在雨中。
隋染不聽,也不想打車,跑了一段路后就走起來,大雨將她淋了個透,但她腦海中回蕩著莉莉安中的一幕試鏡片段,其中就有一段雨中戲。
曾經(jīng)有個表演學(xué)的大師說過,表演要有信念感,要忘記自己,將自己完全投入到角色中。感受她的感受,想她所想。莉莉安的故事背景在千禧年的臺北市,主角莉莉安小姐是一個“衣著風(fēng)騷,勾引男人”的不檢點小姐,有個作家男朋友,幾年前去了日本,至今未歸,左右鄰舍都在說莉莉安傷風(fēng)敗俗,被人拋棄還渾然不知,可憐可恨。而莉莉安則像電影羅馬假日中游玩至羅馬大街的公主,全然不顧耳邊的聒噪發(fā)言。
說沉重不沉重的年代,說新潮卻也不新潮的年代,新與舊的碰撞,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文化的優(yōu)勝劣汰,使得這場大雨一半灰白一半飽和,隋染不自覺開心起來,路過一條條臺北老街。
而身后的不遠(yuǎn)處,正是拿著傘焦急跑來的易玟。
.
“姐,以后可不能這樣莫名其妙跑出去淋雨了,這個節(jié)骨眼上感冒就遭了。”易玟站在隋染身后給對方擦頭發(fā),“就算你說是為了找感覺也不行,身體是最重要的。”
隋染不理易玟的說教,她坐在酒店沙發(fā)上乖乖讓易玟給她擦頭發(fā),眼前的桌子上放著攤開的莉莉安劇本,隋染指著劇本朝后面的易玟說道:“小易,你覺得莉莉安小姐是個怎樣的人?你不是也完完整整看過劇本嗎?”
頭發(fā)擦的差不多了,易玟坐到右手邊的沙發(fā)上回道:“嗯……她是個不會輕易受環(huán)境影響的人,千禧年的時候各種前衛(wèi)文化涌入國內(nèi),臺北也出了許多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但那時候還是很多保守群眾排斥這種文化,這里是想把莉莉安當(dāng)做一個時代縮略代表吧。”
“確實,導(dǎo)演有這個隱喻在里面,但最后莉莉安小姐還是被人拋棄,變成一個人了。我想,新事物的先導(dǎo)者總是孤獨又坎坷的,明明故事的框架浪漫又歡樂,可還是處處透露著電影后半段的孤獨結(jié)尾。”
“姐你在淋雨的時候有來靈感嗎?”
“有一點點,你聽過蔡琴的雨中城市嗎?”
“沒有。”
“小易,你該多聽點好聽的歌,不要總是刷短視頻,多看看書也行。”黎茗就很愛看書,過年時她住在黎茗家中,黎茗一天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看書聽音樂上面。
黎茗說過,要做個有內(nèi)涵有深度的人,多看書是必不可少的,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安安靜靜讀幾本好書。然后就是音樂,沉浸在旋律中就好像置身音樂王國,能打開并且無限放大自己的感官。一首短短幾分鐘的好歌,濃縮的是創(chuàng)作人長久時間的感受與感悟,好的音樂是可以帶給人靈感的。
易玟苦惱:“這不是沒時間嘛。”
“好吧。”隋染回想剛才在雨中的感覺,順著那首歌的旋律,她竟還想再回去重新淋一次雨,因為那真的不是一般的浪漫和感性。
她冒出一個有些出格且瘋狂的想法,起身坐到易玟身邊,在易玟疑惑的眼神中,湊近她的耳邊說了一句話。
易玟的表情變得極其怪異,眉頭死死鎖住,最后實在忍不住大喊:“不行啊!姐,你不能這么做!你怎么能自己加戲呢?別到時候適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