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番外一
番外一 皇帝的互換人生
暢春園里, 哭聲哀哀一片。年已遲暮,頭發(fā)花白的康熙皇帝無力地動了動手指,閉上眼的那一剎那,恍惚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幼時出痘逢兇化吉, 少年登基處處受掣。重掌大權(quán)之后, 他猶記得平三藩時的意氣與遠(yuǎn)征準(zhǔn)噶爾的雄心, 最后化為了兩廢太子的哀慟, 還有冷觀諸子奪嫡的厭倦。
保成,他最記掛的兒子……
廢太子的身份太過敏感, 康熙喘息片刻,終是冷下了心腸, 不曾留下只言片語。
榻前傳來一陣騷動, 康熙吃力地撩起眼簾,一眼望見了跪在德妃跟前的宜妃郭絡(luò)羅氏。
他有些記不清宜妃的模樣了,卻還記得年輕時候, 對她依稀有幾分喜歡,也寵了她許多年。
都是些模糊久遠(yuǎn)的記憶, 逐步被老八老九的不軌之心所替代。后宮里頭,能與德妃相抗衡的唯有宜妃,她又一向張揚(yáng),若是不服新帝……
她的膝下,還有個老五!
老四的江山不容有失, 康熙瞬間下了決斷。宜妃遠(yuǎn)遠(yuǎn)稱不上跋扈, 他知, 他也不甚在乎,為了皇位交替的安穩(wěn),什么都可以舍。
艱難地張了張嘴, 同胤禛說了些什么,其間內(nèi)容,他也記不大清了。喪鐘響起,康熙終是閉上了眼,雙手垂落在榻前,伴隨著聲聲哀哭,意識潰散,陷入了綿長的黑暗之中。
……
人死了,不是應(yīng)去黃泉路么?
且他身為人間帝王,真龍庇佑、懷有大功德,到了地府當(dāng)受封賞才是。
朦朦朧朧間,康熙聞到了一縷頗為熟悉的暖香。沉入深淵的記憶掙扎著重見光明,他唰地一下睜開眼,怔愣了好一會兒,發(fā)覺自己竟躺在一道錦帳里邊。
他不是死了么?!
床帳微微透著光,紋路繡著錦簇花樣,以及身側(cè)傳來的、源源不斷的溫?zé)岬挠|感。康熙手指微微一顫,緩緩扭過頭去,就見一襲云藻鋪就的長發(fā),映襯著一張海棠春睡的面龐。
這張臉……康熙呼吸一窒,竟荒謬地涌上了一股熟悉之感。
她睡得很沉,頰邊帶著一絲紅潤,毫不設(shè)防地緊挨著他,竟是有著相互依偎的味道。
這般好顏色,不難想象睜眼后又是何等風(fēng)華,即便見慣了美人,康熙仍舊不可抑制地被驚艷了一瞬。
只這熟悉之感從何而來?
緊接著,防備與冷意一閃而過,他終于察覺到不對勁了。
后宮那些妃嬪對他既敬且畏,便是上龍床侍寢,也絕無留到天明的道理,哪會像身邊人這般沒有規(guī)矩?
更重要的是,這副身子的年齡……
他顫抖地抬起手來,感受著久違的中氣與活力。
這是一雙骨節(jié)分明的大手,皮膚緊致,沒有枯黃的老人斑,他就這樣怔怔地看著,心頭涌上數(shù)不盡的熟悉之感。
這副身軀,亦不是一步三喘,年已遲暮的衰老身軀。
康熙直起了身,臉龐猛然涌上一股潮紅。心下有了大致的猜測,他的呼吸滯澀起來,深沉的激動與狂喜一閃而過,難不成——
事實的真相近在眼前等待探索,他卻少見地有了退縮之意。
身邊人翻身以及起身的動靜極大,便是睡得再沉也被驚醒了。半晌,云琇的眼睫動了動,慢慢睜開了一雙水霧朦朧的眼眸,伸手輕輕附上他的脊背,柔聲道:“皇上?難不成被夢魘著了?”
康熙的滿腔心思激動又紛亂,聞言下意識地側(cè)過身去,就見一雙標(biāo)志的、藏在記憶深處的桃花眼,以及越看越是熟悉的面容。
宜妃?
神色驀然一頓,心底猜測忽然間成了真。
康熙瞇起了眼,就這樣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神色在陰影中看得不甚明晰。
云琇久久得不到回應(yīng),不由支起身子再次輕喚了一聲——下一瞬,她便與皇帝對上了眼。
暗含打量、評估、疑竇的鳳目,里頭并沒有她所熟知的愛意。一身威勢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偶爾掠過的冰冷恍惚間與夢境相重疊,以及那抹掩飾得很好的滄桑,無論如何也騙不了她。
云琇定定看了他半晌,突然間沒了笑意。
“朕……確是做了噩夢。”康熙沒有發(fā)覺云琇驟然一變的神情。他終是回過神來,緩緩呼出一口氣,低聲道:“竟是不知今夕何夕了。如今是幾年?”
“皇上貴人多忘事。”云琇淡淡地道。她的雙手緊緊蜷縮著,亦是掩住了眼底的冷光,“康熙三十二年,你可記清楚了?”
康熙不禁愕然,既是為了云琇大不敬的語氣,也為了那句“康熙三十二年”。
幾息過去,錦帳之中突兀地傳來低斥:“宜妃,你放肆!”
*******
原時空中——康熙四十七年。
大朝會上,眾臣皆是噤若寒蟬,鴉雀無聲。
太子胤礽披襟散發(fā)跪在最前,眼眶通紅,滿面胡渣,渾身抑制不住的顫抖,聽著御座之上,他最敬慕的皇父對他的宣判:“太子胤礽,狂逆悖行……”
一字一句,意圖將他打落萬丈深淵。
從今往后,他就是廢太子,一個天大的笑話。
隨著圣諭的頒布,直郡王胤禔漸漸攥緊雙拳,三貝勒胤祉呼吸一重,四貝勒胤禛的右手松了又緊,緊了又松。
可突然間,康熙哀慟哽咽的聲音戛然而止,毫無預(yù)兆。
皇帝沉默的時間太久太久,久到乾清宮重回一片死寂,久到大臣們的心臟狂跳了起來,有年事已高的老大人,差些支撐不住軟倒了下去。
佟國維與馬齊對視一眼,微微一嘆,心知萬歲爺仍舊顧念舊情,畢竟太子是他親自教養(yǎng)長大,傾注的心血自與旁人不同。
那句“廢其太子之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口的。
不過圣旨已擬,廢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未免皇上悲痛過度,當(dāng)走下一項議程了。
佟國維朝后使了個手勢,視線落在八貝勒背上又很快挪開,轉(zhuǎn)而懇切地跪拜下去:“奴才斗膽,還請萬歲爺三思。”
霎那間,朝臣嘩啦啦地跪了一片,“勸諫”之音響徹云霄:“奴才還請萬歲爺三思!”
誰知皇上默然良久,就這么順?biāo)浦鄣貞?yīng)了。
康熙合上圣旨,閉眼掩住心底萬千波瀾,沉聲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太子年紀(jì)尚輕,犯錯也是情有可原。朕思來想去,不可草率行事……此事不必再議,退朝!”
一石激起千層浪。
胤礽猛地抬起頭,憔悴的面容滿是不可置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么。
沒等他想明白,康熙終是望向了他,語氣復(fù)雜得不能再復(fù)雜:“起來吧。待下了朝,隨朕前往御書房。”
說罷一甩袖袍,緩步離去。
“……”滿朝文武、眾位阿哥:“???”
**
紫禁城還是那個紫禁城,龍輦還是那個龍輦。康熙搜尋著腦海中的記憶,余光瞥了侍候在側(cè)的李德全一眼,心頭久久不能平靜。
憑空老了十五歲也就罷了,梁九功竟不知去了何處。御前總管變?yōu)榱怂挠H傳徒弟,也就是常常往翊坤宮跑腿的小李子。
腦海閃過翊坤宮三個字,康熙漸漸皺起眉心,目光劇烈波動了一瞬。
“今兒午膳,到翊坤宮用。”他緩緩道。
李德全掩住詫異,小心翼翼地應(yīng)了是。
他從來沒有那么肯定過,萬歲爺有些不對勁兒。
方才親口收回廢太子的旨意、震驚滿朝不說,萬歲爺不是一向不虞九阿哥與八貝勒摻和在一塊么?
皇上已然多日未去翊坤宮了,想著敲打敲打宜妃娘娘。既如此,這又是唱的哪出?
龍輦慢慢悠悠地停在御書房外,李德全眼尖地瞧見提著食盒,候在外頭的一個小太監(jiān)。心下浮起一個了然的笑意,他躬身笑道:“萬歲爺,德妃娘娘顧念龍體,又叫小廚房做了吃食來……”
德妃?
這個“又”字,使得康熙的眉頭擰了又?jǐn)Q,好懸忍住了怒斥之言,面無表情地道:“拖出去。”
李德全愣了。
“窺視帝蹤,其心叵測,誰給她的膽子?”皇帝的面色森然,語調(diào)更是森然,他頓了頓,繼續(xù)道,“褫奪‘德’字封號,抄寫宮規(guī)百遍,以作訓(xùn)誡。”
李德全張了張嘴,半晌說不出一句話,康熙睨他一眼,“怎么,啞巴了?”
這一眼蘊(yùn)含著警告,刺得李德全一個激靈,一時間遏制不住額角的冷汗,忙不迭地應(yīng)了是。
……
御書房。
太子已然褪去了方才早朝的狼狽之態(tài),一顆心飄飄蕩蕩,踏入殿內(nèi)的腳步也是輕飄飄的,尋不著底。
“皇阿瑪……”僥幸保住了太子之位,他的眼淚一瞬間流了下來,不住地磕頭道,“兒臣知錯,兒臣知錯!”
康熙神色復(fù)雜地看著他,動了動唇,把“你都錯哪了?”給咽進(jìn)了肚子里。
太子的皮相生的好,可這兒的保成,遠(yuǎn)遠(yuǎn)比不了另一個世界的保成。
畢竟老了十五歲,憔悴至此也是情有可原,康熙輕輕一嘆,忍住心疼,分外慈和地問他:“你可知閔太醫(yī)的拿手絕技,玉容膏?”
太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