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新的開始
聰明的選擇
朱厚照死的時候,最忙的人是楊廷和。
公正地講,王守仁先生雖然是千古難得的圣賢,卻并非一個掌握時局的人物,他長期擔(dān)任中央下派干部,基本不在京城混,這種編外人員實在說不上是朝廷重臣。在那些年中,真正支撐國家大局的人是楊廷和。
在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的那個深夜,當(dāng)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來后,楊廷和并不悲痛,這并非是他對自己的學(xué)生毫無感情,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悲痛。
那個風(fēng)雨欲來的夜里,他會見了兩個驚慌失措的人,一個是谷大用,另一個是張永。
他們來的目的很簡單,只討論一個問題——誰當(dāng)皇帝?
朱厚照兄實在是不夠意思,玩夠了拍屁股就走了,您倒是輕松了,可是苦了剩下來的兄弟們,這么大個攤子,您倒是給留個接手的人啊!
由于玩得太厲害,朱皇上沒生孩子(哪來這工夫),可大明國不能沒有皇帝,這下子張永也慌了,他雖然手握大權(quán),畢竟只是個太監(jiān),到底該怎么辦,他也沒主意了,只能跑去找楊廷和。
相對于他們的慌亂,楊廷和先生卻是穩(wěn)如泰山,面對著張永急切地目光,他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兄終弟及,皇位自然有人接任。”
那么這個接替皇位的人是誰呢?
“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
張永和谷大用這才松了口氣。
請注意,以上說的不是四個人,而是一個人,畢竟人家是皇族,祖宗三代是都要說清楚的,要知道,當(dāng)年為了查實劉備先生的中山靖王之后的地位,找出來的族譜長度堪與大學(xué)論文相比。
這個背負著四個身份的幸運兒,名叫朱厚熜。他就是明代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第二長的嘉靖皇帝。
此時的楊廷和自然十分喜歡這位他推舉的皇位繼承人,但在不久之后,他將會改變自己的看法,當(dāng)然了,這畢竟是之后的事情。
而現(xiàn)在,看著神情放松,放心大膽準備官升一級的張永和谷大用,楊廷和卻板起了面孔:
“事情還沒了結(jié)。”
是的,正德年間的這一場大戲,還差最后的一幕才能完成。
而這最后一幕的主角,就是江彬先生,他解決了錢寧,但沒有能夠搞垮王守仁,現(xiàn)在他將面對自己的新對手——楊廷和。
很快,楊廷和發(fā)布了命令,解散由朱厚照組建,由江彬操縱的團營,解除了他手中的武裝,然后他發(fā)布命令,由張永、郭勛等人控制京城防務(wù),嚴禁任何軍隊調(diào)動。
很明顯,這是要動手了,京城很快就陷入了風(fēng)雨飄搖之中,流言蜚語四處亂飛,一貫驕橫的江彬也頓時亂了馬腳,慌作一團,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只能每天和同伙商量對策。
湊熱鬧的人似乎也不少,不久之后的一天,京軍都督張洪深夜突然到楊廷和的家里,通報了一件事情。
“現(xiàn)在江彬那一幫人正在四處活動,他們可能要造反,首輔不可不防!”張洪用飽含憂慮的語氣提醒著楊廷和。
然而楊廷和卻不以為然:
“你不用怕江彬造反,而今天下大定,他以何造反?況且即使他想造反,他的部下也不會跟著他,你多慮了,在我看來,江彬絕不會反!”
張洪看著態(tài)度堅決的楊廷和,嘆了口氣,走了。在他背后為他送行的,是楊廷和那道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離開了楊廷和的府邸,卻沒有回家,而是去了另一個人的住處——江彬。
這位張洪是江彬的心腹,他是奉命來打探消息的,得到了暫時無事的保證,江彬終于松了口氣。
與此同時,楊廷和卻叫來了內(nèi)閣里的蔣冕和毛紀,準備擬定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很快,江彬接到了一個通知,他獲邀參加一個儀式,原來宮里要修工程,按照規(guī)定,必須先搞一個祭奠儀式(封建迷信害死人),他老兄也在被邀之列。
這在江彬看來,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所以他去了。
江彬先生這一輩子干過很多壞事,害過很多人,用惡貫滿盈來形容實在并不過分,現(xiàn)在終于到了還本付息的時候了。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欠了債兮你要還。
帶著一大群隨從的江彬出了門,直奔皇宮而去,可是到了宮門口,護衛(wèi)通知他,參加儀式,只能讓他單獨進去,閑雜人等不得入內(nèi)。
江彬爭了一下,但涉及到程序規(guī)定,他也就沒有再說什么。丟下了所有手下,只身一人進了宮。
從這里也著實可以看出,江彬先生實在不是個讀過書的人,要知道,這一招從古用到今,屢試不爽,是宮廷政變、殺人滅口、報仇雪恨的必備絕招,遠到呂后,近到朱棣,都是這一招的長期穩(wěn)定用戶。
現(xiàn)在用戶名單上又多了一個名字——楊廷和。
江彬進了宮,行完了禮,正準備撤,張永卻突然攔住了他,說想請他吃飯。
張永的面子是不能不給的,江彬就跟著他去了,可飯局還沒見到,半路上突然跳出來了一個大臣,對江彬說你先別走,還有一道太后的旨意給你。
江彬雖然不讀書,卻也不是笨蛋,他看了看不懷好意的張永,然后又看著那位準備宣讀旨意的大臣,立刻做出了準確的判斷。
江彬畢竟是武將,他掙脫了張永的手,拔腿就跑,張永卻沒有追,只是冷冷地看著他離去的身影。
既然喜歡運動,那就讓你多跑會吧。
于是江彬先生就此開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長跑。事實證明,江彬先生雖然經(jīng)常干壞事,但身體素質(zhì)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他先是跑到了西安門,可是大門早已關(guān)閉。估計這位兄弟沒有學(xué)過撬鎖,爬墻的技術(shù)也不過關(guān),一拍大腿,接著跑吧!
江彬選手的長跑素質(zhì)真不是蓋的,全速奔跑之下,他很快就跑到了北安門(順時針方向),到了地方?jīng)]人給他掐表遞毛巾,卻有一群看門的太監(jiān)等著他。
“江都督,你別再跑了,有旨意給你!”
江彬倒還頗有幽默感,一邊跑還一邊回了句:
“今天哪里還有什么旨意!”
于是新的一幕出現(xiàn)了,江彬在前面跑,一群太監(jiān)在后面追,估計江先生也是跑累了,慢慢地被后面的太監(jiān)選手們追上,于是大家一擁而上,終結(jié)了江彬先生企圖打破明代田徑紀錄的幻想。
不知道是太監(jiān)們過于激動還是心理問題,據(jù)史料記載,江彬先生被抓后,身體沒受啥苦,胡子卻被人扯了個干凈。
正德年間的最后一個權(quán)奸就此這種喜劇方式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總體來說,表現(xiàn)得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
楊廷和終于解決了所有的對手,他確實驗證了當(dāng)年邱浚的預(yù)言,此刻國家已經(jīng)在他一人的掌握之中。
在正德皇帝去世的四十余天里,大明帝國沒有皇帝,唯一說話算數(shù)的就是這位楊先生,他在皇室子孫中千挑萬選,終于找到了那個叫朱厚熜的人。
選擇這個人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他的血緣很近,而且據(jù)說很聰明,非常機靈。
其二是一個不大方便說出來的原因,這孩子當(dāng)時只有十五歲,對于官場老手楊廷和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好控制的人。
楊廷和的前半生是十分順利的,他斗倒了劉瑾,斗倒了江彬,王守仁也被他整得夠嗆,老油條老狐貍這樣的詞語已經(jīng)不足以形容他的智慧和狡詐。
但是這次他失算了,誰說年紀小就容易控制?要明白,圣人曾經(jīng)說過: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三日,那個略顯羞澀的少年朱厚熜來到了京城,繼位成為了新的皇帝,改明年為嘉靖元年,是為嘉靖皇帝。
戰(zhàn)無不勝的楊廷和先生那輝煌的前景和未來就將斷送在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