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朝廷法度
泰山派在江湖之上,雖然只屬于二流門派,遠遠比不上七大劍派、八大世家、以及十大幫會等真正的一流勢力。但至少在泰山附近這幾處府縣里,也算得上是頭坐地虎了。泰山掌門玉鐘子,這名頭在江湖上同樣響當當,肯認賬賣面子的,可說大有人在。
可是眼下,玉鐘子竟把什么掌門人的面子,都統(tǒng)統(tǒng)丟開到九霄云外去了。直接便跪下來磕頭求救。
別說東方云,了花和尚這兩名年輕人,生平從未見過這樣一幕情景。就是漕幫幫主孔秋清,鹽幫大龍頭海蓋天,還有銅錢幫的謝家兄弟這種**湖,也都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時間,眾人不禁面面相覷,都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才好。
東方云怔了半晌,好不容易才回過神來。他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走過去雙手攙扶玉鐘子,連聲勸解道:“玉鐘子掌門,不用如此,折煞我等了。快快請起。有什么事,大家都可以慢慢商量啊。”
玉鐘子雖然不再磕頭,卻賴在地上不肯起來,哭喪著臉道:“東方幫主,魔頭氣焰滔天,窮兇極惡。這是存心要把我們整個泰山派一鍋端啊!事已至此,還有什么可商量的?
東方幫主,了花大師,還有鹽幫、漕幫、銅錢幫的各位幫主,今天你們?nèi)羰遣豢显郑覀兲┥脚蛇t早都要被那大魔頭殺個精光。與其茍延殘喘多幾天,受這今天一刀,明天一劍的零碎痛苦,我……我……還不如就這么死了,還能落個痛快!”
話聲才落,玉鐘子竟毫不猶豫地從腰間拔劍出鞘,一翻手,就向自己脖子上撥去。
除去程立之外,在場眾人同時都同時失聲驚呼,各自從座位上站起。東方云距離玉鐘子最近,所以也只有他來得及出手相救。當下東方云一把抓住了玉鐘子的手臂,叫道:“玉鐘子掌門,千萬不要沖動。”
東方云出手已經(jīng)足夠快。但玉鐘子這一下明顯是來真的,出手用了全力。所以哪怕東方云再快,但長劍終究還是在玉鐘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細長紅痕。只要再深一點點,就能割開皮膚,直接切斷血管了。當真是名副其實,生死一線。
玉鐘子似乎死意已決。盡管手臂被抓得緊緊的,但他依舊拼命掙扎,嘶聲嚎叫道:“讓我死了吧,讓我死了吧。泰山派滿門都要滅了,我一個人活著,還有什么意思?讓我趕緊死了吧。”
“要死的趕緊死遠點,別在這里弄臟我的地方。”
活像冰塊般的句子,一字一字地從程立口里吐出,直截了當砸在玉鐘子頭上。霎時間,在場眾人,不禁人人為之側(cè)目。萬想不到程立的態(tài)度,竟然變得這樣子又冷又硬。和日前在湖面上的那個程立相比,簡直活像換了個人似的。
程立向眾人掃視一眼,冷喝道:“這里是軍營重地。閑雜人等,本來就不準擅進。讓你們進來說話,已經(jīng)很客氣了。居然還敢在軍營重地哭鬧搗亂?簡直混賬!把國家大事,朝廷法度當作什么東西了?哼,真要死的,識相一點,趕緊自己出去死。否則的話,可別怪本將軍治你們一個喧嘩軍營,聚眾鬧事,意圖謀反的罪名!”
頓了頓,程立冷笑道:“泰山派?簡直笑話奇談。這天下雖然大,但一分一寸土地,都是朝廷的。泰山是國家舉行封禪大典的所在,誰批準你們這些江湖武人,擅自竊據(jù)名山作為私產(chǎn)的?當真大逆不道!”
說話之間,程立更用力一掌,重重拍在身邊的茶幾之上。聲如巨雷,登時把在場所有人的心臟,都震得猛然大跳一下。
程立厲聲喝道:“滅你們泰山滿門?一點都沒錯,本將軍確實就要滅了你們泰山派!牛鼻子,立刻滾回去,帶著你那些徒子徒孫從泰山上滾蛋。明天這個時候,假如泰山上還留著一件像你們這樣的垃圾,可別怪本將軍要揮軍進山剿匪了!”
這話一出,玉鐘子登時嚇得五指一松,手里的長劍“叮當~”跌落地上。同時雙腿發(fā)軟,一屁股坐倒在地,面上呆若木雞,整個人則下意識地不住打哆嗦,連話都不會說了。
程立卻冷笑道:“泰山派?呸,狗屁的泰山派。區(qū)區(qū)一群占山為王的野道士,就和土匪沒兩樣,居然也敢跑到本將軍面前來咆哮?是誰給你們的膽子?
什么江湖正道?在本將軍看來,不過都是些挾武亂法之輩。本將軍不來找你們麻煩,都要算三清道尊保佑你們了。竟然還想用這個狗屁身份來壓本將軍?看來當真不知死活。若不給你們點顏色看看,你們眼里還有朝廷,還有王法存在嗎?”
徐徐長身站起,程立厲聲喝道:“本將軍既然食朝廷俸祿,受萬民供奉,那么自然也該為天下萬民做一點事。
什么泰山派,只是個開始。之后就是嵩山、衡山、華山、恒山。還有什么青城、峨嵋、昆侖、崆峒、長白、南海。天下間所有名山大川,都是朝廷的土地。除非得到朝廷允可,否則的話,任何人也休想能夠據(jù)地稱王,把朝廷的土地當作私產(chǎn)經(jīng)營。誰敢有違,一律……殺無赦!”
程立這番話,聽在東方云和了花和尚等眾人耳中,簡直好似石破天驚,震撼得簡直無以復加。
正所謂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自古以來,武林中各家各派,很多都會占據(jù)名山大川,興門立派,以為千秋百世之基業(yè)。但這些占山立派的所作所為,顯而易見,是從來未曾得到過朝廷認可的。或者說,朝廷所認可的對象,往往和武林中的門派不是一回事。
以泰山為例。這里既是國家舉行封禪大典的所在,同時又是東岳天齊大帝(泰山府君)和碧霞元君的道場。所以朝廷自然會有所敕封。位于泰山南麓的東岳廟,就是受朝廷承認的道觀。里面的主持,同樣也有官身,領受朝廷俸祿的。
但立足于武林之中的泰山派,根據(jù)地卻不在東岳廟內(nèi),而在泰山上的乾元觀內(nèi)。玉鐘子就是乾元觀的觀主。
但玉鐘子并沒有官身。只是一名普通道士而已。當然,朝廷正式頒發(fā)的度牒,玉鐘子還是有的。
但乾元觀內(nèi)其他的道士,卻未必人人都有度牒,其中很有不少,都屬于野道士。還有一些,根本就是俗家人,不過穿上道袍混充道士罷了。像這樣一群人,居然自稱為泰山派,視自己為唯一能夠代表泰山的存在。站在朝廷的立場上看來,當然會覺得十分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