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jié)、會談
就在“佛羅倫薩美女”機組上的九人歡天喜地準備回家過圣誕節(jié)的時候,千里之外的德國首都柏林早已經(jīng)是深秋時節(jié).菩提樹大街上的黃葉被秋風卷起,微微在地上打著滾,天空透過半枯的樹枝露出頗顯陰郁的藍色。柏林火車站的站臺上,一個站臺和一條通道已被戒嚴,手持mp-40沖鋒槍的德國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幾輛國賓車隊的梅塞德斯奔馳牌轎車停在站臺邊,車前面站著一群身著黑色毛料西裝的納粹高官,其中站在正中間一位正是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他親自出現(xiàn)在這里,是為了迎接一位來自羅馬的高貴客人------------意大利領(lǐng)袖墨索里尼的乘龍快婿、意大利外交部長,加萊阿佐·齊亞諾伯爵閣下。
齊亞諾1903年3月19日出生于意大利里窩那的顯貴之家。他的父親科斯坦佐·齊亞諾即是卡布里伯爵,此人是墨索里尼的至交,同為意大利法西斯黨的締造者之一,是與墨索里尼共同策劃羅馬進軍的主要成員,法西斯黨獲得政權(quán)后此人還曾被指定為墨索里尼的繼承人。齊亞諾的老爹雖被意大利人民口口稱頌“永遠健康”,可惜卻病死在墨索里尼的前面,沒能接上墨索里尼的班。不過,此時的齊亞諾已經(jīng)憑借英俊的相貌和滿腹的才識,成為了墨索里尼的乘龍快婿,可以說是從一條快車道又竄上了另一條更好的快車道,一步也沒拉下。當然,如果有人想當然地以為齊亞諾只是個繡花枕頭一般的“官二代”,那么就大錯特錯了。
在原本的歷史面位上,從希特勒吞并奧地利起,齊亞諾經(jīng)過深思熟慮就認識到希特勒的擴張只會給意大利帶來的無窮的危險以及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可能。因此,他曾先后與里賓特洛甫和希特勒進行多吃次談判,以避免戰(zhàn)爭的發(fā)生,但都無濟于事。從這時起,齊亞諾就堅信德國人“正在拖著我們跟著他們一起去冒險”,因而極力勸阻墨索里尼過早參戰(zhàn)。而另一方面,他又積極配合墨索里尼對附近弱小國家的侵略,以壯大意大利的力量。
而在國內(nèi)的政治舞臺上,作為前交通大臣和前眾議院議長的兒子以及墨索里尼的女婿,齊亞諾也不免俗套地渴望追求權(quán)力,從1939年下半年,借助墨索里尼計劃對意大利法西斯黨和政府的各個部門作一定的調(diào)整。齊亞諾向墨索里尼積極進言,施加影響信,使墨索里尼接受他的意圖而更換大批黨政要員。謀求飛黃騰達的官僚朝齊亞諾蜂擁而至,通過各種渠道向他尋求各自向往的職位。一時間,齊亞諾權(quán)蓋朝野,進入其政治生涯的鼎盛時期。意大利新內(nèi)閣因而有“齊亞諾內(nèi)閣”之稱。
1940年6面對希特勒的勝利,墨索里尼再也忍耐不住,終于在11日下定決心,排除一切干擾向法國宣戰(zhàn)。此時,齊亞諾明白一切避免戰(zhàn)爭的言行已成多余,遂一反常態(tài)而主張參戰(zhàn),并以實際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戰(zhàn)斗決心和對墨索里尼的忠心。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位于羅馬的豪華外交部大樓,去擔任駐比薩的轟炸機中隊的指揮官并親自參與戰(zhàn)斗,最終成為基層將士擁戴的“土兵大臣”。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深入發(fā)展,意大利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齊亞諾厭戰(zhàn)情緒開始增長,對墨索里尼的離心傾向也日漸明顯。
而在盟軍登陸西西里的1943年,此人果斷與墨索里尼決裂,并積極參與策劃推翻墨索里尼統(tǒng)治的政變之中。1943年7月24日,法西斯最高委員會會議召開會議。委員們對墨索里尼進行猛烈抨擊后通過決議,要求恢復君主立憲制,要求把軍隊指揮權(quán)全部交還國王。齊亞諾對此投贊成票。
正是因為此人在歷史上的表現(xiàn),所以,在芒果穿越之后,一直對齊亞諾另眼相看,大力支持。認為此人絕不是什么夸夸其談的“官二代”或是“軟飯王”,而是真才實學和獨到眼光的國之棟梁。
隨著一聲汽笛,意大利政府的專列隆隆地駛進了柏林站,彌漫的ru白色蒸汽立刻擋住了里賓特洛甫的視線。片刻后,等列車停穩(wěn),霧氣消散,一隊人從車廂里出來。緊跟在幾位隨員身后的是一個高大英俊的年輕正緩步向他走來,這就是本次訪問柏林的意大利全權(quán)代表,現(xiàn)年36歲的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此人其貌英俊,笑容親切,看起來像個溫和的鄰家大男孩,但與他打過多次交道的里賓特洛甫深知,這人可是個不好對付的厲害角色。
齊亞諾已經(jīng)走近,里賓特洛甫在自己臉色堆出了職業(yè)外交官的笑容,迎上去就是一個擁抱,不等對方開口,雙方相互向?qū)Ψ綊伋隽藥拙鋰u寒問暖,如同一場老朋友的重逢,讓人感覺春風拂面。
“那么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會談?我親愛的部長閣下”結(jié)束了幾分鐘的寒暄后,齊亞諾開始切入主題,不等里賓特洛甫的回答,他又問了一句:“貴方何時安排我見你們的元首?”
“不知道貴方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如此匆忙地安排閣下代替貴國的領(lǐng)袖出席本次兩國元首間會商啊?”里賓特洛甫沒有回答齊亞諾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的確,對于意大利方面突然派出齊亞諾代替墨索里尼參加這次幾個月前就商量好的兩國元首級會談,德國方面感到的不僅僅是意外,這太不符合一般的外交禮節(jié)了。經(jīng)驗老道的里賓特洛甫已經(jīng)從里面聞到了詭異的味道。
按照原來的歷史面位,1940年下半年的希特勒認為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力量能夠改變大英帝國末日將至這一事實。英國已經(jīng)的的確確被擊敗,最后承認失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英國人也許不久就要認輸,因為英國的形勢正日漸惡化。當然,德國也歡迎及早結(jié)束戰(zhàn)斗,因為在任何情況下,仁慈的元首也不愿意犧牲不必要的生命。希特勒認為即使英國不在近期內(nèi)面對現(xiàn)實,承認失敗,那么他們來年也一定是要求和的。在英國本土,德國和意大利人正在日以繼夜地繼續(xù)轟炸英國人的城市、工業(yè)區(qū)。在大西洋上,德國和意大利人也將逐步充分利用其潛艇新戰(zhàn)術(shù)“狼群戰(zhàn)術(shù)”,使英國的生命線遭受嚴重的損失。希特勒認為,英國一定會由于這些日益加強的打擊而被迫放棄斗爭。而且根據(jù)潛伏在英國的間諜情報顯示,英國政府和軍方上層已顯然有某種不安的心情,有人正在為他們的帝國尋找另一條出路。希特勒和他大部分的將軍都認為英國人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了所謂的榮譽,茍延殘喘。至于有人一直擔心的那件事-----------英國企圖單獨或在美國的支持下,在歐洲大陸登陸反攻或采取其他軍事行動,是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徹底失敗的。這根本不是一個軍事問題。這一點,英國人還不了解,因為在大不列顛顯然還存在著某種思維的慣性----------------英吉利海峽已經(jīng)保護英國人太久太久,以至于讓固執(zhí)的英國人忽視了現(xiàn)代軍事技術(shù)的發(fā)展成就。再則,這個國家是由一個名叫丘吉爾的瘋子領(lǐng)導的,此人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是外行,看看他的履歷表,每到關(guān)鍵時刻都徹底失敗,這一次還是注定要失敗。再說,軸心國國家已經(jīng)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在歐洲壓倒英國。曾經(jīng)的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法國已戰(zhàn)敗,而且正為其阻擋德意志的偉大復興付出代價。因此,此時希特勒所考慮的,不是如何打贏和英國人的戰(zhàn)爭,而是將目光放地更長遠一些。希特勒認為該是為千年帝國的發(fā)展,考慮如何獲得東方生存空間的時候了。其實,早在9月份時,,他的陸軍參謀部就開始著手制訂具體的行動計劃。
而在芒果的面位上,意大利人橫掃地中海,并積極投身對英國本土的轟炸和大西洋的封鎖。這雖然依舊沒有幫助軸心國成功登陸英國本土,但也至少使得距離這個目標的變得更加可行。對于,元首熱衷的入侵蘇聯(lián),獲得東方生存空間,芒果并不感興趣。芒果關(guān)心地是何時登陸英國本土,迫使英國政府投降或是流亡加拿大。在他看來,一道一百多公里的英吉利海峽不能帶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只有和敵人隔著一個大西洋,才能讓他安心入眠。
所以,為了說服希特勒在登陸英國之前,放棄對蘇開戰(zhàn),芒果幾個月早早前就約了希特勒,在柏林見上一面。可是現(xiàn)在,他自己卻不來了,這未免也太出人意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