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巡店
1986年,2月13日,大年初五。
這一天是周四,也是春節(jié)公假過后京城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天。
早上,寧衛(wèi)民去皮爾卡頓華夏總部報道點了個卯。
他先跟同事們打了個招呼,給大家分發(fā)了點東京土特產(chǎn)。
然后走進宋華桂的辦公室,為了完善法律手續(xù),又簽了有關(guān)旅行拉桿箱的海外代理合同。
再后,就沒在公司多待,而是熘達出來了。
搭乘已經(jīng)錯過上班高峰,不再擁擠的公共汽車,直奔天橋商場而來。
不為別的,一是寧衛(wèi)民不耐煩應(yīng)酬。
他想躲開沙經(jīng)理那幫子人,實在懶得跟他們再有糾葛,否則一定會談郵票炒作的事兒。
二是怕自己在公司跟那些人打得火熱,會影響鄒國棟的權(quán)威,不利于公司的正常運作。
三是他也惦記著自己最大的私產(chǎn),想去巡店。
就算是一次抽不冷子的突擊檢查吧,他也確實想看看殷悅把自己的三家店鋪管理的怎么樣。
到底是不是真像她電話里說過的似的,一切都好,足能讓自己放心。
結(jié)果沒想到去了之后,所見所聞還真是讓人驚喜。
別的不說,天橋百貨商場的興隆程度就遠超寧衛(wèi)民的想象。
要按理說啊,年后第一天上班的工作日,大多數(shù)人是沒什么心思逛街購物的,尤其是沒心思買衣服。xしēωēй.coΜ
既然該買的年前都買了,當下應(yīng)該是服裝銷售的澹季才是。
可沒想到,寧衛(wèi)民來到天橋百貨商場門口一看,居然不比尋常,這里還挺熱鬧。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光看大門口用鐵欄圍起來的存車處里,自行車的數(shù)目就多極了。
起碼停了有七八百輛,并不比王府井百貨大樓門口的車輛少。
尤其還有好幾輛汽車,好幾輛摩托車也停在大門口,這一下就把商場的檔次提起來了。
不為別的,這年頭機動車都是權(quán)力和財力的象征啊。
由此可知,來這兒買東西的主,是有一定的達官顯貴和先富起來的階層的。
就算這些高端顧客的數(shù)量沒有光顧百貨大樓和友誼商店那么多,但也算是不錯了。
足以把天橋百貨商場的地位,抬到能與西單商場和東安市場媲美的程度。
這也就是說,天橋百貨商場已經(jīng)憑借高檔服裝和高級面料為主營商品充分獲得了京城各階層的認可,一舉成為京城百貨商場里的第二梯隊了。
接下來等到進入商場之后,寧衛(wèi)民更沒想到,位于商場一層的六家服裝品牌專營店,家家的人氣都是相當旺啊。
才開門那么些時候,幾乎每家店里就都有不少顧客在逛了。
而且必須要說明的是,雖然這個時間段,大部分有正式工作的人都在上班呢。
這時候能來逛商場的顧客,大多數(shù)人,不是老頭老太太,就是放寒假的學生。
可能消費能力并不是很強。
可一眼看去,幾乎每家店鋪的收銀臺前都有人在交錢付款。
尤其皮爾卡頓的折扣尾貨店,不但顧客最多,排隊付款的人也最多。
竟然有八九個人在排隊,而且還真不少拿東西。
看樣子,憑舉止,聽口音,可以斷定多數(shù)都是打外地來京的旅客。
這只能說是名聲在外的好處了。
看來《新聞聯(lián)播》后面的廣告的確沒有白做,品牌的力量也真的無比強大。
才會讓這些外地的旅客這么趨之若鶩,專門跑到這兒來花錢。
說白了,這些人其實和三十年后那些打著“飛的”出國爆買的主兒,還真沒多大的區(qū)別。
不過話說回來了,再好好轉(zhuǎn)轉(zhuǎn),再仔細看看,就連寧衛(wèi)民也不能不承認。
在他出國之后,原本由他鋪建好的店鋪模式和經(jīng)營上又有了不少的變化,可以說被人給發(fā)揚光大了。
真實情況,其實遠比殷悅說的還好。
如果這些都是殷悅一個人促成的話,那她實在太謙虛了。
也就難怪顧客們抵不過這里擺出來的迷魂障眼大法,不知不覺沉溺在這里讓人舒心購物環(huán)境中,心甘情愿地就把兜里的鈔票給掏出來了。
怎么回事?。?br/>
首先說這店面就不一樣。
盡管大體上還延續(xù)了寧衛(wèi)民親手操持的模式,可細節(jié)上又有許多不同。
別的不說,燈光更亮了。
最初開店時的燈光,寧衛(wèi)民照搬了壇宮飯莊的經(jīng)驗,更注重照明的情調(diào)和層次。
可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些地方,燈光亮度不夠。
其實開餐廳和開服裝店還是有區(qū)別的,服裝店的燈光亮度最好比餐廳更亮些,而且需要考慮聚焦問題。
否則容易產(chǎn)生一種衰敗感,對于眼神不太好的顧客也不友好。
而現(xiàn)在寧衛(wèi)民看到的六家店鋪,因為都加裝了燈光,就解決了曾經(jīng)的不足。
尤其加裝的還是那種有滑軌,多數(shù)用于博古館的專業(yè)展覽燈具。
不但照明效果好,還能根據(jù)實際需要移動調(diào)整,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當然,燈具的價錢和電費確實花費不老少,增加了經(jīng)營成本。
可問題是開店的首要目標是賺錢,不是省錢。
燈光亮度與檔次是正相關(guān),這錢花得值啊,顯然能提升顧客直觀感受。
那么對于這一點,寧衛(wèi)民首先就得點贊。
除此之外,店里新增添的宣傳海報也很提氣。
無論為皮爾卡頓代言的阿蘭-德龍和凱瑟琳-德納芙,還是為香榭麗舍代言的張嬙。
兩家店鋪都是用照片沖洗和拼貼的方式,把專業(yè)攝影師他們拍攝廣告圖片表在木板上,然后再安裝在店里的墻體和櫥窗里的。
這年頭還沒有噴繪機呢,大街上的巨幅廣告全是靠美工一筆一筆畫上去的。
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很難有機會見到這么大幅的真人圖片。
尤其廣告上全都是當下共和國年輕人熟悉且喜歡的大明星,那視覺沖擊力可真是杠杠的,足以令普通人目瞪口呆,感到震撼了。
那么很顯然,店里有宣傳海報就是和沒有不一樣。
店鋪這么火,自然也離不開這些圖片廣告的促銷作用。但更絕的是,即便沒花錢請明星拍廣告的店鋪也不缺少明星效應(yīng),照樣有吸引顧客眼球的宣傳海報。
起碼另外兩家屬于寧衛(wèi)民個人的服裝品牌店是就這樣的。
像賣運動服的“國風”就用了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體操隊李寧和樓云賽場奪冠的照片。
賣男裝的“花花公子”則用了劉文正、張國榮和周潤發(fā)的照片。
而且無一例外還全都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這件事不用問,寧衛(wèi)民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殷悅的主意。
他都能猜得出來,大概是這丫頭現(xiàn)學現(xiàn)用,從皮爾卡頓和香榭麗舍借鑒過來的點子。
雖然說起來確實侵犯了人家肖像權(quán),可問題是這年頭的共和國哪有什么肖像權(quán)和代言人概念???
京城的發(fā)廊里,所有影視明星的照片都隨便貼,又有誰說過一句“不行”啦。
說句不好聽的,以國內(nèi)目前的現(xiàn)狀,談什么維護肖像權(quán)和知識產(chǎn)權(quán)完全就是白日做夢。何況如今皮爾卡頓和金利來的假貨已經(jīng)從南方冒頭了,連寧衛(wèi)民自己都對這種事兒沒轍。
他就不信,是李寧和樓云知道這事兒會告他侵犯了個人肖像權(quán)?還是那三位港臺明星能跑到大陸找他索賠來?
這就是明目張膽的蹭流量,簡直不要太爽啊!
寧衛(wèi)民免不了也得為殷悅喝一聲彩。
至于他自己之所以大撒巴掌,肯花十萬要張嬙為自己拍廣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是他人品好,純粹是因為他音樂專輯上撈到太多,不再吐點好處給張嬙有點不好意思罷了。
而且這樣變相給予的方式還有額外好處。
既不會讓張嬙太過膨脹,又能穩(wěn)定其心,覺得跟自己干機會更多。
這叫刁買人心。
當然了,即使說到這里,這些還不是這六家店鋪全部的經(jīng)營亮點呢。
六家店鋪里為顧客免費提供可以借用的量尺,還有服務(wù)人員頗為恭敬熱情的迎賓待客態(tài)度,以及產(chǎn)品陳列主次分明,貨架總能及時得到整理。
無不證明了這些店鋪的經(jīng)營管理水平在國內(nèi)首屈一指,遠超國內(nèi)同行。
最后還有一條是寧衛(wèi)民也沒能想到的,他必須得挑大拇哥好好夸一夸的。
那就是煤市街街道縫紉社居然入駐了天橋百貨商場,利用商場一層中心的位置增加了零活加工部。
在寧衛(wèi)民的眼中,那六家品牌授權(quán)的“高檔時裝加工”的招牌下,不但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仰頭看著懸掛的彩色電視機的顧客排隊等加工現(xiàn)象。
而且還有不少在樓上買了面料的顧客,下來后跑到這里排隊,要求量體裁衣做衣服的。
這也就等于是說,天橋百貨商場居然有了服裝定制業(yè)務(wù)。
不但填補了服裝成衣銷售在尺寸上的弊病,也順便解決了沒有售后服務(wù)的短板。
眼瞅著街道縫紉社在商場搭建了玻璃墻面隔斷的加工區(qū),竟然擺開了二十臺縫紉機。
寧衛(wèi)民就能知道這項額外的服務(wù),多受顧客們的歡迎了。
這毫無疑問是良性循環(huán),是彼此成全的聯(lián)手合作啊。
常言道,三分貨,七分賣。
寧衛(wèi)民最清楚不過了,他的服裝于款式上的優(yōu)勢只是暫時性的。
而且因為價格較高,也無形中讓這方面的優(yōu)勢遜色了不少。
再加上隨著服裝消費市場突飛勐進,日后注定從海外進入內(nèi)地的服裝品牌越來越多,那么貨品也就會越來越?jīng)]有可比性。
最終可比性在哪里?
只有兩個字——服務(wù)。
而他親眼所見的這一切,無不大大增加了麾下專營店的性價比,有效降低了價格高的副總用,會給顧客帶來“專營店果然不一樣”,“貴有貴的道理”這樣的心里感覺。
所以如果說這也是殷悅的主意,那可真是下了一步妙棋。
只能說這丫頭過去一直都是大材小用了,她太懂服裝行業(yè)了,居然是個極有商業(yè)天賦的人呢。
帶著滿心的欣喜,寧衛(wèi)民開始跟店員打聽殷悅的蹤跡,想問問殷悅到底去哪兒了,今天還來不來上班。
結(jié)果沒想到,這一問又問出了一個意外來,殷悅居然混成有辦公室的主兒了。
在天橋百貨商場地下二層的庫房區(qū),商場方居然騰出一個小間兒,給她整了一個私人的小辦公室出來。
寧衛(wèi)民自己走下去找人,途中還被人攔了兩次。
多虧身上帶著名片,亮出了皮爾卡頓公司經(jīng)理的身份,才被放行。
而等到找到地方后,寧衛(wèi)民一進門就笑了,因為里面還真挺像那么回事的。
面積雖然不大,只有十幾平米,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沙發(fā),有茶幾,有放著茶葉、咖啡和不銹鋼暖水壺的酒柜。
在兩張對在一起的寫字臺上,除了辦公用品還有電話。
其后靠墻的位置,還各自擺著兩排木頭的文件柜。
其中一張寫字臺的后面,正坐著身穿皮爾卡頓女款西服套裝的殷悅。
只不過她一手圓珠筆,一手計算器,皺著眉頭還在干活。
明明知道有人敲門進來,可連頭都沒抬。
只是嘴里說著,“店里又有什么事兒???不急的話,請等我一下,讓我先把這點賬目算完……”
寧衛(wèi)民心知肚明自己是被殷悅給當成下屬了。
他也不言語,就那么含笑看著殷悅專心致志地忙碌著。
直至幾分鐘后,殷悅算完了那緊要的賬目,她才終于抬頭看見了一直站著等待的寧衛(wèi)民。
不用說,老板的驟然出現(xiàn),無疑把殷悅嚇了一跳,她幾乎是蹦起來的。
但戲劇性的場面導致的一愣之后,她更多表現(xiàn)出來的還是欣喜的情緒。
“寧總,怎么不打個電話告訴我你要來。快,快,快請坐……“
“叫哥,又沒外人,總什么總……”
先逗了一句悶子,寧衛(wèi)民這才走到沙發(fā),不緊不慢地笑著坐下。
“我呀,想給你個驚喜,再說了,我也不知道您是有私人辦公室的人了。你的電話還沒給過我啊……”
這讓殷悅臉上有了紅暈,不大好意思的說,“對不起啊,寧哥,瞧我這腦子,我也是元旦前后才搬進來的。那段時間還特別忙。這事忘了跟您說了。那我現(xiàn)在寫給你?!?br/>
“哈哈,好好。我也是為你高興啊。別說,你這丫頭還真有點白骨精的意思了。”
“什么白骨精?”殷悅睜大了眼睛。“您在笑話我變瘦了嗎?”
寧衛(wèi)民本是隨口帶出來,這才意識到殷悅可不知道這個梗,趕緊解釋。
“嗨,沒有沒有。你想岔了,我說的白骨精,就是白領(lǐng)、骨干、精英的簡稱?!?br/>
如此,誤會釋清,殷悅莞兒一笑,這才把寫完的電話號碼交給了寧衛(wèi)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