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柱國龍虎上將軍!
大元皇朝自太宗皇帝后,對姜國屢戰(zhàn)屢敗,但是過去數百年了,期間還是打了不少勝仗的,也由此誕生了為數不少的猛將、名將,比如得勝侯,他之所以得了這個封爵,就是他曾兩次擊敗姜人,盡管斬獲不算很多,但都是實打實的勝仗,而且就發(fā)生在承德帝本朝,此外他還多次平定叛亂,對皇帝忠心不二,故而封侯,爵名“得勝”。
但是得封“上將軍”的,整個元國歷史上也就十余人,至于“龍虎上將軍”,太祖高皇帝開國時曾先后封過二人,自那以后,第三位“龍虎上將軍”直到承德帝的前朝:繼德帝一朝才誕生,被封爵之人名叫顏郡。
此后數年,顏郡又立下潑天大功,繼德帝無以酬功,只得在他封號前加了“柱國”二字,以示其武功史上無雙,大元皇朝的第一位“柱國龍虎上將軍”橫空出世!
此后這位“柱國龍虎上將軍”便被閑置了,過上了富貴閑人的幸福生活。
沒辦法,用不起啊!
武人爵至上將軍就已經到頂了,更何況前面還加了“柱國”、“龍虎”這樣驚世駭俗的封號。
皇帝不敢用,滿朝文武不愿用,誰情愿在自家頭上再多供著個爹啊,眼前供著皇帝就已經很難了!
關鍵是這人沒有子嗣。旁人功勞太大了還可以封妻蔭子,他卻無妻無子,近百年來都是獨自一個過活。
此人是內侍出身!
說來便是傳奇:一個窮家破戶的鄉(xiāng)下小子,因家中實在過不下去了,被他爹給閹了送進宮中,為的是省下那份口糧來養(yǎng)活弟妹。
這個窮小子進宮后做了打雜的小太監(jiān),因為人生得高大白凈,被選在了御書房當差。
在旁人眼里,這位小內侍的一生大抵如下:用心做事,殷勤討好上司然后做個有品級的小太監(jiān),竭力討好皇家的某位貴人,從而做上管事太監(jiān)。當然其間因為得罪了貴人或者某位大太監(jiān),被無聲無息地弄死,從此湮滅于世間,這種可能性也很不小的。
沒有任何背景的小內侍的一生九成九都是這般。
然而對于顏郡這位小內侍,老天爺的安排卻有些不同。
某一日,某位貴人在某處隨意拋棄了一本兵書,恰巧被顏郡撿到。那本兵書上其實沒有講到什么真東西,卻被小內侍顏郡視為至寶,他從此日夜鉆研,并就此迷上了軍事。
他開始瘋狂地收集一切能弄到的兵書,想方設法混進政事堂當差,為的是能親耳聽到朝堂大佬們談論兵事。他喜歡觀察天文、地理,并在腦子里想象若是此時此地我用兵該當如何如何。沒事的時候他喜歡在地上寫寫畫畫,都是些偷學到的兵法、陣圖。
有一次因為偷學兵書被捉到,管事的大太監(jiān)平日里從沒得過他半文錢的好處,也不曾見他來奉承討好過半次,這等不諳世事的蠻子豈能饒過!于是痛下死手懲治。WwW.ΧLwEй.coΜ
恰被繼德帝遇上!
這只能說是天意了,繼德皇帝幾乎從不去內侍們的管事房的,偏偏那天去了!
皇帝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不禁心中一動。
原來那幾年姜人攻勢正急,元國屢次兵敗,皇帝正感嘆朝中無大將之才,當時便著羽林衛(wèi)中通曉軍事的都統(tǒng)來考校這個小內侍,結果小內侍的一番言論令皇帝和都統(tǒng)刮目相看,皇帝便把他弄進羽林衛(wèi)中做了一個伍長。
又一年,皇帝還記得這個小內侍出身的伍長,便把他調入邊軍。從此這位小內侍顏郡在軍中大放異彩,練兵、統(tǒng)兵、作戰(zhàn)無不秀出同儕。
此后的數十年里,他對姜人和星月國作戰(zhàn)從未敗過,其中有一次元國幾乎滅國,還是依賴他擊退姜人的百萬大軍,硬生生把國家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他的官階從伍長、什長、佰長一路飆升,衛(wèi)指揮使,都指揮使,偏將軍,征東將軍,鎮(zhèn)國將軍,上將軍......
他自身也從一介凡夫俗子變成煉氣期,筑基期直至金丹期修士。
他是一個軍神般的存在,他神奇的過往被整個中州的父親們拿來教訓、激勵自家那不成器的劣子......
司馬端看到上將軍那張木然的臉孔,腦中飛快地掠過他那驚世駭俗的生平,心中無限感慨。
從前的上將軍不是這樣的,那時的他也被閑置,卻常常有軍中的將領前來求教,他與那些年青的后輩談論兵事,興致勃勃,神采飛揚,那還是先帝繼德皇帝在位時。
自打承德帝李欽武繼位,來上將軍府的人就明顯少了,最終至完全沒人來了。這位柱國龍虎上將軍從此閉門不出,據說他話語也很少了,每日在府中只是飲酒,朝中也幾乎沒有了他的消息。
直到這兩年,柱國龍虎上將軍的名號才漸漸的被人提起,后來,每當朝堂上有國事不決時也有人會說到他,雖然承德帝從不理會這個名字,但終究也沒有阻止人談論他。
因為姜人來了!
姜人迫不及待、毫無掩飾的進入了星月國和元國的青州!
國事急矣!
“陛下怎么說?”得勝侯張懷亮詢問丞相,眼睛卻是望著上將軍顏郡。
司馬端把皇帝對星月國和青州的布置說了。
“陛下英明!”得勝侯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
司馬端不禁苦笑!
他的這絲苦笑被面無表情的上將軍敏銳地捕捉到,這位上將軍冷冷的說道:“這可不像陛下的行事,陛下行事何時這般大氣、這般撥開迷霧直指本心啦!他是被誰被說動了吧!”
“上將軍慎言!”得勝侯是承德帝的鐵桿,自不會允許有人非議皇帝,尤其是自己當面。
上將軍顏郡嘿嘿冷笑。
得勝侯望著丞相:“果然是有人說動了陛下?是誰?莫非便是丞相?”
司馬端不欲在背后議論皇帝,但眼前的這兩個人,乃是元國第一位和第二位名將,往后數年可以說元國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里,便苦笑道:“是太子殿下!”
上將軍哂笑了一下,感嘆道:“果然,陛下還是那個陛下!”
得勝侯的地位、名望都遠遜于上將軍,但還是瞪了他一眼。
上將軍也不以為意,自顧嘆息道:“太子是個好太子呀,再過些年,定然是一位古今少有的明君!卻不知老天爺給不給元國這個時間。”
對于太子,司馬端和張懷亮自然也是贊許有加的,不過他們可不比上將軍的隨意,他們出言要謹慎得多。
“過幾日本侯就要奉旨去坐鎮(zhèn)星月國了,今晚特來向上將軍請教!還望上將軍不吝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