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官道開始
一早飯后,晴雯服侍賈琮穿衣,香菱一手掛了生麻、斷處不輯邊的孝衣,提起來道:“這件穿里邊,還是穿外邊?”
“當(dāng)然得穿里邊,穿外邊去翰林院,還不讓人笑死了。”晴雯讓賈琮伸手?jǐn)[成一字型套上,前前后后打量一番,賈琮一副清秀臉,眉毛濃黑,富貴相的大耳,器宇不凡。
中衣和官服之間加了件孝服,補(bǔ)子官服做了兩件,一件用苧絲,一件用紗羅絹,頭上的官帽,鐵絲為框,外蒙烏紗,冠后豎兩翅,正前方隆起,以金線壓出兩道山梁。
袖寬三尺,袍角及履,足登皂靴,六品青袍配一條青革帶,好一個年輕后生,賈琮雙手向后一背:“怎么樣?各位,有沒有官威?”
晴雯回神笑道:“就是小了點(diǎn),不像二老爺那樣,不茍言笑,而且你又沒胡子。”
賈琮現(xiàn)在還沒有胡須,蓄不起來,傳說張居正有很長的胡須,就像大門上貼的門神關(guān)云長,古人以此為美,賈琮真不能欣賞,胡子那么長,吃飯、親嘴,不是很麻煩嗎?古今的審美觀差異很大啊,傳聞張居正和太后關(guān)系曖昧,那長胡子估計(jì)為他加了不少分。不過楚王愛好細(xì)腰,對女人細(xì)腰的審美觀,幾千年未變。
“這套孝服真麻煩,看著不雅觀。”賈琮摸摸生麻輯邊,賈敬死了,他這個堂侄子還必須守孝,可他從沒去過玄真觀,也沒見過賈敬。
“在五服之內(nèi),你逃不了的。還好我朝只有父母才丁憂,其他人不必居喪,按你說的,你要是不穿給人家看,被那個什么御史瞧見,還不參你一本了?”晴雯奉茶:“多不劃算。”
盡管賈敬是空門中人,可五服之內(nèi),必須服喪。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兒子五代,無論直系旁系,無論男女妻妾,都屬于五服,一個家族,五服之后,才允許通婚。
五服制度是從儒家教條托化出來的,具體表現(xiàn)在守孝上面,古代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全部遵守這個制度。從重到輕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堂侄為堂伯叔,著齊衰服,服期三個月。
若是父母死,未嫁女、兒子需著第一等斬衰服,守孝三年,實(shí)際二十七個月,林黛玉沒為林如海守孝,是她身體原因。
至今五服只能找到三服了,五服的前提必須有妻妾、嫡庶,同父同母為一服,如賈赦、賈政,同父不同母為二服,如賈璉與賈琮、賈寶玉與賈環(huán),同祖父為三服,如賈璉、賈寶玉,同曾祖父為四服,如賈政、賈敬,同高祖父為五服。
“老太妃薨了,一年不準(zhǔn)唱戲,三月不準(zhǔn)婚嫁,琮爺守家孝三個月,也是一樣的,萬幸并不影響你離任,好不容易中了個狀元,正好給你過過癮。”香菱梳著齊眉劉海,小妮子頭發(fā)還沒盤起。
“好了,本官要上任了。”賈琮心滿意足地與倆丫鬟告別,出了院門,一頂青幔小轎已經(jīng)備好,停在門口,兩個轎夫在側(cè),賈琮道:“他們從哪兒調(diào)過來?”
“大老爺那邊撥過來的。”孫福答道。
轎夫也要付銀,不過賈琮沒多問,這些事情晴雯應(yīng)該會處理好。
兩個丫頭折回屋子,晴雯杏眼仔細(xì)看看香菱乖巧婀娜的模樣,眉心那顆胭脂痣更增嫵媚,心里真覺得有點(diǎn)不舒服,不過先來后到,香菱在他心中的位置,應(yīng)該不及自己,她拿一套裙子放在薰籠上熏香,“我恍惚聽見有婆子說,二姑娘要議親了。”
“那你怎么不告訴他?”香菱道。
“你知道我性子急,不會說話,總是要姐姐嫁了,弟弟再娶,姐姐未嫁,他娶正妻過門,怎么合適呢。”
香菱秀美微揚(yáng),神色認(rèn)真地道:“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如今府里的姑娘,二姑娘年紀(jì)最大,她要嫁人,琮爺也無法,就不知另一邊是誰?”
“是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擋也擋不住……”晴雯打哈欠:“聽說是一個姓孫的武職,大老爺欠了他五千兩,要拿二姑娘去還呢。”
香菱抿嘴不言:“我去澆花喂鳥。”
“你這樣伺候得小心,來日進(jìn)來一個主母,不怕夾在中間受氣?通房丫頭,既要得主公的心,又要得主母的心,真真難難。”
香菱回頭,想了想道:“晴雯姐姐,我們又能怎么樣呢?我沒想過那些。跟你說實(shí)話,幾年前在金陵,那位馮家的公子,本來要買我回家做妻的,我原本以為,從此終身有靠,得脫苦海,喜極而泣了呢,誰想到……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棵扁擔(dān)挑著走,平民女子嫁人,還允許鳳冠霞帔,我們這樣的,不及煙花女子嫁人,煙花女子好歹在夜里悄行,也是有大紅的花花轎子,不過沒有那對龍鳳燭罷了。”
“你這個呆人,真能說。”晴雯咯咯一笑,“到如今,方才明白當(dāng)初讀寫的字,浮生若夢啊……好歹琮爺是個沒脾氣的主子,其實(shí)我不大甘心,又不能說給他聽,不過跟你講兩句,你倒是早就認(rèn)命了。”
香菱低嘆道:“命是天注定的,求不來。”
……
坐在轎中軟墊上,會享受的人,轎子還有冰窖拿出來的冰塊,但這個六品小轎好像沒有安排這待遇。
賈琮掀開轎簾,卯時之前便已市肆如煙,人流涌動,坊間胡同就像江南的巷弄,胡同、巷弄并無差別,這些街旁側(cè)道里面,規(guī)定距離設(shè)柵欄,安總甲,置坊長,柵欄之內(nèi)往往有小牢房,以便保甲治安。
正陽門之前停轎,京城遍地都是官,紅色,藍(lán)色,青色,冠蓋滿京華,賈琮低調(diào)地把轎子停在靠墻偏僻處,孫福龍傲天在外等候,他遞牌子進(jìn)了城門,比較長的城洞過道。
進(jìn)了西江米巷,一直往東走,途經(jīng)禮部、太醫(yī)院衙門口,鑾儀衛(wèi)、太常寺和三法司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衙門在西邊,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鴻臚寺、太醫(yī)院、欽天監(jiān)、翰林院各衙門在東邊,其中翰林院位于最東北。
賈琮進(jìn)翰林院登瀛門,兼理掌院學(xué)士的汪應(yīng)元點(diǎn)了卯,幾十名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等全部到齊,賈琮只見有內(nèi)堂五楹,堂西為讀講廳,東為編修廳,左廊圍門內(nèi)為狀元廳,占地甚廣,寬敞恢宏。
【注釋:因?yàn)椴r加重,力不從心,寫得不理想,有點(diǎn)堅(jiān)持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