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永和十四年十月
皇后殿下先是召了殿下去長春宮,后說了太子妾之事,殿下并未多言,只說:“母后做主便好,兒媳并不介意太子妾。”
“只是辛苦你了。”皇后殿下賞了不少東西,許是對殿下的補償。
當天晚膳,太子殿下提起太子妾:“母后往我這兒塞的人你看著安排住處,我不過問,母后會給位份,你依著位份來,那些宮人都是知道的。”
“宇哥哥不對她們好奇?”殿下隨口一問。
“我對她們沒興趣,好生待著便是無事,東宮自會讓她們過得舒坦,多的便是沒了。”太子殿下如此表態(tài)。
殿下不再說太子妾,轉(zhuǎn)而聊起別的。
次日,樂安縣主來了。
“聽說皇后殿下給太子堂哥納的人定下了?”樂安縣主小心地問。
“是,下月便入東宮。”殿下也不太在意,
“有聽說是哪些人嗎?”
“母后同我提過,知道是哪家的,怎么?”
“其中一個我聽到了些消息。”樂安縣主小聲道。
“嗯?”殿下等著樂安縣主繼續(xù)說。
樂安縣主讓除我之外的宮人走遠些,才道:“是皇后殿下娘家的,這皇后殿下歷來對她的娘家不冷不熱,甚至說的上是毫不關(guān)心。這是皇后殿下選太子妾時,那邊硬塞的,皇后殿下本不想選她,架不住那邊折騰,才應下了,說是只給了正五品承徽之位。”
“承徽?那邊不折騰了?”看來皇后殿下是真不喜自己娘家。
樂安縣主笑了笑,道:“哈哈……皇后殿下說最高就是承徽,不然就不要進東宮,那邊許是知道再鬧皇后殿下真的會不留情面,也就消停了。”
“當年慕容家確實有些……”殿下沒有繼續(xù),只給了樂安縣主一個眼神,樂安縣主也是心領神會,喝了口茶。
永和十四年十一月初二
太子妾進了東宮。
當日太子殿下還是來了崇慶宮。
翌日,太子妾前來拜見殿下。
殿下坐于崇慶殿正殿,三位太子妾行大禮。
最前面的是個英氣女子。“良娣魏氏參見太子妃殿下。”魏良娣,名鈴,出生將門世家,嫡女。
中間的容貌明艷,有些嬌滴滴的。“承徽慕容氏參見太子妃殿下。”慕容承徽,名嫣,是皇后殿下娘家人,是皇后殿下父親嫡兄嫡次子的嫡女。
最后的便是白小姐。“昭訓白氏參見太子妃殿下。”白昭訓的父親最近剛當上正六品太醫(yī)院院判。
三人行完禮等著殿下發(fā)話。
“賜坐。”
三人正坐在兩旁。
“這入了東宮,自是要好好侍奉太子殿下,切不可爭風吃醋做出什么笑話來,若是做錯事,孤自是會罰你們……往后便好生在東宮過日子,可別被迷花了眼,被罰事小,丟了命就得不償失了……”殿下明明剛過十三,卻要對著這三個年歲更大的說著這些話。
殿下提點完,下面三人皆行禮道:“妾謹記太子妃殿下教誨!”
午后,白昭訓前來,身后跟著茯苓。
殿下正坐在亭中下棋。
白昭訓行禮道:“妾見過太子妃殿下。”
“你來了。”殿下指了指旁邊。白昭訓向后退了些坐下。
殿下看著也沒說什么,執(zhí)起一枚白棋放入棋盤。
如云端上茶水,又退下。
白昭訓摸著茶杯道:“妾還有幾分不真實感,也是半點未想過這樣。”
“世事如此,由不得你。”殿下又放入一枚黑棋。
“這般看,曾今說起的都未實現(xiàn)……”白昭訓喝了口茶。
“往后更意外的事怕是更意外,更多,現(xiàn)下的都不算什么。”殿下想了想,將手里的白棋放回棋盒。
“殿下倒是看得開。”白昭訓笑著道。
“你也別同我生分了,你入這東宮又不是你自愿的,無非皇后殿下看上你哪兒了,覺得你不錯,合適太子殿下,便讓你來了。既是進來了,便好好的,別傷了我們多年的情誼。”殿下是知道白昭訓心里的不安。
白昭訓這才稍稍有些心安。“知道這個消息我都不知該怎么面對你,拜見你時我都心下忐忑,糾結(jié)得不行,這個時候才來尋你。”
殿下輕笑一聲。“這么多年,我是知道你是什么樣兒的,怎么會怨你?我尚且做不得主,你自是更不能了。”
白昭訓跟著笑。“看來是我多思了。”
“對了,何姐姐五月生了,殿下當是知道吧。”白昭訓喝著茶。
“嗯,八月十二收到的信,但八月十三才看著信,寄到鳳府的,估計是沒算好時間,或是路途上耽擱了。”
“就怕是生得艱難,又不愿說與我們……”
殿下仔細想著。“有可能,五月二十六生的,若是順利,再遲六月初便能寫信,七月底便能到京城,算算最少拖了半月。”
“看看回信寫的是什么,再問問。”已是十一月,上次殿下寫的信應是到了何小姐手里,年底前殿下應該就能收到何小姐的回信。
“也好,希望她無事。”
后來白昭訓來時若是太子殿下在,她便不進來,若是在時,太子殿下來了,她會告辭離開。
永和十四年十一月十二
樂安縣主十六歲生辰,殿下送了樂安縣主一對珠釵。
“你的婚事還未定下?”殿下問。
“皇后殿下有問過我,我還不是很想嫁。”樂安縣主翻看著禮物。
“那就是有人選了?”殿下又問。
“有啊,好像是去年的狀元,我都沒見過,聽說比我大十歲,家世清白,父母皆逝,也無兄弟姐妹,說是他父母留下不少家產(chǎn),這才能繼續(xù)讀書。因父母逝去才晚些科考,也正因如此得了狀元。現(xiàn)在是正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聽說還未成親。”樂安縣主讓宮人將禮物收下去,坐在殿下旁邊。
“就你說的這些聽來也是不錯的。”殿下將點心挪到樂安縣主前邊兒。
樂安縣主拿起一塊,咬了一口。“還不想嫁。”
殿下笑著道:“自是可以,宮里養(yǎng)你這位縣主還是養(yǎng)得起的。”
永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
鳳府傳來少夫人有孕了。
殿下去尋太子殿下。“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行禮。“想來太子殿下應當是知道我二嫂有孕了,我想去看看。”
太子殿下合上折子,放下筆。“自是可以,等等我讓胡杉去庫里挑些東西,你一并帶去,下回若是想去,差人說一聲便可,若是回得晚了,也說一聲。”
“多謝宇哥哥!”
翌日,殿下帶上賀禮去鳳府。
跟著來的除我還有如云、如風、四個侍衛(wèi)。
夫人和少夫人迎接殿下。
“見過太子妃殿下。”
“娘和嫂嫂不必多禮,先進去吧。”殿下扶起夫人和少夫人。如云和如風將賀禮拿下馬車,跟在后面。
坐在后廳,殿下看了眼少夫人的肚子,問:“二嫂這是幾個月了?”
少夫人含笑道:“兩個多月。”
“吐得厲害嗎?”
“還好,倒比想象中好上不少。”少夫人回答著。
“那便好。”殿下讓如云如風將賀禮拿上來。“這些是太子殿下送的,這些是我的,應當是用得上。”
“多謝太子妃殿下。”少夫人起身行禮。
殿下趕緊扶著。“不必這般,后面我會常來看看,嫂嫂有著身孕不用萬事都行禮。嫂嫂現(xiàn)在就是好好地養(yǎng)身子,這可是二哥的第一個孩子,馬虎不得。”
“太子妃殿下成長了不少。”夫人雙眼微紅,眼眶蓄起了淚珠子。
殿下走到夫人身邊靠著夫人。“娘不要落淚珠子,女兒還是同以前一樣的,半點未變。”
夫人落淚因是想著殿下這個年紀本不是這樣,殿下就像是被逼迫著成長,夫人心里難受。
晚些時候,大小姐也來了,只帶著小小姐。
“鈺兒怎的沒來。”殿下讓小小姐到她身旁。我解下小小姐的斗篷,如風拿去放好。
“跟著他爹爹去看鋪子了。”大小姐解開斗篷,竹桃抱著去掛好。
“看來鈺兒對生意上的事很是感興趣啊。”
“喜歡的,現(xiàn)在算盤都能打了,只是用得不算熟練。”大小姐坐下喝了口熱茶暖暖。
“我?guī)Я它c方子,之后讓大夫看看適不適合你。”竹桃遞過盒子,少夫人身旁的丫鬟接過。
“多謝長姐。”
“府上已是許久未添人了,都期待著你肚子里的。”自殿下和四少爺出生,鳳府一直未有添丁,大小姐和殿下出嫁,這鳳府更是安靜了,有孩子熱鬧些。
“別給你弟媳壓力,弄得人緊張。”夫人提醒大小姐。
“女兒知道了。”
大小姐挪去少夫人身旁,同她說著該注意的地方。少夫人暗暗記下,也有問大小姐的,邊上的丫頭婆子也都支起耳朵聽著。
夫人看著,笑了笑,同殿下陪著小小姐聊天。
小小姐兩歲多,說起話來天馬行空的,還能從這兒一下跳到那兒,有趣得很,殿下順著她一塊聊著,可愛極了。
晚膳前,給太子殿下遞了消息,說是用了晚膳再回。
晚膳時,鳳府的都回了,席間多聊的家常,未像從前聊的書本、朝堂多。
晚膳后,殿下與大小姐準備回了,外頭傳來說話聲。原來是太子殿下和姑爺來了,姑爺還帶著小公子。
“見過太子殿下。”
“恭喜。”太子殿下道。
“多謝太子殿下。”二少爺笑著拱手。
在回東宮的路上,我坐在馬車前面聽著馬車里殿下問太子殿下:“宇哥哥怎的來了?”
“你晚回,我若有空便來接你,若是沒有空閑,便派人來接你。”
太子殿下對殿下一向是好的,如此甚好。
太子殿下陪著殿下到了崇慶殿。“早些歇息。”
“宇哥哥也是。”殿下行禮。
“先進去吧。”
等殿下進了崇慶殿,太子殿下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