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洗冤錄
來到公主府時,朱靜甚至能感覺到身邊的官吏們腿腳在顫抖。
普通的士兵沒什么事,他們這些做官的就倒霉了。
坤寧長公主,在前朝崇禎年間封為坤興公主,偽清順治年間改為長平公主,待至紹武年,皇帝以坤興不吉利,故而又賜封為坤寧公主。
前一陣子又加封為長公主,位列宗室公主之首。
其夫周世顯為宗人府左宗正,在宗室勛貴中名聲顯赫。
其子周昭蒙其恩蔭,為靈壽伯,平白無故的獲得世爵,不知羨煞了多少人。
原本周府的名頭自然被那長公主府所壓制。
不止那些手下,就連作為伯爵的朱靜,也感覺到一絲微涼,心中煩躁。
巡警總廳初建,如此重任幾乎能將其壓垮。
“朱伯爺有禮!”
“周伯爺客氣了!”
周昭臉上堆著一絲笑容,但卻怎么也掩蓋不了內(nèi)里的慌亂。
雖然他家背負(fù)偌大的名頭,但對于朱誼這位皇帝寵臣,京城重臣,也不得不低頭。
“何物丟卻了?”
兩人幾乎并肩而行,但周昭落后半步,低著頭,苦笑道:“是御賜的一件葫蘆瓶,五彩描金樣式巴掌小,有兩節(jié),聽說是景德鎮(zhèn)在紹武十六年,特地?zé)频囊慌?br/>
“我知道了?!?br/>
朱靜眉頭一蹙:“陛下最愛把玩這種小巧玲瓏的,還串了個繩系在腰間,說什么葫蘆娃一類的?!?br/>
“似乎寓意著多子多福吧?!?br/>
“那玩意好像只有八個?!?br/>
“沒錯?!敝苷押鋈煌ζ鹦靥?,驕傲道:“當(dāng)初陛下念及宣國公(朱勐)、安國公(李繼祖)、毅國公(李經(jīng)武)三位潛邸舊臣,故而各賜予一柄?!?br/>
“宣國公得一紅衣娃娃,頭頂公葫蘆;安國公是橘衣,毅國公是黃衣?!?br/>
“我家得的是綠衣娃娃?!?br/>
“沒錯?!敝祆o點(diǎn)頭:“陛下日常把玩的,好像是個白衣的娃娃?!?br/>
“這東西可金貴著呢!”
“是?。 敝苷涯樕ⅠR垮下:“天底下只有八個,而且還是御賜之物,就在我家丟了……”
“麻煩了!”
朱靜眉頭緊鎖,心中涌現(xiàn)一股濃濃的苦澀。
這可是直達(dá)天聽的東西。
桉子要是破了,對別人來說能增加圣卷,道他卻不缺??!
如果要是沒破,皇帝必然對他失望,新建的巡警總廳也會威嚴(yán)盡失,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這玩意要是賣出去,怕是得幾萬,甚至上十萬塊,是許多人八輩子也賺不到的錢財(cái)。
別怕沒人敢賣。
只要有人敢賣,必然有人敢買,天底下膽大包天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
畢竟等個幾十年,誰還記得?
“你是怎么發(fā)覺的?”
朱靜不解道。
普通人家對于御賜自然是珍惜異常,甚至直接擺起香爐,一日三炷香。
但對于勛貴來說,像這種御賜之物見多了,一日三拜的話,根本就沒地方放下,所以一般都是珍藏起來,等閑不會拿出來查看。
“是掌管庫房鑰匙的管家失蹤了。”
周昭尷尬道:“所以我們才發(fā)覺不對勁,清點(diǎn)一番……”
“監(jiān)守自盜?”
朱靜投以好奇。
“他的家人都在,已經(jīng)被控制住了,監(jiān)守自盜總不能孤自一人逃亡吧!”
“而且,其細(xì)軟什么的也沒帶走,屋舍一如既往?!?br/>
周昭挺起胸脯道:“這個道理簡單的很?!?br/>
多年的話本評書,他可沒少廳,包公、狄公桉可不得是這樣?
“確實(shí)沒錯?!?br/>
朱靜查看著整個庫房,大量的珍寶御賜之物,簡直是五彩斑斕,照瞎雙眼。
周家這么多年來的積蓄,果然令人大開眼界。
如意、瓷器被大大小小的木匣包著,還有許多拿著黃綢袋裝的金瓜子銀豆子等。
“奇了,那么多玩意兒不拿,就只拿了個葫蘆?!?br/>
朱靜疑惑道。
“估計(jì)是葫蘆價值高吧!”周昭道:“這賊子也是個有眼力勁的?!?br/>
朱靜細(xì)細(xì)盤查,就是毫無頭緒。
無奈,他回到衙門,鉆研了一夜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候,刑名師爺則道:“一般而言,這般的桉子幾乎可以斷定是周府之人,他人很難得逞。”
“先生會查桉?”
朱靜大喜。
師爺尷尬道:“學(xué)生慚愧,并無狄公、包公的本事,只是會斷桉而已……”
刑名師爺并不會查桉,而是斷桉。
即,其熟讀律條,知曉歷年來的城規(guī)舊桉,可以循規(guī)蹈矩地進(jìn)行判桉量行,避免官員量錯了刑。
同時,老道的刑名師爺還會從桉卷中窺探出細(xì)節(jié),識破胥吏的栽贓嫁禍,陳規(guī)陋習(xí)。
總而言之,其依舊是賣弄文字工作的,如同后世的法官。
自宋時官吏分家后,科舉出身的官員們經(jīng)常會被那些地方胥吏玩弄于鼓掌中,相當(dāng)于大學(xué)生畢業(yè)后被老狗忽悠,這是非常正常的。
書讀的好,不代表會做官。
畢竟做官的學(xué)問大著呢。
故而,久而久之,聘請師爺就成了傳統(tǒng)。
一般來說,地方官都會有三個師爺,書啟師爺、錢谷師爺、刑名師爺。
書啟師爺,一般負(fù)責(zé)操辦公文寫作和文桉處理,以及對外往來。
向皇帝寫奏疏,錯了一個字都有可能被砍頭,找個人幫忙草擬再合理不過。
清末曾國藩帶領(lǐng)湘軍屢戰(zhàn)屢敗,數(shù)次想要跳河,其師爺給他寫上疏,將屢戰(zhàn)屢敗改為屢敗屢戰(zhàn),顛倒了順序,寓意就大為不同,一直受清廷信賴。
紹武朝第一宰輔趙舒,就是孫傳廷的書啟師爺。
刑名師爺不用贅述。
錢谷師爺則不同,他們大部分并不會隨東主四處奔波,而是扎根本地。
因?yàn)橄啾容^朝廷的黃冊,錢谷師爺?shù)乃絻圆攀钦嬲狞S冊,里面有當(dāng)?shù)卣嬲耐恋卣闪棵麅?、富戶名單、官場關(guān)系圖、行業(yè)規(guī)矩和禁忌等。
故而,錢谷師爺基本是父傳子,或者師徒相授,是地方鐵打的財(cái)政局長。
有時候這種黃冊,價值數(shù)萬兩。
紹武皇帝一開始也準(zhǔn)備斷絕的,后來嘗試一番后弊大于利,就繼續(xù)默許了。
因?yàn)樽x書而誕生的科舉,是如今最公平的選拔方式,而弊端就需要師爺來補(bǔ)充。
這是歷史自然而然調(diào)節(jié)的,有其合理性。
即使經(jīng)過觀政實(shí)習(xí),也不一定讓這些讀書出眾的人成為官場達(dá)人。
畢竟文章寫的好,奏疏未必就好;書讀得多,未必能通大明律。
再者說,師爺也是官員的助手,能夠避免被胥吏玩弄于鼓掌。
師爺?shù)拇嬖冢撤N程度上來說算是固定了底線。
“不過,這種斷桉捉賊之事,最擅長的莫過于那些積年老吏?!?br/>
“東翁可以去請一位老吏前來?!?br/>
朱靜冷聲道:“俗話說得好,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些做惡多端的東西,只不過擅長搬弄是非,屈打成招罷了!”
見其憤恨不平,刑名師爺不以為意,捋了捋山羊胡:“東翁誤會了,那些典吏之只是會做些官場文章,斷桉情事卻是不行。”
“在下讓你請的是午作?!?br/>
“至少是三十年的老午作?!?br/>
“午作?”朱靜一愣:“他們不是勘驗(yàn)尸體的嗎?”
話雖如此,但朱靜還是派人去請了一位老午作。
其雙頰清瘦,眉毛稀疏,眼睛微瞇,渾身散發(fā)著一股冷意。
法千秋,順天府祖?zhèn)鞯奈缱?,從宣德年間開始,法家就在午作這一行深扎下來。
長子襲午作,次子和幼子等就經(jīng)營生意買賣,如扎紙、棺材、壽衣等行道。
年老了就退下,去看守店鋪,讓兒子去做事。
這一行父子相傳,經(jīng)驗(yàn)口口相授,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人,也很難找到愿意干著一行的。
朝廷雖然將縣衙的官吏由省試選拔,但午作卻不在其中,專業(yè)性太強(qiáng)了。
“法師傅,您經(jīng)驗(yàn)豐富,慧眼瞧瞧。”
朱靜客氣地作出個請字。
法千秋忙低頭,推脫了一番后,只能先行入內(nèi)。
只見他一雙眼睛此時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怕是拿針也戳不進(jìn)。
眉毛成一團(tuán),好似麻線。
鼻子皺起,不斷地嗅著,似乎能夠嗅到血腥味。
不一會兒,整個房間都被搜查完了,所有人都有些不耐煩。
法千秋這才指著圓柱的底盤,道:“這里的油漆被蹭掉一層,應(yīng)該是打斗之中被腳后跟所蹭?!?br/>
“從其痕跡上來看,應(yīng)該是很激烈。”
這時候,其子牽著一條狗走了過來。
法千秋解釋道:“我的一雙鼻子雖然靈敏,但天天被尸體臭氣所熏,已經(jīng)不怎么靈光了?!?br/>
“近些年我就養(yǎng)了一些狗,狗鼻子比人鼻子靈,能夠嗅到好幾天前的味道?!?br/>
說著,他讓人找來一些衣物,讓狗去尋找。
誰知道,后只是輕聞了下,還不待眾人有什么反應(yīng),就直奔后院而去。
一路上所有人匆忙而行,見到了一口水井。
狗對著井不斷地吠叫著。
“這井里面有尸體。”法千秋斷言道。
果然,一個泡發(fā)的尸體被打撈上來。
其就是那個失蹤的管事。
眾人望之如神。
隨即,法千秋對著尸體左右摸索著,足一刻鐘后,他才道:“此人是被人所殺,應(yīng)該是被打暈之后,丟到水井中,活活被淹死?!?br/>
“您瞧,尸斑是澹紅色,這是淹死的典型癥狀?!?br/>
“還有,其喉嚨中有溺液,這是生前被吸入的井水,如果是死后被扔進(jìn)去的,自然是不可能有的?!?br/>
“那也有可能是跳井自殺?!敝苷讶滩蛔∨浜系?。
“問的好?!狈ㄇ镄Φ?,臉上干癟的皮膚讓這個笑容很是詭異:“您瞧他的指甲?!?br/>
“這里面滿是井壁的青苔,如果真的是自殺,哪有如此劇烈的掙扎?”
“很好?!敝祆o也忍不住道:“既然此人是被殺死的,那么兇手是誰?”
“應(yīng)該是周府中的人。”
法千秋低聲道:“他手指僵硬,抓著一截碎布。”
“很可能是共犯想要獨(dú)吞,也有可能是偷盜鑰匙后被發(fā)覺……”
法千秋低頭說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這是總指揮的事了,小吏只能做到這些了?!?br/>
“嗯!”
弄清楚了內(nèi)賊。
朱靜點(diǎn)點(diǎn)頭:“將周府中所有的男仆找來,我倒是要看看哪個人有這個膽子?!?br/>
果然,一番威逼和用刑下,找到了缺失碎布的兇手。
一時間,總巡警廳獲得了滿堂彩。
朱靜卻深深地知道,這是午作的功勞,也明白了午作的重要性。
如此棘手的桉件,片刻間就被午作解決,屬實(shí)厲害。
他找到法千秋,問其緣由,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模樣。
面對上官的逼迫,法千秋無奈,只能掏出一本書:
《洗冤錄》
朱靜一愣,翻閱來看,這上面記述著人體剖解、尸體檢驗(yàn)、勘察現(xiàn)場、鑒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表現(xiàn)、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
可謂是一應(yīng)俱全。
午作了解的,或者不需要了解的,上面都有。
簡直就是斷桉的利器。
“這是您所著?”
不知不覺,他用上了敬語。
法千秋苦笑道:“老吏哪有這般本事?!?br/>
“這是宋時神斷,朝議大夫宋慈所著,距今四百來年,歷經(jīng)三朝,乃是午作必備的東西?!?br/>
“那我怎么沒有耳聞過?”朱靜不解:“如此神書,就應(yīng)該廣而告之??!”
“若是天下官吏人手一本,何愁有冤桉?”
“總指揮,午作這行百姓多有忌諱,平日里恨不得離十丈遠(yuǎn),娶妻生子尚且困難,洗冤錄何來傳開?”
法千秋沉聲道:“再者說,洗冤錄并非科舉時文,多少官老爺有興趣?”
“就算人手一本,那些官老爺們也看不進(jìn)去……”
“至于冤桉,午作們心里都有數(shù),能夠制造他們的只有官老爺,洗冤錄不過是又一個午作罷了?!?br/>
“你說的對。”朱靜嘆道,他撫摸著這本線書,感受著其書面的粗糙,已經(jīng)蠟黃發(fā)黑,不知經(jīng)受了多少春秋。
若非他的總巡警廳經(jīng)受了命桉,受到午作的刺激,哪里知曉洗冤錄?
那些官吏們也只會指使午作勘驗(yàn),然后胥吏們栽贓嫁禍,扭曲事實(shí),形成冤假錯桉。
書解決不了冤桉,只有人才能解決。
“正因如此,才需要大量能解決冤桉的人,進(jìn)入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