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八十三章
進村后, 徐琰找了個青磚瓦房,看起來比較富裕的人家借宿,又給了主家一些錢財,請他們準(zhǔn)備了飯菜和熱水, 旅途困頓, 一行人草草收拾完就歇下了。
半夜外面又下起雨來, 云里雷聲轟隆,雨點嘩啦啦的砸在房頂和屋檐下的水渠里, 把姜聞音驚醒了。
寒月她們沒被吵醒, 睡在床邊的地鋪上,姜聞音悄悄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涼茶灌下, 聽著屋外的雨聲, 回想起剛才做的夢來。
夢里她被摁在床上, 一個美人披散著頭發(fā)坐在床邊, 修長如玉的手指慢悠悠地挑開她的衣襟, 一點一點地脫下她的衣服, 而她居然沒有反抗。
夢很真實, 冰涼修長的手指一寸一寸滑過肌膚, 癢到了心底。女人的模樣是模糊的, 但不知道怎么, 她卻可以看到美人嘴角噙著笑,烏黑寧靜的眸子正注視著自己,她屏住了呼吸。
像是察覺到她的急促, 美人突然低笑了一聲。
她覺得有些熟悉, 就突然見美人的模樣突然清晰了起來,一身艷麗的紅衣,衣襟將白皙的脖頸包裹的嚴(yán)嚴(yán)實實, 有種清冷禁欲感。
是美人姐姐,他手里還拿了個東西,雖然依舊看不清楚,但見多識廣的她就是覺得,那是個不可描述的東西。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可這幾天她都一直避免回想那天的事情,為什么還會做這么夢?尤其是,夢里的她一點也不抗拒。
沒救了,姜聞音捂住自己發(fā)燒的臉蛋。
幸好雷聲驚醒自己,阻止了夢里的事情繼續(xù)下去。
完全不用懷疑夢境會不會繼續(xù),因為她觀摩過小黃/片,腦海里有素材,所以夢境一定不會戛然而止。
姜聞音又灌了一杯涼茶,把做這個夢的原因,歸咎于美人姐姐帶來的沖擊太大。
這場春夢.帶來的影響,是令她后半夜失眠了,一直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總是能聽到窗外的雨聲,直到天際翻出魚肚白才睡著。
再次醒來,是被小山村里的雞鳴聲喚醒的。
外面天光大亮,還有淅淅瀝瀝的雨聲,屋里沒有人,姜聞音拍拍腦袋起床,怕大家都在等她。
穿好衣服鞋子,披散著長發(fā)推開門,寒月正端著一個托盤沿著廊下,從廚房走過來,“姑娘醒了,我給你留了早膳,快去洗把臉來吃。”
天上還下著小雨,院子里有好幾個雨水匯聚的小水潭,遠(yuǎn)處的綿延起伏的青山頭上籠罩著一層薄霧,仙氣飄飄。
姜聞音問:“今日不走了?”
“不走了,等什么時候天放晴再走。”
下雨天路上泥濘,馬車的輪子容易陷進去,他們出發(fā)的第二天便遇到過。
姜聞音嗯了一聲,回屋洗臉?biāo)⒀溃酝旰陆o她留的早飯,從行李中翻出來無聊時做的紙牌,喊上衛(wèi)娘子和寒月姐妹一起玩兒。
寧瑜很喜歡小肥啾和哈巴狗,在屋里和兩只小動物玩兒,錦娘在旁邊照看。
昨夜到底是沒睡好,玩紙牌的時候,姜聞音的腦袋反應(yīng)有點慢,叫衛(wèi)娘子和寒月贏了不少銅板。
玩了一上午,吃過午飯她就連連打哈欠,被寒月推進屋補覺去了,做了幾個光怪陸離的夢,醒來才發(fā)現(xiàn)只睡了半個時辰。
雨一直沒有停,一行人暫且留在小山村。
直到第三日中午才放晴,但路變成了能把馬車陷進去的泥路,需得曬干才能出發(fā)。
在屋子里悶了兩日,好不容易雨停,聽愿意讓他們借住的村民說,村尾有個天然湖泊,夏天的雨后湖水會變成紅色,她們可以去看看。
姜聞音覺得聽起來挺有意思,便邀上衛(wèi)娘子母子,帶著寒月她們?nèi)ゴ逦玻槺闵⑸⒉健?br/>
湖泊里的水確實是紅色,水面上還長著許多荷花,憑借著從寒月那里學(xué)來的蹩腳輕功,姜聞音摘了幾朵湖心的荷花,又釣了幾條魚,用草繩綁著原路返回。
回去的路上,一輛青布棚子馬車在路上奔馳而過,幾人身上都被濺了不少泥點子,錦娘生氣地沖馬車喊:“喂,沒長眼睛啊!”
姜聞音留意到,那是幾天前在村口與他們險些撞上的馬車,不知道有什么急事,不等路曬干就出村了。
寒月攔住錦娘,“那是中天王家的馬車,別招惹為好。”
姜聞音問:“你怎么知道?”
“我前天在村里打聽過,中天王出身草莽,卑賤時便住在這里。如今戰(zhàn)事將起,他把寡母和妻子送回鄉(xiāng)下,許是為了避禍。”
原來那天在村口碰到的夫人,就是裴濟的夫人,果真是個美人兒。
姜聞音思索片刻,“這件事我們就當(dāng)做不知道,也不要告訴別人。”
鳳池戰(zhàn)事將起,讓有心人知道中天王寡母妻子在這里,恐會對她們不利。
她不是很清楚美人姐姐的想法,寫封信回去告知即可,其他的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寒月幾人應(yīng)下,衛(wèi)娘子牽著寧瑜也說:“阿瑩放心,我知道輕重,絕不會告訴旁人。”
又在小山村里停留了幾日,天氣放晴,姜聞音一行人終于啟程出發(fā)去冀州。
走了大概七八天,終于抵達邊關(guān)肅陽。
冀州北鄰戎狄,戎狄多是游牧民族,每年都會缺糧食過冬,所以一到秋收時他們就會南下,到冀州搶掠糧食草藥,作為阻攔戎狄南下的第一道關(guān)卡,肅陽駐扎著五萬大軍。
這五萬大軍曾是陸家軍,歷代將領(lǐng)都是陸家人,直到十六年前陸氏謀反,皇帝屠盡陸氏全族,這五萬大軍便成了一盤散沙。
皇帝想要把他們掌控在手里,數(shù)次派親信前去接管,奈何山高皇帝遠(yuǎn),均以失敗告終。
皇帝面上掛不住,便斷了冀州大軍的糧餉。
直到六年前,陳棠父子自請前往邊關(guān),終于降服了陸家軍。皇帝自以為解決了心頭大患,對陳棠父子很是看重,誰知道年初裴濟起義,皇帝下旨命陳棠父子前去平叛,陳棠父子借口要駐守邊關(guān)并不買賬,皇帝才知道這對父子根本不聽他的,氣得摔了不少奏章。
想要降罪于陳棠父子,可南邊也亂了,皇帝害怕陳棠父子一起反了,只好先眼不見為凈,平叛青州動亂。
大概是美人姐姐提前通過氣,姜聞音剛到肅陽,陳棠便主動找上門來了。
陳棠是個二十來歲的男子,長得高大威武,臉上還有道刀疤,看起來兇狠,實際上卻是個熱心腸的青年,主動提起衛(wèi)娘子尋夫的事。
“這幾年冀州軍營中,一共有七個叫寧昭遠(yuǎn)的,符合年齡的有三人,其中一人戰(zhàn)死沙場,一人并未娶親,一人與你說的情況符合,我已經(jīng)命人去請。”
“多謝將軍,將軍大恩,妾身無以為報。”衛(wèi)娘子沒想到一到冀州,就有了夫君的消息,心下激動萬分,美眸含淚,牽著寧瑜盈盈下拜。
陳棠抵拳咳嗽,扶起衛(wèi)娘子,“夫人何須行此大禮,我與小姜姑娘的姐姐相熟,他交代的事情,我必定竭力完成。”
姜聞音在一旁看著,心想陳棠果真戀慕美人姐姐,對她交代的事情極為上心。
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心。
姜聞音落腳的地方,是陳棠名下的一座小院,因?qū)幷堰h(yuǎn)去了城外追擊戎狄,需要后日才能趕回肅陽城,所以陳棠安排她們可以先在肅陽逛逛。
衛(wèi)娘子的心情還沒平復(fù)下來,便婉拒了,于是次日只有姜聞音帶著寒月她們出門,體驗肅陽風(fēng)土人情。
沒想到在酒樓吃飯的時候,卻看到一輛眼熟的青布棚子馬車,從一個小巷子里出來,眨眼間便混入人群不見了。
“那不是裴濟夫人的馬車嗎?為什么會在肅陽。”寒月皺眉。
作者有話要說: 我把八十一章后半部分重寫了,建議小天使重看一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