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第 90 章
一路上,太子殿下和姜若皎說起自己白天聽來的趣事,說著說著又提起晌午遇到盧家兄妹倆的事。
“沒想到表妹也女扮男裝出來玩兒,不過她穿起男裝來沒你像男孩兒,我一眼就能認(rèn)出她是女的了。”太子殿下和姜若皎點評起盧家表妹差勁的女扮男裝水平來,說她這里漏了陷那里也漏了陷,只有瞎子才看不出來。
姜若皎笑盈盈地道:“你看得倒挺仔細(xì)。”
太子殿下直覺覺得這話有點危險,答不好會出大事,立刻矢口否認(rèn):“沒有的事,我就是一眼掃過去發(fā)現(xiàn)的,絕對沒有仔細(xì)看,你可要信我!”
姜若皎沒說信,也沒說不信。
他們都在外頭吃過了,回東宮后也就沒再用晚膳。
夜里,姜若皎在側(cè)間由著宮女幫自己擦干烏黑如瀑的長發(fā),太子殿下則是在書房揮毫疾書。
趕功課。
沒辦法,太子殿下出去玩得忘了時間,回宮后才想起自己落下許多功課沒做,只得挑燈補(bǔ)功課了!
太子殿下寫得頭昏腦漲,想去找姜若皎支支招,不想他才剛起身往外走,就聽有人在外頭小聲議論:“真的嗎?太子妃真的約了樊統(tǒng)領(lǐng)在女子學(xué)堂那邊見面?”
另一個聲音壓得更低,卻正好足夠清晰地傳到太子殿下耳里:“對啊,就在下個休沐日。真想不到啊……”
太子殿下霍然抬腳走了出去,面色鐵青地看著外面正竊竊私語的兩個宮女。
“說,你們剛才在議論什么?”
太子殿下生氣地質(zhì)問。
兩個宮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瑟發(fā)抖著不敢回話。
“敢私底下說太子妃閑話,不敢承認(rèn)了是吧?”太子殿下怒道,“來人,把她們拖下去問個清楚!”
見太子殿下發(fā)飆了,兩個宮女哪敢再隱瞞,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其中一人正是白天跟著姜若皎出門的小宮女,小心翼翼地說太子妃當(dāng)著不少人的面約樊統(tǒng)領(lǐng)下個休沐日見。
太子殿下待底下的人向來寬和,鮮少罰人不說,還時常給她們賞錢,她們也是覺得太子妃這樣做不太妥當(dāng)才忍不住討論起來。
太子妃怎么能在宮外私見外男呢?
她們都是在為太子殿下生氣啊!
兩個宮女把事情原委講完了,對著太子殿下咚咚咚地磕起頭來,直說自己下次再也不敢了。
太子殿下見她們把腦門都磕破了,鮮血潺潺地往下淌,滿心怒火根本沒處發(fā)。
他只得罵道:“滾,別讓我再見到你們!”
太子殿下把人罵走了,心里還是氣不順,哪還有心情趕什么功課。
他邁步回了寢宮,便見姜若皎閉著眼半躺在靠椅上,宮女正悉心替她擦拭著長發(fā)。
太子殿下特別喜歡她烏黑的發(fā),每每到了床上把長發(fā)解開鋪散在身后,便覺有種絲絲繞繞的纏綿。他邁步走過去,揮推姜若皎身后那宮女接替了她手上的活。
姜若皎聽到動靜,睜開眼奇道:“你功課都補(bǔ)完了?”
太子殿下不吭聲,哼哧哼哧地把姜若皎頭發(fā)給擦干了,才問道:“你今天出宮去遇到誰了?”
姜若皎眉頭動了動,坐起身來仰起頭看臉色臭臭的太子殿下。
“誰跟你說了什么?”姜若皎垂眸反問。
“誰跟我說了什么不重要。”太子殿下繞到姜若皎面前,攥著她的手腕問,“你遇上誰了?”
姜若皎道:“遇到的人不少,你問哪一個?”
太子殿下冷哼。
再哼。
再哼哼。
姜若皎懶得理他,掙扎著掙開他的鉗制。
太子殿下攥得更緊,心里是真有點委屈了,她明知道他在意什么,也不哄哄他。
他去見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都和她說得一清二楚,她卻什么都不告訴他,被人告發(fā)后甚至連句解釋都不給他!
太子殿下咬牙切齒地給姜若皎補(bǔ)充條件:“男的,和我們差不多大的。”
姜若皎仰頭望著太子殿下:“你不是知道了嗎?”
聽著姜若皎理直氣壯的話,太子殿下氣得不輕,質(zhì)問道:“你做什么約那個姓樊的在宮外見面?!”
姜若皎道:“跟你稟報這事兒的人難道沒說?下個休沐日正好是他生辰,我讓他過來吃完長壽面,這不就是順便的事嗎?”
太子殿下一聽,更氣了:“哪里是順便,要不是他生辰,你怎么可能無緣無故做長壽面?你就是專門給他做的!我說你今天怎么這么晚回來,原來是在為了給他下長壽面試新灶!”
他都才吃了一次姜若皎做的長壽面,樊延憑什么能讓她專門出宮一趟給他做!
姜若皎分辨道:“我專門給他做的又怎么樣?我們從小一起長大,難道就因為我嫁人了就不能認(rèn)他這個兄長了?”
太子殿下聽到“從小一起長大”就炸了,憑什么他先認(rèn)識姜若皎的,和姜若皎從小一起長大的卻不是他。
還兄長,哪里就兄長了,樊延分明是他爹收的義子,和姜家根本沒有關(guān)系!
太子殿下生氣地道:“他與你非親非故,怎么就成你兄長了?姜若皎我告訴你,我不許你去見他!”
姜若皎許久沒見過太子殿下這一面了,一時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她據(jù)理力爭:“父皇已經(jīng)認(rèn)他為義子,我與你是夫妻,他難道不算是我們兄長?”
太子殿下臉色奇差:“你剛才可不是這樣說的,你說的是你們‘從小一起長大’!”
他把最后幾個字咬得特別重,恨不能回到小時候把樊延從姜家攆走,換自己住過去!
太子殿下越想心里就越氣,把姜若皎抵在靠椅上狠狠親了上去。
姜若皎剛洗過澡,身上只穿著單薄的里衣,他輕輕松松探入她衣內(nèi),一手用力鉗住她的腰,一手去解她的衣帶。
姜若皎伸手推他:“你冷靜一點。”
太子殿下哪里能冷靜,他仿佛想確認(rèn)姜若皎屬于自己般再次堵住姜若皎的嘴,恨不能直接把姜若皎吞進(jìn)肚子里,直至把姜若皎的衣衫都褪下了才結(jié)束這兇狠的一吻。
姜若皎外露的肌膚碰到冰涼的靠椅,只覺身上泛冷。她抓住太子殿下過分放肆的手,放軟了聲音勸道:“我們回榻上去。”
太子殿下根本不聽:“不回!”
姜若皎也生氣了,張嘴用力往他頸邊咬去。
兩人在榻上從來都是有商有量著來的,哪里曾這么鬧騰過,太子殿下被她咬得心頭火起,越發(fā)地不肯軟化,非得就著靠椅把她給要了不可。
他到底是男子,力氣天生比女孩兒大上不少,真耍起橫來姜若皎根本抵擋不住,只得由著他胡來。
直至太子殿下覺得在椅上不夠盡興,才抱起人回榻上去接著把她吃干抹凈。
姜若皎一向知道太子殿下在這方面興頭很大,卻不知道他脾氣上來了會這么不講道理,最后轉(zhuǎn)過身去有些乏力地合上眼,并不往太子殿下身上靠。
太子殿下看著她朝向自己的背脊,心里莫名不太得勁,總感覺懷里空落落的。
他抱著姜若皎睡早抱習(xí)慣了,哪里樂意她不搭理自己,立刻蠻橫地把她攬入懷中。
姜若皎想掙開,卻沒多少力氣,只得隨他去了。
姜若皎覺得太子殿下不講道理,太子殿下卻覺得姜若皎才是沒理的那個。
她還生他的氣,她憑什么生他的氣,難道不是她先背著他約見樊延那家伙的嗎?
底下的人都議論起來了,她還覺得自己沒有錯,說不準(zhǔn)到時候還理直氣壯地出宮去赴約。
到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他頭上綠了!
太子殿下越想越惱,一晚上都沒睡好,天沒亮就氣呼呼地爬起來起身去上朝。樂文小說網(wǎng)
姜若皎起來得有點晚,她施了粉遮掩住頸邊被太子殿下咬出來的牙印,又慢騰騰地用過早飯,才派人把東宮的宮女內(nèi)侍都喊過來。
哪怕她沒有事事使喚人的習(xí)慣,作為太子妃出行時也會帶上幾個伺候的人,有個什么情況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她沒怎么籠絡(luò)過東宮的宮女和內(nèi)侍,身邊甚至沒有專門伺候的人,只初步篩選了幾個手巧的女孩兒來負(fù)責(zé)他們的日常起居。
姜若皎對宮女內(nèi)侍簡單地訓(xùn)了幾句話,根據(jù)平日里的觀察正式提拔了幾個人為大宮女,最后才留下那兩個額頭上有傷的宮女。
見姜若皎臉色淡淡地坐在那兒飲茶,兩個宮女心中驚惶,又撲通一聲跪到了姜若皎面前拼命磕頭,口里連聲討?zhàn)埖溃骸澳锬铮覀冊僖膊桓伊耍院箨P(guān)于娘娘的事,我們一句都不會再和殿下說起,娘娘就饒了我們這一次吧!”
姜若皎還沒說話,就見太子殿下撩起珠簾大步走了進(jìn)來,揚(yáng)聲怒道:“姜若皎你好大的威風(fēng),竟讓底下的人連我都不放在眼里!”
一想到以后東宮的宮女內(nèi)侍都幫著姜若皎瞞天過海,一個個都不把知道的事告訴他,太子殿下就感覺火冒三丈。
他是信任她才把東宮上下都交給她的,她卻讓底下的人欺瞞他!
她難道想把他當(dāng)傻子糊弄嗎?
姜若皎對上太子殿下噴火的眼睛,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她看向那兩個伏跪在地、仿佛害怕得不得了的宮女,不知怎地有些疲憊。
這樣低劣的挑撥就能讓他們之間的信任分崩離析,只能說明這份信任本來就薄弱得很,一碰就會碎。
是他們成婚前后這一整年蜜里調(diào)油太久了,以至于給她一種她們可以和和美美走下去的錯覺。
其實她們挑撥得也沒錯,她總是思慮太多、算計太多,與他根本不是一類人。
她又不是他會喜歡的類型。
他喜歡貌美的、喜歡坦誠的、喜歡能和他一起玩兒的。
他喜歡的,她都沒有。
若非她因為種種原因哄著他,他們本來就走不到一塊。
他又不可能當(dāng)一輩子的傻子,總有一天會看出來的。
姜若皎起身說道:“隨你高興吧。”
太子殿下勃然大怒,想上前拉她的手,卻被兩個宮女擋了路。
太子殿下生氣地罵道:“你們給我滾出去!”
兩個宮女慌忙退下。
太子殿下躥上前攥緊姜若皎的手腕,不讓她轉(zhuǎn)身離開。
姜若皎皺著眉看他。
太子殿下瞧見姜若皎這模樣就來氣。
他們明明都成親了,他們明明都好這么久了,她為什么又用這態(tài)度待他!
太子殿下的火氣蹭蹭蹭往上冒,當(dāng)場就朝著姜若皎發(fā)飆了:“你還有理了是吧?你還和我鬧脾氣是吧?你就說說,你想見誰我不讓你見了?你宣柳春生他們進(jìn)宮見面我攔了嗎?你既然要見樊延這個義兄,怎地不邀他到東宮來,非得背著我到宮外去見?你但凡和我說一聲,我也不至于得從旁人嘴里聽到這事兒!”
姜若皎怔住。
太子殿下伸手緊緊抱住姜若皎,聲音里的怒氣都化成了委屈:“你這樣瞞我,我難道不該生氣嗎?”
姜若皎緩緩靠入太子殿下懷里,只覺自己仿佛冰天雪地里抱著燒得正旺的炭火。
又怕燙傷。
又舍不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