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有驚無喜
王旭隨著法正的話,精神為之一震,沒想還有賢才,當(dāng)下急問:“不知是何人?”
法正回說:“其人姓李,名恢,字德昂,建寧郡俞元縣人,為郡中督郵座下小吏。屬下漢中一戰(zhàn)成名,其聽聞我年齡與其相差不大,便前來成都拜訪,與其一番交談,發(fā)現(xiàn)此人年少多智,軍政皆通,又善辯才,今后必成大器,所以傾心相交。”
“此前與其談?wù)摯髣荩l(fā)現(xiàn)其話語中對劉璋多有輕視,反對將軍稱贊有加,便有心說其共投將軍,早前此人還不太愿意,可觀將軍入蜀之后,蜀中的應(yīng)對之法,他便死了心,情愿與我共謀大事。”
“此番費詩、吳懿、吳班投誠,全靠此人以無雙辯才說服,曉之以情,明之以理,因而建功!”
隨著法正侃侃而談,王旭卻是喜不自制,比起得到吳懿、吳班等人更為開心。
李恢可是少有的智將,文武雙全,但僅僅這點并不能讓他這般興奮,畢竟荊州如今軍威強盛,能打仗的名臣良將多的是。
可這李恢具備尋常人很少具備的特點,那就是出身于各族雜居之地,善于言論,精于心術(shù),積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中的矛盾,有了這個特點,加上其軍政能力,那就是難尋的人才。
按史上記載,他才是平定南中功勛最大的將領(lǐng),并且受諸葛亮和劉備之托,常年鎮(zhèn)守益州南方及交州之地,為蜀漢營造安穩(wěn)的后方,做出了卓越貢獻。甚至蜀漢財政一度陷入危機時。全靠他從南方設(shè)法籌備物資。支撐蜀國財政。
更難得的是,此人終身誠懇效力,不驕傲,不抱怨,不與人爭功,不貪戀權(quán)勢,默默鎮(zhèn)守在蜀漢的大后方,一生都不曾出過什么大差錯。
或許他不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名將,或許他也不是精明善謀的謀主,但卻是個真正讓人放心的良臣。
如今,蜀中已成定居,正愁將來讓誰去坐鎮(zhèn)益州南部好,郭嘉、徐庶、田豐、沮授他們都可以,但將軍府卻不能沒有這些人,他們更適合的是去攻伐,去奪取天下。
武將中,張遼等人雖然不是特別適合。但也能勝任,經(jīng)過些鍛煉學(xué)習(xí)。自然可使無憂,可舍得嗎?
這些人的才華,明明優(yōu)勢不在這里,卻安排他們?nèi)プ觯呐履軌騽偃危且彩怯缅e了人。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當(dāng)王旭逐漸為這事兒發(fā)愁的時候,卻天上掉來餡餅,扔了個活生生的李恢,將一切煩惱除去,如何能不大喜過望?
腦中迅速盤算之后,他已是匆匆拉著法正的手,急問:“這李恢現(xiàn)在何處?”
“已隨屬下前來,目前就在營中等候?qū)④妭髡伲 狈ㄕχf。
王旭聞言,毫不猶豫,立刻對著帳外大喝:“來人,速速前去法正隨從處,請來李恢先生!”
不多時,那李恢已在兵士引領(lǐng)下進入帳中,眾人觀之,都覺眼睛一亮。
其人眉清目秀,三綹清須,唇紅齒白,臉如冠玉,神彩奕奕,正是一位瀟酒倜儻的儒雅俊士。
粗略一觀,便上前行禮。“鄙人李恢,拜見王將軍!”
“哈哈哈得昂免禮,此次幸得閣下相助,才能成就大事,必當(dāng)記上大功!”
李恢不驕不躁,輕搖額頭:“將軍言重了,將軍取得蜀中已是大勢所趨,在下不過順?biāo)浦鄱眩 ?br/>
“誒!若無你相助,還不知要冤死多少將士,耽誤多少時間,此功理當(dāng)記得!”王旭擺擺手,隨即又笑著說:“先生乃是世間大才,吾今日得見,甚為欣喜,不知先生可愿入我?guī)は拢詧D共安天下?”
“固所愿爾,何有不從!”李恢含笑行禮。
得到親口承諾,王旭心懷大暢,當(dāng)即朗聲吩咐帳外士卒:“來人,看座!”
這李恢倒是頗為善于結(jié)交,本來王旭見其功,又初來投效,有意讓他位于上座,但其人卻是執(zhí)意拒絕,言寸末之功,不足與眾將相比,自己坐到了末位,瞬間取得帳內(nèi)荊州文武的好感。
王旭心中有數(shù),但并未點明,含笑將話題轉(zhuǎn)到了取成都的事情上來。
公元197年九月,荊州魏延、張遼等兩部大軍,先后抵達成都,降將吳懿、吳班、冷苞、楊懷等人同行。
劉璋心中最后一根稻草被壓倒,成都城內(nèi)堅決抵抗的人,也終于絕望,再不言語。
九月十八,劉璋率領(lǐng)群臣開城獻降。
王旭已非第一次征服一方諸侯,經(jīng)歷過劉表那一次,如今已更為從容。
當(dāng)劉璋飽含心酸,躬身將降書呈上那一刻,王旭臉上露出太久沒有的暢快,彷如這一年多所有的陰郁都在瞬間除去!
在無數(shù)百姓和軍士的目光中,當(dāng)他將降書高高舉起的時候,無數(shù)人跪地齊呼,三叩九拜,那震天的聲響,刺破了成都這一古城那碧藍的天空。
隨后,荊州大軍入城,文武接掌了州牧府,著手重整。
唯獨王旭和郭嘉在安排好各項事務(wù)后,悄然擺脫了俗事,將劉璋帶到了僻靜的書房。
劉璋以為是王旭要殺他,心中恐懼,但卻也不敢多說什么,生怕連累整個宗族的性命,當(dāng)書房房門被郭嘉關(guān)上那一刻,他的心,透骨的寒冷,滿目悲戚!
王旭正要張口,劉璋卻陡然嘆息一聲,輕聲吟唱。
“鐵騎錚錚,千里伏骨!”
“哀歌戚戚,埋尸何處!”
“亂世得生,嬰童啼呼!”
“妻無笑顏,夫唯嘆苦!”
“吾有祖蘊,年少得舒!”
“不知勤勉,洛陽登徒!”
“高談闊論,武略空無!”
“兵敗身死,悔恨難書!”
“生動,非常生動!”王旭靜靜聽完,立刻鼓掌稱贊,面露微笑:“敘事不錯,但卻太過偏激!”
“哎!”劉璋嘆了口氣,沒敢接話。
王旭坐在胡床上笑望了他一眼,隨即將目光投到四周那密集的書架上。“季玉,剛才的詩,我覺得不是特別妥當(dāng),前面是你自己的感悟,我不好改,但最后一句必然要改!”
說著,似笑非笑地看著劉璋悲戚的眼睛,說:“我看不如改成‘兵敗知悟,另展宏圖’,如何?”
劉璋聞言之意,瞬間抬起頭來:“將軍不殺我?”
王旭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說:“你身為一方諸侯,與我素?zé)o私人瓜葛,對敵乃是英雄之爭,志氣之爭,并沒有仇怨。最終開門投誠,也讓我無需殺你來建立功勛。再者,我們一無殺父之仇,二無奪妻之恨,你又沒做那傷天害理之事,對百姓也不錯,仁義治下,不是那兇惡殘暴之人,我為何要殺你?”
“那將軍喚我來這書房是”劉璋驚住了,沒想到誤會了意思,但心中卻是陡然升起喜意。
王旭此刻也無心與他打啞謎,雙目一凜說:“你派人給我下的毒還沒解,這事情既然已經(jīng)過去了,我要解毒不找你找誰?”
劉璋瞬間瞪大眼睛,驚呼:“將軍的毒還沒解的?”
“你覺得呢?”王旭反問。
“這”劉璋額頭上的汗水瞬間就下來了,剛剛得知不用死,這下麻煩可就大了。
“怎么了?”王旭眉毛一挑,冷聲道:“你也算是個好官,我不想殺你,但若你執(zhí)意要我死,我也不會手軟!”
一直沉默的郭嘉隨之厲聲出言:“劉璋,主公對你不算薄,以德報怨,早已安排好你后半生無憂,但吾主若死,荊州眾將一定會殺你九族泄恨!”
“噗!”驚慌的劉璋瞬間就嚇得跪倒于地,疾聲道:“王將軍,還望開恩,不是我不說,而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解!”
王旭心中暗暗著急,厲聲喝問:“那當(dāng)初制藥的人是誰?”
“我也不認(rèn)識,當(dāng)初此事乃是趙韙極力主張,我本也反對此法,但其以死進諫,我就從了,但一應(yīng)安排全是趙韙在做,只知是那毒來源于一個游歷的方士,可早就不知所蹤。”
隨著劉璋焦急的話音,王旭的拳頭瞬間握緊,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平復(fù)下耐心那種殺人的沖動。“那此事還有哪些人介入?還有哪些人見到過那方士的?”
劉璋回說:“只有兩人,趙韙推薦的李異和龐樂!”
“那他們?nèi)爽F(xiàn)在何處?”郭嘉也急了,忍不住搶先問道。
“這”劉璋面色難看,滿頭汗水。
“你倒是說啊!”事關(guān)王旭生死,郭嘉也是少有的心急火燎。
“死了!”劉璋憋了半天,總算頹然說出了兩個字。
“死了?怎么死的?”王旭雙目圓瞪,焦急欲狂。
劉璋嚇得膽顫心驚,出言解釋:“此次投誠前夕,此二人擔(dān)心將軍糾察那事,治他們罪,便想連夜翻越城墻,逃出成都,可因為全城管制而沒能成功,后來又假意有事見我,實則欲挾持我出逃,可惜被軍士捉拿。隨后,我擔(dān)心將軍入主成都后會憤怒,便將二人殺了,作為禮物以得將軍驚喜,目前人頭還在。”
此刻的劉璋是絕對不敢說謊的,因為王旭死,注定他幾族必定先死。
所以隨著他話音落下,王旭只覺得雙眼發(fā)黑,身軀無力,良久才極度無語的望著劉璋,苦笑著說:“你這份禮送得可是真好,驚,倒是相當(dāng)?shù)捏@,可喜在哪兒?”
ps:一更到!(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