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螺子石湯圓
【請牢記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聯(lián)文學(xué)網(wǎng)】看著陳茂出去,瑞雪卻對商可勝交待自己一定要做一道螺子石點心感到了疑慮。每個人只做一道菜。而且今天只有做涼菜同熱菜,并沒有做點心的,那下面怎么辦,螺子石的點心不就呈不上去了么?
方才自己怎么沒想到,把陳茂的機(jī)會搶了,他一定會氣自己的。該怎么辦啊。
韓進(jìn)他們閑著也是閑著,瞧著個姑娘在,心里癢癢地,嘴上無聊地逗著只盯在門。有好事者嘴里還哼上一曲靡靡之曲。
瑞雪沒理會他們的無聊,她曉得,只要自己微微lou出一絲的在意,這些人嘴里又會吐出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韓進(jìn)見瑞雪也不說話,口中更是放肆,同其他酒樓的學(xué)徒說他們重譯樓有個學(xué)徒偷師被攆了出去,也不知道是怎么混的又跑到一家大酒樓,今日還來參加獻(xiàn)藝。
那些個學(xué)徒方才早聽見陳茂同高盛豐的談話,再微微一想便明白這里面的道理,他們不愿意得罪樂民樓更不愿意得罪重譯樓。不過笑笑聽聽而已。
沒有附和的人,韓進(jìn)說了一會兒也沒什么興趣。癟癟嘴同旁人說別的去了。
門再次被打開,一個管事打扮的人悠閑的走了進(jìn)來,隨意地掃過院子里的學(xué)徒。清清嗓子:“你們誰是跟著高盛豐、陳茂來的?”
韓進(jìn)忙小跑著迎上去:“是,小的是高師傅的徒弟,您有什么吩咐?”
管事的打量著默默走上前的瑞雪:“你是跟陳茂來的?”
“是。”
管事的再次打量著瑞雪,喚了口氣:“跟著過來吧。”
韓進(jìn)緊緊地跟在管事的身邊,四下瞧了瞧,也不在乎瑞雪就在旁邊,拉起了管事的手,一來一去中,管事的同韓進(jìn)的關(guān)系和緩多了。
“不知叫小的來有何吩咐?”
管事的瞥了瑞雪一眼,清了清嗓子。
瑞雪奇怪地看了眼管事的,看著韓進(jìn)譏笑的面容,再看著管事的鼓起的袖兜。給銀子。她趕緊在身上摸了摸!完了,她沒帶東西出來。
管事的見瑞雪左翻右翻掏不出東西,早已是涼了心,也不管瑞雪,將韓進(jìn)悄悄一拉:“高師傅選上了,叫你過去幫忙。”
韓進(jìn)一聽立馬又塞了東西過去:“請您吃酒。您辛苦了。您是我們重譯樓的大貴人。”
管事的見韓進(jìn)如此殷勤,心情格外地好:“好說,好說,還是高師傅本事好,各位大人對高師傅的手藝是贊不絕口。”
“還要各位大人賞臉。”韓進(jìn)瞄了一眼跟在不遠(yuǎn)處的瑞雪,壓低聲音,“那丫頭……可是姓陳的也選上了?”
管事的瞥了眼瑞雪,冷哼一聲:“也不知是投了誰的緣,竟然會選上。”
“那……”
“我給你交個底兒。”管事的壓低了嗓音,“還有一輪呢。叫你師傅好好拿出真本事來,那嘴上無毛的家伙成不了什么氣候。”
韓進(jìn)連連道謝。
陳茂一見瑞雪被領(lǐng)了進(jìn)來。也不管旁人,直接將她拉了過來,欣喜地道:“瑞雪,我們選上了,選上了。”
“真的?怎么說?怎么說?”瑞雪抓住陳茂的人,一個勁兒的問他。她期望會被選上,想要被選上,可是這選上畢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陳茂現(xiàn)在是放松下來,很輕松地道:“你不知道,方才我有多緊張。那位趙少爺說我們的魚圓煮老了,不鮮嫩,我想這下完了,肯定不好。沒想到后來,宋老爺居然說我們的魚圓好。”
“趙少爺?宋老爺?”怎么會讓一個少爺評斷。
“是。好像是位大人的公子,很懂得吃。高師傅的松鼠鯉魚都被他挑出毛病了。真是厲害,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一嘗就知道。”
趙……嘴巴叼,真像記憶里的那個人。不過……他現(xiàn)在應(yīng)該在武昌吧。瑞雪搖搖頭,仔細(xì)去聽陳茂的描述。
陳茂感慨的道:“本來大人們都覺得高師傅的松鼠鯉魚好。多虧了那位宋老爺。”陳茂左右瞧了瞧,壓低了嗓音,“就是常上咱們那的宋老爺,多虧了他!”
宋老爺!宋老爺居然來了!這對瑞雪來說實在是太意外了。前些天上課上來送東西的時候還說宋老爺遠(yuǎn)在京城,這么快就出現(xiàn)在南京。
“宋老爺說此次是敬給萬歲的,要對萬歲龍體有益才是。又說御醫(yī)大人的醫(yī)囑說萬歲年事已高,當(dāng)多吃清淡之物。一句話,就偏向了咱們這邊。說咱們的魚圓湯可以常吃,可以補(bǔ)身。這次真多虧了宋老爺。”
“然后呢?”結(jié)果是選他們兩道菜作為萬壽節(jié)獻(xiàn)藝么?
陳茂搖搖頭:“不是。那位趙公子說咱們的魚圓在很多地都有,不能作為咱們南直隸,南京城的菜色代表。那位宋老爺立馬就說再加試一場,讓咱們做一道讓人瞧一眼就知道是咱們南京城敬上的菜色。”
原來如此。難怪當(dāng)初商可勝找到自己的時候說,一定會選上。原來是這樣,他知道宋老爺會參加今天的宴席,更知道宋老爺會幫著他們說話。
最能代表南京城的菜肴,讓人瞧一眼就知道南京。螺子石正是具有這樣的代表。原來商可勝要求自己要做一道類似螺子石的菜肴,是宋老爺留了這手在這。
“那你想好做什么了嗎?”
陳茂有些不好意思,方才他太激動了,忘記了馬上要進(jìn)行的下一道菜。他面lou羞赧:“沒。你有什么好點子?”他一看瑞雪現(xiàn)在微微輕松的樣子,就知道她肯定有主意了。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出來。”
陳茂沒想到她真的有主意,欣喜地催道:“你快說,快說。”
瑞雪剛想說,卻見韓進(jìn)鬼鬼祟祟地湊到邊上,她沒好氣地翻了個眼:“您這是在做什么?可是掉了什么?陳師兄幫他找找,別到時候賴我們。”
韓進(jìn)面上連變了幾變,擠出笑容:“是是,已經(jīng)找到了,找到了。”他一溜煙的跑回高盛豐的身邊,偷偷地瞄了幾眼。真是倒霉,差點就聽到了。聽陳茂那意思。那位宋老爺很是偏向陳茂,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貓膩?那位宋老爺會是誰呢?在這么重要的場合他會出現(xiàn)。不是南直隸最高長官,那他會是什么人?他一句話就能左右所有大人的看法,他居然還說出了御醫(yī)的醫(yī)囑。
韓進(jìn)連連轉(zhuǎn)了數(shù)下眼珠,湊到高盛豐耳邊,將自己從陳茂那里聽到的東西轉(zhuǎn)述出來。
高盛豐原本閉上的雙眼立即睜開了。他混沌的眼珠迸發(fā)出異樣的神采。宋老爺……
“師父。我們該怎么辦?”韓進(jìn)擔(dān)憂地道。
高盛豐很快又恢復(fù)了悠閑的樣子,閉上雙眼,卻示意韓進(jìn)到跟前,在他耳邊密語幾句。
“做螺子石樣式的點心?”陳茂聽著瑞雪的提議,“為什么會是這個?”
瑞雪不敢說這里的門道,支吾道:“商掌柜的送了我?guī)讐K螺子石,我才知道,原來螺子石在南京很常見。”
陳茂點點頭,可是要怎么做?螺子石的樣式好做,可是怎么才能做出那樣的花紋?
“只要做最簡單的就好了。黑白相間,或者白黃相間。”瑞雪將那日看董啟光做豌豆黃的事情又說了一遍,“董師傅做的豌豆黃很細(xì)膩,外表看起來很像黃田石,我覺得就跟汲在水中的螺子石一樣。”
汲在水中的螺子石。陳茂的腦袋急速地旋轉(zhuǎn)著,他想著瑞雪描述董啟光做豌豆黃的程序,聽著瑞雪偷聽來的一些竅門,盤算著該如何做。
*
“這是……燕子磯?”布政使大人看著一堆小鵝卵石上擺著一只小型的鴨子,遲疑地道。
高盛豐恭敬地道:“是。正是燕子磯。”
都指揮使瞧了又瞧,聽著布政使大人解釋,恍然地點點頭:“是。這石頭是燕子磯,這鴨子……可為什么不用燕子?”
漕運總督給了他一下:“咱們南京最有名的就是鴨子。”
都指揮使哈哈大笑:“我說呢。若是給個燕子,還不夠我塞牙的。咦?”
看著高盛豐拿刀將鴨子剖開,連皮帶肉切成一塊一塊地。
“八寶鴨?”
高盛豐笑著道:“是蒸鴨。鴨子去骨,腹內(nèi)塞糯米、火腿、香菇、筍丁、酒等。那雞湯放在盤中,擱在著烤熱的鵝卵石上蒸。雞湯也就吸進(jìn)著鴨肉內(nèi)。鴨肉入口極化,牙口不好的也能吃,因為是隔著蒸,吃了不易上火。”
都指揮使連吃了三塊。笑著道:“一點也不油膩,果然是好。回頭到我府上做一回,我要請家母嘗一嘗。”
高盛豐注意到那位趙公子竟是連連點頭,心里頓時大喜,這比其他的大人夸他做的好,都讓他開懷。
陳茂端著白瓷碗盛的食物端了上去,才擺到各位大人眼前,那位都指揮使大人立馬驚叫出來:“螺子石!”
看著其他幾位大人驚愕地表情,陳茂滿面欣喜。還沒退下去的高盛豐瞅了一眼陳茂送上去的東西,頓時大驚。不用旁人多說,一瞧就知道是南京的螺子石。清水中四枚紡螺子石的湯圓,應(yīng)該是湯圓。黑白相間,就跟這水亭高幾上擺著的螺子石一樣。
布政使舀一枚,沉吟地道:“內(nèi)務(wù)府發(fā)了文要儀征進(jìn)貢上好的螺子石,此次又是螺子石……這個叫……”
“螺子石湯圓。”
高盛豐挫敗地退了下去。這一關(guān)不用比,他就已經(jīng)輸?shù)袅恕?br/>
趙公子嘗了一口,道:“這里面還包了餡?”
陳茂恭敬地道:“是。四枚,每只都不一樣。”
“這包怎么想鴨子,同平日吃的湯團(tuán)不一樣?”趙公子cha話問道。
“這叫鴨母捻,因這樣子像鴨子,所以這捏制的手法叫了這個名兒。這尖兒上的花紋不一樣,餡也不一樣。”
陳茂細(xì)心的解釋著。
布政使像是想起什么的問道:“你是樂民樓的吧!王九指今兒怎么沒來?我到是想吃他做的菜。”
漕運總督也道:“是。”又對趙大人父子道,“是,本想請你嘗嘗王九指的手藝,可不巧連著兩次都沒遇見。賢侄,日后我到是要你嘗嘗王九指的手藝,看看你還能不能挑他的不是。”
“王師傅……”
“鐺”湯勺掉落在碗里,湯水濺在那位趙公子身上,他也不擦,起身疾走到陳茂身邊:“你說王九指?是不是右手缺了一個食指,他有個女兒?”
陳茂愣愣地點點頭,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趙公子為何那么激動,就覺得面前一陣疾風(fēng)吹過,人在眼前消失了。
“這……”趙公子的突然離去,讓在座的大人都有些迷茫。
趙大人尷尬地笑道:“這個孽子。一聽到有好吃的,什么都顧不得。對不住,對不住。”
*
螺子石湯圓:即雨花石湯圓。最早為潮州美食。后傳到金陵,受金陵廚師加工,成為金陵美食。
鴨母捻:潮州傳統(tǒng)名小食,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首創(chuàng)于清代初年。取其形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而撰名。
【……第八十七章螺子石湯圓--綠@色#小¥說&網(wǎng)--網(wǎng)文字更新最快……】@!!【快速查找本站請百度搜索:三聯(lián)文學(xu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