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
正屋里,奚家的男眷聚在這里。
他們一面讓人上了茶點,讓風珉和他的護衛(wèi)用一些,一面打聽著這位貴客的來歷。
孩子已經救回來了,風珉也就有了應對他們的心情,略略撿了些不暴露身份的話說了,回答了他們的問題。
當聽到他收留了在水患中失去父母親人的孤兒,一屋子人又對這位貴氣公子的高義滿口稱贊,然后話題自然地轉向了剛剛結束的水患跟那番動蕩。
普通百姓的見地,當然不會太過深刻。
風珉隨意地聽著他們的話語,眼睛卻在看著外頭。
陳松意沒有留在這里。
她進來稍坐了片刻就以透氣為由出去了。
奚家人只以為這是富貴人家的小公子沒見過他們鄉(xiāng)下的院子,所以想出去看看。
但風珉知道,她是想要探究這家的小孫女為什么會犯病走丟,跑到那么遠的水潭去。
這當中有問題。
而她看出了端倪。
后院。
聽到陳松意的話,碧娘很是緊張。
但對著把女兒救回來的恩人,她肯定是有問必答,于是點了點頭:“小公子要問什么只管說。”
房間里的其他婦人也沒走,都在等著看這個少年要問什么。
陳松意沒有在意她們,只是問道:“孩子最初是怎么發(fā)病的?”
聽她從這里問起,碧娘稍稍松了一口氣,然后說道:“是初七那天帶她去鎮(zhèn)上,回家的路上就精神不好,回來就發(fā)燒了……”
等燒了一日醒來,就變成了不認人,只會到處瘋跑,讓全家人都為她操碎了心。
陳松意又問:“你們去鎮(zhèn)上做什么?”
她的聲音冷靜,偏向少年音質,叫碧娘感到了一種壓迫。
屋里的婦人們見她一時說不出話,便幫腔道:“去鎮(zhèn)上還有做什么?當然是去趕集的嘛。”
他們奚家村離鎮(zhèn)上有些遠,也就趁趕集的時候熱鬧,會過去采買一些東西。
鄉(xiāng)下婦人平日里也沒什么消遣,大人跟孩子都是每個月才能趕上這幾趟熱鬧。
陳松意聽她們七嘴八舌地說:“前些日子一直下雨,又鬧水患的,集市也關了。好不容易停雨,大家都憋壞了,都想著出去松快松快。”
“對,大郎媳婦的兄長有出息,娶了鎮(zhèn)上米鋪老板家的女兒,在鎮(zhèn)上買了宅子接父母去住,大郎媳婦是帶著孩子過去看看外公外婆。”
碧娘點了點頭,肯定了她們的話。
幾個婦人又再說道:“而且秋闈在即,去了鎮(zhèn)上,肯定是要去夫子廟求簽。”
“我們奚家村是出了名的有文氣,十戶有八戶里都是有考生的,給自己的丈夫孩子求支簽,再求兩道靈符,就希望他們鄉(xiāng)試的時候發(fā)揮出色,能夠高中舉人。”
這都是她們的習慣了。
陳松意回憶了一下自己去鎮(zhèn)上的時候,那座夫子廟確實香火鼎盛,有很多人都去燒香、求簽。
這不是疑點,她在乎的是旁的。
她的目光停在碧娘身上,審視著她:“你的女兒去過哪里?那天她離開過你的視線嗎?”
“這……”這個問題碧娘看起來就沒有辦法回答,因為每次帶女兒去鎮(zhèn)上,她都是放她跟兄長家的孩子跑。
這一次她不光要去采買一些東西,還要去夫子廟給丈夫求簽,于是把孩子留在兄長家。
“……小丫跟著她堂兄堂姐去的地方都是他們平日會玩的,而且就只有她一個不舒服,旁的孩子都不會,我也就沒再多問。”
陳松意問:“那發(fā)病之后呢,是怎么處理的?”
這下碧娘又找回了一點底氣,告訴陳松意,孩子發(fā)燒之后第二天,她就又帶著孩子回了鎮(zhèn)上去看大夫。
“也沒看出什么,就是說風邪入體,給開了兩副藥。”碧娘回憶著,略顯無措。
幾個婦人也幫腔,畢竟小孩子體弱,發(fā)燒實在太正常了,只不過這一次吃了藥沒用罷了。
正好這時,出去端茶的孩子奶奶回來了,端著茶盤站在門邊插口道:“我都說了,鎮(zhèn)上的大夫看不好,還得是胡三婆。”
胡三婆?
陳松意的注意力被她的話所吸引,調轉目光看向她,見她一面從外頭走進來,一面對自己說道:“小公子是從外頭來的,沒聽說過胡三婆吧?”
“沒有。”陳松意搖了搖頭,“那是什么人?”
她接了孩子奶奶奉到面前來的茶,看見外面來的人影。
是風珉跟奚家的男眷也過來了。
大概是見自己出來許久沒有回去,就過來看她在不在這里。
而她剛剛那一問,就像是石子投進了湖里。
這屋里的女眷紛紛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
“胡三婆是鎮(zhèn)上有名的神婆,據說從小被狐貍叼走養(yǎng)大,長大以后就有些神異功夫了。”
“她在鎮(zhèn)上三十幾年,挺有名氣的。之前本來說女兒要接她去享福,結果說住不慣,又回來了。”
“這十里八鄉(xiāng)有什么大夫看不好的或者看不起的病,都可以去找她試試,看好了她也不收你很多錢,你給多少是多少。”
“是的,她給的符挺靈的,每年我都要去她那里要幾張符。”
孩子奶奶笑盈盈的。
顯然聽到她們跟自己一樣,都對神婆十分信任,有種眼光被肯定的與有榮焉感。
她轉過身來,對著陳松意道:“那時小丫都燒得不行了,是我拿了主意帶她去胡三婆那里給看了。胡三婆就寫了張符燒成灰,就著水給我們小丫喂下去了,然后孩子就不燒了,也不驚了。”
所以他們一家人才以為到這里就算好了,可是沒想到一放松小丫就跑了出去,差點釀成大禍。
幸好遇到了眼前的貴人,給救了回來。
陳松意看著她們的神色,細品著她們的話。
這些女眷看起來很相信那位神婆,在孩子奶奶的話音落下之后還在說:
“胡三婆最近越發(fā)靈驗了。”
“對對,她給的考試升官符名聲可是大響了,幸好我去得早,否則現在搶都搶不到。”
“那可不!”孩子奶奶不無得意地道,“我可是早早就拿回來了,按照她說的方位埋下,我兒子做的文章立刻就有進步了,還得到了先生的夸獎。”
如果不是重新開張的胡三婆這么靈驗,她怎么可能那么果斷抱起孫女就去找她?
只不過……她悻悻地道:“考試升官符是好,可是萬病回春符就沒那么有效了。”
“娘!”奚大郎的聲音從外面?zhèn)鱽怼?br/>
他漲紅了臉,不聽母親的話,他哪里知道其中還有這樣的官司?
不錯,他最近確實有這種行文順暢的感受,而且思維也靈敏了起來。
小夫妻夜話的時候,他還跟妻子說起先生夸贊他有進步,文章寫得有靈氣,跟以往很不一樣。
他覺得這都是自己的努力有了回報,哪里知道是他娘在家里埋了那玩意兒?
甚至還在貴客面前,把一切都歸功在那張符上。
他有些生氣地道:“我早說了我不相信那些東西,你怎么不跟我說?”
他娘卻不當一回事,笑道:“瞧你急的,這有什么好說的?你不是不信嗎?不過就是圖個吉利。不信你問問你三嬸她們,是不是也去拿了?”
被她提到的“三嬸”正是女眷當中的一個,聞言也笑了起來:“拿了拿了,這村里啊,就沒幾個沒去拿的。”
有些就算表面不說,暗地里也去討要了這符,總不能落于人后。
就在奚大郎想要勸自己的母親不要再搞這些的時候,陳松意抬起了手,中指跟食指之間夾著一張折成三角形的符,向著奚大娘問道:“是這個嗎?”
那符上還沾著泥土,風珉一眼就看出這是她剛剛挖出來的。
她在這個院子里到處找不對勁的地方,讓她找到了。
端著茶托的奚大娘大驚道:“小公子,你怎么把它給挖出來了?胡三婆說過挖出來就不靈了!”
她說著就要上來奪回去,心中原本對陳松意救了自己孫女的感激也在這時變成了埋怨。
——這是她兒子中舉的關鍵,怎么能讓她這樣給壞了?
可是,想到陳松意剛剛是怎么起卦、怎么找到孩子的碧娘卻一下子變了臉色,聲音也變得尖銳起來:“這符、這符有問題嗎?”
聽到兒媳的聲音,奚大娘一下子停下了動作,回頭看著她。
只見兒媳搖搖欲墜,而陳松意一點頭,她就幾乎要整個人往地上滑去。
屋子里一片死寂。
人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手上的那道符上。
從來到奚家的那一刻,陳松意就有所感應。
一地只要有福地一成,就會澤被四方。
奚家村雖然跟埋葬了陳家祖先的那個水潭距離相隔甚遠,但是地下水系相連,所以在漫長歲月中也受到了滋養(yǎng),出了許多有才華的后代子孫。
維持著舉著手中這張符的姿勢,陳松意目光從這一屋女眷身上掃過,然后又看向了站在外面的風珉,隨后才道:“你們奚家村以有文氣而自傲,可是近幾年,明顯感到這種文氣減弱了吧?”
奚家村的人無論男女紛紛臉色一變。
在他們眼中,陳松意只是個外來者,如何會知道他們考中秀才舉人的數量變少了?
陳松意放下了手,道:“否則也不會對這樣的符趨之若鶩了。”
三嬸顫抖著聲音問:“這符……有什么不好嗎?”
陳松意道:“人的氣運是有定數的,不會平白地增加或者減少。如果符紙有用,能在短時間內催運,讓人感到事事順利的話,不是奪人氣運,就是將以后的運氣移到了現在。
奪人氣運的術稀少,就像劉氏費盡心機才布成局一樣,而且還要做好準備付出代價。
會的人,不會白白給一般人這樣做。
“所以官運也好、財運也好,都是借運,借的是自己以后的運氣。
“如果自身的運氣不夠,那么借來的就是子孫后代的運。”
她說著,看向了躺在床上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