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臺階
教皇英諾森三世如今七十幾歲,在中世紀這個醫(yī)療手段非常悲劇的時代,他這個年齡一病不起,那基本上就沒有能起來的可能姓了。
英諾森三世本人也知道這一點。
異常華美奢侈的寢室之內(nèi),面容蒼老,看起來行將就木的老教皇斥退左右,并且異常強硬的拒絕了醫(yī)生繼續(xù)治療的意見,只留下他的心腹希爾德布蘭德一個人。似乎是準備囑咐后事了。
“完了,全都完了。”英諾森三世躺在病床上,握著他的心腹希爾德布蘭德的手,這樣感慨著:“原本還以為,上帝能再給我?guī)啄甑臅r間。但是現(xiàn)在看起來已經(jīng)不行了。想必我蒙主召喚的時間已經(jīng)近了。在那之后,可就要看你的了。”
“圣座不要說這種話了,安心靜養(yǎng),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希爾德布蘭德略微有些動情的說道。
“好不了了。”英諾森三世搖頭:“無論是我的身體,還是這個教皇國,與諾曼之間的事情。都好不了了――等到我死了之后,教皇國必然一片大亂。到時候諾曼帝國無論是乘機進軍羅馬,還是乘機休養(yǎng)生息,對于教皇國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我之前,本來是想著,自己的身體能再多支撐一段時間,為教廷最后努力一次,制造可以匹敵諾曼人的艦隊……可惜。我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
英諾森三世一邊這么說著,一邊拼了命的呼吸,似乎這具蒼老的身軀已經(jīng)感覺不到氧氣的存在了一樣。
“圣座,您快點休息吧。不要再說了。”看著他這樣的樣子,希爾德主教心臟跳動的速度猛然提升了兩三倍。生怕這位老教皇一口氣沒喘上來掛掉了。
然而英諾森三世在掙扎了一陣之后,堅持著搖了搖頭:“不行,我要說下去,要是再不說的話,我恐怕就沒機會再說下去了。”
于是教皇圣座接著說了下去:“如今,我們不能再打下去了。而諾曼人看起來也不想要打。畢竟他們剛剛獲得了東歐偌大的地盤,想要消化掉好歹也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但是這種時候,雙方都已經(jīng)開動了。所以,所以我們都需要一個臺階下。一個體面的,不至于丟臉的臺階下……”
“圣座,您難道已經(jīng)想好退路了么?”希爾德稍微有點驚訝的問道:“在一切都沒有發(fā)生之前?”
“沒錯。”聽到希爾德這樣說,英諾森三世稍微有些得意的笑了起來:“就是在一個月之前……耶路撒冷淪陷了。”
“耶路撒冷淪陷?!”希爾德布蘭德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稍感驚訝。但是隨即一想――淪陷了就淪陷了。[***]又不是自己家的。耶路撒冷王國與教皇國之間頗多齟齬。原本兩國關系尚可。耶路撒冷王國起家,就是靠了教皇國發(fā)動的十字軍東征,有這么一層關系在,耶路撒冷王室對于教廷卻是要比一般基督國家更加的恭敬。
而雙方分歧,最終說起來仍舊擺脫不了教權(quán)與王權(quán)之爭。鮑德溫三世死后無嗣,便擁立自己的侄子鮑德溫四世做國王。然而鮑德溫四世那時候便已經(jīng)沾染了麻風病。教廷宣傳,說麻風病人是被上帝唾棄的卑賤之人。而這一會兒看到耶路撒冷王國,竟然要讓一個卑賤的,被上帝唾棄了的人當圣地的國王。一下子就急了。好說歹說都不管用,最終鮑德溫四世仍舊順利登基。教皇國一氣之下也就放棄了對于耶路撒冷王國的支持。
原本耶路撒冷四周盡是虎狼之地,北面是奧斯曼土耳其,南面是埃及,這兩個異教徒國家都是兵強馬壯,并且對于耶路撒冷這座同樣屬于伊斯蘭的圣城虎視眈眈。原本耶路撒冷王國能夠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存活,便是因為有著教皇國的支持,教皇國經(jīng)常姓的發(fā)起十字軍去救援。
然而此次,為了防止國家事務被教廷插手,耶路撒冷的既得利益者們近乎喪心病狂的推舉了這位長著麻風病,命不久矣而且異常年輕的君王。以便于自己控制國政。而教廷則是思考著,在這樣的處境下,耶路撒冷肯定堅持不了多久,等到這些家伙被異教徒打的頭破血流。到時候再來求他們,到時候能要到的好處更多,這邊是所謂的坐地起價。
然而,無論是耶路撒冷的權(quán)貴們,還是教廷,乃至伊斯蘭教的異教徒們,卻全都看錯了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年輕國王。
鮑德溫四世,天縱英才,用兵如神,無論軍事政治外交全都玩的熟透。對外,對于薩拉丁這個強敵數(shù)次作戰(zhàn)取得勝利,逼迫這位埃及蘇丹簽訂停戰(zhàn)條約,對內(nèi),調(diào)和圣殿,醫(yī)院兩大騎士團,以及麾下諸多貴族領主之間的矛盾。鞏固和加強皇權(quán)。就這樣,使得耶路撒冷王國在失去教廷的支持之后,仍舊能繼續(xù)存在,并且過的很好。
打臉,這是紅果果的打臉。教廷宣傳的上帝背棄的人,竟然是一個如此強悍的君王。沒有什么比這樣的事情更讓羅馬教廷覺得丟人現(xiàn)眼的了――天主教會建立的統(tǒng)治就在他們的舌頭上,一貫說著空口謊話來招搖撞騙。如今歐洲識字率低,人傻。因而被他們騙得團團轉(zhuǎn)。
而騙子,最害怕的是什么呢?
當然就是謊言被揭穿啦。
教會說著麻風病人是被上帝唾棄的。然而有這么一個麻風病人,不但沒有被上帝唾棄的感覺,反而做了國王,不但做了國王,而且做得很好,不但做得很好,看起來恐怕算是千古明君級別的……
教廷上上下下,從教皇英諾森三世到剛接受洗禮的新進教士,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就好像被人抽了幾十幾百個耳光一樣。啪啪啪啪啪啪啪……
于是,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廷無可奈何,不得已采用了一個很無恥而且很不要臉的方法。
裝作看不見,選擇姓無視。停止與耶路撒冷之間的一切聯(lián)系。
就是這樣。
因為討厭鮑德溫四世,所以連帶著討厭耶路撒冷王國,討厭整個耶路撒冷的一切。對于耶路撒冷最終淪陷于異教徒的手中沒有任何感覺。
“圣地都已經(jīng)淪陷了,而我們這群世俗之人,竟然還在爭權(quán)奪利……實在是太丑陋了。”英諾森三世搖了搖頭,之后這樣說道。
“您的意思是――”希爾德布蘭德也不是傻瓜,聽英諾森三世這么一說,馬上明白了,英諾森三世所說的臺階,便是這件事情――以耶路撒冷的淪陷為借口,掀起又一輪的十字軍浪潮,以此為借口,調(diào)整對于諾曼帝國的政策。
的確是個好借口呢。甚至,如果策劃得當?shù)脑挘€能夠削弱諾曼帝國的實力,一舉兩得。
希爾德樞機主教此時此刻對于老教皇佩服的五體投地。然而卻又聽到老教皇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不行,這些,似乎還不夠……”緊接著老教皇閉上眼睛,又思考了一下,再睜開眼睛看著希爾德樞機主教:“就說,說我是因為耶路撒冷的陷落,被氣死的。這樣一來份量差不多就足夠了。”
希爾德主教一楞,卻是沒想到老教皇能說出這樣的話出來。心里不由得更加敬佩,謀劃敵人,謀劃盟友,到最后連自己都加入了謀劃之中。教皇英諾森三世不愧是世間少有的政治家。倘若換一個時空,在沒有諾曼人崛起的世界里,說不定會做出比現(xiàn)在更大的多的業(yè)績來。實在是可惜了。
“我明白了。圣座。”希爾德主教點了點頭,暗暗將老教皇叮囑的話全都記好,打算在這之后與其他的樞機主教商量著實行。
然而在這之后,老教皇好像將他的心思猜透了一樣,不知道這家伙從哪里來的力氣,一瞬間竟然將希爾德握的手生痛。
“圣座?!”希爾德稍微有些驚訝,心里面想著:這無論如何不是個快死了的人的力氣。
“我告訴你――不要和其他樞機商量任何事情――他們之中,肯定有被諾曼人收買過了的――他們不可靠。”英諾森三世眼球好像都要瞪出來了一樣,死死地盯著希爾德,這樣說道:“等到我死了之后,你,希爾德,你用不著管那個什么樞機主教的聯(lián)席會議。你手里有兵權(quán),有兵權(quán)就能當教皇!其他人阻止不了你的!”
聽到老教皇說的這樣驚心動魄的事情。希爾德這些年雖然也做了不少大事,但是仍然覺得心驚肉跳――他進入樞機教團的時間并不長,本身也只有四十多歲,資格太輕。再加上英諾森三世對他高看了一眼,因而引起的嫉妒心。所以在教團內(nèi)向來很受排擠。如果按照正常的教皇選舉的話,肯定輪不到他。
在此之前,希爾德也想過,老教皇死了之后自己應該如何。但他最多也只是想著憑借兵權(quán)作為籌碼,保住自己樞機主教的位置,以及現(xiàn)在的權(quán)勢罷了。卻沒想到。老教皇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來……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