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價值和秦朝的失敗
道德的價值和秦朝的失敗
在漢代最早論述政治理論的著作是陸賈的《新語》,我們在上面曾有所論及。為了打算引導人們維護一個有效率的政府,《新語》說到了異常的自然現(xiàn)象的重要性及其顯示警戒的意義。如上所述,這種觀點被董仲舒闡發(fā)得很有力和很系統(tǒng)。此外,《新語》強調(diào)的是,帝國政府必須重視儒家的倫理道德價值,使之成為取得國泰民安的手段;它也建議皇帝的活動應該調(diào)節(jié)得與陰陽的節(jié)奏相一致。
陸賈的觀念如此,是因為他認為皇權(quán)在實踐中可能會出差錯。有跡象表明,許多領(lǐng)袖人物都憬悟到秦帝國沒有能夠抗御住攻擊,盡管它擁有很自負的力量,因而陸賈及其以后的作者們都試圖回答這樣一個明顯的問題:如此一個強大的組織怎么會被一小撮烏合之眾和手無寸鐵的軟弱的暴動者摧毀了呢?也可能他們寫書是還想回答另一個——也許他們只巧妙地提示過而未明確地點破過的——問題:漢朝怎樣才能也避免這同一種命運?
按照陸賈的說法,秦朝之失敗是由于它使用刑罰過度,是由于它傲慢自大和奢侈無度。大約二三十年以后,賈誼寫了一篇包括三個部分內(nèi)容的文章,以論究秦朝之失的本質(zhì)問題。在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加強對倫理道德價值的注意表現(xiàn)在吸收通曉儒家著作的人進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