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很不高興,我擔心他永遠不會原諒我。不過我提出作為他的妹妹陪他去。”
“那真是傻到極點了,簡。想一想你要干的事吧——累個沒完的,身強力壯的人都會給累死,更何況你又那么弱。圣·約翰——你知道他——會慫恿你去干做不到的事情。你要是跟著他,就是大熱天也不讓歇口氣。可惜就我所見,凡是他強求你做的,你都逼著自己去完成。你倒是有勇氣拒絕他的求婚,我真感到驚訝,那么你是不愛他了,簡?”
“不是把他當做丈夫來愛。”
“不過他是個漂亮的家伙。”
“而我又長得那么平庸,你知道,黛。我們決不般配。”
“平庸!你?絕對不是。你太漂亮,也太好了,不值得那么活活地放到加爾各答去烤。”她再次真誠地懇求我放棄同她兄長一起出國的一切念頭。
“說真的我得這樣,”我說,“因為剛才我再次提出愿意做他的副牧師時,他對我的不恭表示驚奇。他好像認為提議不結(jié)婚陪他去是有失體統(tǒng),仿佛我一開始就不希望把他當成兄長,而且一直這么看他似的。”
“你怎么會說他不愛你呢,簡?”
“你應該聽聽他自己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口口聲聲解釋說他要結(jié)婚,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他的圣職。他還告訴我,我生來就是為了勞作,而不是為了愛情。無疑這話也有道理。但在我看來,如果我生來不是為了愛情,那么隨之而來,也生來不是為了婚配。這豈不是咄咄怪事,黛,一生跟一個男人拴在一起,而他只把我當做一樣有用的工具?”
“不能容忍——不通人情——辦不到的!”
“還有,”我繼續(xù)說,“雖然我現(xiàn)在對他有兄妹之情,但要是我被迫做了他妻子,我能想象,我對他的愛很可能會無可奈何,奇怪反常,備受折磨。因為他那么有才能,神態(tài)、舉動和談吐無不透出一種英雄氣概。那樣,我的命運就會悲慘得難以形容。他會不要我愛他,要是我依然有所表露,他會讓我感到,那是多余的,他既不需要,對我也不合適。我知道他會這樣。”
“而圣·約翰是個好人。”黛安娜說。
“他是個好人,也是個偉人。可惜他在追求大目標時,忘掉了小人物的情感和要求。因此,微不足道的人還是離他遠點好,免得他在前進時把他們踩倒。他來了!我得走了,黛安娜。”我見他進了園子,便匆匆上樓去了。
但是吃晚飯時我不得不再次與他相遇。用餐時他完全像平常那樣顯得很平靜。我本以為他不會同我說話了,而且確信他已經(jīng)放棄了自己的婚姻計劃。但后來的情況表明,在這兩點上我都錯了。他完全以平常的態(tài)度,或者說最近已習以為常的態(tài)度同我說話:審慎的客氣態(tài)度。無疑他求助于圣靈來克制我在他心里所激起的憤怒,現(xiàn)在他相信已再次寬恕了我。
禱告前的晚讀,他選了《啟示錄》的第二十一章。傾聽《圣經(jīng)》中的話從他嘴里吐出來始終是一種享受。他在發(fā)表上帝的圣諭時,他優(yōu)美的嗓音是最洪亮又最動聽的,他的態(tài)度之高尚純樸也最令人難忘。而今天晚上,他的語調(diào)更加嚴肅——他的態(tài)度更富有令人震顫的含義——他坐在圍成一圈的家人中間(五月的月亮透過沒有拉上窗簾的窗子,瀉進室內(nèi),使桌上的燭光顯得幾乎是多余的了)。他坐在那里,低頭看著偉大而古老的《圣經(jīng)》,描繪著書頁中的新天堂和新世界的幻境——告訴大家上帝如何會來到世間與人同住,如何會抹去人們的眼淚,并允諾不會再有死亡,也不會有憂愁或者哭泣,不會有痛苦,因為這些往事都已一去不復返了。
接著的一番話,他講得讓我出奇地激動不已,尤其是從他聲音的難以描述的細小變化中,我感覺到,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目光已經(jīng)轉(zhuǎn)向了我。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yè),我要做他的上帝,他要做我的兒子。”這段話讀得又慢又清楚,“唯有膽怯的,不信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里,這是第二次的死。”
從此,我知道圣·約翰擔心什么命運會落在我頭上。
他在朗讀那一章最后幾句壯麗的詩句時,露出一種平靜而克制的得意之情,混雜著竭誠的渴望。這位朗讀者相信,他的名字已經(jīng)寫在羔羊生命冊上了,他盼望著允許他進城的時刻,地上的君王已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這里不需要太陽或月亮的照耀,因有上帝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
在這章之后的祈禱中,他調(diào)動了全身的活力——他那一本正經(jīng)的熱情又復蘇了,他虔誠地向上帝祈禱,決心要取勝。他祈求給心靈軟弱者以力量;給脫離羊欄的迷路人以方向;讓那些受世俗生活和情欲誘惑而離開正道者,關(guān)鍵時刻迷途知返。他請求,他敦促,他要求上天開恩,讓他們免于火烙。真誠永遠是深沉莊嚴的。開始,我聽著祈禱的時候,對他的真誠心存疑惑;接著,祈禱繼續(xù)進行并聲音越來越響時,我被它所打動,最后終于不勝敬畏了。他真誠地感到他目的之偉大和高尚;那些聽他為此祈禱的人也不能不產(chǎn)生同感。
祈禱之后,我們向他告別,因為第二天一早他就要出門。黛安娜和瑪麗吻了他以后離開了房間,想必是聽從他的悄聲暗示的緣故。我伸出手去,祝他旅途愉快。
“謝謝你,簡。我說過,兩周后我會從劍橋返回。那么這段時間留著供你思考。要是我聽從人的尊嚴,我應當不再說起你同我結(jié)婚的事兒,但我聽從職責,一直注視著我的第一個目標——為上帝的榮譽而竭盡全力。我的主長期受苦受難,我也會這樣。我不能讓你永墮地獄,變成受上天譴責的人。趁你還來得及的時候懺悔吧——下決心吧。記住,我們受到吩咐,要趁白天工作。我們還受到警告,‘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記住那些在世時享福的財主的命運。上帝使你有力量選擇好的福分,這福分是不能從你那兒奪走的。”
他說最后幾個字時把手放在我頭上,話說得很誠懇,也很委婉。說真的,他用的不是一個情人看心上人的眼神,而是牧師召回迷途羔羊的目光——或者更恰當些,是一個守護神注視著他所監(jiān)護的靈魂的目光。一切有才能的人,無論有無感情,無論是狂熱者,還是追求者,抑或暴君——只要是誠懇的,在征服和統(tǒng)治期間都有令人崇敬的時刻。我崇敬圣·約翰——那么五體投地,結(jié)果所產(chǎn)生的沖擊力一下子把我推到了我久久回避的那一點上。我很想停止同他搏斗,沖進他意志的洪流,急速注入他生活的海峽,在那里把我的生活淹沒。現(xiàn)在我被他所困擾,幾乎就像當初我受到另一個人的不同方式的困擾一樣。兩次我都做了傻瓜。那一次讓步會是原則上的錯誤;而現(xiàn)在讓步就會犯判斷的錯誤。所以此時此刻我想,當我透過時間的平靜中介,回頭去看那危機時,當初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愚蠢。
我一動不動地站著,受著我的圣師的觸摸。我忘卻了拒絕,克服了恐懼,停止了搏斗。不可能的事——也就是我與圣·約翰的婚姻——很快要成為可能了。猛地一陣風過,全都變了樣。宗教在呼喚——天使在招手——上帝在指揮——生命被卷起,好像書卷——死亡之門打開了,露出了彼岸的永恒。看來,為了那里的安全和幸福,頃刻之間這里什么都可以犧牲。陰暗的房間里充滿了幻象。
“你現(xiàn)在就能決定嗎?”傳教士問。這問話的語調(diào)很溫柔,他同樣溫柔地把我拉向他。啊,那樣一種溫柔!它比強迫要有力得多!我能抵御圣·約翰的憤怒,但面對他的和善,我便像蘆葦一般柔順了。但我始終很清楚,要是我現(xiàn)在讓步,有一天我照樣會對我以前的叛逆感到懊悔。他的本性并不因為一小時的莊嚴祈禱而改變,只不過升華了而已。
“只要有把握,我就能決定,”我回答,“只要能說服我嫁給你確實是上帝的意志,那我此時此刻就可以發(fā)誓嫁給你——不管以后會發(fā)生什么!”
“我的祈禱應驗了!”圣·約翰失聲叫道。他的手在我頭上壓得更緊了,仿佛他已經(jīng)把我要去了。他用胳膊摟住我,幾乎像是愛著我(我說“幾乎”——我知道這中間的差別——因為我曾感受過被愛的滋味。但是像他一樣,我已把愛置之度外,想的只是職守了)。我在疑云翻滾的內(nèi)心同不明朗的態(tài)度斗爭著。我誠懇地、深深地、熱切地期望去做對的事情,也只做對的事情。“給我指點一下——給我指點一下道路吧!”我祈求上蒼。我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那么激動過。至于后來發(fā)生的事情是不是激動的結(jié)果,讀者自可判斷。
整座房子寂靜無聲。因為我相信,除了圣·約翰和我自己,所有的人都安息了。那一根蠟燭幽幽將滅,室內(nèi)灑滿了月光。我的心怦怦亂跳,我聽見了它的搏動聲。突然一種難以言表的感覺使我的心為之震顫,并立即涌向我的頭腦和四肢,我的心隨之停止了跳動。這種感覺不像一陣電擊,但它一樣的尖銳,一樣的古怪,一樣的驚人。它作用于我的感官,仿佛它們在這之前的最活躍時刻也只不過處于麻木狀態(tài)。而現(xiàn)在它們受到了召喚,被強迫弄醒。感官蘇醒了,充滿了期待,眼睛和耳朵等候著,而肌肉在骨頭上哆嗦。
“你聽到了什么啦?你看見什么了嗎?”圣·約翰問。我什么也沒有看到,可是我聽見一個聲音在什么地方叫喚著——
“簡!簡!簡!”隨后什么也聽不到了。
“啊,上帝呀!那是什么聲音?”我喘息著。
我本該說“這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因為它似乎不在房間里——也不在屋子里——也不在花園里。它不是來自空中——也不是來自地下——也不是來自頭頂。我已經(jīng)聽到了這聲音——從何而來,或者為何而來,那是永遠無法知道的!而這是人的聲音——一個熟悉、親切、記憶猶新的聲音,愛德華·費爾法克斯·羅切斯特的聲音。這聲音痛苦而悲哀——顯得狂亂、怪異和急切。
“我來了!”我叫道,“等我一下!啊,我一定來!”我飛也似的走到門邊,朝走廊里窺視著,那里一片漆黑,我沖進花園,里邊空空如也。
“你在哪兒?”我喊道。
沼澤谷那一邊的山巒隱隱約約地把回答傳了過來——“你在哪兒?”我傾聽著。風在冷杉中低吟著,一切只有荒原的孤獨和午夜的沉寂。
“去你的迷信!”那幽靈黑魆魆地在門外紫杉木旁邊出現(xiàn)時我說道,“這不是你的騙局,也不是你的巫術(shù),而是大自然的功勞。她蘇醒了,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卻盡了最大的努力。”
我掙脫了跟著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約翰。該輪到我處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發(fā)揮威力了。我告訴他不要再提問題,或是再發(fā)議論了。我希望他離開我。我必須而且也寧愿一個人呆著。他立刻聽從了。只要有魄力下命令,別人總是聽話的。我上樓回臥室,把自己鎖在房里,跪了下來,以我的方式祈禱著——不同于圣·約翰的方式,但自有其效果。我似乎已深入并接近了一顆偉大的心靈,我的靈魂感激地沖出去來到他腳邊。我從感恩中站起來——下了決心,隨后躺了下來,并不覺得害怕,卻受到了啟發(fā)——急切地盼著白晝的來臨。
第十章
白晝來臨,拂曉時我便起身了。我忙了一兩個小時,根據(jù)短期外出的需要,把房間、抽屜和衣櫥里的東西做了安排。與此同時,我聽到圣·約翰離開了房間,在我房門外停了一下,我擔心他會敲門——不,他沒有敲,卻從門底下塞進來一張紙條,我拿起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昨晚你離開我太突然了。要是你再呆一會兒,你就會得到基督的十字架和天使的皇冠了。兩周后的今天我回來時盼你已做出明確的決定。同時,你要留心并祈禱,愿自己不受誘惑。我相信,靈是愿意的;但我也看到,肉是軟弱的。我會時時為你祈禱——你的,圣·約翰。”
“我的靈,”我心里回答,“樂意做一切對的事情,我希望我的肉也很堅強,一旦明確上帝的意志,便有力量去實現(xiàn)它。無論如何,我的肉體是夠堅強的,讓我可以去探求、詢問、摸索出路,驅(qū)散疑云,找到確然無疑的晴空。”
這是六月一日。早晨,滿天陰云,涼氣襲人,驟雨敲窗。我聽見前門開了,圣·約翰走了出去。透過窗子,我看到他走過花園,踏上霧蒙蒙的荒原,朝惠特克勞斯方向走去。那兒他將搭上馬車。
“幾小時之后我會循著你的足跡,表兄,”我想,“我也要去惠特克勞斯搭乘馬車。在永遠告別英國之前,我也有人要探望和問候。”
離早餐還有兩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在房間里輕輕地走來走去,思忖著促成我眼前這番計劃的奇事。我回憶著我所經(jīng)歷的內(nèi)在感覺,我能回想起它以及那種難以言說的怪異。我回想著我聽到的聲音,再次像以前那樣徒勞地問,它究竟從何而來。這聲音似乎來自我內(nèi)心——而不是外部世界。我問道,難道這不過是一種神經(jīng)質(zhì)的印象——一種幻覺?我既無法想象,也并不相信。它更像是神靈的啟示。這種情感的驚人震感來勢猛似地震,搖撼了保羅和西拉所在的監(jiān)獄的地基,它打開了心靈的牢門,松開了鎖鏈——把心靈從沉睡中喚醒,它呆呆地顫栗著,傾聽著。隨后一個尖叫聲震動了三次,沖擊著我受驚的耳朵,沉入我震顫的心田,穿透了我心靈。心靈既不害怕,也沒有震驚,而是歡喜雀躍,仿佛因為有幸不受沉重的軀體支配,做了一次成功的努力而十分高興似的。
“不要很多天,”我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后說,“我會了解到他的一些情況,昨晚他的聲音已經(jīng)召喚過我。信函問詢已證明毫無結(jié)果——我要代之以親自探訪。”
早餐時,我向黛安娜和瑪麗宣布,我要出門去,至少離開四天。
“一個人去嗎,簡?”她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