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端午過了,轉(zhuǎn)眼時(shí)至夏至,傍晚天氣溽熱難耐,越箏兒寫了兩把新折扇,來到越筠兒繡房,邀請她一同入宮。
“太妃娘娘說,今兒晚上要打雷,兆頭不好,需得祭天給六月求雨,”越箏兒扒著她的門框,探頭怯怯道,“求完了,晚上太后就在瓊麟殿設(shè)宴,賞月,放荷花燈,許多姐妹都來,你來不來?”
自從“二皇子高榆謀逆弒君”被劍斬當(dāng)場,高瞻崩后的第一天,高梧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登基為帝,王皇后就成了太后,越貴妃成了皇太妃。因越、江兩家有從龍之功,愈發(fā)顯赫,尤勝于昔日先帝在時(shí),這樣的場合就連庶女也要請入宮了,越箏兒稱之為“來”,可見宮門已如她自家開的。
越筠兒便輕笑一聲,放下手中書卷,點(diǎn)頭道:“去吧。”
“真的嗎?”越箏兒小跑進(jìn)屋內(nèi),把一只扇子遞給越筠兒,驚喜道,“你這么久不曾出門,怎么忽然改主意了?早知道我早叫你入宮來了。”
“早晚要出去的,不可能一輩子蹲在家里。大家都去,我為甚么不去?”越筠兒拿起那扇子,打開看了看,撫摸扇面上的字跡道,“多謝阿姐。”
越箏兒寫得一手漂亮行楷,沾銀粉為越筠兒提了一句她最愛的詩: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象牙扇骨鏤刻長城、關(guān)山,精工細(xì)膩,緙絲絹面散落硨磲、珍珠碎片,宛如大雪紛揚(yáng),扇墜以犀角珠串了一支白孔雀翎與數(shù)片乳色香珀,雅致得不似凡間物件。
“你且稍待,太妃娘娘還賞了兩副頭面,我沒有給你拿來,”越箏兒說著跑出門去,又捧著小妝奩回來,道,“這樣插帶起來,換回女裝,再配這把扇子,才叫真仙人。”
越筠兒看著嫌重,換上輕薄圓領(lǐng)衫、荼白一色裙,隨意挽了個(gè)小小的交心髻,只挑了個(gè)蓮花冠并兩支長腳簪固定住,就對鏡描起涵煙眉來。
“假髻呢?”越箏兒在她桌前翻了翻,卻只有書劍,問道,“就這點(diǎn)頭發(fā)?”
“這我還嫌熱呢。”越筠兒淡淡道,“一看見假頭我就害怕,尤其是夜里,仿佛那賣頭發(fā)的要來與我討命似的,你以后萬不可給我采買這些了。”
“我們花錢買的,人家賺錢賣的,誰要跟你討命?”越箏兒笑嗔道,“凈說癡話,小心太太聽見打你。”
越筠兒怎敢告訴家里人,她冬日怕冷夏日怕熱的,已讓琪琪幫著把頭發(fā)削薄了許多,連胭脂都嫌重,抿過口脂就道行了。
“太素。”越箏兒卻道,怕她不給上斜紅、花鈿,只好取來呵膠,為她眉心貼了一粒南珠,“可別提前卸掉,不然我站在你邊上,穿成這樣,該顯得多不合適?”
“素就對了,”越筠兒回她道,“你才奇怪。”
越箏兒套了兩層紗,罩在石榴裙外,不知從哪新得了套價(jià)值連城的點(diǎn)翠頭面,比平日明艷不少,搖著把鋪滿紅狐貍毛的扇子,罩在越筠兒耳邊,低聲道:“是姑母授意的,聽說今夜太后還請了劉勖的長嫂入宮,說要順便幫我談?dòng)H呢。”
“甚么?”越筠兒驚道,“國孝還未出,怎可談婚論嫁?”
越箏兒被她掃了興致,甩下臉色道:“只是相看,左不過訂親,誰說立刻就要嫁了?再說了,也不看看是為誰守的孝?你別告訴我你被人占了便宜還倒幫人數(shù)錢。自己成天在男人堆里眉來眼去,搭上人家小子又勾上人家老子,誰又說你甚么了?我不愧不怍地相一門親事,看你這千推萬阻的樣子!”
這話說得難聽了些,琪琪都上前抓住了她的衣襟。
“你……”
“別鬧,”越筠兒卻攔住琪琪,時(shí)刻記得自己曾立誓不再對她口出惡語,不想吵架,深吸一口氣,道,“阿姐,我當(dāng)真不是要攔你這門親事,只是時(shí)異勢殊,絕不宜過早同劉家通信兒。你且安心,上次你提過之后,我就立刻托人幫你問過劉勖了,他不僅是房里無一男半女,就連心里都是干干凈凈,從沒裝過任何人,此事更不必急,于他這樣的人家來說急了反倒不好。”
這是宋宏玉隔天就派人來回的話,包括那名街史,萬幸竟也無礙,不過傷到了腿腳,很快就接老太太回家去了,越筠兒為此抄了一天佛經(jīng),才忘了及時(shí)回給越箏兒。
“啊,”越箏兒紅著臉道,“當(dāng)真?”
“千真萬確,”越筠兒反問道,“你信我嗎?”
越箏兒坐回她身邊,牽住她的手道:“好妹妹,我當(dāng)然信你,你說的我都當(dāng)真,只我方才一時(shí)氣話,你可別當(dāng)真。”
·
晚宴上,劉勖的長嫂果真來了。
瓊麟殿臨水,廳內(nèi)銜著塊偌大的青玉臺,臺邊置玉案數(shù)十張,眾女眷落座,太后、太妃及公主在上首,各個(gè)著黃袍、粉裙、綠襦的,哪有一個(gè)行國孝之實(shí)?不過永真公主的青衫黯淡了些,下面坐著的人里也只有寥寥幾位白衣,越筠兒算一個(gè),劉勖的長嫂坐在越筠兒對面,也算一個(gè),越箏兒身旁挨著的一位許姑娘又算一個(gè),再無第四位了。
“你看,”越箏兒坐在越筠兒身后,打扇探上前來同她道,“我說沒事吧?”
越筠兒閉眼揉額頭。
這要放從前,她現(xiàn)在早開吃了,管誰沒吃,自己先墊補(bǔ)了腸胃好飲酒作樂,但現(xiàn)在她再不敢如此囂張,勸阿姐又無用,只能獨(dú)自盤算。
“哀家這盤兒要端給筠兒,”仿佛為了印證越箏兒的話似的,王太后還同布菜的宮人道,“她愛吃葫蘆雞,這是專門加給她的菜。”
越筠兒謝了賞賜。
王太后又道:“酥山賞給晚澤,哀家吃不了涼的,她愛吃,但也要少吃。”
晚澤姓江,是梁國公江潮的女兒,與越筠兒同歲的表妹,被江家管得死死的,像是南陵女德院被開來了景平,她從中金榜提名似的,平日幾乎不出門見人,今晚也不知怎么就出來了,被安排在越筠兒旁邊,挨得很近。
江晚澤的家教同越箏兒像,性子自然也像,只是比越箏兒要更加“優(yōu)雅”,簡直是活生生的“規(guī)矩”二字,連說話都沉靜如水,起身謝過太后,道:“既不能多吃,剩了恐負(fù)殿下心意,不若再分給姐妹們,共沾這份殊榮,殿下以為如何?”
王太后答應(yīng)了,她便將酥山分給了附近的姐妹。
越筠兒看著自己吃到一半的葫蘆雞,只能尷尬謝絕:“我這兩天不方便吃冰。”
江晚澤吃驚地看了她一眼,過會兒沒有忍住,又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問:這種話能當(dāng)眾講的?
吃完飯后,王太后果真帶眾女眷去放了荷花燈,一如越箏兒所言,沒有半點(diǎn)不同,既無安排歌舞,也無吟詩作賦等閑情逸致,像在應(yīng)付個(gè)流程,一手扶越太妃,一手扶新安公主,順玉臺而下,來到池畔,不忘回頭著人扶住越筠兒,道:“若敢落水,哀家要叫你們所有人好看。”
江晚澤離越筠兒最近,便主動(dòng)攙她。
永真公主離得也近,后退一步來到越筠兒身邊,抱住她另一只手,疑惑地看了眼江晚澤,與她講悄悄話道:“這位表姐是舅爺?shù)呐畠簡幔趺创┏蛇@樣出來了?”
不怪永真公主會這么問,江晚澤今日頗為異常,穿了件袒|胸的三十破紅裙,望仙髻倒插翡翠步搖,還畫了啼妝,精于打扮,導(dǎo)致她雖然自身的顏色、身?xiàng)l兒都不如越箏兒,平頭正臉的,卻竟然壓了也穿紅的越箏兒一頭,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越箏兒走在她身后,與她之間相隔著劉勖的長嫂,臉色十分不好看,總覺得自己被拂了面子。
她花的銀子更多,卻沒有江晚澤裝扮得美,便不由得想,那是江家的嫡女,自己是庶,也許其他貴女們要私下里議論起來了,說自己正是身份低,才眼界窄,不會打扮,有再多錢也沒用,越想心里愈發(fā)陰郁,更顯不出美來了。
“箏兒,”越箏兒身旁的許姑娘道,“你是七月的生辰吧,也快要十七了,太妃同你提過哪家郎君嗎?我堂弟去歲取的功名,正經(jīng)漂亮的小子,你見過沒有?”
許姑娘喚做正瑤,是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許清如的嫡次孫女,門第也不低,還同越箏兒關(guān)系很好,越箏兒卻胡亂搖搖頭,只盯著江晚澤的背影,以及劉勖的長嫂。
許正瑤“噗嗤”一聲笑了,搖起折扇,道:“我知道了,箏兒已心有所屬,我那堂弟憑白奮斗一場,終究還是錯(cuò)付了。”
“胡說,”越箏兒一驚,道,“你知道甚么?”
許正瑤笑道:“上次踏春宴上見過的那位金甲小將,你當(dāng)時(shí)都看傻了,是也不是?”
越箏兒忙捂住她的嘴,求道:“好瑤瑤,你別說了。”
“我不說,你自己也得說了,”許正瑤合上扇子,挑起她的下巴,挪向前方,道,“看看看看,知道整個(gè)景平有多少人想往他們家后院兒里塞人嗎?”
這二人身前,劉勖的長嫂旁邊也挨著三四位貴女,有幾分熱絡(luò)樣子,只是不知道在聊些甚么,這會兒江晚澤同越筠兒說了兩句話后,竟然也退了兩步,離開越筠兒,來到這一排人中,站在最邊兒上,歪頭傾聽起她們的談話,抿唇一笑。
許正瑤稍側(cè)身墊腳,能看見她們的神情是一個(gè)賽一個(gè)高傲,稍問過好后便沉默不語,也不知江晚澤在笑個(gè)甚么,越箏兒卻有些短視,看不大清,急得臉紅,只能問她道:“你快幫我看看,她們正說甚么呢?”
“喔……”
許正瑤剛想說話就突然停住,連腳下的路都不會走了。
“怎么了?”越箏兒晃晃她的手臂,順著她呆滯的目光看去,也不禁驚道,“咦?”
一眾女眷全都沒了聲音,多半傻傻停在臺階上。
只見遠(yuǎn)處池邊行至一位紅衣男子,神色匆匆,踏水而來,步步生蓮,因未曾帶冠,馬尾如墨如瀑般散落在肩,發(fā)絲隨風(fēng)拂動(dòng),龍眉鳳目,真?zhèn)€是絕代風(fēng)華,宛若謫仙登臨。
·
“表姐,”永真公主回頭看了眼江晚澤,問越筠兒道,“她剛同你說甚么了?”
越筠兒一言難盡,想了又想,最終還是無奈答她道:“你太小,還是不知道為妙,時(shí)候到了自然會有人告訴你,此前還是不要大驚小怪,戒驕戒躁,以免被人指責(zé)恃寵而驕,將來或許連累整個(gè)越家。”
方才江晚澤告訴她,自己今夜入宮是長輩的意思,來見過太后,便于日后選妃的,還望越筠兒能幫忙給自己美言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