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開業(yè)
趙之暉沒有理會王耀莫名其妙的發(fā)言,現(xiàn)在家里為了開鋪子的事情忙的熱火朝天,他哪有精力在乎這些不相干的人。</br> 他承認糕點的定價對普通百姓而言,確實有些偏高,但是他前期投入大,成本高啊。</br> 不說糕點模具,盤鋪子的銀錢這些,每樣糕點使用的米粉、面粉等等各種材料都是選用的最好的,做的又是市面上從未有過的糕點。</br> 每個唐果子都需要手工制作,現(xiàn)在只有于清和辛月做的好些,他日后還要繼續(xù)到酒樓上工,不能幫忙,所以只能限量,就算價高也不怕賣不出去。</br> 王耀走后趙之暉又和其他伙計聊了一會兒,大伙都說日后發(fā)了月銀也會去糕點鋪子買些來,奢侈一把。</br> 有那年紀大想存錢娶媳婦的,覺得吃過了這貴價的糕點,日后出門吹牛都有素材了。</br> 等趙之暉走后店里小二們一下午都在討論這件事,進來吃飯的客人也有聽見,有些好事的便上前問詢,知道了明日學府路會新開一個糕點鋪子,售賣的都是從未見過的新奇糕點。</br> 能在醉香樓吃飯的都是有些許家底的人,一聽這口氣竟然這么大,都說明日要上那鋪子去瞧瞧。</br> 趙之暉倒是沒想到宣傳效果這么快就見成效了。</br> 第二日還未到卯時趙家人便帶著新出爐的糕點坐上牛車來了縣城。</br> 因為是鋪子新開張,趙家人都想過來看看,還專門提前和村里趕牛車的黃師傅商量好了,包了他的牛車,否則自己家的牛車要裝糕點坐不了人。</br> 到了縣城,花了半個時辰把糕點全部擺好,放在定做的格子里,旁邊還放有托盤和夾子,方便一會客人們拿取糕點。</br> 辰時三刻,趙之暉和趙安義分別站在大門兩側,拉住了牌匾上紅綢線,趙永年在一旁已經(jīng)準備好了火折子和一串鞭炮。</br> 辛月,于清和劉桂芳在鋪子里面,手里攥著畫好的糕點名冊,此刻都有些緊張。</br> 趙之暉和大哥對視一眼,同時拉下牌匾上的紅綢,一串響亮的鞭炮聲炸開,趙家甜品鋪正式開張!</br> 早有昨日聽到風聲的客人在門外等著,鞭炮聲一停便迫不及待的進店。</br> 雖說縣城里的糕點鋪子已有兩家,趙記是第三家,也不是最大的鋪子,但客人們被昨天醉香樓的小二說的心癢癢,都想見識一下這前所未有的糕點到底是個什么樣。</br> 進門客人們先瞧見的是辛月幾人遞過來的糕點名冊,每個糕點竟都帶有配圖,這可是新鮮,其他兩家都沒有。</br> 進門來買糕點的除了這些聞風而來的人,就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們,都是為了給小姐買的,縣城里出了新鮮玩意兒,如果別家有自家小姐沒有,那可是丟了大臉了。</br> 而且昨天趙家給城中幾個大戶都額外贈送了禮盒,收到的得了面子,吃過后還想吃,沒有收到的自覺丟了面子,今天更是要買些回去才行!</br> 否則下回小姐們聚會,就你沒有吃過,那必定遭人笑話。</br> 丫鬟們伺候小姐,自然識得幾個字,也好奇的看了看名冊,冊子上都標有價格。</br> 其中一個丫鬟驚呼:“你們鋪子糕點怎得這么貴,這唐果子更是比縣城采芝坊里還貴了好幾倍了!”</br> 趙之暉微微一笑,用托盤拿了一個雕有重瓣桃花的唐果子,只見那果子顏色艷麗,花瓣層疊,放在木質托盤里,比那名冊里畫的更顯精致。</br> “趙記從來童叟無欺,這個價格自然配的上這樣的唐果子。”</br> 這還不止,趙之暉示意辛月拿了一把小刀,直接切開了桃花果子。</br> 圍觀的眾人原本還驚艷于唐果子的顏值中,就見那果子被切開了,露出里面淡黃色的夾心,心底都有些微微可惜。</br> 趙之暉不知道他們的心路歷程,直接切了一小塊給剛剛發(fā)言的那位丫鬟:“姑娘可以先試吃,嘗嘗味道好壞便知道值不值得了。”</br> 丫鬟瞧趙之暉生的俊俏,說話又客氣溫和,有些羞怯:“掌柜想的真周到,不知這個果子售價幾何?”</br> 還沒嘗她就問價,自然是因為出門前小姐千叮萬囑,這唐果子是一定要買的,剛剛的發(fā)言不過是想試探下是否有饒價的余地。</br> 唐果子一入口丫鬟更是價格都不想問了:“這個唐果子,給我來兩個!”</br> 趙之暉還沒回答,辛月不著痕跡的上前一步,邊回答邊給那丫鬟打包。</br> “這枚果子售價四十五文,這便給您包好。”</br> 剛剛全程辛月都看在眼里,自然也明了這丫鬟的心思,雖說這種事今后避免不了,但是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便直接把兩人隔開了。</br> 趙之暉失笑,直接去招呼其他客人了。</br> “這里要三個唐果子。”</br> “我要五個山藥玫瑰糕。”</br> “哎呀,老板,給我留兩個唐果子啊!”</br> 劉桂芳和趙永年看著眾人分吃的那個唐果子,原本還有些心疼,畢竟是幾十文的東西,現(xiàn)下客人們分吃后基本都買了糕點,便也覺得值當了。</br> 當然在其中渾水摸魚光吃不買的,肯定少不了,但都是少數(shù)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