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投機時怎樣控制情緒
話不投機時怎樣控制情緒
艾米·伽羅(Amy Gallo)|文
時青靖|編輯
上述這種狀況不利于形成解決沖突的正確心態(tài)。一旦你的身體進入“戰(zhàn)斗或逃跑”模式,或者如同丹·格曼(Dan Goleman)所說的“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形態(tài),前額葉皮層可能會關(guān)閉,這是大腦負責理性思考的區(qū)域,而在一場話不投機的交談中,你所需要的恰恰是做出合理決定。你不僅會喪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同時,對手很可能已注意到了你的壓力信號——臉變紅了,講話速度加快,而且,由于鏡像神經(jīng)元可使我們“捕捉”另一個人的情緒,你的同事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還沒等你察覺到,談話已經(jīng)中斷,沖突加劇了。
幸運的是我們有可能阻斷身體不良反應(yīng)、控制情緒,并為一次富有成效的討論掃清道路。在談話中,如果情緒激動,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讓自己冷靜下來。
呼吸。在緊張的情況下,簡單的正念技巧可成為你最好的朋友,沒有比使用呼吸更簡單、更容易理解的了。所以當你開始注意到自己變得緊張時,試著將關(guān)注點轉(zhuǎn)移到呼吸上。注意空氣從你肺部流出的感覺,體會空氣穿過鼻孔,或者喉嚨后部時的清涼。這會把你的側(cè)重點從恐慌的身體跡象上引開,集中注意力。一些正念專家建議計算呼吸次數(shù),例如吸氣六次,呼氣六次,或只計算呼氣次數(shù),到達十次后再重新開始計算。
關(guān)注身體。當你覺得談話難以進行下去時,靜靜地坐著可以提振情緒,而非令人氣餒。專家說,站起來走動可以激活大腦的思維專區(qū)。如果你和對方都坐在桌子旁,也許不好意思突然站起來。這情有可原。不過,你可以說,“我覺得需要抻一抻,介意我稍微走動一下嗎?”如果還不舒服的話,你可以做一些小的身體動作,比如兩個手指交叉,或者把腳牢牢放在地上,注意鞋子踩著地板的感覺,正念專家稱之為“錨定”,對克服各種壓力都有效。例如,有一段時間我很害怕飛行,但是我發(fā)現(xiàn),用大拇指撫摸每個手指數(shù)數(shù)的方法,可以幫助我脫離沉思模式。
試著念念咒語,這是艾米·蘇(Amy Jen Su)給我的忠告,她是Paravis伙伴公司的執(zhí)行合伙人,曾與人合作撰寫《辦公室之主》(Own the Room)一書。她建議你可以反復默念一句話,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她的一些客戶發(fā)現(xiàn)“中庸之道”不失為有益的提示。你也可以嘗試說“這與我個人無關(guān)”“事情會過去的”或者“這只是一項業(yè)務(wù)”。
承認并標記你的感受。另一個有用的策略來自蘇珊·戴維(Susan David)——《情感靈敏度》(Emotional Agility)一書的作者。她說,當你感覺情緒化時,“關(guān)注對象充斥著你的思想和感覺,你沒有精力再去審視它們”。為了遠離這種感覺,不妨給它們貼上標簽。戴維說,“思想是思想,情感是情感。”同事錯得離譜,讓我很生氣,這種看法讓我認為他做得不對,我感到憤怒。像這樣的標簽可以讓你分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短暫的情緒處理可能是有效的。”當你把這些情緒分門別類之后,就更容易控制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搞得焦頭爛額,或任其爆發(fā)。
休息一下。以我的經(jīng)驗,這是一個遠未被充分利用的方法。你給自己處理情緒的時間越多,越能緩解緊張情緒。因此,當事情變得白熱化時,你可能需要找個借口——喝杯咖啡或喝杯水,去洗手間,或者在辦公室里漫步一會兒。一定要給出一個中立無害的理由,說明你為什么要站起來,暫停談話——你最不想做的就是讓對方認為事情變得如此糟糕,以至于你不顧一切地想要逃離。試著說一句,“很抱歉打斷你,但我想在我們繼續(xù)之前喝杯咖啡。我能幫你帶點什么嗎?”
記住,你或許不是唯一一個心煩意亂的人,你的對手可能也想表達憤怒或沮喪。雖然你想給他們上述建議,但沒有人希望被告知他們需要深呼吸或者休息一下,所以此時你只需要讓對方發(fā)泄出來就行。這通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你受到攻擊時,很容易情緒激動,但那不會有任何幫助。凱洛格管理學院的爭議解決和談判教授簡尼·布萊特(Jeanne Brett)建議你設(shè)身處地為同事著想,而不是迎面沖突。但不要表現(xiàn)得冷漠,重要的是讓別人知道你在傾聽。如果你不是在糟糕的情緒下與對方針鋒相對,他們很可能會讓步。
讓我們面對現(xiàn)實。與同事沖突可能很棘手,但是,在談話中情緒激動,并不能解決潛在問題,也無法保持良性關(guān)系。希望以上五種策略能幫助你在憤怒和沮喪中恢復冷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