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柳大人沒聽清嗎?”朱沢微陰沉沉地看著柳朝明,“十三謀害當(dāng)朝太子,本官自然已命人將他押往刑部。”</br> 他說著,看向方槐:“怎么,方大人身為刑部侍郎,今夜只顧著為柳大人鞍前馬后忙進(jìn)忙出,不知刑部接了一位貴客嗎?”</br> 方槐還沒說話,柳朝明道:“既如此,左將軍,你即刻率金吾衛(wèi)去刑部。”</br> “是。”</br> “慢著。”朱沢微抬手一攔道:“柳大人這是何意?十三謀害太子罪大惡極,大人難不成還要將他迎回宮中?”</br> 柳朝明道:“圣上開朝之初曾立國策,儲君之位當(dāng)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今大殿下薨殞,十三殿下作為第二位嫡皇子,理應(yīng)承襲東宮主位,繼任儲君。七殿下不過藩王,就算手握罪證指認(rèn)十三殿下,未經(jīng)我三法司查明因果,也無權(quán)審理,扣留,押送十三殿下,更莫提關(guān)入刑部大牢。”</br> 朱沢微聽他說完,忽然勾唇笑了:“那么左都御史的意思是今夜就要問案是嗎?好。”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也不必左將軍去請人了,十二,你這便命鷹揚(yáng)衛(wèi)疾馬趕去刑部,將十三從大牢里提出來。”</br> 朱祁岳應(yīng)了聲是,隨即便吩咐下去。</br> 夜更深了,皇城外遙遙傳來三聲梆子,承天門樓的燈火應(yīng)聲熄了大半,只有奉天殿外還亮著,火色淬了刀影血?dú)猓故俏档募t。</br> 少時,一輛粗陋的馬車在奉天門外行止。</br> 朱南羨仰躺在車馬內(nèi),簾子一被掀開,便被這浸著血的火光灼了眼。</br> 他下意識抬起手背擋了雙目,五臟六腑卻如焚如煉,眼前雖暗下來,沖天的血色又自心頭騰升而起。</br> 一時又有人想要將他扶下馬車,哪里知才碰到他的袖腕,就被他一個揮手打開。</br> 朱南羨重新仰躺回去。</br> 他在等,等著那群兵衛(wèi)上來將自己拖拽下馬,正如他們先時幾近暴虐地將他拖行于山道上時一樣。</br> 反正在他們看來,他是個該要死的人。</br> 可是朱南羨等了許久,外頭除了“噗噗”作響的烈火聲,竟一絲旁的聲響也無。</br> 他這才將手背緩緩從眼上挪開,似是要與強(qiáng)光抗衡一般,撐起眼皮看去。</br> 車外一名內(nèi)侍正彎腰打簾,千百兵衛(wèi)似乎怕驚動他,撲落落早已跪了一地,左謙已來到馬車前候著了,見他睜眼,輕聲喚了句:“殿下。”</br> 原來他竟回到了宮里。</br> 他還以為那群吃了豹子膽的東西要將他拖去荒郊野嶺,草草殺了埋了呢。</br> 左謙又伸手去扶他,這才發(fā)現(xiàn)朱南羨的左手正牢牢握著什么,整個左臂因使勁力氣已然僵直不堪。左謙垂目一看,依稀辯得他手里握著的乃是一方玉佩。</br> 玉佩中間鏤空刻著一個字,一個“雨”字。</br> 朱南羨的衣袍皆已破損,背心出更透著血痕,就著左謙的手走了兩步,連步子都是虛乏無力的。兩旁的內(nèi)侍見狀要來扶他,他卻搖了搖頭,連著左謙的手也一并推開了。</br> 前方燈火煌煌,朱南羨隱隱見有人向他走來,他頓了頓,慢慢將玉佩收入懷中小心放好,掌心露出的深重褶痕幾欲滲血,大約因他如握著自己的生念一般牢牢握了一路。</br> 得到朱南羨跟前,柳朝明先合手向他一揖,隨即吩咐道:“左將軍,你即刻將十三殿下送回東宮,傳醫(yī)正為殿下診治。”</br> 朱沢微聽了這話頗為意外,笑道:“怎么,柳大人將十三迎回宮中,竟只為了將他送回東宮?謀害太子殿下的血案呢,大人不審審嗎?”</br> 刑部侍郎方槐接過話頭道:“稟七殿下,三司會審雖是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主理,若無陛下旨意,我等亦無法立行。眼下且不說陛下病重未愈,就是依方才的圣詔,也得召集七卿決議之后才能開始問案。”</br> 朱沢微仍是挑著嘴角:“柳大人是這意思嗎?”</br> 柳朝明淡淡道:“倘若七殿下想連夜追究問責(zé)也無不可,但該說的話本官已說了,茲事體大,此案未經(jīng)我三法司查明因果,一切擬定的罪名都是栽贓陷害,重則,以謀逆罪論處之。”</br> 朱沢微聽了這話,臉上的笑容倏爾收起,“走。”隨即甩袖負(fù)手,帶著朱祁岳與朱弈珩揚(yáng)長而去。</br> 集結(jié)在墀臺的三千鷹揚(yáng)衛(wèi)在朱祁岳離開后如潮水般無聲散去,片刻,錦衣衛(wèi)與羽林衛(wèi)也相繼撤離。</br> 方才還劍拔弩張的墀臺徹底靜了下來,左謙上前兩步為朱南羨引路:“殿下,末將送您回東宮。”</br> 朱南羨正要離開的時候,宮門外忽然傳來一絲細(xì)小的駿馬嘶鳴之聲,似乎有人在正午門外卸馬。</br> 就像是感念到什么一般,他不知怎地就回過頭,往正午門看去,可惜隔著甚廣的樓臺,燈火昏晦的門樓下只能望見一個綽綽的人影。</br> 朱南羨靜靜看著,隨后垂下眼,不聲不響地離開了。</br> 柳朝明見他走遠(yuǎn)了才吩咐了一句:“去看看是誰在那里。”</br> 一名內(nèi)侍應(yīng)聲而去,片刻后回來道:“回柳大人,是都察院的蘇大人來了。原說是提了幾名證人回來,可問了雜家今夜的情形后,忽又說沒事了。”</br> 柳朝明默了片刻,只問了句:“她已走了嗎?”</br> “是,蘇大人帶著幾名證人一并走了。”</br> 柳朝明垂下眸,“嗯”了一聲,折身往都察院而去。</br> 一眾朝臣見左都御史要離開,不約而同地拜下,一名小火者忙不迭提著風(fēng)燈趕來他身前,順從的為他引路,與此同時,身后就有人高呼:“恭送御史大人。”</br> 這便是極權(quán)在手?</br> 柳朝明看著風(fēng)燈中只點(diǎn)亮寸尺前路的火光,心中掀不起一絲波瀾。</br> 其實(shí)蘇晉帶這么些證人進(jìn)宮來做什么,他不用想也知道。</br> 今日朱南羨是去送信才耽擱了回南昌的行程,那么通政司必定有人見過他,哪怕朱沢微派人將通政司的嘴都堵上,將跟著朱南羨的親軍衛(wèi)全殺了,那么還有在城門口見過十三王及其府兵的百姓與侍衛(wèi)呢。</br> 朱沢微誣陷朱南羨謀害太子,終究是立不住的。</br> 蘇晉奔波至深夜回宮,想必正是趕在朱沢微之前,自各處提了證人,想要將他們安置在都察院以保安危,等來日為朱南羨洗冤吧。</br> 可她最后卻將人帶走了。</br> 她是不再信都察院,不再信他了嗎?</br> 柳朝明想到這里,忽又覺得情有可原,畢竟他前一日還病得起不來身,后一日就發(fā)動政|變大權(quán)在握。這樣的人,憑什么叫人相信?</br> 而他保下朱南羨,也不過想借他之勢,引他與朱沢微相斗,能落個兩敗俱傷才最好。</br> 所以,他本來也沒安好心,一路來都沒安好心。</br> 活該蘇時雨不愿再信他。</br> 柳朝明回到都察院,內(nèi)侍吳敞已在中院候著了,留守在院內(nèi)的言脩見他回來,無聲施以一揖,退入夜色中去了。</br> 吳敞這才雙手一合大拜而下,呈上一枚殘玉:“老奴奉殿下之命,謝大人救大局于危時。”</br> 這是第三塊殘玉了。</br> 柳朝明垂眸看著這塊色澤古樸的玉石,片刻,搖了搖頭:“此次危局本就是因我妄動私心一手觸成,一念之差險釀大錯,今夜所為亦不過是亡羊補(bǔ)牢,沒道理向殿下討回殘玉。”</br> 吳敞道:“殿下早知大人會有此一說,讓老奴帶一句話給大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br> “殿下還說,大人今日之失實(shí)沒什么錯不錯的,只怪他布局失策,算了人心卻未算人情,卻勞大人以一己之力挽狂瀾于既倒,這枚殘玉,大人受之無愧。”</br> 柳朝明默了默,自吳敞手里取回殘玉。</br> 吳敞續(xù)道:“殿下那里只剩最后一塊殘玉了,是以殿下還讓老奴問一句,殿下當(dāng)年所予大人信物,大人可有好好保管?”</br> 玉石觸感沉舊而熟悉,柳朝明自指尖摩挲著,不由想起當(dāng)年玉玦破裂時,那人與自己說的話。</br> ——你我之間君子一諾,雖有信物依托,說到底,靠的不過是一個“守”字與一個“信”字。</br> 柳昀,本王知你清絕孤傲,讓你臣服反倒折了心性,因此只這一問,你可愿隨本王賭一局,將皇權(quán),骨血,乃至自身都算入局中,披肝瀝膽,粉身碎骨,在所不惜?</br> 柳朝明將殘玉往手中一握:“殿下所予信物彌足珍貴,待來日功業(yè)初成,我柳昀,必定完璧歸之。”</br> 朱沢微一路打馬回了七王府,面色越來越沉。也不顧在府外迎他的姬妾跪了滿地,徑自步入正堂,接過丫鬟遞來的濕帕子凈了臉,然后背著手,來回來正堂走了數(shù)步。</br> 不時又有小廝來送茶水,見了朱沢微的樣子不敢上前,還是朱弈珩斟了一杯遞過去,溫言道:“七哥,不急著氣,先吃口茶。”</br> 朱沢微停下腳步看他一眼,揮手一擋就將茶盞打落在地:“你當(dāng)本王是傻子?”</br> 滾燙的茶水濺上朱沢微的袍角,他有些吃驚的看著地上四分五裂的茶盞,抬頭望向朱沢微:“七哥這是何意?”</br> 朱沢微冷笑一聲,眼中全是肅殺之氣:“在昭覺寺本王要?dú)⒅炷狭w,是你勸本王回宮做個樣子再殺。豈知這頭柳朝明就逼宮奪|權(quán),把十三截了下來。你當(dāng)本王看不出來你與柳昀早已結(jié)盟,保下朱南羨與本王相斗,等兩敗俱傷了,他便扶你上位稱帝?本王半生苦心,倒是為你二人做嫁衣了是嗎!”</br> 朱弈珩琥珀色的眸子流轉(zhuǎn)著的先是驚詫,隨后變成一絲一縷的難過,好看的嘴角微微下垂,抿成一個隱忍沮喪的弧度。</br> 片刻,他有些失望地道:“七哥怎么又不信十弟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jī)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diǎn)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jī)會。</p>
良久之后,機(jī)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