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九六章
景元二十五年,朱昱深出征北平,自此兩年余,柳朝明再未與他通過書信。</br> 但此時此刻,當他看到“身患癡癥”,不識人不記事的朱昱深自臥榻坐起,從容冷靜地喚自己“柳昀”時,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意外。</br> 十二年的盟約淪肌浹髓,他不信他會縱容自己消沉喪志。</br> 從來就沒信過。</br> 柳朝明將燈火撥亮些許,單刀直入:“先說今夜,沈青樾命方徐細查了殿下的癡癥,殿下可已應對了?”</br> 朱昱深道:“嗯,我在后槽牙藏了藥。”</br> 是那種麻骨酥筋的藥。</br> 他早猜到回京后,沈青樾會試探自己,在落水之際,咬破后槽牙里的藥丸,令脈象孱弱,一如久病之人。</br> 柳朝明道:“好,沈青樾既問不出什么,那么今日天一亮,他應當會離京前往武昌府。但,”他一頓,回身自柜閣內取出棋盤與棋簍,將棋盤置于方桌之上,“即便沈青樾離宮,形勢于我們而言也十分不利。”</br> “不利的原因有兩個,一,殿下您已被困在京師,一旦朱南羨回京,您的生死便取決于他一念之間;二,殿下您人在京師,大軍卻在北疆,遠水救不了近火。”</br> “因此,擺在我們眼前的也只有兩條路。”</br> “一,我助殿下離宮回北平,倘若朱南羨下旨削藩,殿下可借機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二,雖說形勢不利,但沈青樾離京,朱南羨尚在歸途,這三個月已是最好的時機。我們需要對付的,最棘手的,只有一個蘇時雨,我們若能先令蘇時雨落馬,將大權握在手里,便有籌碼去應付朱南羨。”</br> 柳昀的話,往白了說,其實就是前者主兵變,后者主權術。</br> 而古來政變奪|權,不外乎就是兵變與權術,二者相輔相成,兩相交替,各為主輔。</br> 簡單來說,兵變就是硬碰硬,誰拳頭硬誰就贏,而權術則以謀略為主,要算得準時機,謀得了人心。</br> 以兵變等硬實力得來的江山,傷則傷,但權力卻穩(wěn)固,得了江山后,難在一個“治”字;而以玩弄權術為主得來的江山,雖流血少一些,但步步為營,即便得了江山,除了“治”,也難在一個“服”字。</br> 就譬如西漢王莽擅權,朝野不服者眾,民間形成反莽浪潮,最終被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落敗。</br> 朱昱深想了想柳朝明的話,道:“兵變流血太多,犧牲太大,且我若起兵,你待如何?你留在宮里,朱南羨不會放過你。第二條路雖險,但值得一試,本就是一場賭局,不如孤注一擲。”</br> 柳朝明點頭:“好。”</br> “既然決定走第二條路,那么自今日起,到十一月末朱南羨回京,一共只有百日,所有的變動,都必須在這百日之中完成。”</br> “先看我們的對手。”他回轉身,目色沉沉地望向桌上棋盤,拾起棋簍子擱下三粒白子,“朱南羨,沈青樾,蘇時雨。”</br> 又拿出一顆黑子,舉棋道:“這是朱麟,我們的籌碼,他目下已牽制住了沈青樾。”</br> 于是將黑子放在那枚屬于沈奚的棋子旁,將兩枚棋子一并移去局外。</br> “再看朱南羨與蘇時雨。”</br> 柳朝明伸手探進棋簍,取出一枚白子:“朱南羨有天下兵馬大權,這是他最大的籌碼。”又取出第二枚白子,“他是正統(tǒng),是名正言順的帝王,這是他另一個,也是最令我們棘手的籌碼。”</br> “而蘇時雨,她手里有安南販貨案的把柄。”</br> 轉眼間,棋盤上屬于朱南羨與蘇時雨的兩枚白子外,又另環(huán)上三枚,分指兵馬權,正統(tǒng)名義,以及安南販貨案。</br> “然后看我們。”柳朝明拾起另一個棋簍,落下兩枚黑子,“這是殿下與我。”</br> 隨即再落下另一枚,“而我們手里,除了知悉蘇時雨的身世,并無其他。”</br> 白子五枚,黑子三枚,局勢一邊倒。</br> 朱昱深全神貫注地看著棋盤,過了一會兒道:“不對。”他伸手,移去了那一枚屬于蘇晉身世的黑子的棋子,“她是謝相之后,是孟老御史要保的人,你不會拿她的身世去算計她,所以,這一枚黑子并不屬于我們。”</br> 黑子只剩兩枚,他與他。</br> 朱昱深道:“既然我們‘手無寸鐵’,不妨看看對方有什么,借力打力,反守為攻。”</br> 他并指指向那枚屬于朱南羨的白子:“在此局中,十三是核心,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br> 朱昱深將屬于蘇晉的白子推至與朱南羨平行的位子,然后屈指敲了敲:“蘇時雨。”</br> “可以說,倘若沒有蘇時雨,十三根本到不了今日的位子。”</br> “他一直厭惡爭權,只愿在邊疆做一名將軍。他或許會在昭覺寺事變后幡然醒悟,但這樣的醒悟,只是一種悔之晚矣的內疚。若沒有蘇時雨,他不會選擇就藩,不就藩,他哪里來的南昌軍與朱沢微爭?”</br> “他得江山是因蘇時雨,那么,只要將蘇時雨變作我們的籌碼,就可借此來對付十三。”</br> 投射到棋盤上,更直觀地說,就是要把屬于蘇晉的這枚白子,變成一枚黑子。</br> 柳朝明道:“對付蘇時雨有三點。”</br> “第一,她是權臣,若要令她落馬,首先要有一樁分量足夠重的大案。‘相禍’不能用,那么現(xiàn)有的案子里,只能是安南行商案。”</br> 關于安南行商案,柳朝明知道全部內情,再佐以當年朱景元與朱沢微查蘇晉身世時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jù),糅合在一起,有先帝在上,不怕人不信。</br> “第二,封鎖消息。”柳朝明指向“沈奚”與“朱南羨”,“蘇時雨的勢力在朝野之中盤根錯節(jié),一旦事發(fā),即便我能殺一儆百,以先帝之名壓下異聲,但難保他們私下不會尋朱南羨與沈青樾之助,一旦朱南羨提早回宮,亦或沈青樾半路折返,我們都將功虧一簣。”</br> 朱昱深道:“消息大致上走兩條路,一,軍用急函,二,通政司。其余的各部各寺雖有自己的路子,總脫不開這兩個衙司的眼線,不過,蘇時雨不一樣,她權力太大,她的人,總有法子將自己的消息遞出去。”</br> “是。”柳朝明點頭,“但如今通政司的左通政叫周萍,此人與蘇時雨有十年交情,很得她信賴,這一點朝野上下都知道,用他將消息暫且掐斷數(shù)日,應當不成問題。至于軍用急函,兵部陳謹升是殿下的人,右侍郎何莧,我會拿他開刀。”</br> 柳朝明說到這里,蹙了眉:“棘手的是第三點。”</br> “蘇時雨不會任人宰割,即便我憑‘證據(jù)證人’去拿她,她一定不會就范。文臣沒有領兵權,但金吾衛(wèi)一直暗中保護她,雖我得錦衣衛(wèi),兩廂僵持,她也不會落入我們之手。”</br> “因此只有一個辦法,先拿人,再造聲勢。且不能明目張膽地抓,要出其不意,防不勝防。”</br> 也就是說,先困住蘇晉,再把指向她的罪名與證據(jù)抬出來。</br> 屆時若有文臣質疑,抬出先帝之名,以當年朱景元查蘇晉身世時的“證據(jù)”鎮(zhèn)壓便是。若親軍衛(wèi),尤其是金吾衛(wèi)質疑,一來,他們會顧忌蘇晉安危,不敢動手得狠了;二來,柳朝明以‘正當理由’拿人,他們出師無名,只能以急函傳向歸途中的朱南羨請命,可消息被封鎖,急函不會立刻有回音。</br> 朱昱深也擰眉深思了片刻:“蘇時雨聰慧異常,你說得對,如何令她防不勝防,這才是最棘手的。”</br> 柳朝明道:“此事且容我細想。”</br> 他拾起兩枚黑子,替換掉“安南行商案”與“蘇時雨”兩顆白子,“今日是八月二十,九月十日前,我定將蘇時雨困住。”</br> 朱昱深點頭:“好,此事就交給你。”</br> 他又看向棋盤。</br> 局勢較之先時已好了許多,三白四黑。</br> 黑子中,除了朱昱深與柳朝明,另兩枚是用來令蘇晉落馬的安南行商案以及蘇晉本人。</br> 但,如果單單只有這四枚黑子,他們的勝算仍然不大。</br> 朱昱深沉吟半晌,從棋簍里取出一枚黑子,替換掉“朱南羨”身邊,那枚象征著“天下兵馬權”的白子,“既然一切都要在這百日內塵埃落定,那么在這百日之中,我有辦法分散朱南羨手里的兵權。”</br> 具體怎么分散他沒說,但柳朝明知道,這就是安南行商案中,“不知去向”的萬萬兩白銀的用處了。</br> 朱昱深又拿起另一枚黑子,放在了那枚屬于“正統(tǒng)之名”的白子旁,言簡意賅道:“朱十七在我手上。”</br> 兩年前,朱南羨出征前夕,為了歷練朱旻爾,將他分去了安慶府駐地。晉安二年,龔荃整合援軍征伐西北,朱旻爾隨軍北上,但此一役太重要,他怕添亂,并沒有抵達涼州衛(wèi),而是留在了西北與北平之間的邛州。</br> 邛州衛(wèi)都司都指揮使,其實是朱昱深的人,因此只要朱昱深一句話,就可將朱旻爾扣下。</br> 而大隨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只要十三十七這兩名嫡系不在了,那么從上往下數(shù),朱憫達與朱二皇子早已身隕,朱稽佑已被貶為庶人,行四的朱昱深為最長子,正是正統(tǒng)。</br> 隨著“兵馬權”與“正統(tǒng)之名”兩枚白子被黑子替換掉,棋盤上只余“朱南羨”一枚孤零零的白子。</br> 朱昱深看著這一枚白子,半晌,忽地笑了一下:“不知怎么,想到公子扶蘇。”</br> 昔秦王身隕,傳位皇長子扶蘇。佞臣趙高秘不發(fā)喪,制矯造賜死公子扶蘇與大將軍蒙恬,欲扶胡亥上位。扶蘇從來仁孝,對父親之言唯命是從,接到矯造后,饒是蒙恬苦心相勸,仍自盡身亡。</br> 千年前,那一道矯造的謀,全押在公子扶蘇的一個“孝”字之上。</br> 千年后的今日,這一盤棋局,便押在了朱南羨對蘇時雨的一個“情”字。</br> 若他肯為她回來,為她放棄性命,拱手讓出這個江山,那么這一枚屬于朱南羨的白子,最終會被他身周環(huán)視的黑子吞沒。</br> 若他不肯——</br> 朱昱深拾起盛滿白子的棋簍,傾倒而下,“若十三不肯為蘇時雨回來,而是轉回南昌,回西北集結兵馬,那我們這百日棋局,只是一場困獸之斗,終會土崩瓦解。”</br> 柳朝明道:“殿下只想到了公子扶蘇,就沒想到唐太宗皇帝與房玄齡么?”</br> 若沒有房玄齡獻計“尊周公之事,申養(yǎng)孝之禮,為國者不顧小節(jié)”,哪里來的玄武門之變與后來的貞觀盛世。</br> 歷來爭|權就不會是一條坦途,謀也好,篡也罷,都是一場生死豪賭。</br> 天色已泛水藍,柳朝明說完這話,默不作聲地收了棋盤,與朱昱深一揖:“時不我待,臣先告退了。”</br> 剛行至門口,朱昱深忽地又喚了句:“柳昀。”</br> 然后從袖囊里取出一枚殘玉:“多謝。”</br> 十二年了,這枚殘玉已是玉玦最后一塊的殘片。</br> 溫潤的玉映著燈火與破曉云色,流轉出令人心靜的柔光。</br> 柳朝明看著它,不知怎么,想起這玉玦原來是一對的,而另一枚,被柳胥之贈給了蘇時雨。</br> “不必了。”柳朝明道。</br> 拿回來,又有什么用呢?</br> 且他自兩年多前朱昱深出征當日就有了自己的立場,他站定,便會堅守,哪怕沒有這玉玦,他也會幫他。</br> 朱昱深看著柳朝明,沒有收回手:“不,諾即是諾。本王不管你今后如何,作何選擇,怎么看待本王,但本王不會再拿著玉玦綁著你,既承你四諾,便該物歸原主。”</br> 柳朝明默立片刻,將玉接在手中,安靜地道了句:“多謝殿下。”</br> 他將殘玉收回袖囊,正要離開,屋外忽有腳步聲傳來。</br> 守在門口的藥官道:“蘇大人,您怎么這時候過來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