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鄭倫的神通
蘇護聽了鄭倫的話后,對眾將:“這個鄭倫是催糧官,在路上遇到了邪氣,所以嘴里才會胡亂話。不要下八百鎮(zhèn)諸侯,就是這崇黑虎一個,曾經(jīng)拜異人為師,學會了神奇的法術(shù),讓神鬼都感到驚奇,胸懷韜略無人能擔你鄭倫憑什么能輕視這個崇黑虎呢?”
鄭倫聽完后,按著劍大叫:“君侯在上,末將如果不生擒黑虎來見您,就把我的頭顱掛在眾將前面!”完之后,他不等軍令下達,就轉(zhuǎn)身出了侯府,騎上他的火眼金睛獸,拿著兩把降魔杵,放炮開城,排開三千烏鴉兵,像一塊烏云埔卷在地面上。
鄭倫到了曹州營前,他高聲喊道:“只叫崇黑虎前來見我!”崇營的探馬聽到消息后,報告給中軍:“啟稟兩位老爺,冀州有一將來請求二爺答話。”黑虎欠身:“我這就去。”他調(diào)了本部的三千飛虎兵,一對旗幡左右分開,黑虎獨自一缺先在前。
黑虎看到在冀州城下有一群人馬,按著北方的壬癸水方位排列,就像一片烏云相似。那員將領,面色像紫色棗皮,胡須像金針,戴著九云烈焰冠,穿著大紅袍,掛著金鎖甲,束著玉帶,騎著火眼金晴獸,拿著兩根降魔杵。
鄭倫看到崇黑虎裝束也是稀奇:頭戴九云四獸冠,穿著大紅袍,穿著連環(huán)鎧,束著玉帶,也和自己一樣騎著火眼金睛獸,拿著兩柄湛金斧。
崇黑虎不認識鄭倫。黑虎問:“冀州來的將領叫什么名字?”鄭倫回答:“我是冀州督糧上將鄭倫。你莫非就是曹州的崇黑虎?你擒住了我主將的兒子,還自恃強暴,快快獻出我主將的兒子,下馬受縛。如果敢出半個不字,就讓你粉身碎骨!”
崇黑虎大怒,罵道:“好匹夫!蘇護違犯了條,有碎骨粉軀之禍;你們都是反賊逆黨,竟敢如此大膽,妄出狂言!”他催開座下金睛獸,手舞戰(zhàn)斧飛奔而來直取鄭倫。鄭倫手中杵急忙架住相還。兩獸相迎,兩個人立即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只殺得紅塵飛揚,黑霧飄飄。雙方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往來戰(zhàn)斗有二十四五回合不分勝負。
鄭倫見崇黑虎脊背上背著一個紅葫蘆,鄭倫心想:“主將這個人有異人傳授的秘術(shù),莫非就是這個紅葫蘆里藏著玄機?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鄭倫也曾拜西昆侖度厄真人為師,特傳授給他鼻竅中噴出異氣的法術(shù),能吸人魂魄。凡與別人對戰(zhàn),遇到他鼻竅里噴出來的氣體,就會昏迷。
真人知道鄭倫是“封神榜”上有名之士,所以讓他下山投奔冀州,掙個一官半職,享受人間福祿。
今日會戰(zhàn),鄭倫把手中降魔杵在空中一晃,后面三千烏鴉兵一聲吶喊,排成一行如長蛇陣的陣勢,人人手里拿著撓鉤,個個橫拖鐵索,飛云閃電而來。崇黑虎看到這些兵就覺得像是要來捉饒樣子。
崇黑虎不知道是什么緣故。只聽到鄭倫鼻竅中發(fā)出一聲如鐘聲般的大響,鼻竅中有兩道白光噴了出來吸人魂魄。崇黑虎的耳朵聽到了這個聲音,只感到頭昏眼花,跌了個四腳朝,一雙穿著戰(zhàn)靴的腳在空中亂舞。
烏鴉兵上前生擒活捉了崇黑虎,用繩索綁住了他的雙臂。崇黑虎過了半晌才蘇醒過來,定睛看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被綁了。
崇黑虎憤怒地:“這個賊子用了什么障眼法!為什么不明不白就把我擒獲了?”只見兩邊敲得勝鼓進城。正是:
海島名師授秘奇,英雄猛烈世應稀。
神鷹十萬全無用,方顯男兒語不移。
再蘇護正坐在殿上,忽然聽到城外鼓聲大作,不禁嘆息:“鄭倫恐怕是被擒住了!”心里遲疑不決。
正在這時,探馬飛奔進來報告:“啟稟老爺:鄭倫生擒了崇黑虎,請老爺定奪。”
蘇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暗想:“鄭倫應該不是崇黑虎的對手,怎么反而擒住了崇侯虎呢?”急忙傳令:“馬上帶他上來!”
鄭倫來到殿前,將崇黑虎被擒的經(jīng)過講述了一遍。只見眾士卒將崇黑虎簇擁押解到階前。蘇護急忙走下殿來,呵退押解的士兵,親自為崇黑虎松綁;然后跪下道:“我蘇護現(xiàn)在得罪了子,成為無處可容身的罪臣。鄭倫不識事體,冒犯了侯爺?shù)耐溃以敢庖运乐x罪!”
崇黑虎回答:“仁兄與弟曾經(jīng)結(jié)為八拜之交,兄弟從未忘記當年的情義。現(xiàn)在被你的部下所擒,我深感慚愧!又蒙您以禮相待,黑虎感恩不盡!”
蘇護請崇黑虎上坐,命鄭倫與眾將前來相見。崇黑虎道:“鄭將軍道術(shù)精妙神奇,今日被你擒拿,實在令我萬分佩服。”
蘇護命人備好宴席,和崇黑虎一起高胸飲酒。席間,蘇護把子想要自己進獻女兒的事情,一一對崇黑虎講述了一遍。
黑虎:“我這次來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我的兄長的戰(zhàn)事失利的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仁兄能脫離困境。沒料到仁兄的兒子年紀尚幼,卻剛強自負,不肯進城請仁兄答話,因此我只好把他擒回營鄭我這么做,實際上是為了仁兄的利益著想。”蘇護感謝他:“你的恩德和情誼,我怎能敢忘記!”
且不提兩位侯爺在城內(nèi)飲酒,單有人進帳來向崇侯虎報告:“啟稟老爺:二爺被鄭倫擒去了,生死未卜,請老爺定奪。”侯虎心想:“我弟弟自有法術(shù),怎么會被擒住呢?”這時,押陣官:“二爺與鄭倫正在戰(zhàn)斗,只見鄭倫擺了擺降魔杵,三千烏鴉兵就一起上前來了。接著,就見鄭倫鼻子孔里射出兩道白光出來,像鐘聲一樣響亮,二爺便從馬上摔下來,所以被擒住了。”
侯虎聽后,驚訝地:“世上怎么會有這種奇特的法術(shù)?再派探子去探聽虛實。”話音未落,就有人來報告:“西伯侯派來的使者已經(jīng)在轅門外下馬了。”侯虎心中很不高興,吩咐使者進來。只見散宜生穿著便服,戴著角帶,來到帳內(nèi)行禮:“卑職散宜生拜見君侯。”侯虎:“大夫,你的主公為何貪圖安逸,不為國出力,按兵不動,逃避朝廷的旨意?他這么做,實在有違為人臣子的禮節(jié)。現(xiàn)在大夫來到這里,有什么話要嗎?”宜生回答:“我主公:戰(zhàn)爭是兇險的武器,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使用。現(xiàn)在因為事而勞民傷財,驚擾百乀,所經(jīng)過的州府縣道,調(diào)用所有的錢糧,路途遙遠,百姓有征租納稅的煩惱,軍中將士有披甲持武器的辛苦。因此我主公讓我寫一封信給你們,以平息戰(zhàn)火。讓蘇護送女兒去王宮,各方罷兵,就能使股肱之臣不辜負子的意思。如果蘇護不同意,大兵一到,剿滅叛賊,鏟除奸人,罪滅九族。那時蘇護死而無憾。”侯虎聽完后大笑:“姬伯自知有違避朝廷之罪,所以用這些支吾之詞來自我辯解。我先到這里,損兵折將,惡戰(zhàn)數(shù)場;那個賊人怎么肯因為一封信就獻出女兒呢?你且去冀州見見蘇護,看看他同不同意。如果他不同意,看你主公怎么回旨。你且去!”宜生出了營帳,上馬徑直來到城下叫門:“城上的守軍聽著:叫你們的主公速速開城門,西伯侯派我來下書。”城上的士兵急忙報告給蘇護:“啟稟君侯:西伯侯派來的使者已經(jīng)在城外叫門了。”蘇護和崇黑虎正在飲酒尚未散去酒席。
蘇護:“姬伯是西岐的賢人,快開城門,請他進來相見。”不一會兒,散宜生來到殿前行禮.蘇護:“大夫遠道而來,有何指教?”
宜生:“我奉西伯侯之命,上個月君侯因為憤怒題了反詩,得罪了子,西伯侯當即敕命起兵問罪.我主公素知君侯忠義,所以按兵未敢侵犯.現(xiàn)在有書信一封呈上君侯,望君侯詳察施行.”
宜生取出錦囊中的信,交給蘇護,蘇護接過信拆開閱讀,信上寫著:
親愛的冀州君侯蘇公麾下:
我是西伯候姬昌,我深深地敬仰您的威武和智慧。我想提醒您注意一個事實,無論在王土的何處,所有的臣民都是君王的財產(chǎn)。現(xiàn)在,子選妃,任何公士庶民之家都不能隱匿。我了解到您的千金淑德被子看中并贊譽為選入宮中,這是您家族的光榮。然而,如果您因此而與子產(chǎn)生沖突,那將是您對君王的失敬。
此外,您在午門題詩,這無疑是對君王的直接挑戰(zhàn)。您的罪責已經(jīng)到了不能寬恕的地步。我知道您可能只關心您的女兒,但您不能因此而忘記君臣之間的大義。我素來聽聞您的忠誠和義氣,所以我不能坐視不管。我希望我能通過這封信使您轉(zhuǎn)危為安,獲得君王的寬恕。
我對您的決定感到期待。如果您同意我們的要求,那么我們可以停止戰(zhàn)爭,讓人民享受和平。如果您不同意,我會返回西岐,然后我們會再次發(fā)動戰(zhàn)爭。我相信,無論是為了君王、為了人民、還是為了你自己,您都會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我希望您能理解這個道理,并接受這個提議。讓我們共同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做出貢獻,讓他們免受戰(zhàn)爭的痛苦。我期待著您的回應。
蘇護看完信后,半晌不言語,只是點頭。宜生見蘇護不作聲,便:“君侯不必再猶豫了。如果同意,寫信與我們罷兵;如果不答應,卑職回去稟告主公,再調(diào)人馬來。無非是服從君命,與諸侯講和,再免去三軍的勞苦。這是主公的一片好意,君侯為什么要閉口不語呢?請趕快下令吧,以便我們行動。”
蘇護聞言,對崇黑虎:“賢弟,你來看看,姬伯的書信,言之有理,確實是真心為國為民,是個仁義君子啊!我不敢不聽從他的好意!”于是設酒宴款待散宜生,讓他在館舍里歇息。
第二,蘇護修書一封,贈送金帛,讓宜生先回西岐去,“我隨后便進朝商議贖罪的事。”宜生拜別之后走了。真是一封書信抵得上十萬之師的威力啊!
蘇護派人護送散宜生回西岐,和崇黑虎商議:“姬伯的很對,可以抓緊時間準備行裝,以便朝見子,免得遲了又出異議。”兩個人都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