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花開(65)三合一(靜待花開(65)對于金爸...)
,最快更新斂財人生之重啟 !
靜待花開(65)
對于金爸這種的,跟孩子怎么解釋?
解釋不了!也不想解釋。
等他們大點了,不用解釋就能明白。
于是,孩子們心里就覺得家庭關(guān)系有點迷。跟大姑那邊親近嗎?挺親近的。
可大姑的爸爸并不是爸爸的爸爸。
這就導(dǎo)致了慢慢的,孩子真的跟孫國威更親近起來了。而且姚曼是真心大,孩子說要過來玩,她就把孩子往過一扔,不管了。孩子在家小住三五天是正常的。
這孩子來了就是二叔嬸嬸的叫,然后叫著叫著,孩子的印象里,這就是二叔和嬸嬸吧。
林硯甚至都覺得,“是不是大伯跟孫爺爺?shù)男眨职指棠痰男铡!?br/>
林墨搖頭,“那要是這樣,孫爺爺就是爺爺……不是孫爺爺……”好像也有道理!
然后林硯又拿班里的同學(xué)舉例,“楊天他妹妹姓周,他說他媽媽帶著他嫁給現(xiàn)在的爸爸,然后生了妹妹……”
意思是,這個同學(xué)跟他妹妹是一個媽媽生的,但不是一個爸爸的。
林墨覺得這個話有點道理,那一個媽生的也是兄弟,對不?
對的!
他們自以為了解了真相,對孫國威超級親近。估計孫勇平也沒跟孩子細(xì)說過關(guān)系,他也覺得這邊大概是有某種血緣的,真就不見外的很。
可長時間了,林雨桐突然發(fā)現(xiàn),林硯把孫國威叫大哥,把林墨叫哥。林墨把孫國威也叫大哥,孫國威反過來把這倆叫老二老三。
她:“………………”
干脆找四爺:“孩子的認(rèn)知全錯了。”
錯了就錯了吧!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長到多大算是大?
四爺覺得,好歹得等到孩子上了中學(xué)再說。
說的時候,好似孩子上中學(xué)是特別遙遠(yuǎn)的事,可回過頭來,也不過是一個眨眼的工夫。
一個眨眼,小升初該擇校了。
“擇什么校?”林雨桐直接就鎮(zhèn)壓,“不去一中去哪?”
一中不是當(dāng)年的一中了,如今的規(guī)模,在全省內(nèi),都屬于其中的佼佼者。這些年依靠科研,只是教輔之類的材料,別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的,都發(fā)展的很不錯,在國內(nèi)的教輔書市場上,占據(jù)一席之地那是穩(wěn)穩(wěn)的。
如此賺回來的就是錢呀!有了錢了,校舍翻新就不說了,分校設(shè)立了好幾個,但最好的當(dāng)然還是本部。市一中后面的城中村到底是拆遷了,里面的小區(qū)劃給一中,成了其附屬的小學(xué)。從原來的名不見經(jīng)傳的農(nóng)民工小學(xué),如今也成了爭先搶著要入校的。如此帶來的好處就是,當(dāng)時的小學(xué)占地,全都劃給一中了。一中統(tǒng)一規(guī)劃,又相互置換土地,把學(xué)校連成一個正片。為了接送孩子方便,不造成擁堵,新校區(qū)設(shè)計的相當(dāng)先進,地下車庫和空中廣場車庫并行,特方便。
老校長完成了當(dāng)初的設(shè)想,退了。
老周在副校長的位置上,這幾年也到了退休年限了,也給退了。
去年新校長到位,空降來的。人家一來,就推薦林雨桐,把林雨桃給提上去了,成副校長了。不知道的人呢,就說人家新校長相當(dāng)敢用人。可其實了,林雨桐掌握的是學(xué)校最重要最有話語權(quán)的部門,誰能弄來錢,誰就是老大。
哪怕不是副校長,誰敢小看了嗎?現(xiàn)在成了主管教學(xué)的副校長,就真的比以前更好嗎?
可沒法子呀,新人上臺,錢袋子不可能叫舊人捏著的,騰地方是林雨桐預(yù)料之中的事。
而且,也該換地方了,她也是順勢而為。
就像是老周說的,“你不能在這個地方一直呆下去了。你已經(jīng)把最重要的工作做了,且做到了最好,你只要在這個學(xué)校,誰都不能否認(rèn)這一點。可接任的人就很難了,做的更好,那是應(yīng)該的。你把路都鋪好了,做好是本分。可若是做不好,那不是你的問題。”
老周是顧慮各種的考試改革不停的推進,對教輔這個行業(yè),其實是很難把握節(jié)奏的。
新校長想叫自己騰位置,但能一次性把事情辦成了,肯定是老校長和老周都出力了。兩人是在最后,再推了自己一把,把自己推了上去。
她是一直特別聽老師的話,老周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什么都做的很好。到了現(xiàn)在了,以自己這個年紀(jì),到了這個位置上,可以說真就是這些師長臨走硬生生給托舉起來的。
你說你不去?
那不可能!還是得去的吧。
這倆崽子還想朝其他地方撲騰,撲騰什么呀?
現(xiàn)在這擇校可不比以前了,以前的民辦學(xué)校從三四月份就開始選拔考試了。現(xiàn)在早禁止了!就是按照片區(qū)劃分的。自家的學(xué)區(qū)就在市一中的學(xué)區(qū)之內(nèi),跑什么呀?現(xiàn)在這一部分擇校,多是特長生。允許招收一部分外區(qū)的特長生。因為一中的藝術(shù)樓,如今特別有名。
因為當(dāng)年的藝考生里,出去了幾個一二線的小花小生,還有比較出名的主持人,這影響力大了,就很不一樣了。都知道一中這邊的藝術(shù)特長教育特別成功,政策上呢,也多有傾斜,很多想來一中的孩子,都是想走特長生的路子進來。
別管是比文化課,還是走藝術(shù)生特招,哪個學(xué)校比一中更優(yōu)?
林墨和林硯小學(xué)畢業(yè),身高一米六八,一直發(fā)育很均衡,誰也沒把誰落下。長的嘛,五官還是很想象,但兩人的穿衣風(fēng)格和氣質(zhì)既然不同,熟悉的人打眼一看,就能分出誰是誰。
帶著倆買衣服,很簡單。
往商場一站,林墨很隨意,黑白灰,超級簡單百搭的顏色就可以了。他的衣柜里自打上了四年級自選衣服開始,就一直是這一款的。
林硯不一樣,他喜歡一切明亮的顏色。
去買鞋吧,運動鞋放了那么一面墻,不到店里,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店里一雙橙紅色的顏色,在這一面墻上顯得格外的矚目。林雨桐都不用問,一進店就指了一雙跟上一季買的白鞋稍微有些差別的白鞋,“這個拿一雙40碼的……”
然后林墨自覺的跟著小姐姐去試鞋了。
林硯舉手,“媽――媽――我看上……”
“知道!”林雨桐指了指那雙閃亮的橙紅色,“那個最新款的,就那個顏色,也是40的,拿一雙……”
林硯就樂了,“是吧!媽,你也覺得那雙最好看吧。”
嗯!穿著那雙鞋,你站操場上我只一眼就能瞧見你。
試好了,沒問題,都能穿。那新鞋就上腳了,不再往下?lián)Q了,把舊鞋帶回去吧。
他們現(xiàn)在的舊鞋,大伯娘要呢。她就是大腳,本來就穿三八的鞋,如今不是胖了嗎?三九的能穿,四零的墊著鞋墊也可以。關(guān)鍵是這倆小子的鞋都是好些,沒咋穿就小了。給別人也沒人稀罕,大伯娘要了,那就給了。
鞋買了,對林墨來說就可以了,能打道回府了。
可林硯不行,新品有一件亮藍的,閃著暗紋星星的短袖,“媽――媽――那件好看嗎?”
那么亮閃閃的藍?
“想要就給你買吧,但是我提醒你,在學(xué)校穿的機會不多。一年好幾身校服,春夏秋冬都有。在學(xué)校就是校服,你買那回去穿不了幾天就又小了。”
林硯一臉的痛苦跟糾結(jié),“……穿校服一點都不人道!應(yīng)該每周有一天展示日,每個人都穿自己喜歡穿的……”
少廢話,要買就買去!
那算了!林硯四處的看,抓了一頂粉色的運動帽扣腦袋上,“這個不禁止我戴吧?”
嗯!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在教室里扣著一頂帽子,那就買吧。
林墨看了看,對不需要的東西他懶的買,倒是挑了幾雙黑白灰的運動襪,這個得買。
林硯瞧見了,把各種顏色的都挑了一雙,彩虹襪一樣。
林墨轉(zhuǎn)臉又去選書包,中學(xué)生的書包得大點,在這里買的比較結(jié)實。他選了一款黑色的,比較耐臟,看著也很上檔次。
而林硯眼睛一亮,這個是可以帶到學(xué)校去的,他指了指放在最上面的那個顏色,“黃綠色的,我要那個……”
橙紅色的運動鞋背一黃綠色的書包,你這個顏色搭配的太美了!
四爺一看他家兒子選回來的東西就皺眉,這實在是不符合四爺?shù)膶徝馈?br/>
但四爺也不強迫誰都能具備跟他一樣的審美素養(yǎng),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學(xué)不來的。就像是桐桐,她現(xiàn)在的審美境界提高了嗎?
沒有!只是見識的多了,知道什么好看而已。
她要是懶的折騰,就是林墨這樣的,簡單不出錯就OK。要是她折騰起來,她只是知道花開富貴萬紫千紅有點俗,得避免而已。
因此,帶孩子買東西,他是盡量少去。買回來了,他盡量少看,不發(fā)表意見。等穿到身上了,他覺得,凍不著冷不著,沒光著屁股出門這就可以了,不用要求那么高。反正長的也不磕磣,又是倆小子,怎么著都成吧。
林硯沒有絲毫被鄙視的自覺,也知道在爸爸那里得不到這方面的夸獎,馬上拿去給姥姥姥爺看,“……是不是特別好看,我背著這個包,您接我的時候別管多少人,您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的見我?一看見我,您是不是就不著急了……”
小嘴一吧嗒,一件事他能夸出八個好處來。
林媽的審美都被帶偏了,“是好看!亮亮堂堂的,多好的。”又問,“你哥哥買什么了?”
“我哥哥總怕人把我們倆弄混了,什么都選不一樣的。”這個理由是第一次叫他們選東西的時候,林墨告訴林硯的。林硯深信不疑到如今,“其實還有一個米色的,但是那個以碰就臟了,我哥沒選。”
林媽:“………………”這么自信的認(rèn)知,她還是不要打破了,“沒事,你哥讓給你的,你就拿著吧。”
嗯!我哥真是老好了,可多東西都是讓著我的,從小到大都是。
顯擺完了,拎著東西三兩步竄到樓上去了。
老林樂呵呵的看著林硯平安的上去了,這才扭臉看自家閨女,“上了你們學(xué)校,這分班的時候是不是跟老師說一下,把哥倆分一個班……”
為什么非要綁在一起?
初中又不分重點班不重點班,都是一樣的。按照成績高低依次往過劃拉的。不可能把高分的學(xué)生放在一個班的。最初的分班都是隨機的,連個成績都不會有。好壞全憑運氣的。分好班了,老師才抓鬮呢,看誰帶哪個班。
林媽就覺得,“你說你這媽當(dāng)?shù)模娌还埽俊?br/>
真不管!
“現(xiàn)在這中考比高考可難多了!你說你這當(dāng)媽的,真是放心!”林媽絮絮叨叨的,“你看人家寶瓊,各門課都請了家教,小升初銜接課程,人家該學(xué)都學(xué)了。還有那個……紅霞那閨女,請了好幾個家教了……老程家的程度,初二了,每月請家教的補習(xí)費得好幾千……我就發(fā)現(xiàn)你們兩口子特別坐的住……”
老林就攔住話頭,“你少念叨幾句,我看孩子學(xué)的挺好的,哪次沒考到前頭去?好好的補什么補,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淖!?br/>
你閨女都副校長了,你還怕老師在學(xué)校不重視倆孩子?
正說著呢,聽見大根在外面跟人打招呼的聲音,“李院長,您來了?”
可不,來的是李院長。
四爺起身去迎,“李院長,快請進。”
對方也特別客氣,“金處長,打攪了打攪了。”
是的!四爺被調(diào)到教務(wù)處,擔(dān)任的是副處長。但每周該上的課也沒少。
這位來了,四爺直接帶去小廳。自家跟對方就是不遠(yuǎn)不近的處著,并沒有多親近。而且,老林和林媽一見這位來就躲開了,多少都有些別扭的吧。
林雨桐跟過去倒茶,李院長才說來干嘛的,“……主要是孩子就學(xué)的事。”
房子在這一片,自然就劃分到一中了,這需要說什么嗎?
李院長是這么說的,“孩子的戶口并不在我這里……而且,我本身是有M國綠卡的……”
是說在國內(nèi)都沒有他的戶口,哪里來的孩子的戶口。
晨曦當(dāng)時上小學(xué),是按照農(nóng)民工子女就近入學(xué)給安排的。那現(xiàn)在,“她的戶口在哪兒呢?”
“一直跟著她母親的戶口,在城里的居住證一直是有的……”
“那這個不影響什么,有居住證,可以就近入學(xué),只是要提供一些父母雙方的很多證明材料……”
“這個我們有!”
林雨桐不想經(jīng)手管這事,你來咨詢了,我告訴你需要什么,剩下的你自己去跑好了。
她把該說的都說了,也沒吐口說我安排這樣的話。
好在李院長應(yīng)該是習(xí)慣了國外那一套,對于不是很給面子的舉動也沒在意,確定了他準(zhǔn)備的東西足夠了,直接就起身告辭了。
一扭臉,見林硯在邊上探頭探腦的,她就皺眉:“干嘛?有話進來說。”
“我要搬房間。”特別不好意思的樣子,“東西放不下……”
好的!
不等他的話說完,爸媽同時開口:“好的!馬上,現(xiàn)在就搬。走吧!上樓!”
林硯愕然,一扭臉,爸媽都朝樓上去了。
把兩人的東西分開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全家老幼齊動手,一個來小時,搬完了。
再叫這小子跟他哥一屋住下去,一家子都擔(dān)心把林墨惹煩了,回頭拎著這小子給扔出來。這幾年是能作的怪他都作了,半夜腿抽筋,一嗓子疼喊出來,林墨是睡不成了。得給摁好了,然后先睡著是別想了,擱在邊上哼哼,直到他迷糊的睡了,這才行。而且,這一疼,就可嬌氣:
哥!給我拿水,我腿疼,夠不著。
哥!空調(diào)關(guān)了吧,我覺得熱。
……
諸如此類,煩不勝煩。
林硯是那種夜里空調(diào)二十八度能睡的著的,但是林墨不行,二十六度不能再高了。要是燥熱了,林墨常不常的抱著被子一個人上地下室去睡去。
現(xiàn)在終于因為舍不得放棄他衣柜里那些奇奇怪怪的衣服,而主動要一個人住了,簡直喜大普奔。
要上中學(xué)了嘛,開始各方面準(zhǔn)備開學(xué)的事。林雨桐的暑假也就沒那么清閑了,高中的招生工作,你不參與嗎?
從錄取到錄取通知書到學(xué)生的手里,有許多工作要做的。
大夏天的,三伏天氣,好似比前幾年更熱了。小電爐騎著也不行了,也是現(xiàn)在停車方便,林雨桐有自己的車位了,進出開自己的車。哪怕是地下停車場,這大夏天的,也是悶的。從這里坐電梯,去辦公室,就這么點距離,一身的汗。
這種天就適合在家里貓著,哪里也別去才好。
別管在外面呆了多久,反正一回家,先沖澡,然后換身舒服的衣服,這才算是活過來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老太太就念叨呢,“這是如今日子好了,早些年可不敢想能有如今這日子。坐辦公室的還怕熱,那當(dāng)農(nóng)民的可該怎么著喲!”
老太太這幾年身體挺好的,就是耳朵稍微有些背。牙齒也不行了,里面的牙掉了好幾個了。說給種牙吧,老太太年紀(jì)大了,不樂意受那個罪。就一直這么著呢!跟著小兒子住,閨女幾乎天天來,然后大伯那邊每周來一次,吃頓飯。老太太瞧著兒女都在身邊,心理安穩(wěn),越發(fā)的活的舒服自在了。
這天晚上,林雨桐一點來鐘起來,主要是林硯一個人睡,她還是不放心,半夜得起來看兩會,才能安穩(wěn)些。看了孩子,都好好的,這就準(zhǔn)備回屋了。要進屋子了,覺得樓梯那邊亮了起來,她就退回去,這是誰把一樓的燈打開了吧。
她干脆直接下去,看是怎么了。
結(jié)果一下樓,見老太太在客廳里轉(zhuǎn)悠。
她把腳步放重,怕嚇著老太太,等老太太看過來了,她才問,“奶,你找什么呢?”
“我夢見你爺爺了。”老太太追著問,“是不是到啥日子了,沒給你爺爺燒紙?”
什么日子?
現(xiàn)在能有啥日子?
林雨桐算了一遍:“農(nóng)歷的話……快六月六了,該奠湯了。記著呢,我爸昨兒還說,叫大根叔那天陪他回老家一趟,就不折騰我大伯了,他早起五點走,趕在天熱就回來了。給我爺爺?shù)煲粔夭瑁判陌伞?br/>
那就好!那就好!
林雨桐正要勸老太太去睡,聽到腳步聲,一扭臉瞧見四爺拿著手機,站在樓梯上,面色似乎不對。她的心咯噔一下,先哄老太太去睡,“走吧!您別惦記,我送您回屋。”
老太太一扭臉,也瞧見四爺了,“把你也吵起來了?”
“沒有!”四爺跟著下來,“桐桐怕孩子不安穩(wěn),出來看看,這時間久了,我還當(dāng)怎么了。沒事,您睡吧。”
老太太往房間去,“今晚上不知道怎么了,心跳的厲害。”
林雨桐給老太太按摩手上的穴位,一邊按摩一邊寬慰,幾分鐘的時間,老太太睡安穩(wěn)了,肯定夜里醒不了,她這才看四爺。
四爺朝外指了指,兩人從里面出來。
“怎么了?”林雨桐急忙問。四爺朝里看了一眼,低聲道:“大伯半夜心梗發(fā)作,送到醫(yī)院……人沒了。”
啊?
“大堂哥剛打來的電話,不敢跟老太太說,也不敢跟爸說,怕把爸給驚著。”四爺摩挲桐桐的肩膀,這種沒了親人的感受還是不一樣的。
林雨桐深吸一口氣,只覺得腿軟手麻的,太突然了!
這幾年,都不讓大伯去地里干活了。四爺把大伯安排在古今園的安保辦公室,就是在里面對著一整面墻的監(jiān)控。冬暖夏涼的,每月拿那點錢,足夠他和大伯娘的開銷了。前年小龍再婚了,再婚的對象是個沒結(jié)過婚的姑娘,只這姑娘是個六指,別的都挺好的。而且還是在大學(xué)里念了大專的,在學(xué)校跟小龍認(rèn)識了。她是打小跟她媽媽改嫁的,家里對她也不怎么重視。她媽不是個有能為的人,性子軟,繼父呢,脾氣暴躁的很。畢業(yè)了大城市立足不易,回到小地方吧,那家里又著實不喜歡。再加上小龍經(jīng)過一次婚姻之后,人也穩(wěn)重了。剛開始在學(xué)校是給小龍打工,勤工儉學(xué)嘛。接觸的時間長了,彼此有了好感。這姑娘一畢業(yè)就跟小龍結(jié)了婚,當(dāng)起了老板娘。還在新校區(qū)那邊改良了他們的小鋪子,除了之前的一日三餐之外,她還添了許多小姑娘喜歡的各種零嘴專賣,生意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去年又添了個孩子,是個小子,取名林書。
可以說,如今這日子就很不錯了呀!怎么這么突然的,就心梗了。
“老太太先瞞著,但得跟爸說的。”林雨桐瞬間拿了主意,起身往主臥去。
輕敲了一下房門,林雨桐直接推門。
光一照進去,老林徹底醒了。他坐起身來,“怎么了?”
林雨桐把燈給打開,看著坐著的老林,“您不能著急……”
“你奶奶怎么了?”老林急著下床要去看看。
林雨桐一把給摁住,“我剛給我奶奶按摩了,把我奶奶給摁睡了,今晚都沒事。”
那是誰怎么了?
“你大伯還是你小姑?”老林伸手抓床頭放著的褲子,手哆嗦的把褲子拿不起來。
林雨桐一邊給摁著,一邊道:“我大伯……心梗……”
老林大口的喘息,林媽不停的給撫著胸口,“別急!不難受了!大哥都七十了!以現(xiàn)在看,不算長壽,可這個年紀(jì)沒了,倆孩子的事都辦完了,孫子孫女也都有了,孩子們也都安家立業(yè)了……”
老林的眼淚唰一下就下來了,“可媽還活著,他咋能走了呢?好歹把媽送走了,他才能走。這不是生生要了老太太的命了嗎?”
“先瞞著老太太吧!”林媽給拿衣服,“趕緊穿,得去瞧瞧。”
林雨桐就道,“媽,你得跟我奶在家,我們跟我爸去……要不然,都走了,我奶該疑心了。”
噯!去吧!去吧!
回來跟四爺換了衣服,從車庫里開車就走。到了小區(qū)外面,王若開著車正等著呢,家里有孩子,藤藤還走不了,只小姑在車上坐著呢。
林雨桐就下去接了小姑坐這邊來,然后吩咐王若,“你跟藤藤先安頓家里,這邊有我們。”
王若馬上道,“我跟我爸媽打了電話了,他們騎著電摩一會子就到了,有他們管孩子,我跟藤藤隨后就到……”
“瞞著老太太呢,別說露嘴。”
記住了。
到醫(yī)院的時候拉人的車走定好了,還是得回老家。
大伯娘都快哭死過去了,蓉蓉抱著孩子,是大龍跑來跑去的,病的太急,小龍離的遠(yuǎn),還在趕來的路上。
真就是親人來了,只能看一眼遺容。小姑當(dāng)時就不好了,人整個的往后倒。老林到底是忍著,只問大龍事情怎么安排的。
四爺一來,大龍都不管了,只守著他爸不動地方。
“都怨我,夜里帶什么夜市呀!晚上人挺多,十點多才算是夜市開始了,人散了得凌晨三四點。我爸是老想幫忙……叫他睡也不去!今晚上我爸睡的早,六點換班回來,吃了飯睡下的時候還不到七點……夜市呢,我們也沒叫他。十二點前后呀,他自己醒了,醒了就出來,跟我說做夢夢見爺爺了,還跟我叮囑,說是六月六無論如何得回去一趟。我說我記住了,停一天生意回去,叫他進去睡他的去。結(jié)果他睡去了,生意也沒做成,下了一陣過云雨,夜市就散了。我這收了攤子,就都睡吧。收完攤子跟我爸去睡,中間就隔了十來分鐘……夜里一般是我媽陪孩子睡樓上,不管下面咋忙,她顧著孩子。夜里收攤了,我就下面跟我爸睡,蓉蓉上去跟我媽和孩子睡的,少開一個空調(diào)省電呀!我這一進去,我爸果然醒著呢。我進去那個褲衩,準(zhǔn)備去沖澡的,結(jié)果就一個沖澡的工夫,我爸起來不知道干啥了,我進去的時候人就在地上躺著呢……”
七十歲了,一輩子勞心勞力的!能說啥呢?
這大熱天的,辦喪事。折騰回老家,三天把喪事辦完了。大伯娘也明白道理,“我也就先不去看老太太去了,就說我們給小龍看孩子去了。小龍又盤了個窗口,忙的很……拖吧,瞞過一天是一天。”
那除了這個還能怎么辦呢?
怕孩子說漏嘴,林墨和林硯,連同藤藤家的丫丫都沒叫孩子去。
這幾天,老太太總說心慌,林媽哄呢,“您呀,就是家里少了三口人,您不安穩(wěn)。都說了,您兒子是單位上組織退休職工旅游去了,三四天就回。思業(yè)剛好陪著校長去京城開會去了。人家那大學(xué),可不歸省里管,開會都是去京城的。桐桐呢,是教育局安排的,去人家國家級名校學(xué)習(xí)人家的管理模式去了,她好歹也是副校長了呀。”
老太太還念叨呢,“藤藤也忙呀?”
“不得學(xué)習(xí)去嗎?她哪一年暑假不培訓(xùn)呀?”林媽就道,“桐桐她姑,得帶著丫丫去參加培訓(xùn)班,課有時候安排在晚上,回來就不早了,顧不上過來轉(zhuǎn)。”
“都忙!”老太太就問,“那這個周,都不過來吃飯了?”
“大熱天的,別叫折騰了吧?”林媽就轉(zhuǎn)移話題,“叫兩人陪你玩玩麻將?”
不了!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覺得乏的很。
然后回屋睡著去了。
人一進去,林媽背身眼淚就止不住。到了這個歲數(shù),最怕的就是這個。
七十歲的兒子了,要是沒這個老媽在,其實這個喪事人是能接受的。
只這幾天時間,老林瘦了一圈。回來就上吐下瀉,不得了了。老太太著急呀,“別出去跑了,老實在我眼跟前呆著。”
老林心里難受,看見老媽心里更難受,“就是熱的中暑了,吃也吃不進去,回家就好了。”
老太太又操心,“得跟你大哥打個電話,他尤其愛逞能。”
林雨桐趕緊攔了,“那個……正是晌午午休的時候,晚上吧,晚上得閑了,給我大伯打個電話。”
四爺梳洗換了衣服,把這些年家里人拍的視頻都搜集起來,把大伯的音頻單獨錄下來,然后剪輯,再重新打論拼湊組合。也把大伯的影像從里面單提出來,配合音頻,偶爾有口型對不上的地方,也沒事,說是網(wǎng)絡(luò)卡頓也行,老太太不是很懂,也看不了那么仔細(xì)。
過了兩天,六月六了,老太太又提給大伯打電話,林雨桐就說,“我打……我給大伯打……”
大伯的手機沒敢叫停費,得一直通著,大龍保管著,四爺弄的音頻給大龍發(fā)了一段,老太太打那個電話,就叫他接起來放音頻。
林雨桐為了安老太太的心,起身給四爺發(fā)了視頻邀請,四爺用另一部手機放大伯的之前的視頻。她拿去給老太太看,“您有啥要叮囑的……”
那邊的大伯左顧右盼的看,笑盈盈的好似正在干嘛。
老太太說,“老大,六月六要回去的……”
“媽……我知道……”
“把草要拔了,墳頭不能沒草,但也不能光長草……”
“……您別操心……有我呢……”
老太太這邊還要說啥,就聽那邊道,“媽我還忙著呢,您自己玩吧……”
然后掛了。
老太太就嘟囔,“總說叫我自己玩,我玩什么呀?”
不知道這么著到底是能瞞多久。
老林去奠湯回來,老太太有絮叨,“你跟你哥一起回的?”
“嗯!我哥挺忙的,小龍那邊得要個看孩子的,兩口子忙不過來。又這么遠(yuǎn)……”
“小龍忙啥呀?”
“這不是又租了個窗口嗎?”
“放暑假還要忙?”
老林:“………………”愣了一下繼續(xù)往下編,“那新窗口得重新裝修,不趁著暑假忙,開學(xué)更沒時間了!”
“不小的年紀(jì)了,啥時候能歇下?”老太太操心的呀,不過現(xiàn)在這個理由是真信了。
可這到底能瞞多久呢,林雨桐覺得應(yīng)該能瞞挺久的,半年?一年?瞞一天算一天。
這么膽顫心驚的過了一個來月,陽歷的八月中旬吧,天有了早晚了,其實算是涼快了。可老太太一天比一天吃的少了。
到了今兒,早起半碗粥,中午呢,說是不想吃。電視也不看了,戲也不聽了,誰叫打麻將也不去了。倆孩子過去鬧一鬧,去打攪一下,老太太總是打發(fā)孩子回屋去玩,說她困了。
那這情況絕對不對。
老林就看閨女,“給你小姑打電話,叫來一趟。”
必是什么地方露了馬腳了,叫老太太察覺了。
小姑一來,就往老太太屋里去,“媽,您這是咋了?要不,跟我回去住幾天?”
老太太躺著不動,“就是總夢見你大哥!”
“您看您……”小姑艱難的道,“叫我大哥安心的忙他的,您要是想我大哥了,給我大哥打個電話……視頻也行……”
老太太坐起來,“我都九十了吧?”
嗯!九十了!
“你大哥都是七十了。你們也都六十好幾的人了。”
嗯!“我們這個歲數(shù),家里還有個老媽,那是福氣。”
老太太又躺下,“你爸這老東西呀,是真聰明!走的不早不晚,啥j惶都不用受,他那才是真享福……我呀,就是沒你爸聰明。”
活的太久了,受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