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應(yīng):別被潮流牽著鼻子走
有種選擇叫“跟風(fēng)”
喝慣綠茶、橙汁、果汁的人如今有了新的選擇,一些功能性飲品紛紛上市。這些飲料并不是由傳統(tǒng)的食品、飲料企業(yè)推出的,生產(chǎn)它們的是藥企。
這些功能性飲料的顯著特點是,除了飲料所共有的為人體補充水分的功能外,還有別的的功能,如去火、瘦身。伴隨著“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時尚、動感的廣告詞,“王老吉”一路走紅,大舉進軍全國市場。“王老吉”最初流行于南方,北方人并沒有喝涼茶的傳統(tǒng)。但是,王老吉藥業(yè)巧妙地借助人人皆知的中醫(yī)理念,把“王老吉”打造成預(yù)防上火的必備飲料。淡淡的藥味,獨特的清涼去火功能,令其從眾多只能解渴的茶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中脫穎而出。酷熱的夏天,加上人們對川菜的喜愛,給了消費者預(yù)防上火的理由,也給了人們選擇“王老吉”的理由。
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不跟風(fēng)。涼茶這種飲料并非老少皆宜,脾胃虛寒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飲用。脾胃虛寒的人飲用后會引起胃寒、胃部不適癥狀,糖尿病患者飲用后會導(dǎo)致血糖升高。可見,功能性飲料并不適合所有人群。
這也提醒我們,在消費的同時不要盲目跟風(fēng),要做到理性消費。經(jīng)濟學(xué)上有個名詞叫“羊群效應(yīng)”,是說在一個集體里人們往往會盲目從眾,在集體的運動中喪失獨立的判斷。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這就是“羊群效應(yīng)”,也稱“從眾心理”。羊群是一個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應(yīng)”就是比喻人的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dǎo)致盲從,盲從往往會使你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羊群效應(yīng)”告訴我們,許多時候,并不是諺語說的那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場中的普通大眾往往容易喪失基本判斷力,喜歡湊熱鬧、人云亦云。有時候,群眾的目光還投向資訊媒體,希望從中得到判斷的依據(jù)。但是,媒體人也是普通群眾,不是你的眼睛。所以,收集信息并敏銳判斷,是讓人們減少盲從行為,更多地運用理性思維的最好方法。M.
贏在自己,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老獵人圣地亞哥最喜歡聽狼嚎的聲音。在月明星稀的深夜,狼群發(fā)出一聲聲凄厲、哀婉的嚎叫,老人經(jīng)常為此淚流滿面。他認為那是來自天堂的聲音,因為那種聲音總能震撼人們的心靈,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老人說:“我認識這個草原上所有的狼群,但并不是通過形體來區(qū)分它們,而是通過聲音——狼群在夜晚的嚎叫。每個狼群都是一個優(yōu)秀的合唱團,并且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以區(qū)別于其他狼群。在許多人看來,狼群的嚎叫并沒有區(qū)別,可我的確聽出了不同狼群的不同聲音。”
狼群在白天或捕獵時很少發(fā)出聲音,它們喜歡在夜晚仰著頭對著天空嚎叫。對于狼群的嚎叫,許多動物學(xué)家進行過研究,但不能確定嚎叫的意義。也許是對生命孤獨的感慨,也許是通過嚎叫表明自身的存在,也許僅僅是在深情歌唱。
在一個狼群內(nèi)部,每匹狼都具有獨特的聲音,這聲音與群體內(nèi)其他成員的聲音不同。狼群雖然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也是最注重整體的物種,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們個性的發(fā)展和展示,即使是具有最大權(quán)力的阿爾法狼,也沒有權(quán)力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聲音和行為,每一匹狼都掌握自己的命運,保留自己的獨立個性。同樣,就投資而言,每個人的未來終歸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時刻保持自己的個性,時刻保持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自己把握自己的未來。
20世紀50年代,斯圖爾特只是華盛頓一家公司的小職員。一次,他看了一部表現(xiàn)非洲生活的電影,發(fā)現(xiàn)非洲人喜愛戴首飾,就萌發(fā)了做首飾生意的念頭。他借了幾千美元,獨自闖蕩非洲。經(jīng)過幾年努力,他的生意已做到了使人眼紅的地步,世界各地的商人紛紛趕到非洲搶做首飾生意。面對眾多競爭者,斯圖爾特拱手相讓,從首飾生意中走出來,另辟財路。斯圖爾特的成功就是靠“獨立創(chuàng)意”這一制勝要訣,這是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結(jié)果。
要想有獨立的創(chuàng)意,就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