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
當天晚上,羅思南在漢王府召見了中原戰(zhàn)場上的三位統(tǒng)帥。 陪同在座的有大帥府長史原野,漢王府長史胡涂和新晉戶部侍郎長孫康寧。三個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長孫康寧,對這位突然崛起的長安權貴十分重視,不敢有絲毫的輕視和怠慢。長孫康寧現(xiàn)在不僅僅是虎王的親戚,羅蘭的準岳丈,更把握著長安朝廷的經濟命脈,沒有這位富甲天下的人物,不管是西征還是即將開始的中原大戰(zhàn),都將陷入軍需不足的窘境。 原野把樞密院的攻擊策略簡要說了一下,“羅、劉、折三位使相的意思是,先讓岳帥攻打山東,王留守率軍攻打應天府以牽制東南叛軍,駝帥和王彥統(tǒng)率的虎烈第八軍戍守黃河防線。” 羅思南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問道:“中原戰(zhàn)場目前有多少兵力?” “有十四萬大軍。”岳飛馬上說道,“折可存、羅蘭、韓世忠、海拉蘇、阿巴頓陸續(xù)率軍返回,加上洛陽大都督府的兵力,總兵力已經達到十四萬。” “開封府呢?”羅思南轉頭望向王淵。 “開封府都是地方軍,考慮到戰(zhàn)事緊張,戍邊任務重,即使在農忙季節(jié),也保持三萬左右的常備兵力。”王淵回道,“如果有戰(zhàn)事,緊急調用,那么兵力可以達到五萬以上。” “辛苦你了。”羅思南臉露笑意,“這一年多來,你不但鎮(zhèn)戍開封,治理黃河,還訓練了一支精良的地方軍,可謂功勛卓著。” 王淵急忙謙遜了幾句。說實話,這一年多來,王淵的功績的確非同凡響。年初翰林大學士宗澤巡視開封,對王淵所做的一切贊不絕口,回京后更是上表極力稱贊。由此也可以看出,李虎當初把王淵放在中原戰(zhàn)場、讓他鎮(zhèn)戍開封的決定非常正確。王淵這樣賣力不僅僅是為了戍守國祚,為了向李虎表現(xiàn)自己的忠誠,同時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進入中樞。李虎當初向他承諾過,要讓他回朝為相,而王淵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建立多少功勛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 “岳帥,攻打山東的事由你全權負責,大帥府和樞密院不會有任何干涉,但你必須記住,攻克山東的前提是守住中原,守住汴京,所以,你要和王留守仔細商討攻防之策,不能有絲毫的疏忽,更不要大意輕敵。” 岳飛鄭重點頭,心里卻不以為意。羅思南從他臉上的表情就看得出來,岳飛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這次西征,羅蘭、折可存等一幫將帥都立了戰(zhàn)功,這讓岳飛和一幫鎮(zhèn)戍中原的將帥心里極其不平衡。這也是人之常情,誰也避免不了,但如此一來,必定影響到中原大戰(zhàn)。岳飛和一幫將帥立功心切,在排兵布陣和攻擊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爭功冒進的事,而這種事一旦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羅思南本想讓董小丑親自到中原指揮,但長安離不開董小丑,尤其現(xiàn)在漢王府和議事堂的矛盾越來越激烈,董小丑如果離開,羅思南擔心雙方矛盾激化,大打出手。 兩個月前,羅思南力薦長孫康寧主持戶部,結果遭到了李綱、李復、趙明誠等人的一致反對。后來董小丑出面調解,把原戶部侍郎胡涂調任漢王府長史,讓長孫康寧接任戶部,這樣虎烈人在尚書省的控制權沒有進一步擴大,也算是漢王府讓步了。按照羅思南本來的意思,她要把胡涂調任吏部侍郎,但在李綱的堅決阻擾下,最終沒有成功,這令羅思南極度惱火。 這次李虎決策,要幫助契丹人復國,李綱也是堅決的反對派,而其原因就是李綱堅決反對馬上發(fā)動南征。大軍要南征,國庫窘迫,只能依賴以長孫康寧的富商巨賈的賒貸,如此朝廷就要向富商巨賈做出更多的妥協(xié),犧牲更多的利益,甚至要在國策上做出重大讓步,這在李綱看來是不可想象的事,是禍國殃民的事,所以他堅決不答應。 好在國策是軍政分離,而軍政分離有利于集權,弊端就是相權受到極大的限制,發(fā)動戰(zhàn)爭的時候因為軍政協(xié)調不利容易出事,但此時此刻,卻正好有利于漢王府拋開議事堂,斷然發(fā)動南征。不過,羅思南雖然有巨商富賈的支持,但更需要朝廷和地方府署的支持,畢竟戰(zhàn)爭需要調用所有的國力,沒有朝廷府署和地方官府的全力主持,戰(zhàn)爭不可能完成。 李綱和部分大臣不支持南征,和漢王府對著干,這時候樞密院的協(xié)調作用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想象董小丑的重要性。 董小丑不能離開長安,樞密院里還有劉延慶和折可求可以統(tǒng)軍,但劉延慶在虎烈軍里的威信太低,他到中原戰(zhàn)場只能起反作用。折可求也是一樣,而折可求剛剛從西征戰(zhàn)場歸來,他到中原戰(zhàn)場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羅思南更不敢委派。 羅思南憂心忡忡,情緒有些低沉。她打算明天找董小丑再談談,是不是盡快從西北把楊可世和蘭州的主力調過來,以兵力上的優(yōu)勢來緩解將帥之間因為矛盾而帶來的危機。 “說說看,你們對軍需有什么要求?”原野指著長孫康寧,說出了今夜的主要目的,“乘著我們的財神爺在這里,你們有要求趕快提。” 岳飛、王淵和贏秦看到長孫康寧就已經知道羅思南連夜召見他們的目的,所以匆匆打了一個腹稿。這時看到原野把話題打開,三個人毫不客氣,當即獅子大開口。 長孫康寧早有準備,面帶微笑,不慌不忙地一一記下。 今夜羅思南把他請到漢王府,和虎烈軍里代表三方勢力的統(tǒng)帥見面,算是第一次把他正式介紹給虎烈軍方,這說明羅思南已經信任他,并且把他納入到了虎烈核心權力層,這可是長孫康寧夢寐以求的事,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 贏秦是云朔軍的主帥,李虎大山會盟的老班底;王淵是西北悍將,很早就效忠李虎,有傳言說李虎非常欣賞他,有心將他培養(yǎng)為第一個武人出身的宰執(zhí);至于岳飛,他的地位特殊,他就象鐵鷹一樣,算是李虎的家里人,將來他和羅蘭一樣都是新王朝的中流砥柱。今天虎烈軍這三方勢力齊聚漢王府,長孫康寧有機會和他們坐在一起,共同商討南征大計,可見他的身份已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他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就看他能否幫助這三位統(tǒng)帥贏得南征大戰(zhàn),建下蓋世功勛了。 長孫康寧給了羅思南和三位統(tǒng)帥一份滿意的答案,為了確保戰(zhàn)事的順利,長孫康寧提了一個建議,他將派一個代表親赴前線,隨時聽從三位統(tǒng)帥的調遣,為大軍的軍需及時解決一切力所能及的事。這個建議當即贏得了羅思南的贊許。 接下來的商談非常順利,氣氛也非常融洽,直到子夜,眾人才告辭離去。 “鵬舉,你替我送送他們。”羅思南把王淵等人送出房門,接著走到岳飛身邊,低聲吩咐了一句。 岳飛心領神會,躬身領命。出了府門,王淵、原野等人各自離去,長孫康寧卻磨蹭到最后,拉著岳飛又東拉西扯了幾句。岳飛估計他想說什么,于是試探著問了一句,“侍郎打算讓什么人到我的帥帳聽命?” 長孫康寧目露驚訝之色,頗為意外,他沒想到岳飛心思竟然如此慎密,一眼就看透了他的用意。長孫康寧有些尷尬,遲疑了一下,欲言又止。 “如果是至親,我可以安排,南征的功勛自然少不了他。”岳飛也不想兜圈子,直接把話說白了。 長孫康寧大為感激,深鞠一躬,剛想說兩句感謝的話,岳飛已經把他扶住了,“你是子歆的岳丈,都是一家人,這種事即使我不安排,子歆也會安排,只是……”岳飛略略皺眉,下面的話好象有些難以出口。 長孫康寧心知肚明,馬上說道:“我會找個合適的機會稟奏王妃。” 岳飛笑著點點頭,“子歆的婚期可曾定下?” “王妃說,要等漢王回來再定日子。”長孫康寧正為這事焦慮。俗話說夜長夢多,而漢王歸返之期至今沒有準確的日子,一旦中間出了什么變故,那就前功盡棄了。 岳飛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從今夜羅思南的安排來看,長孫康寧已經正式進入虎烈核心層,羅思南顯然非常看重他,但長孫康寧的野心很大,從安排子嗣投機取巧從軍以撈取戰(zhàn)功來看,這個人的欲望恐怕會越來越大。 “子歆目前駐扎在開封。”岳飛淡淡地說了一句,“他從西北回來就直接去了中原,至今還沒有見到你家小娘子吧?” 岳飛話中有話,長孫康寧聽出來了,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正遲疑的時候,岳飛拱手相送,不給他說話機會了。 岳飛直接到了書房。羅思南請他坐下,隨口問道:“你對長孫康寧有何印象?” 岳飛搖搖頭,嘴角露出一絲不屑之色,“貪婪。” “貪婪好,我就怕他不貪婪。”羅思南笑道,“你知道他為何要派個人去你的帥帳?” 岳飛點點頭。 “那就好。”羅思南說道,“我還擔心你故意為難他。”接著她黛眉舒展,神情頓時輕松下來,“我一直擔心你的性格太過剛直,現(xiàn)在看來我不用擔心了。” 岳飛笑笑,說道:“我已經不是過去的岳飛了。我明天就要離開,我想對你說說攻打江淮的事。” “攻打江淮?”羅思南詫異地看著他,十分疑惑。 = = =(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