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民心是啥?
劉彥宗駭然變色。 完顏撻懶等人愣了片刻,接著驀然反應(yīng)過來,頓時激動地張嘴狂吼。太興奮了,掘開黃河大堤,黃河之水一泄而下,不要說李虎有十幾萬大軍,就是有一百多萬大軍,也給洪水沖得尸骨無存。 黃河決堤,常常都會造成黃河改道,而近幾十年來,黃河頻繁決堤,黃河更是屢屢改道,而這次人為掘開大堤,比自然決堤更厲害,黃河必定改道。 “我們從滑州白馬津掘開大堤,黃河水向南傾瀉,沖過中原,必定把中原和山東隔開,如此就給我們固守山東贏得了充足的時間。”宗望聲音低沉,但帶著一股濃濃的殺氣,“從孟津到白馬津一線不過五六百里,其中渡口雖然很多,但我們只要扼守相州和黎陽,就能阻止李虎北上,如此我們就可以調(diào)集主力北上支援代北。” “黃河決堤,洪水南下,需要時間尋找一條入海之道,這段時間不管是中原還是江淮,各大河流都會爆發(fā)洪災(zāi),受災(zāi)百姓至少達幾百萬,而這幾百萬難民將拖住李虎的后腿,消耗他的國力,讓他幾年時間都無法恢復(fù)元氣。” “李虎被這次人為的災(zāi)禍所拖累,但大金國,還有東南宋廷,卻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自從先皇建國以來,十二年了,我們南征北戰(zhàn),雖然疆土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但因為自始至終沒有休養(yǎng)生息,我們的國力非常有限,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越來越龐大的戰(zhàn)爭,所以這次掘開黃河之后,我們將獲得一次難得的休養(yǎng)時間,而這次休養(yǎng)將蓄積國力,將保證我們在未來的戰(zhàn)爭中統(tǒng)一中土。” 宗望所描繪的燦爛前景讓眾人心潮澎湃,恨不得連夜跑到黃河邊上掘開大堤。 = 劉彥宗、郭藥師互相看看,心情很復(fù)雜。掘開黃河大堤,的確事半功倍,這樣大金國即使丟掉代北,依舊可以確保控制被占領(lǐng)地區(qū),依舊有充足的時間扭轉(zhuǎn)整個戰(zhàn)局,依舊可以在三分天下格局中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大宋將有多少無辜百姓死于這場災(zāi)難?這種人神共憤的事必將遭到天譴,李虎必定因此獲得大宋人心,向大金國發(fā)動更加瘋狂的攻擊。 劉彥宗和郭藥師的身體里畢竟流淌的是炎黃的血液,北方漢人和大宋人同根同源,他們無法接受這種敗敵之策。 如果說在戰(zhàn)場上廝殺,大家可以各為其主,各憑本事,誰也怨不得誰,但今天宗望用這種辦法擊敗敵人,在失去公平的同時,也失去了最基本的道義。然而,女真是北方蠻族,和早已被漢化的契丹人、渤海人完全不一樣,在這些女真的眼里,大宋就是獵物,為了捕獲獵物,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因為這關(guān)系到生存,在生存面前,任何道義都是蒼白而毫無意義。 “副帥,此策在重創(chuàng)了李虎的同時,也幫了李虎。”劉彥宗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說了出來,試圖勸阻宗望。目前代北戰(zhàn)場尚沒有確切消息,假如代北沒有丟失,金軍主力就無須回援,此策也就沒有實施的必要。 “我必須殺了李虎。”宗望很堅決,他痛定思痛,想出了這么個可怕的計策,正是要滅亡李虎,“我即使殺不了李虎,也要讓李虎亡于我女真之手。” “要用此策誅殺李虎,必須誘使李虎尾隨追殺,但我大軍必須在決堤之前渡河北上,否則也要遭此噩運,這顯然很難做到。”郭藥師也乘機勸道,“大宋百姓遭此噩運,勢必切齒痛恨我們,這時李虎只要善加利用,必定得到民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策一出,勝負已分。” 宗望嗤之以鼻,“在這個世上,實力就是一切,所謂民心,不過是中國的君臣和儒士們用來欺騙和愚弄百姓的東西。什么叫民心?讓百姓吃飽穿暖、安居樂業(yè)就是民心,反之都是假的,任你說得天花亂墜都是假的,否則我們女真為什么要造反?大宋的百姓又何至于造反?大宋的百姓不造反,我大金國的軍隊哪來的機會南下攻打中土?” 幾句話把郭藥師問得張口結(jié)舌,滿臉通紅。劉彥宗也是腦袋一低,黯然無語。 “黃河決堤,百姓受災(zāi),李虎若想守住中原,就要解決災(zāi)民的肚子,災(zāi)民的肚子不解決,他們就要造反,就要造李虎的反,就要打汴京,打洛陽,打所有可以喂飽他們肚子的地方。”宗望望著郭藥師,冷聲問道,“我說得可有錯?” 當然沒有錯,李虎的確要遭殃了。 “我把李虎阻止在黃河以南,我大金國讓河北、山東的百姓穩(wěn)定下來,安居樂業(yè),免于戰(zhàn)火的荼毒,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還會不會造反?我大金國還會不會失去民心?” 郭藥師嚇得不敢說話了,頭都不敢抬。 = “二哥,郭帥剛才說,我們很難用此計殺了李虎,我覺得很有道理。”宗輔看到宗望又激動了,擔心他又要吐血,急忙把話題引開了,“二哥,你有何策誘殺李虎?” “詐敗。”宗望說道,“李虎用此計敗我,我也用此計敗他。” “在我們這支大軍里,實力最差的是南蠻軍,兩軍對陣最有可能倒戈的也是他們,所以把他們先調(diào)到黃河大堤上,讓他們負責掘開大堤。” “李虎這兩天肯定要發(fā)動攻擊,我們詐敗,退向黃河。到了白馬后,我們乘其不備,發(fā)動反攻,擊退李虎,然后迅速渡過黃河,掘開大堤。”宗望說到這里停了一下,然后嘆了口氣,“如果老天眷顧我們女真,李虎肯定難逃此厄。” “二哥,李虎即使沒有葬身洪水也沒有關(guān)系,他接下來要應(yīng)付數(shù)百萬災(zāi)民,稍有不慎就是叛亂迭起,他的好日子到頭了。”宗弼滿臉笑容,幸災(zāi)樂禍地說道,“二哥,你先走,先到黎陽去,這里由我們來對付,我們定要給李虎一個驚天之喜。” 宗望沉默良久,搖了搖頭,“這一仗事關(guān)女真未來,我親自指揮。”他轉(zhuǎn)目望向宗輔,“劉豫、錢定功和那些南蠻軍隊到了黃河大堤上就知道我們要干什么,這些人心懷不軌者多,你和宗弼帶著軍隊把他們包圍在河堤上,若有人敢逃跑,殺無赦。” 宗輔、宗弼躬身領(lǐng)命。 “明日上午,我們開始撤退。”宗望轉(zhuǎn)目望向完顏撻懶、完顏阇母,“兩位率軍與我斷后,如果李虎殺來,且戰(zhàn)且走,佯作恐慌之態(tài),以誘使李虎持續(xù)攻擊。” 完顏撻懶和完顏阇母興高采烈地答應(yīng)了。本來兩人以為宗望怯戰(zhàn),對其十分不滿,誰知宗望竟然還有如何厲害的殺招。如果這一場洪水把李虎和他那十幾萬大軍全部殺死了,金軍不但可以順利攻克汴京,占據(jù)中原,更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橫掃虎烈軍,統(tǒng)一整個黃河流域。兩人對宗望本來就十分敬佩,這下更是敬若神明。女真能出此人物,還怕打不下天下? = 二十七日,李虎指揮大軍渡過汴河,向金軍緩緩逼近。 金軍嚴陣以待,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 虎烈軍昨日激戰(zhàn)一夜,將士們需要恢復(fù)體力,雖然各軍主帥紛紛求戰(zhàn),但李虎沒有同意,繼續(xù)與金軍對峙。 當日深夜,宗輔、宗弼、劉豫、錢定功率十萬大軍先行撤離。 二十八日凌晨,斥候把這個消息送給了李虎。 “宗望總算醒悟了,知道汴京這塊肥肉吃不到嘴,要撤出中原了。”李虎難以掩飾臉上的得意之色。這一仗至此已經(jīng)決出勝負,金軍主力現(xiàn)在一個在太原,一個還在汴京城下,誰也來不及救援代北了。“可惜他醒悟了,代北已經(jīng)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不要輕視宗望。”董小丑警告李虎,“宗望這個人非常堅韌,他就象大漠上的狼,臨死都要咬你一口,我們切切不可松懈。” “宗望是不是撤得太快了?”柴云的神情略顯疑惑,“他馬上就要拿下汴京,一塊肥肉就要吃到嘴,卻毫不猶豫地放棄,這好像不是宗望的性格。再說,我們?nèi)珰炓捎喽煤螅m然迫使他不得不放棄攻打汴京,但也不至于一轉(zhuǎn)眼就撤退吧?他手上畢竟還有二十多萬大軍,而且代北、太原兩個戰(zhàn)場也還沒有決出勝負,他在中原戰(zhàn)場依舊還有機會啊。” “代北戰(zhàn)場早在二十日就已經(jīng)決出勝負。”李虎笑道,“羅帥為了震懾女真人,極有可能把完顏昱和完顏宗賢的腦袋十萬火急送到了燕京,完顏杲的命令可能正好到了宗望手上。”停了片刻,他又說道,“或者,黃龍府下旨了,命令宗望必須即刻撤離回援代北?” 帳內(nèi)這幾位和宗望打了很多年的仗,彼此熟悉,一番分析之后,都覺得宗望在虎烈軍擊殺耶律余睹后沒有充足的理由迅速撤離中原。 “宗望可能設(shè)了個陷阱,臨走前咬我們一口。”董小丑最后說道,“他在無法繼續(xù)攻打汴京的情況下,要重新考慮整個戰(zhàn)局,這時候他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也就是假如代北丟失之后,整個戰(zhàn)局將如何發(fā)展。很顯然,代北丟失,金軍可能兵敗如山倒。從這一點出發(fā),宗望必須竭盡全力把我們阻擋在黃河以南,以便贏得扭轉(zhuǎn)戰(zhàn)局的時間。” “不管宗望怎么樣想,我們都要攻擊,不停地攻擊,一直打到河北去。”李虎意氣風發(fā)地揮動著手臂,大聲說道,“明天,我們發(fā)動攻擊。” = = =(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