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五十三章 將計就計
流言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李虎打算整體收編怨軍的消息引起的震動最大,因為它直接損害了怨軍將帥們的利益。 義軍和怨軍的矛盾更加尖銳了,而怨軍主帥董小丑更是遭到了各營軍官的指責和詰難。大家跟著董小丑舉旗造反,說得漂亮一點是殺虜復漢,收復家園,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維持自己的利益,或者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當這些希望都破滅的時候,尤其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誓言也就成了空話,好兄弟也要反目成仇了。 董小丑對此保持沉默。 沉默背后的意思很明顯,這樣一來,怨軍的軍心就亂了,將士們惶恐不安,各自尋找求生之路。 這天,董小丑接到了李虎的書信,急赴義軍總帥府。 “董帥,你把事情鬧大了,不可收拾了。”黃涉看到董小丑后,張嘴就埋怨,“那天我們說好的,按我們的計策辦,以便牢牢控制形勢,但你擅自變計,導致局勢驟然惡劣。從目前的形勢看,我們真的要自相殘殺了。” 董小丑冷笑,“這不正如你所愿嗎?你下此毒計,雖然毀了怨軍,但后果非常可怕,讓局勢完全失去了控制。” 黃涉愣住了,“董帥,這不是你的主意?” 董小丑也面顯錯愣之色,“流言不是你散播的?” 黃涉霍然心驚,頓時想到了一個人。 = 李虎請董小丑來,不是要指責他,而是要商量應付的辦法,誰知這件事不是董小丑干的,很顯然,怨軍內(nèi)部出問題了。 就怨軍而言,這種流言對董小丑非常不利,他的手下可能會背棄他,怨軍可能會整體倒戈。 形勢驟變,迫使李虎不得不即刻調整兵力部署,以便應對突發(fā)危機。假如怨軍整體倒戈,義軍必須拿下宜州,確保自己據(jù)有大靈河防線,否則遼軍直殺海北州和趣義州,義軍必定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敗亡在即。 董小丑當即阻止。 “此刻調整兵力部署,等于向怨軍宣戰(zhàn),雙方肯定要打起來,雖然總帥為了誘敵出擊,本意是要制造一場自相殘殺,但目前形勢失控,極有可能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了遼軍。” “可我必須確保宜州。”李虎望著董小丑,冷笑道,“你現(xiàn)在還能控制幾營怨軍?能不能確保宜州?” “我至少可以控制五營怨軍。”董小丑不急不慢地說道,“現(xiàn)在你我都知道對手是誰,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計就計?” 李虎沉吟不語。 董小丑的從容鎮(zhèn)定讓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想了片刻,他忽然靈光一閃,知道了董小丑的目的。這件事根本就是董小丑故意制造出來的,目的就是阻止自己以犧牲怨軍為代價來誘使遼軍出擊。 董小丑是什么人?怨軍就是他一手建立的,軍內(nèi)勢力盤根錯節(jié),郭藥師豈是他的對手?郭藥師和安東舊部是被逼造反的,此刻如果怨軍出問題,肯定和這幫人有關。以董小丑的本事,他會沒有預防?既然他有預防,他就能控制這幫人,那為什么還出現(xiàn)了這種事?很簡單,是董小丑刻意制造出來的,他要以犧牲安東舊部為代價,來保住怨軍。保住怨軍等于保住了他的實力,他的利益。 如此說來,董小丑早有算計,整個局勢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李虎怒氣上涌,感覺自己被耍了,但旋即想到侯概的話,想到當年漢王李弘對董小丑的器重,他又把怒火強行壓了下去。 = “計從何出?”李虎笑著問道。 “怨軍連續(xù)兩次舉旗造反,第一次是羅青漢和董仲孫,這次是我和郭藥師,這兩次都給遼人以重創(chuàng),所以遼人絕不會再信任怨軍,也很難接受怨軍的投降,因此,郭藥師若想倒戈,必須建功。”董小丑慢條斯理地說道,“什么樣的功勞才能打動遼人?一個是黔州和宜州,一個是我的腦袋。拿到黔州和宜州,遼人等于拿到了大靈河防線,如此遼軍可長驅直入,和錦州遼軍前后夾擊,把義軍全殲于海北州和趣義州一線。拿到我的腦袋,怨軍只能任由遼人宰割了,遼人隨即可以撤消怨軍的番號,或者也可以保留一部分怨軍,把大部分人馬遣散或者并入其它軍隊,總之,遼人要把怨軍的潛在危害徹底消除。” “郭藥師沒有選擇,只能答應,但他控制的兵力有限,他若想達到這兩個目的,首先要離間怨軍和義軍,讓怨軍失去后援,其次讓遼人主動進攻,以吸引怨軍主力,從而給他倒戈創(chuàng)造機會。” “遼人會不會主動進攻?”董小丑搖搖頭,“如今金軍陳兵于大靈河一線,不但把遼軍壓得死死的,也把怨軍壓得不敢動彈,這是怨軍至今沒有爆發(fā)內(nèi)亂的最重要原因,所以……”董小丑指指地圖上的成州,對李虎說道,“請總帥即刻書告完顏宗望,請他率軍后撤。” “對于金人來說,他希望你能突破錦州,殺進黑山,繼而直接威脅南京道。此事無論對遼金議和,還是對金人的休養(yǎng)生息,都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宗望一直陳兵于大靈河一線,給你以支援,但我們?nèi)粝胝T出錦州遼軍,他們就必須后撤。” 李虎點了點頭,“好,我馬上書告宗望,請他暫時撤回成州。” = “金人后撤,又有郭藥師為內(nèi)應,遼軍必定發(fā)動進攻。”董小丑繼續(xù)說道,“當遼軍攻擊黔州時,我率軍支援,給郭藥師占據(jù)宜州的機會。” “宜州若失,怨軍腹背受敵,只能向你求援。總帥即刻發(fā)兵,先圍宜州,后救怨軍,如此,怨軍和義軍之間的恩怨也就一筆勾消,怨軍則可為總帥所用。” 李虎恍然大悟。 毛軍、黃涉和柴云面面相覷,對董小丑不由產(chǎn)生一種敬畏。這種人幸好志在殺虜復漢,愿意跟著李虎,否則這次義軍恐怕兇多吉少。 “我們最終目的是誘出錦州遼軍,但錦州遼軍有五萬人,蕭寶不可能全軍盡出,我們必須想辦法,讓蕭寶把錦州城內(nèi)的遼軍一次次地調出來,直到全軍盡出。” 董小丑手指地圖上的宜州,“遼軍打到宜州,將與郭藥師會合,義軍至此已身陷絕境,只能全力反攻,海北州和趣義州隨即成為空城。這個消息送到錦州城內(nèi),蕭寶必定出擊,以便實施前后夾擊。”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金軍幫忙,讓金軍乘著川州空虛之際,一鼓而下,截斷遼軍的退路,然后和我們前后夾擊遼軍。” “宜州遼軍被圍,錦州遼軍只能增兵,以便擊潰我們,救出被圍遼軍。” “只待錦州遼軍陸續(xù)趕到戰(zhàn)場,我們就可以輕松拿下錦州。” 董小丑手指輕移,指向了地圖上的榆關,“假如此刻羅帥已經(jīng)攻占榆關,并在堅守,我們可急速支援,如此榆關拿到手,錦州拿到手,再奪回宜州,義軍就可以在黑山站住腳,然后憑借從榆關到宜州一路上的九個州縣,我們就可以生存下去,并伺機南下,攻打南京,占據(jù)幽燕。” = 李虎、毛軍、黃涉和柴云對董小丑的破敵之策贊嘆不已。 “此計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東路都統(tǒng)耶律訛里野,只要他發(fā)動進攻,指揮軍隊越過大靈河攻打黔州,此計必能成功。”董小丑說道,“我怨軍還有五個營,虎烈軍和其它各軍加在一起還有二十個將,總兵力在七萬人以上,再加上完顏宗望的金軍,我們可以再一次重創(chuàng)遼軍。” 李虎接受了董小丑的計策。幾個人迅速擬制了一套方案,然后分頭行事。 為了誘使耶律訛里野盡快發(fā)動進攻,李虎請黃涉親自北上,面見完顏宗望,請他務必相助,再次聯(lián)手攻遼。 很快,黃涉就回來了,同來的還有無顏先生。當初在蒺藜山的時候,無顏先生就曾說過,義軍即使突破了成州,南下依然會遭到遼軍的圍追堵截,結果還真的給他說中了。 兩人再次相見,都很高興。通過無顏的述說,李虎才知道金軍在成州一戰(zhàn)中損失慘重,馬步軍加在一起大約有兩萬人的損失,不過,這一仗的勝利給金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戰(zhàn)果。遼國皇帝主動要求議和,并派使者趕到了黃龍府,有意承認金國并冊封金主為皇帝。 完顏宗望因此立了大功,受到了皇帝的封賞。 “如果此仗再次取勝,不但義軍可以獲得生存發(fā)展的機會,金國也可以獅子大開口,從遼國得到更多的東西。”無顏笑道,“宗望說了,他現(xiàn)在手上有五萬人,只要你把遼軍主力吸引到宜州,他一日之內(nèi),必定拿下川州,堵住遼軍的退路,然后親率大軍,趕赴宜州戰(zhàn)場,與你前后夾擊遼軍。不過,此事要盡快,不能再拖了,因為遼金兩國的議和進展很順利,估計開春之前就會有結果。” 李虎大喜,與無顏先生商談了一些細節(jié),相約再次聯(lián)手攻遼。 = = =(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