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二十二章 風(fēng)卷云
幾位軍帥先后趕到帥府。高寶龍最后一個到,跑得滿頭大汗。 李虎拿出卷宗,遞給幾位軍帥,請他們依次看看。他用朱砂筆在海賊侯概、吳撞天的消息下面劃了一道線,很醒目。 羅青漢和董小丑看到侯概的名字,臉顯驚色,顯然他們都沒想到,幾年后侯概竟然由馬賊變成了海賊。 毛軍面無表情。他知道這個人,不但是有名的反賊,還是一個反復(fù)無常的小人,幾年時間內(nèi),主子換了一個又一個。 輪到張高兒,他很吃驚,“沒想到風(fēng)卷云還活著。” 聽到“風(fēng)卷云”三個字,高寶龍急忙從張高兒手上拿過卷宗,只看了一眼,立時激動不已,連聲驚呼,“他還活著,他竟然還活著。” “你們都認(rèn)識他?”李虎問道。 “當(dāng)年虎烈川會盟,他是三十六路義軍統(tǒng)帥之一,雖然沒見過面,但我們知道這個人。”羅青漢說道。 李虎望向張高兒。 “我做馬賊的時候,風(fēng)卷云的大名已經(jīng)傳遍大漠了。”張高兒的臉上露出一絲罕見的佩服之色,“大概七八年前,我因為實力不夠,曾經(jīng)和他聯(lián)手,做過幾次大買賣。”張高兒是上京道的馬賊,在大漠草原活動,侯概是中京道的馬賊,在馬盂山和大松林一帶活動,兩股馬賊一個在西,一個在東,聯(lián)手打劫戰(zhàn)果大。“后來他洗手不干,造反去了,還曾邀請我一起參加義軍,我沒去。等我想造反的時候,再找他,他卻無影無蹤了。我一直以為他被契丹人殺了,沒想到他還活著。” 李虎又望向高寶龍。 “風(fēng)卷云是渤海王的手下。”高寶龍說道,“渤海國建立后,渤海王任命他為沈州侍衛(wèi)親軍的都指揮使。東京失陷后,他隨渤海王后撤,一直撤到長興島,無路可退了,最后被金軍圍殺,全軍覆沒。渤海王死了,我以為他也死了,沒想到他竟然還活著。這個吳撞天原來是遼海海盜,渤海王建國后,他隨即受撫,成為渤海水軍都指揮使。東京失陷后,渤海王曾打算從海路撤退,誰知突起狂風(fēng),水軍全軍覆沒。我以為他葬身大海了,沒想到他竟然也活下來了。” 接著,高寶龍疑惑地問道:“總帥,你找我們來,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件事?” 李虎笑著搖搖頭,站起來走到地圖邊,然后手指地圖上的錦州,“假如侯概和吳撞天從海上登陸,攻擊錦州后方,切斷遼軍的糧道,那么,是不是能幫助我們攻占錦州?” 軍帥們望著李虎,半天沒反應(yīng)過來。這種事他們從來沒想過,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 = “總帥,侯概和吳撞天在海上,我們怎么找?”羅青漢問道,“退一步說,就算我們找到了,他們也愿意重返義軍,但他們有軍隊嗎?靠千兒八百海賊就能切斷遼軍糧道?” “海賊有不少人。”柴云插了一句話,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說了一下,“侯概和吳撞天既然有云隊,有海隊,又有船只,兩三千人應(yīng)該有。” “也許不止。”高寶龍說道,“當(dāng)年隨渤海王后撤的軍隊有好幾萬,一路潰敗之下,很多軍隊可能逃到了千山、長白山一帶。侯概和吳撞天如果能收攏逃卒,就會重建渤海軍。” 高寶龍這么一說,提醒了柴云,他立即說道:“千山一帶,的確有支渤海軍。我在遼興軍的時候,曾經(jīng)派斥候渡海到金國探查軍情,據(jù)斥候回報,千山有一支渤海軍,金軍屢屢圍剿,均未成功。不出意外的話,這支渤海軍應(yīng)該還在堅持。如果寶帥推測不錯,那么這支渤海軍和侯概肯定有關(guān)系。” 董小丑忍不住了,現(xiàn)在都火燒眉毛了,還扯這些雜七雜八毫無意義的東西,“不管侯概和吳撞天有多少人馬,也不管云隊、海隊和渤海軍是否有實力,當(dāng)前的問題是,天要下雪了,就算我們成功撤過大靈河,短期內(nèi)我們也無力攻打錦州,我們會被困在大靈河和小靈河之間。”董小丑走到了地圖前,在錦州和宜州之間劃了一個小圈,“天氣惡劣,前有阻礙,后有追兵,時間拖得越長,我們敗亡的可能越大。假如成州之戰(zhàn)打好了,我們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開春之前,冰河化凍之前,如果我們還是沒有打下錦州,那就逃難全軍覆沒之禍。” 董小丑看看李虎,又看看幾位軍帥,直言不諱,“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我們要想找到侯概和吳撞天,根本不現(xiàn)實。” 言下之意,李虎這個計策純粹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李虎不以為意,笑著搖搖手,“目前我們沒辦法打錦州,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蝗フ乙徽遥炕蛟S老天保佑,我們找到了呢?找到了,打錦州豈不有了三分希望?” 李虎一向都是這個調(diào)調(diào),越到困難的時候,越要堅持,不能放棄絲毫的希望,尤其讓人目瞪口呆的是,他每次都能成功找到希望,也許是運(yùn)氣,也許是神靈保佑,但總之,既然李虎決定要找,那就派人找吧。 = 原野派出了手下最好的斥候,準(zhǔn)備將劉志成。這個人原來是黃龍府侍衛(wèi)親軍的斥候,屢建戰(zhàn)功。黃龍府失陷后,他隨黃龍府殘軍一起撤到上京道,在耶律馬哥帳下效力,野牛原一戰(zhàn),他也被俘了。原野認(rèn)識他,把他推薦給了李虎。此次到遼海尋找侯概,非他莫屬。 張高兒也派出了一個老馬賊,韓浪。這位老馬賊原來是侯概的手下,侯概起義失敗后,他逃到了大漠,跟在張高兒后面混飯吃。他和侯概不但認(rèn)識,還有交情,是個合適人選。 高寶龍也派出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高大錘,渤海人,曾經(jīng)是渤海王的侍衛(wèi)騎指揮使,和侯概、吳撞天都認(rèn)識,也是個合適人選。 李虎不滿意,他覺得這三個人對大海不熟悉,到了海邊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么辦了,必須找一個熟悉大海,最好對海盜有些了解的人。這種人到哪找?首先在老營里找。老營里什么人都有。 老營臨時主帥、支使胡涂正好就在帥府,李虎急忙把他找到,把自己的要求一說,胡涂不假思索,馬上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薛清,是從事海上營運(yùn)的商賈。他怎么會在義軍老營?這人夠倒霉的,野牛原大戰(zhàn)前,他剛剛從大宋市易回來,送一批貨到山城,哪料義軍殺來了,稀里糊涂就成了俘虜。僥幸的是,胡涂混出頭了,于是把他放在了自己身邊,準(zhǔn)備靠他賺錢。 李虎大喜,這個人好,最合適不過了。于是,李虎即刻下令,征調(diào)劉志成、韓浪、高大錘、薛清四個人,馬上出發(fā),到遼海尋找侯概和吳撞天。 = 沒有人指望能找到這幫海盜,那如同大海撈針,太難了,除非出現(xiàn)奇跡,不過,李虎的這個思路啟發(fā)了大家。如果有一支軍隊能殺到錦州后方,切斷錦州遼軍的糧道,和義軍主力前后夾擊,那錦州極有可能攻克。 中京道還有哪些義軍?張關(guān)羽的武勇軍和張撒八的射糧軍。這兩支軍隊誰距離錦州最近?張關(guān)羽的武勇軍。 張關(guān)羽正在攻打利州。董小丑離開興中府之前,已經(jīng)派人聯(lián)系他了,請他向大靈河一線移動,以接應(yīng)義軍主力南下,如果此刻再派人找他,請他帶著軍隊直接翻越黑山,攻擊錦州后方州縣,切斷遼軍糧道,那對義軍攻打錦州將有極大的幫助。 但是,天要下雪了,大雪一旦撲面而至,武勇軍翻山越嶺就非常困難,另外,張關(guān)羽的武勇軍實力有限,如果他發(fā)動攻擊,南京道隨即就會再派援軍,他會陷入遼軍夾擊之中,只有再逃黑山,因此,羅青漢和董小丑都把目光投向了馬盂山,希望能把張撒八的射糧軍拉過來。武勇軍加射糧軍,應(yīng)該能湊個四五千人,如此還有攻擊的可能。 馬盂山距離黑山雖然有三四百里,但現(xiàn)在正值冬天,遼軍主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要圍殺義軍主力,馬盂山一帶兵力空虛,張撒八正好可以突圍東進(jìn),趕到黑山會師義軍主力。冰河化凍之前,也就是一兩個月之內(nèi),武勇軍和射糧軍肯定能會師,并且可以聯(lián)手攻擊錦州后方。 能找到幫手,李虎當(dāng)然高興了,“那就請羅帥、董帥即刻派人尋找張關(guān)羽和張撒八。” 董小丑隨即找到諸夏,請他親自跑一趟。張關(guān)羽的武勇軍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北上了。翻越黑山的山路有好幾條,也不知道張關(guān)羽會走哪條路,所以羅青漢特意從黑山軍找了兩個熟悉黑山地形的斥候,讓他們給諸夏做向?qū)В黄鹉舷隆! ‰m然義軍派出兩路人馬尋找援軍,但時間不等人,正好天氣又越來越惡劣,義軍若想絕處逢生,最終還得看成州一戰(zhàn)能否擊敗遼軍,如果打輸了,一切努力皆付諸東流。 =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