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案首
熊天齊自然知道想要考道官需要多少銀子,就算是熊家這些年來的積累,恐怕也不一定幫李清泉考上道官。</br> 可他相信李清泉,李清泉眼神中充滿了自信,他相信五年后,自己的外孫能夠考上道官。</br> 不就是點銀子嘛,沒了可以再賺,再怎么也不能耽誤了外孫的前程不是?</br> 再說了,哪怕外甥沒有考上道官,直接考科舉也可以的,就算只中了舉人對他熊家來說也是好事。</br> 李清泉心中很是感動,熊家并不知道李家現在售賣茶葉蛋賺了不少錢,卻愿意為自己考道官出銀子,對自己可謂極好。</br> 看著外公,李清泉暗自想道:“以后發(fā)達了絕對不能忘了外公家的好。”</br> 熊天齊還是不放心的問道:“乖外孫,你真的準備考道官?”</br> 道官啊,那就有機會修道,修道者長生不老,只要李清泉在,李家和熊家便可以長存不滅,以后成為世家大族也不是不可能。</br> 李清泉認真的說道:“是啊,既然這個世界上能修道,那么我想去看看這世界之上是否有仙。”</br> 他知道道官,可以修道,但是能否成仙就不知道了,畢竟他才只是個孩子。</br> 聽到李清泉的話,熊天齊說道:“好,我知道你的志向,外公會支持你的?!?lt;/br> 李老三也笑道:“爺爺也支持你,雖然我不知道那個道官是什么,但是只要乖孫要做的,爺爺支持你?!?lt;/br> 其他人也紛紛支持,畢竟李清泉從小就很有主見。</br> 李清泉心中暖暖的,這樣的家人真好。</br> 李清泉看向李清河,問道:“哥,你要不要也考道官?”</br> 李清河搖搖頭道:“算了,我只要能夠考上秀才就已經很不錯了,道官沒想過?!?lt;/br> 李清泉知道,李清河讀書只是還行,考上秀才綽綽有余,舉人也有可能,但是道官,除非天縱奇才,不然根本考不上。</br> 就他自己而言,若不是有金手指,也沒有把握五年后能考上道官。</br> 兄弟倆一個走道官之路,一個走科舉之路,相得益彰。</br> 只要李清河考上舉人,李清泉成為道官以后,他就有當官的機會。</br> 舉人被朝廷授官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是縣丞,主簿之類的,也有好點的是某個小縣的縣令,以后最高成就也能達到四品。</br> 李清泉的心思在李清龍和李清虎身上,畢竟這兩個小家伙一個七歲,一個五歲,屬于可造之材。</br> 只要好好培養(yǎng),以后就算考不上道官,也能考上進士。</br> 李清泉聳聳肩,既然大哥不愿意,那就算了,他還是走凡官之路吧,實在不行,最后轉文為武也行。</br> 時間一晃,開榜的日子就到了,童生不是功名,但是因為有可能考道官的原因,還是很被重視的。</br> 十多個士兵將考場外隔開,兩個衙役走了出來,將考中名單貼在墻上。</br> 青云縣的百姓都可以看,但是不能靠近榜單三丈。</br> 百姓自然知道,毀了榜單是什么罪名,而且有十多個持刀的士兵站在周圍,沒有人敢放肆。</br> 榜單貼好,眾人圍了上來。</br> 人群中,熊高武驚喜的叫道:“哈哈哈,中了,中了,清泉第一,我外甥案首啊?!?lt;/br> 李清泉中了,他也沒有出去,繼續(xù)尋找李清河的名字。</br> 全縣近千個考生,最終只錄取了九十九個童生,李清泉能考上第一,已經很不錯了。</br> 很快,熊高武就找到了李清河的名字,又哈哈大笑起來。</br> “哈哈哈,我外甥又中了,第四十六名?!?lt;/br> 在讓人羨慕的眼神中沖出了人群,興奮的沖著眾人大喊了起來。</br> “中了,中了,哈哈哈?!?lt;/br> “都中了,清泉和清河都中了,清泉是案首,清河第四十六?!?lt;/br> “哈哈哈,大喜大喜啊?!?lt;/br> 李清泉臉上掛上了笑容,從此以后,他就是朝廷養(yǎng)著了。</br> 童生案首和普通童生不同,案首如果沒有意外,絕對可以考上秀才,因此未滿二十歲的童生每個月發(fā)放足夠的米糧,還有肉食。</br> 最重要的是,案首每個月可以在縣衙領三錢銀子。</br> 其他童生只有米糧獎勵,就連肉都只有前十名有,還要童生在二十歲以下。</br> 二十歲以上,所有的獎勵都會取消。</br> 李清河才是真正的驚喜,沒想到竟然中了,而且是四十六名,排名還在中間。</br> 李老三和熊天齊興奮的大叫了起來,竟然真的中了,而且李清泉是案首。</br> “好好,乖孫,都是我的乖孫啊?!?lt;/br> “沒錯,乖外孫,你們想要什么?跟外公說,別客氣,外公都給你們買,哈哈哈。”</br> 說真的,以前女兒嫁給李懷義,熊天齊真的不愿意,但是現在,他不得不佩服女兒的眼光。</br> 如果女兒眼光不好,能看上李懷義?最后生下兩個乖外孫?</br> 想到這里,他對李懷義也越來越順眼了。</br> 看到一家人高興的樣子,李清泉也露出了笑容。</br> 趙連山笑著問道:“李案首,今年要不要和我一塊考府試啊?”</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