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縣試前
宿主:李清泉</br> 道行:0</br> 進度:啟蒙完成,四書完成,五經(jīng)完成。</br> 因為李家有了生意以后,李清泉基本上每天都在讀書,為了二月份的縣試,他拼了命的讀書,沒想到三個多月時間,就已經(jīng)讀完了四書五經(jīng)。</br> 若是別人,自然不能完成這樣的壯舉,可他是李清泉,他有外掛,只需要讀書千遍,就可以很完美的理解其中的意思。</br> 這段時間李清泉的身體也強壯了不少,跟著母親練武也頗有成效,至少他感覺能打的過兩個原來的他。</br> 趙連山對李清泉的學習進度很是滿意,給他安排了接下來的讀書計劃。</br> 接下來的一個月,李清泉的目標就是不停的做往年的考題。</br> 這讓李清泉哭笑不得,沒想到穿越了,還有做不完的卷子,真是沒誰了。</br> 心里不斷的誹謗著,做題還是要繼續(xù)。</br> 就在他想著的時候,村子外面出現(xiàn)了一輛牛車。</br> 李清泉興奮的叫道:“爺,爹,你們回來了?趕緊回家吃餃子了。”</br> 趕車的李懷義笑道:“你個小饞貓,咱們趕緊回去吧?!?lt;/br> 牛車停下,李清泉坐上牛車,慢慢的朝著家里趕去。</br> 家里已經(jīng)包好了餃子,等待著李老三兩人的歸來。</br> 三人剛回來,一家人就端上了菜和餃子,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br> 吃完飯,家里人難得休息幾天,李清泉也沒有破壞了家里的氣氛。</br> 只不過李清河和李清龍兩兄弟有些苦逼,被李清泉逼迫著讀書。</br> 李清泉的意思是,李清河學的不錯,多做點往年的科考題目,應(yīng)該可以考上童生吧。</br> 李清河知道弟弟的心思,但是他不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只能埋頭苦讀。</br> 初一休息,初二到初五走親戚,李家親戚并不多,兩天就差不多了。</br> 當然了,李清泉外公家還沒有去,畢竟有些遠了。</br> 初四早上,一家人又開始忙碌了起來。</br> 吃晚飯的時候,李清泉突然說道:“要不,咱們蓋個宅子怎么樣?”</br> 全家人都停住了,看著李清泉,房子不是好好的嗎?為啥要重新蓋?</br> 李清泉看到大家疑惑的神情,不由說道:“以后茶葉生意會越來越多,咱們蓋個大點的宅子,再分出一個院子專門做茶葉蛋。”</br> 蘇氏搖搖頭道:“剛剛賺了點錢就要揮霍?。坎恍胁恍?,還要留著給你們幾個娶媳婦呢。”</br> 李清泉哭笑不得,看著其他人也是這樣的神情,不由搖搖頭,沒有再說什么。</br> 現(xiàn)在李家村很安全,二十鍋茶葉蛋也夠賣了,他也不想管那么多,不如好好讀書的好。</br> “行,你們說了算吧,不過房子還是要蓋的,等過幾個月再說?!?lt;/br> 只要考上秀才,家里的十畝地就不用交稅了,也可以免去徭役。</br> 去年還好,并沒有什么事,因此徭役只不過是去幫官府開辟荒地,對農(nóng)村人來說,也算簡單。</br> 一月底,李清泉站在窗前,看著外面逐漸復蘇的萬物,不由嘆息道:“又過了一年,十一歲了呀?!?lt;/br> 十一歲,距離二十歲又少了一年,今年正好有一次道試科考,可他沒辦法考試了。</br> 道試在六月份,四月份府試院試到六月份的道試,時間太緊了,根本不可能參加道試。</br> 那么他只有五年后的道試一次機會了,如果考不上,那這輩子就沒有修道的機會了。</br> “唉,只有一次機會啊,只希望考完秀才以后可以得到可以考道試的書籍。”</br> “道試考的也不少啊,據(jù)說至少得讀完十多本道經(jīng),任重而道遠啊?!?lt;/br> 四書五經(jīng)并不難,難的是道經(jīng),道經(jīng)中有不少道家術(shù)語,普通人很難領(lǐng)悟。</br> 而且道經(jīng)的價格也很高,進入道院需要的銀子也很多。</br> 四月份就算考上了秀才,想要得到道經(jīng),至少得十金,而且只是一本。</br> 一本道經(jīng)就要十金,那么十多本道經(jīng)豈不是百多金。</br> 這里的金并不是銀子,而是真正的金,百多金至少也需要千余兩銀子。</br> 李清泉嘆息道:“不了解一下,不知道我有多窮啊,幸好有這茶葉蛋生意,不過茶葉蛋也不怎么夠,至于其他的賺錢方法,等考上秀才再說?!?lt;/br> 沒有秀才功名,根本保不住太多的生意,就拿這茶葉蛋來說,都已經(jīng)有人開始打主意了。</br> 不過茶葉蛋畢竟只是在青河府內(nèi)流傳,沒有遇到什么強勢的存在。</br> 只要李清泉能夠考上童生,一切難題都會解除,只要考上秀才,就會得到道院庇護,道試前不會有任何麻煩。</br> 李清河也在準備著,這段時間李清龍和李清虎放松了很多,雖然有趙連山教導著,但是趙連山要自己讀書,還要幫忙做茶葉蛋,顧不了那么多。</br> 按照趙連山的話,李清河這次縣考,問題不大,只要細心點就行。</br> 有了趙連山這個童生的鼓勵,李清河也放心了很多,這個月什么都沒做,就跟著李清泉備考。</br> 縣試有五天,吃住都在考場之內(nèi),有趙連山傳授經(jīng)驗,李清泉兩人很快就熟悉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