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番外鵲登枝(一)
讓顏大尚書心心念念的,還有一件事。</br> “不是說回頭升平公主和金光侯也要回京么?可讓家里的小輩們都準備準備,到時求著他們姑姑,也去拜訪一回。尤其是家里的小姑娘們,都去見見升平公主,那才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大家閨秀呢。多見見這樣的人,也長長眼,往后能學(xué)著她半分,也是她們的福份了。”</br> 顏家晚輩們笑,“早惦記上了。只怕到時升平公主太忙,沒空見她們呢。”</br> 顏大尚書摸摸蒼白的胡子,笑瞇瞇的說,“那就給我辦個壽宴,索性把人請來。我這張老臉,大約在升平跟前,還是值幾個錢的。”</br> 哎喲,這可太不容易了。</br> 顏大尚書因為顏皇后,以及太子殿下的緣故,這些年一直深居簡出,極其低調(diào)。就是壽宴頂多也只請許家這般交好的親戚過來,簡單慶賀一番罷了。</br> 沒想到如今為了請升平公主上門,老爺子居然肯擺壽宴了,那可真得好生準備一番。</br> 從現(xiàn)在起,家里該修整的就要開始修整了。</br> 飛檐斗拱,該描畫的要重新描畫。窗欞門柱,該上漆的得重新上漆。還有花草樹木,都得梳理修剪。連待客的杯碗盤碟,團袱桌布都得認真準備,精致周到。</br> 顏家都這般忙忙碌碌,要迎回姑奶奶的許家就更忙了。</br> 這日,連尉遲秀都忍不住跟丈夫朱寶來商議著。</br> “咱們要不也把女兒女婿接回來住幾日?把家里也重新拾掇拾掇。”</br> 多年夫妻,朱寶來一聽就懂了。</br> 他們夫妻自從當年隨岳母蕭氏一家子上京,便一直住在先帝最早賜給尉遲圭的金光侯府里。如今算來,竟是在這宅子里住得最久的人,算算都有二十幾年了。</br> 倒不是沒錢買新屋,那明山書院開張幾年后,夫妻倆便也攢錢在京城買了所小院子,郊外也置了田產(chǎn),眼見得就把個小家,紅紅火火的置辦起來了。</br> 只從前蕭氏在京城,舍不得女兒一家搬走。后來她們回了寧州老家,更是把兩口子留下看家護院了。</br> 但如今尉遲秀盤算著尉遲釗也大了,這回弟弟弟妹奉旨回京,多半要替長子定下親事。雖說許惜顏那兒還有一處大宅,足夠尉遲釗成親。</br> 但不管怎么說,一旦接進新媳婦,總歸是有了女主人。他們將這處舊宅收拾齊整,回頭交給新媳婦才象樣。</br> 至于他們夫妻,自然可以功成身退,回自己小家安住。</br> 就算親戚們不計較,但做人不能這么不自覺的。</br> 朱寶來自然沒有二話,還說,“咱們托賴著岳母偏愛,妹夫?qū)捄瘢饔滞ㄇ檫_理,已經(jīng)白占了這些年的便宜。不如這修宅子的使費,便由咱們出了吧。再找你女婿出些顏料工匠,他也必不肯找我收錢。”</br> 夫妻二人本份,他們的長女小花,朱畫水亦是一樣。</br> 就算留在京城,多少權(quán)貴看在金光侯和升平公主的面上,主動上門提親,可朱畫水到底沒嫁高門大戶,也沒嫁書香世家,反嫁了個普普通通顏料商人子弟,都算不得富幾代。</br> 因為朱寶來做生意時認識他時,這家人正落魄著呢。</br> 頭先為了推廣許惜顏家的竹紙,朱寶來的明山書鋪除了替那些窮書生接抄書的活,也接描摹畫本的活計。</br> 為了節(jié)省成本,降低價格,需要研制適合竹紙使用的便宜彩墨,便結(jié)識了女婿一家。</br> 挺實誠的一家人,姓顧,有個祖?zhèn)鞯念伭箱佔印?lt;/br> 當年認得女婿顧玉圃的時候,他還是個十來歲的半大少年。</br> 只因父親多病,身為長子的他,不得不小小年紀就假充老成,扛起生活重擔,出來奔波討生活。</br> 也是因為家底不豐厚,為了省錢,才琢磨著降低成本,做些便宜染料,不想跟朱寶來一拍即合。</br> 知道顧家家境后,朱寶來不由心生憐憫,想起自己當年一個孤兒的種種不容易。要不是岳父心善,肯拉拔他一把,還將女兒嫁給他,他哪有如今的好日子?</br> 于是朱寶來便也照顧顧家生意。</br> 后來許惜顏想染出好看的大紅羊絨,這顧玉圃也是出了大力的。</br> 相交多年,看他雖沉默寡言,但為人老實忠厚,做事又勤勉踏實,朱寶來夫婦在給女兒擇婿時,就有些相中他了。</br> 也是朱畫水自己中意的。</br> 當初爹娘問她,想嫁個什么人,她就說了,“能跟顧小掌柜這般,就極好。”</br> 她很有自知之明。</br> 雖說打小上京,在舅母許惜顏的相助下,也算是接受了頂好的閨中教育。但朱畫水自知資質(zhì)平平,心性單純,只適合做個小門小戶的當家主母。</br> 尤其在京城見慣了世家大戶的傾軋爭斗,朱畫水越發(f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br> 人家給她的臉面,俱是沖著舅舅舅母來的,跟她親生的爹娘兄弟,可沒半文錢關(guān)系。</br>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br> 表弟尉遲釗,生來就是侯府世子,可以出入宮廷。還是個小不點的時候,那些王公大臣見了他,都得客氣三分,還會記住他的長相模樣,不至于認錯。</br> 可朱畫水從前也常得許家姑娘,還有成安長公主的邀請,去她們府上參加過不少花會詩會。除了幾個交好的閨中姐妹,那些貴女們,何曾認真記得她的模樣?</br> 小時候,朱畫水心里也曾經(jīng)有過不平。</br> 可漸大些,卻釋然了。</br> 有些差距,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彌補的。</br> 好比許家三百年書香世家,才蘊養(yǎng)出舅母那般精彩絕艷的人物,她家指望靠舅舅一人暴富,就全都飛上枝頭變鳳凰?</br> 別做夢了。</br> 若生來就是一頭豬,何苦要鼻孔插蔥充大象?</br> 你累,別人看著也累。</br> 她就是正經(jīng)閨名改叫朱畫水了,可芯子里,不仍是從前那個鄉(xiāng)下姑娘朱小花么?</br> 她的爹娘俱是普通人,她能有今日福分,已是萬幸,裝的哪門子富家千金?</br> 說到底,親戚再好,再富貴,那也俱是親戚家的富貴榮華,與你無關(guān)。</br> 倒不如嫁個門戶相當?shù)娜思遥炜鞓窐樊斔纳倘藡D呢。</br> 旁人聽說,都覺得朱畫水沒志氣,太低嫁了,可她卻半點不以為意。</br> 真那么“上進”,就有好下場么?</br> 不信瞧瞧許家五房的許云棗,當年聽信她爹一番鬼話,嫁了個“上進有為”的寒門舉子。</br> 婚后也一門心思,助著丈夫上進。結(jié)果反糟蹋壞了自己身子,小產(chǎn)了幾次,再也無法生育。</br> 后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丈夫左一個右一個的往房里抬人,生了滿地的庶生兒女,還得花銷她的嫁妝銀子養(yǎng)活。</br> 弄到后來,但凡見了人就哭。</br> 哭訴自己的委屈,又埋怨爹娘不給她擇個好夫婿。頭幾年,人還年輕時,她倒是想過和離,可夫家怕得罪了升平公主和金光侯,死活不同意。</br> 這幾年不知怎么哄的,她又一門心思替丈夫養(yǎng)兒女了,總想回娘家討銀子討官做,弄得人見人厭。</br> 所以啊,朱畫水覺得,與其嫁個這般“上進”的夫婿,倒不如嫁個普通人呢。</br> 當然,也不是說,嫁個“上進”夫婿就一定不好。</br> 還是拿許家姑娘舉例,二房的許云櫻,就是一門心思奔高枝。</br> 后來果然如愿嫁了個“上進有為”的鰥夫申學(xué)勤,一進門就當起后媽,繼子女都比她小不了幾歲。</br> 舊年她隨夫君回京述職,申大人又升官了,這是喜事。許家擺酒,也邀請了朱畫水一家前來赴宴,便在許家見了一回許云櫻。</br> 那叫一個通身的官家太太氣派,體面尊貴得不行。</br> 可轉(zhuǎn)頭再看她的夫君,卻是早生華發(fā),滿臉的褶子,官威隆重,叫人肅然起敬。</br> 夫妻兩個相處,真正相敬如賓。</br> 卻哪有半分郎情妾意?</br> 回頭朱畫水無意中走得近些,細看了眼許云櫻,卻見她年紀尚輕,但烏黑的鬢發(fā)間便閃著點點銀絲。那眼角眉梢,也暗藏細紋。</br> 后離了丈夫,跟家中女眷團坐細敘時,才敢摘下雍容面具,伏跪在嫡母余大奶奶跟前落淚泣道,“……如今我也就指著兩個孩子過活罷了……成日忙于公務(wù),哪有心思聽我說話……”</br> 朱畫水到底不是許家人,趕緊和小姐妹們避開了。</br> 但她覺得,這事也沒什么好埋怨的。</br> 據(jù)說當年這位許云櫻許二姑娘婚嫁時,許家原是準備了好幾個人選的。</br> 是她自己太上進,不顧年紀差距,主動要求當繼妻。</br> 這就跟許云棗一樣,你選擇了怎樣的丈夫,想要怎樣的人生,都得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br> 想要丈夫位高權(quán)重,又年輕俊美,知情識趣?</br> 嗯,她舅舅尉遲圭倒是全都符合。</br> 可想做她舅母,也除非你有她舅母許惜顏的本事啊。</br> 否則那么好的男子,又憑什么看得上你?</br> 反正朱畫水,自覺沒興趣給人當后媽,也不想輔助丈夫加官進爵,金榜題名。她只想嫁個本本分分的老實人,安安穩(wěn)穩(wěn),夫妻和美的過一生。</br> 只是自親事訂下,旁人看衰的太多。難聽的話聽得多了,難免讓朱畫水心生抑郁,也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真的對嗎?</br> 關(guān)鍵時候,沒想到卻是舅母許惜顏,給了她最大的支持。</br> 不僅大老遠的從邊關(guān)給她送來一車豐厚嫁妝,還專程給她寫了封信。</br> 信中贊她是個有主見,能守得住本心的好孩子,說她肯定能幸福美滿的過好這一生。</br> 朱畫水忐忑的心,瞬間安定。</br> 她舅母是什么人?</br> 那是被當朝皇上,王公大臣都稱作奇女子的巾幗英雄,又聰明又機智。</br> 她都能肯定自己的選擇,那還能有錯?</br> 故此朱畫水高高興興的備嫁,高高興興的成了親。</br> 其實嫁了顧玉圃之后,她也不是沒遇上糟心事。</br> 偏心眼的公婆,作怪的小叔子小姑子,丈夫愚鈍,嘴笨口拙,夾在中間越幫越添亂……</br> 尋常人家會遇到的煩心事,一樣也沒少見。</br> 可朱畫水從不煩惱,從不生氣。</br> 或者說偶然煩惱一下子,就想起舅母的那封信。</br> 然后,她依舊能夠氣定神閑,一點點解決家中矛盾。</br> 磕磕碰碰,適應(yīng)幾年之后,但凡公婆一出門,就不住口的夸她這個兒媳婦孝順體貼。</br> 小叔子小姑子成親時,更是個個痛哭流涕,拜謝她這長嫂的恩惠。</br> 后來她生老二的時候,略有些不順,那么個老成憨厚的丈夫,居然嚇得在產(chǎn)房外頭失聲痛哭,不管不顧的哀求大夫穩(wěn)婆。</br> “……我只要保大,你們先顧著我媳婦……”</br> 朱畫水在產(chǎn)房里聽著,都又好氣又好笑,不過是胎相歪了些,她又不是即刻就要死了,至于么?</br> 后來孩子生下來,丈夫沖進產(chǎn)房里時,臉都是白的。整個人手足冰涼,抖得跟篩糠似的,還得她罵上幾句,才能緩過神來。</br> 嗯,正如舅母預(yù)言,朱畫水雖嫁得門第不高,但這些年過得極好,還越過越舒心。</br> 整個人容光煥發(fā),比閨中少女時越發(fā)嬌艷明媚,可是羨煞一干旁人。</br> 后來,那些從前說她低嫁的閨中小姐妹們,都不無感慨的說。</br> “從前只道你是個傻的。如今方知,我們才是真正傻子,竟白讀了那些年的書。什么樣的榮華富貴,都比不過一粥一飯,處處順心合意。”</br> 朱畫水垂眸,假假自謙,“各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都一樣的。”</br> 心中卻難免樂開了一朵花。</br> 其實她早已明白,這世間無論怎樣的選擇,都有他的好和不好。</br> 端看你怎么選罷了。</br> 既然選擇了,就都不要后悔。</br> 正如她選擇的丈夫,并不能金榜題名,也不能加官進爵,但小兩口可以一心一意的過日子,從沒有納妾庶子那些煩心事。因公婆疼愛,門第又低,自然也不用樹大戶人家的規(guī)矩,可以自在隨意。</br> 但相應(yīng)的,也沒有那么多宣宣赫赫,排場體面。</br> 朱畫水很知足。</br> 也從不拿自家短處與人長處相比,所以她快樂。</br> 尤其如今一家人愿意擰成一股繩,齊心協(xié)力奔富貴,將家里的顏料鋪越做越大,比起她爹的明山書院,也不相上下呢。</br> 朱畫水幾乎覺得,每天醒來都能聽見收銀子的嘩啦嘩啦聲,她就更快樂了。</br> 故此尉遲秀這會子聽見丈夫要去敲女婿“竹杠”,也只是抿嘴一笑。</br> “行。他們也該出些力,給舅舅舅母表表孝心。還有之前跟女兒商議的那事,你也再去問問。要是可以,就盡早打發(fā)了上路吧。”</br> 朱寶來心領(lǐng)神會,自去顧家尋女兒女婿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