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番外定風(fēng)波(十四)
冬,正月。</br> 才下過一場大雪,一洗如碧的藍天上,點綴著淺淺幾抹流云。皚皚白雪覆蓋著金黃的琉璃瓦,映著張燈結(jié)彩的朱紅宮墻,分外令人神清氣爽。</br> 明兒就是元宵,上元佳節(jié),百姓們尚且家家戶戶要掛起彩燈,慶賀佳節(jié),整個皇宮卻靜悄悄毫無喜色。</br> 宮燈雖然掛起,但無人敢高聲說笑。尤其越靠近皇上居所,氣氛越為壓抑。</br> 宮人們連行走站立,甚至一呼一吸,都格外的小心翼翼,生怕觸了霉頭。</br> 倒不是皇上突然性子大變,苛刻嚴(yán)責(zé),說來今上成帝,可是比先帝睿帝要仁厚太多的一位明君了。</br> 即位十來年,一直勤勤懇懇,處理國事,并不耽于享樂,也不苛責(zé)宮人。</br> 只如今這般,實在是事出有由。</br> 至于是什么原因,連尋常宮女太監(jiān)也打聽不得。</br> 之前有人犯賤不信邪,以為趁著過年心情好,也沒人計較,就多嘴跑去打聽來著。結(jié)果給皇上身邊的管事大太監(jiān)知曉,大過年的不興打人,卻能將人拖去罰做苦役,可是不留情面得很。</br> 皇上再仁厚,但總有不能觸碰的底線。</br> 而這件事,顯然就觸碰到皇上的底線,正如觸到龍之逆鱗。</br> 有些機靈之人,心下難免就在偷偷猜測。</br> 皇上素來最關(guān)心國事,那是不是地方上出了什么大事,才弄得皇上連年都沒心情過?</br> 那是哪個地方出了事?</br> 聽說近來金光侯遞的折子最多,那會不會是邊境又要打仗了?</br> “沒事凈瞎琢磨什么?就不知道去生個爐子燒壺茶水?再不然去把那欄桿窗欞通通擦一遍!我看你們這群小兔崽子就是閑了欠揍!”</br> 幾個小太監(jiān)正湊著頭,在那里竊竊私語呢,不妨一把拂塵忽地掃到眾人頭上。</br> 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太監(jiān),弓著背瞪著眼睛呵斥眾人,滿面皺紋的模樣,很是兇惡。</br> 小太監(jiān)們吐吐舌頭,一哄而散。</br> 卻也不是真心畏懼這老太監(jiān),老太監(jiān)雖然面惡嘴壞愛罵人,心地卻好,這些年得虧他提點教導(dǎo)眾人許多,否則不知要挨多少打。</br> 是以他們?nèi)穗m跑了,卻一人留下一兩樣點心干果,俱是干干凈凈,沒怎么動過的,顯見得就是孝敬老太監(jiān)的了。</br> 老太監(jiān)瞇著老花的眼睛,循著香味瞅見這些,一張兇臉上也露出幾分慈和。</br> 再瞧瞧左右,四顧無人,老太監(jiān)迅速拈起一塊他最喜歡的龍須酥,才要喜滋滋的往嘴里擱。</br> 不妨忽地門簾一挑,一個中年太監(jiān)大驚失色,“快放下!師傅,您怎么又偷吃!”</br> 老太監(jiān)嚇了一跳,看清來人,立即把龍須酥塞嘴里,也不怎么嚼,就硬是往下咽。</br> 誰想吃得太急,一下嗆到氣管,可惜一塊好好的龍須酥,還未入喉,就咳出大半不說,那些糖粉粘著喉嚨,還差點咳得幾乎要了他半條老命!</br> “褲子也咳濕了吧?該!”</br> 中年太監(jiān),也是宮中如今的執(zhí)法太監(jiān)富春,一面心疼給師傅何老太監(jiān)喂水拍背,伺候著他緩過氣來,一面又去里屋給他找干凈褲子替換。</br> 何老太監(jiān)羞愧難當(dāng)。</br> 哎,不管當(dāng)年再是要強的一個人,在老得掉牙,一咳嗽一打噴嚏都要尿褲子時,也是要強不起來的。</br> 只得一面躲到里屋換褲子,他還能動,才不要徒弟幫手,這也是他當(dāng)師傅的最后尊嚴(yán)了,一面聽徒弟在外屋氣呼呼的嘮叨。</br> “我是成心不讓您吃么?您忘了海公公怎么死的?太醫(yī)都說了,跟您一樣,都是得的消渴癥。得忌口,不能吃糖吃甜食。虧得成安長公主給他求了那樣好的去處,可惜福都沒享上兩年,人就沒了,您自己說起來不也覺得虧得慌?”</br> 何老太監(jiān)越發(fā)理虧心虛。</br> 海公公從前可是睿帝身邊第一大太監(jiān),也攢下不知多少身家人脈。</br> 那些功勞且不提,先帝晚年養(yǎng)病那些年,他也跟在身邊伺候了。將先帝那么一個癱在床上的人,伺候得整整多活了十年。</br> 當(dāng)今皇上又早晚皆去問候,給一班下人的賞賜皆是四時不斷,可是又發(fā)了不少小財。</br> 雖說這里頭還牽扯到前郭皇后的一些秘事,先帝也未必就愿意癱在床上十年。</br> 但是海公公把人伺候好了,當(dāng)今皇上得了孝名,就不會虧待底下人。</br> 等到先帝過世之后,成安長公主就特意找皇上,把海公公要了去。說是想要個父皇身邊的老人說說話,留個念想,實則是把海公公接去榮養(yǎng)起來。還專門安排了一處清靜別院,拔了人伺候,隨他高興折騰著種菜養(yǎng)雞,過著神仙般的快活日子。</br> 只可惜好日子沒兩年,海公公便去了。</br> 哎,</br> 說來他那消渴癥也是好多年了,可從前跟著先皇服侍,總有個約束,輕易不敢生病。</br> 等到當(dāng)真沒人管了,閑散下來,他就各種偷嘴,也不遵醫(yī)囑好好吃藥,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總以為沒事沒事,結(jié)果一病就去了。</br> 臨終前何老太監(jiān)這幫老朋友也求了皇上恩典,特意出宮去看過他的。他便拉著何老太監(jiān)的手,淌著眼淚說后悔。</br> 好日子還沒過夠,他才栽下的桃樹梨樹核桃樹,都還沒結(jié)果呢,怎么就要死了呢?</br> 臨終前,海公公再三交待何老太監(jiān),一定要好好保重,替他多活幾年,吃上他種的果,告訴他甜不甜。</br> 果子很甜。</br> 何老太監(jiān)早去海公公墳前說了,只是他也不敢多吃,因他自己也查出消渴癥了。</br> 原以為自己只是眼睛老花,也沒怎么在意,直到徒弟覺得不對,催逼著他去看大夫,還特意托人情,請了太醫(yī)私下給他看過,才知原來也是消渴癥,病癥還被他拖得不輕。</br> 確診的那一天,都是人到中年,已經(jīng)在宮中混出頭的徒弟富春,可是哭得不象樣。就跟小時候才進宮時那樣,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別提多難看了。</br> 何老太監(jiān)看了,心里怪難受的。</br> 他知道,徒弟也是個苦命人。</br> 家人涼薄,就為了貪圖幾兩碎銀,把他賣進宮里,凈身做了太監(jiān)不說,還總惦記著他的銀錢。</br> 富春小時候心軟不懂事,寧肯苦著自己,攢一點就總給家里哄騙了去。</br> 后是何老太監(jiān)看不下去,設(shè)計叫他看清真相,才讓富春幡然醒悟,從此跟家里斷了聯(lián)系。也打心眼里,將何老太監(jiān)當(dāng)成了長輩依靠。</br> 都說宮中沒有真情義,尤其太監(jiān)是無根之人,注定沒有骨肉子女。如今能在宮中有一份情同父子的情義,叫何老太監(jiān)如何敢死?</br> 起碼不敢跟海公公那般,死得太過容易。</br> 最起碼,得看著徒弟也找著一個,肯拿他當(dāng)親爹孝敬的晚輩,何老太監(jiān)才敢去死。</br> 如今的他還得保重身子,長命百歲,爺倆兒才能相互依靠著,在這天下最尊貴,也最涼薄的宮中活下去。</br> “你這個時候不當(dāng)值,跑我這兒來干什么?”</br> 自從扶著徒弟接班當(dāng)上了執(zhí)法太監(jiān),何老太監(jiān)就給自己找了個教導(dǎo)小太監(jiān)的輕省活計,打發(fā)時間,混混日子罷了。</br> 富春如今卻是皇上跟前用得著的人。</br> 算是新年,哪里有空往他這兒跑?</br> 就算明知師傅是在故意轉(zhuǎn)移話題,富春橫了一眼,卻也不再追究,只是把那些點心收起,請教起一事。</br> “今兒有人給我報信,說看到上官昭儀身邊的小祿子,悄悄到守門侍衛(wèi)那里去取了份包裹。要說宮中也不禁家人傳遞,只要好生檢查就行。上官昭儀又新近得了六皇子,皇上也頗為看重,為何要這般掩人耳目?”</br> “這事兒不對!”</br> 富春話音未落,就見何老太監(jiān)已經(jīng)猛地站了起來,神色凝重,又回到當(dāng)初執(zhí)法大太監(jiān)的威嚴(yán)模樣。</br> “皇上近來日夜憂心,連年都過不安穩(wěn)。”</br> “金光侯多有奏報,他之前可是和升平公主一起回寧州奔喪,卻盤桓至今。”</br> “上官昭儀也是寧州人,對不對?”</br> 對呀。</br> 所以富春才覺得這事不對勁,但又想不出哪里不對勁,故此猶豫著要不要查。</br> 有件事,小太監(jiān)們不知道,他卻是知道的。</br> 就在年前,皇上還突然給寧州賜下大筆藥材,連太醫(yī)院都派去了好些太醫(yī)。</br> 雖然明面上說,是為了給龍嶺馬場的馬兒治病,但富春因為如今常去給師傅抓藥,跟那里的太醫(yī)也混熟了,無意中曾聽得要裝的幾味藥材,卻是治風(fēng)寒的。</br> 那馬兒也會得風(fēng)寒?也能跟人吃一樣的藥?</br> 富春沒有細打聽。</br> 宮里有些事,不能打聽得太仔細。</br> 知道得越多,越活不長。</br> 而且上官昭儀這人吧,平常瞧著還可以。</br> 并不是那等特別有心機,特別會作妖的,否則以皇后娘娘那般精明聰慧,早容不下她了,也不會讓她有機會得寵。可這般遮遮掩掩,方才惹人疑心。</br> “去查!還要嚴(yán)查!”</br> 在宮中活到老的何老太監(jiān),雖然也不知道寧州發(fā)生了什么事,但他就是直覺這事兒挺嚴(yán)重。</br> “宮中無小事。查了,你可能會得罪上官昭儀,甚至丟了差使。但若是不查,你就是玩忽職守,辜負(fù)皇上的信任!尤其咱們身為執(zhí)法太監(jiān),若是執(zhí)法不嚴(yán),知道有人違法而不查,回頭生出禍來,該是什么下場?”</br> 富春以拳擊掌,明白了。</br> 上官昭儀就算得勢,也只是一個妃子。</br> 對于所有的妃子,臣子,包括他們這些宮女太監(jiān)來說,只有忠君,效忠皇上,才是第一位的事情。</br> 尤其如今宮中顯然有事,那么盡好本分,守好宮中才是他們最該做的事。</br> “師傅您好生歇著,可不許再偷吃點心,等回頭徒弟給您買好果子。”</br> “快走吧!別等著生出禍來,那就遲了。”</br> 眼看何老太監(jiān)急得都跺起了腳,富春撩起袍子,小跑著走了。</br> 何老太監(jiān)在巴掌大的屋子里,心神不定的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總有種風(fēng)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不安。</br> 只希望老天看在他們師徒兩個從沒有害人之心的份上,能讓他們再次平安度過吧。</br> 而燒著暖暖地龍的宮殿里,穿著明黃龍袍的一國之尊,成帝也跟何老太監(jiān)似的,眉頭緊鎖,背著手煩燥的轉(zhuǎn)來轉(zhuǎn)去。</br> 御書案上攤著本奏折,看封皮正是金光侯尉遲圭送來的。可里面到底寫著什么,叫皇上這么煩惱?</br> 打開來看了一眼,便合上。忍不住又看一眼,生氣的摔了一回。卻又命人撿回來,擺到桌上,卻又不肯翻開再看,只是圍著它,來來去去轉(zhuǎn)圈圈呢?</br> 看皇上眼窩處的淡淡烏青,就知道有幾天沒能安枕了。</br> 身為帝王都睡不好,底下人怎么可能好過?</br> 小太監(jiān)提心吊膽守著門。</br> 他再守一刻鐘今兒的班就值完了,希望不要出事,起碼讓他平平安安交了班吧。</br> 誰知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才向老天爺爺祈禱著,老天爺爺卻沒聽到,上官昭儀滿臉淚痕的闖進來了。</br> 一進門就撲通跪下,“皇上,皇上明鑒!臣妾求皇上,給臣妾全家做主!”</br> 她顯然來得匆忙,連件斗篷都沒來得及穿,戴著幾件尋常首飾,一件略大的葡萄紫連珠蓮紋襖子,裹著她產(chǎn)后虧空,明顯瘦削的身形,越發(fā)顯出幾分楚楚可憐。</br> 成帝就算心煩,看她如此還是有幾分心疼,“你這是干什么?快起來說話。”</br> 可上官昭儀不肯起來,清秀的臉上,滿是淚痕,“臣妾自知家世尋常,在宮中從不敢與人爭鋒,皇上最該知道臣妾的性子……可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實在是實在欺人太甚!”</br> 守門的小太監(jiān)聞言,頓時兩眼一黑。</br> 完了,狀都告到升平公主頭上,他就別想著好好交班,今兒這事情必定不能善了!</br> 而殿內(nèi)的皇上也變了神色,“你說升平公主?她怎么了?”</br> 上官昭儀泣道,“臣妾家中原有一個姑奶奶,嫁入尉遲家,給升平公主做了弟妹。可,可就因為她的兒子,不幸得了足疾,落下殘疾,升平公主竟是因此怪罪到我娘家頭上……甚至,甚至在未經(jīng)圣旨時,就把我上官家,乃至全廣陽的百姓們?nèi)季薪 ?br/>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