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這本小書,實際上是我的近代政治史講稿,由我的幾個學生根據錄音整理出來,最后由我定稿。其中,秦長俊作用最大,其次是路陽,汪吉庶也參與了一章的整理。沒有他們,這本小書根本無法問世。當然,我還應該感謝本書的策劃,如果不是她的建議,她的督促逼命,這本書連影子都不會有。
附錄:中國近代歷史大事年表
1840-1842年 清道光二十~二十二年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1842年 清道光二十二年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1853年 清咸豐三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發(fā)動北伐和西征。
1856-1860年 清咸豐六~十年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858年 清咸豐八年
中俄簽訂《璦琿條約》。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
1860年 清咸豐十年
中俄簽訂《北京條約》。
1864年 清同治三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簽訂。
1882年 清光緒八年
中俄簽訂《伊犁條約》。
1883年 清光緒九年
中俄簽訂《科塔界約》。
1884-1885年 清光緒十~十一年
中法戰(zhàn)爭。
1885年 清光緒十一年
中法簽訂《天津條約》。
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孫中山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
1894-1895年 清光緒二十~二十一年
中日甲午戰(zhàn)爭。
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侵占臺灣。
1897年 清光緒二十三年
沙俄艦隊駛入旅順灣。
1898年 清光緒二十四年
“戊戌變法”。
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
美國提出中國“門戶開放”政策。
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
清政府與入侵帝國主義者簽訂《辛丑條約》。
1905年 清光緒三十一年
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
1911年 清宣統三年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fā)——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
1912年 中華民國元年
1月,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2月,清帝溥儀下詔辭位,南京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1913年 中華民國二年
二次革命失敗。
1915年 中華民國四年
1月,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
12月,袁世凱復辟帝制。
1917年 中華民國六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9年 中華民國八年
2月,南北和談。
5月,五四運動。(未完待續(xù))